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龙惊唐-第2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手脚麻利的宫女,一年四、五十贯都有。

    这就让普通百姓羡慕起来了。

    纷纷向官府请求,送家中的女子进入织造坊、茶叶坊做工。

    李沐自然是有求必应,但也做出了限制,杭、越两州每户只准一人,并且需要年龄在十五至二十岁之间。

    这是为了避免产量突然膨胀带来的价格下降,也是为了保证人口繁衍。

    如果一户人家太多女子做工,那么这户人家就没有女人留在家中生儿育女了。

    可李沐后来发现,由于自己这个政策。

    江南女子的地位骤然提高,家家户户皆以生女儿为荣。

    而因此女子的结婚年龄被迅速推迟,虽然与朝廷女子十八岁不婚,须官配的政令起了冲突,但因为江南官府的视若不见,百姓从此将家中女儿的婚配年龄延迟到了二十岁。

    一个十五岁的女子进入织造坊或者茶叶坊,做上六年工,至少能攒出上百贯钱财。

    这对于当时的物价,完全可以是个中等户了。

    所以,女子,特别是十五岁以上的女孩,社会地位骤然拨高。

    这种现象引起了江南一波生育潮。

    也使得官府承受了完全无法预料的舆论冲击。

    男人至上的传统观念,让男子养家糊口的义务和权利受到了挑战。

    李沐自己都无法预料到会是这种情形。

    不过,李沐还是在舆论冲击中坚持下来。

    毕竟两州中,这个年龄段的女子占总人口不多,而且有了年龄限制,女子真正能赚钱的时间也就六年。

    最关键的是,理论上每户都可以生出女孩来,这个比较公平,不会因为门第和社会地位而改变。

    而人口的增长对于迅速发展的两州来说是好事。

    所以,民间舆论在持续了一段时间后,也就慢慢平息下去了。

    但李沐此时已经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宫女出宫时,都已经年龄偏大。

    甚至有过了三十岁的。

    这对于工坊来说是个负担,同时也是对这些女子另一种变相伤害。

    而两年前招募的神机卫将士也到了及冠的年龄。

    以现在的条件,李沐无法仿照后世实行退役制。

    那么成年将士们的个人问题就成了无法回避的困难。

    在征询了魏征等人意见之后。

    李沐下了一道“荒唐”的命令。

    五万宫女中二十岁以上者与神机卫二十岁以上将士,自行选择婚配。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官办婚配。

