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龙惊唐-第4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抵抗边退。

    抵抗,是为了让百姓先退。

    但终究是不断地败,再不断地退。

    勤王联军所过之处,百里无人烟。

    李慎、尉迟恭和周道务自然是不会干这种血腥之事的,可吐蕃人却毫无顾忌。

    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韩威视若未见,他还是退。

    麾下将领不断地要求迎战,皆被韩威拒绝。

    以致于将领们忍无可忍,集体抗议。

    韩威的反应很简单、直接。

    杀。

    力主出战者,斩!

    反对撤退者,斩!

    违令者,斩!

    七颗血淋淋地脑袋,强硬压制了异议者。

    于是,西南军团继续撤退。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散关,川陕咽喉。

    关中四关之一。

    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从这里经过。

    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

    散关以东,便是长安。

    长安,大唐都城。

    西南军团至此,已经退无可退。

    既然退无可退。

    那就不必再退。

    韩威久经败仗,太清楚将士之士气已经被自己压抑到了何种程度。

    所以,在让西南军团撤入大散关时,韩威在关外留下了一支骑兵。

    一万大唐铁骑。

    大散关前,一万大唐铁骑面对着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发起了战争暴发以来,第一次成建制、大规模的反击战。

    这些日子囤积的委屈和压抑,对主帅韩威强烈的不满,还有亲眼目睹大唐百姓被屠杀的愤恨,在这一刻意,如同滔滔江水、黄河泛滥一般,向敌军倾泄而去。

    富的怕穷的。

    穷的怕横的。

    横的怕不要命的。

    唐军此时不要命。

    所以,联军败了。

    大败。

    败到姥姥家了。

第828章 匹夫之志难夺() 
吐蕃、党项联军,连续追击韩威西南军团,将战线拉长了上千里。

    就算有源源不断地援兵,奈何在大散关前,这个局部区域,他们形成不了对唐军铁骑的战术优势。

    他们败了,败得非常狼狈。

    丢盔弃甲、抱头鼠窜。

    这一仗,愣是将勤王联军生生阻挡在大散关前五十里以外,不敢再向大散关逾雷池一步。

    韩威没有下令追击,因为他从没有想过以一战定胜负。

    此时,也没有实力与联军决战。

    他下令骑兵撤入大散关,固守关隘。

    在韩威看来,大散关是长安西面最后一道屏障,朝廷守也得守,不守也得守。

    是为必守。

    那么,将会有无穷无尽的物资和兵员从长安西来。

    以举国之力,镇守大散关,这就是他要达到的目的。

    韩威之所以百败,皆败在麾下兵力远不如敌。

    可以说,他从来没有象现在这般“富足”过,可手中兵力还是远远不如敌军。

    如今,他要打个胜仗,打一个一鸣惊人,足以让他下半辈子可以躺在上面睡大觉的大胜仗。

    所以,他选择了以退为进,利用举国之力,来为他打赢这一仗。

    毕其功,于一役。

    。

    松州城中。

    这个大唐西南边疆,最西的一座重镇。

    就算被李世民赐给了党项,其中生活的依旧是唐人为主。

    唐人,太多了。

    唐人,自豪于自己是唐人。

    但也仅仅是自豪。

    因为荣耀和利益从未真正降临在他们头上。

    他们自豪,是因为大唐强大了,他们可以不受胡族的欺负。

    并非因为他们是唐人,而不受国内世家豪门的欺负和剥削。

    大唐强大,他们依旧贫苦。

    所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百姓,顾名思义,一百家姓也。它代表着国家的精英、士族、豪门、世家。