    从相亲到成婚,官府一条龙包办。

    对于世俗而言,确实不象话。

    但却受到了将士们和宫女的认可。

    有了家,有了土地,有了可靠的职业和收入。

    这极大了凝聚了士兵和宫女的心。

    也因此,大幅增加了杭、越两州的出生率和人口。

    。

    贞观十二年初。

    李世民下诏李元景等二十一王所封刺史之职可以世袭,同时册封长孙无忌等十四人为刺史,同样可以世袭,并规定除谋反等重罪之外,不得撤封。

    让李世民不解的是,这诏令遭到朝里上下的一致抵制。

    当然也有人是暗中窃喜的,但毕竟是少数。

    抵制的人中,有些人是为江山社稷考虑,担心此例一开,又会演变成诸候割据的局面。

    而象长孙无忌为代表的人,却是打着小算盘。

    世袭刺史虽然位高权重,可以独霸一方,但需要离开京城去封地。

    这对于长孙无忌等人来说,等于离开了正治中心,失去了操纵皇权的机会。

    所以,两方面的人都一致抵此项诏令。

    对,是抵制没错。

    鉴于年前征讨高昌的失利,虽然最终大唐取得了完胜。

    但也因此损失了二万多禁军精锐。

    这被大臣们私下诟病。

    加上年末李世民大肆修建宫殿,朝野皆有反对之声。

    趁此机会,相权给了君权一记闷棍。

    李世民下此诏令,原本是想讨好朝臣们。

    不想招来如此强烈的反对声浪,于是无奈之下只能收回成命。

    。

    经过一年多的扩张。

    朝廷的钱庄已经开设到各县。

    其实这个时代,开设钱庄的成本很低。

    一座大点的宅子,加上几个雇员,在门楣上挂块匾额。

    放些流动的铜钱,一家钱庄就开业了。

    随着钱庄的功能慢慢深入人心。

    百姓贪图那点利息,纷纷将余钱存入钱庄。

    而钱庄收进的钱财,再借贷给那些需要扩张工坊的工坊主们。

    于是,钱庄的收益便迅速增加。

    这是一块前所未有的肥肉,可谓是无本生意。

    商人的承兑对钱庄来说,无非是帐本上数字的变动。

    朝廷国库的钱财是迅速增加。

    可好景不长,随着五姓世家的钱庄遍地开花。

    民间一半以上的钱财被世家的钱庄吸去。

    而世家钱庄对于朝廷钱庄来说,更具有优势。

    因为朝廷钱庄涉及着官员利益、地方利益。

    而世家钱庄更具有灵活性和收益性。

    世家钱庄吸储利息比朝廷钱庄高,放出的钱款利息比朝廷低。

    加上世家在民间的地位,往往百姓更容易接受世家钱庄。

    于是,因为利益纠纷,朝廷钱庄与世家钱庄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双方的揽客争斗,已经在民间越演越烈。

第454章 钱庄之争() 
李沐在这其中明面上扮演着和事佬的角色,在韩仲良和崔尚之间和稀泥。

    可私底下拉倒地煽风点火,拉偏架。

    世家钱庄因为李沐的帮助,不断地推出新花样。

    譬如存十贯钱,送烟花爆竹了。

    存一百贯,送一面巴掌大的小镜子了。

    或者借贷到一定数目,送套琉璃茶具了等等。

    显然,朝廷钱庄明显落入下风。

    风暴开始积累、酝酿起来。

    。

    相对于长安朝堂上的尔虞我诈。

    杭、越州可谓是正治清明。

    这倒不是因为李沐有多少厉害,可以将从古至今的贪腐问题根治。

    而是每个势力在创业阶段,都是齐心协力的。

    可这在百姓眼中,却是难能可贵了。

    “沐王”这个称呼不是来自于皇帝和朝廷的册封。

    而是江南百姓对李沐的昵称,这称呼代表着人心向背,亲切而不失尊重。

    李沐在开年初下达了一道政令——发行银币。

    这个时代,铸币权没有后世看得那么重。

    因为是金属货币,几乎“望”州以上的官府,都会铸造钱币。

    所以,作为吴王的李沐自然是有权铸造钱币的。

    李沐将囤积的银锭,铸造了一大一小两种银币。

    大的净重一两,当千钱。

    小的净重一钱,当百钱。

    两种银币含银九成三分,这余下的七分中是铜铁,三分是铸币的损耗,四分便是铸币税了。

    因为造型精致含量足,一进入民间就被百姓所喜。

    世家豪门更是将它做为收藏囤积。

    好在倭国的银矿源源不断地运至杭州。

    李沐加大了铸币量,三个月时间,已经发行出去千万枚银币。

    这还是仅仅在长江以南流通。

    银币的流通弥补了钱庄的缺点。

    钱庄确实在商贸中起了承兑作用。

    但对于民间来说,正常的买卖还是靠铜钱支付。

    谁也不可能买点东西,都跑钱庄汇兑吧?

    普通民间的日常交易,还是需要携带沉重的铜钱去完成。

    而银币的发行彻底解决了铜钱携带不便的烦恼。

    平常百姓间的买卖,带上几个银币就能搞定。

    于是,银币迅速地流通起来,挤占了铜钱的主要货币地位。

    。

    一天,崔尚到达杭州,亲自前来拜访。

    这是李沐与崔尚在长安一别后,第一次见面。

    这一眨眼,已经过了两个年了。

    李沐知道崔尚来必然是有要事。

    所以接风宴之后,李沐与崔尚单独进了李沐书房。

    李沐这时的书房已经不是在军营了。

    去年李沐北上救援李沂时,杭州府在钱塘湖为李沐修建了都督府。

    虽然迟了一年多,但都督府的高调和奢华,已经名扬江南了。

    都督府占地八百亩,左、中、右四进。

    每进前、中、后三殿,每殿六间宅子。

    左进以西是一个占地一百亩的花园,右面宅子外是一个占地三百亩的马厩和军营。

    足够容纳一支数千的军队。

    都督府的地势很高,放眼望去,钱塘湖就在眼鼻子底下。

    李沐的书房在正殿之后。

    一路行去,崔尚有些艳羡地叹道:“殿下确实有点石为金的能耐,这才短短不到两年,整个杭州府就变了一番模样。”

    李沐笑道:“崔家主如果喜欢,孤为你在湖边选块地,来与孤做伴如何?”

    崔尚道:“想倒是真想,可眼下还不是时候。等有朝一日,殿下成就大业时,老朽就能来此享福了。”

    李沐自然明白崔尚的意思,自己也只是客气客气。

    崔尚为一个家族的家主,就算闲得身上长虫,也不会来杭州长住。

    毕竟此时中原才是大唐的文化、正治中心。

    而杭州经过李沐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后,最多勉强可以算是经济中心。

    进入书房,李沐切入正题道:“崔家主此来所为何事?”

    崔尚道:“想必殿下也有所听闻,朝廷钱庄与我等钱庄已经势若水火,虽然现在还只是暗中竞争,可老朽担心,朝廷会下令禁办民间钱庄。如此一来,我等就血本无归了。”

    李沐皱眉道:“崔家主可是听闻到什么风声了?”

    崔尚道:“老朽确实听到一些风声,都道皇帝召见房玄龄、长孙无忌和钱仲良等人议事,很有可能,一个月之后,便会颁布旨意。”

    李沐微微点头,这与自己从狼牙卫得到的消息不谋而合。

    李沐得到的消息是,韩仲良上疏朝廷,钱庄关乎朝廷赋税财政和江山社稷稳定,不可操控在各地世家豪门手中,建议朝廷禁止民间私办钱庄,同时关闭已经开设的私人钱庄。

    李沐还得知,李世民与他们商议之后,甚至已经制订了策略,如果世家钱庄不依令关闭,将采用武力来强制关闭。

    如今听崔尚一说,两相印证,那么此事十有八九就是真的了。

    搅混一池水本是李沐的目的,可如今显然还不到时候。

    而最关键的是李沐想将大唐震荡控制在一个范围之内,不想真正地颠覆整个江山。

    特别是此前在食汗山脚下,与李沂一夜交谈之后。

    李沐有了一个统筹的安排。

    想了想,李沐道:“此事确实麻烦,如果朝廷真下了旨意,那世家钱庄就没有活路了。现在看来只能阻止朝廷下这道旨意了。”

    崔尚忧郁道:“我等世家的实力在民间,虽然也有些人在朝堂上,可其能为不足以左右皇帝和朝廷的决定。不知道殿下可有良策?”

    李沐一时也带不出主意,“崔家主莫急,你先在府中歇息一晚,明日孤再给你答复,如何?”

    崔尚虽然心中焦急,但也明白李沐需要找人商议,便点头道:“老朽听殿下的就是。”

    李沐找人带崔尚下去休息,传了魏征前来。

    将此事与魏征述说了一遍,李沐问道:“魏公有何教我?”

    魏征道:“二者相争,殿下渔翁得利,为何要帮世家对抗朝廷?”

    李沐道:“朝廷与世家之间,明显是朝廷占了绝对优势,如果真要是让朝廷达成心愿,世家钱庄被连根拔起,魏公不觉得唇亡齿寒吗?况且如果朝廷收拾了世家,实力剧增,陛下恐怕会随时派兵南下,拔掉我这颗眼中钉了。”

第455章 外戚之患?() 
听李沐这么一说,魏征觉得有道理。

    李世民之所以到现在还忍辱负重,不单单是忌惮神机卫,更深层的原因是李沐掌握着动摇大唐根本的实力,李世民心中担心,能开设起钱庄的人,必定有办法可以毁灭钱庄。

    而从始至今,李沐的能耐令人目不暇接,李世民不知道李沐是不是还有别的本事没有使出来。

    这才是李世民最为忌惮李沐的地方。

    否则,朝廷的大军就算不南下,这次李沐营救李沂返回杭州,经过长安时,李世民就可派大军收拾李沐了。

    魏征想了想道:“如果真是陛下与房玄龄等人奏对做出的决定,那要更改肯定是不可能了。臣能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