    可大唐何止百姓,有千姓、万姓。

    利益的分配者,高居庙堂者,绝不会考虑到百姓之外。

    他们所顾及的是人心,百姓之人心,而百姓之外的人,自然不在他们考虑范畴之内。

    这才有了繁华的盛世中,无数的人还在饥寒交迫,还在面临饿死的窘境。

    可如今,这一切变化了。

    有个少年天子,他在长安太极殿,那个至尊之位上,好象看到了百姓之外,还有子民的存在。

    他粉碎了百姓集团,将利益撒向人间千姓、万姓。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识荣辱。

    张老蔫并不老,才半百年纪。

    也不蔫,反而以火爆脾气闻名乡里。

    他火爆是因为他有资格火爆,他生了三个儿子。

    如果不是老婆难产而死,他现在肯定不止三个儿子。

    都道有儿万事足,张老蔫有三个儿子,那便是三万事足了。

    如今大唐强盛,胡族不敢来欺负,朝廷开始把足额的田地分给每个人,半年前还降低了农税。

    大儿子和二儿子是地里一把好手,随着务农。

    小儿子去了工坊做工,这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啊。

    想着已经存够了给二儿子和小儿子娶媳妇的钱,张老蔫时不时地露出微笑。

    可如今战乱又起,如果是什么纪王勤王,张老蔫根本不管不顾。

    神仙打架嘛,关小民屁事。

    谁做皇帝,张老蔫毫不在乎。

    可问题是吐蕃大军来了,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做。

    吐蕃大军来时,张老蔫也逃了,好汉不吃眼前亏嘛,这道理就算不识字,张老蔫也懂。

    他让三个儿子带着家中能带的,逃进了山。

    可逃是逃了,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张老蔫还惦记着自己和三个儿子那四百亩地。

    生活有希望、有盼头,那就会想去挽留、会反抗。

    于是,偷偷下山回村。

    可看到的是整个村子被焚烧之后的焦和满地尸体的黑。

    张老蔫怒了,骂人了。

    匹夫之怒,以头抢地耳。

    匹夫的声音很小,小到没有人听见,也没有人愿意去听。

    然匹夫多了,譬如有了十人、百人、万人。

    那就需要听见了,不得不听。

    因为你不听,不乐意听,或者掩耳盗铃。

    那么,匹夫的声音就会振聋发馈。

    如果你还听不见,那就会死人!

    没有横刀,他们有菜刀、柴刀。

    没有弩,他们有弓,猎弓。

    什么都没有,他们可以捡墙边的木棍,地上的石头。

    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能杀人的,自然是好武器。

    当张老蔫冲着吐蕃骑兵扔去一块石头,被一箭钉死在地上之后。

    他的三个儿子拎起了菜刀,挽起了弓,捡起了石块。

    随着一起前来的人们,拎起了菜刀,挽起了弓,捡起了石块。

    匹夫之怒,虽不及天子、诸侯之怒。

    但强在人多。

    天下人心,浩浩荡荡!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

    李大亮已经驻守河西十余年之久。

    得知西南吐蕃入侵,李大亮没有任何反应。

    做为新任大唐西北军团的大都督,麾下将领的劝告,李大亮充耳不闻。

    李大亮甚至不理会朝廷连续发来的三道增援命令。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李大亮太了解胡人的心性。

    他是个纯粹的军人,不同于朝堂上的那批政客。

    以他军人的眼光来看,突厥人太强大了。

    强大到他不敢有丝毫放松。

    虽然朱邪克勒据说与陛下有着兄弟之情义,与大唐有着盟约。

    但李大亮始终相信,胡人绝不会因为一纸盟约,而遏制南下的心思。

    胡人没有湟湟天朝的礼义廉耻,他们不存在朝堂上那些政客常挂口中的信义。

    当然,李大亮认为,大唐当今陛下也不是个迂腐守礼之人。

    所以,这才有了李大亮敢于违抗朝廷命令,不向南增援的底气。

    李大亮认为,不管突厥与大唐之前关系如何,是否有盟约。

    突厥人的强大,就是自己必须镇守河西不动的理由。

    如今西南叛乱,正是大唐虚弱之时,如果突厥南下,那么大唐半壁江山就会糜烂。

    军人没有外交,只有铁血。

    李大亮记得李沐给他密旨中的那句话,“道理只在弓弩的射程之内。”

    所以,李大亮勒令西北军团八万大军不动,打死也不动。

第829章 朱邪克勒的野望() 
碎叶城中。

    朱邪克勒的大手正在姑娘的胸口揉搓着。

    他有些腻烦了西域女子肌肤的粗糙,他更希望揉搓南方大唐女子。

    当然,身为九姓突厥的大可汗,普通大唐女子进不了朱邪克勒的眼。

    他要大唐公主。

    请婚?不是他要的,朱邪克勒更喜欢自己去取。

    率大军去取。

    朱邪克勒是个讲情义的突厥人。

    他自认自己很讲义气。

    就算是杀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将部落抢过来,朱邪克勒也觉得是常理。

    沙漠中的勇者,难道不应该是这样吗?

    胜利者才是勇士,才能得到上天的祝福。

    朱邪克勒才在意与李沐的兄弟之情。

    不管是八年前凉州的落难情义,还是现在双方结盟互商,朱邪克勒都认为是李沐或者是大唐成就了他此生的伟业——统一西域。

    朱邪克勒懂得感恩,他需要感恩,他要答谢李沐和大唐。

    所以,朱邪克勒决定将李沐请到自己的王帐,让李沐分享他的荣耀。

    所以,朱邪克勒决定饮马黄河,兵临长安,让大唐与突厥共荣。

    “传令下去。明日一早,挥师南下。”

    贞观十八年十一月,九姓突厥的大可汗朱邪克勒率三十万大军南下。

    西州、伊州、沙州、肃州一路席卷而来。

    直至甘州,被李大亮的西北军团死死地顶住,难以逾雷池一步。

    。

    山风欲来风满楼。

    李沐已经令李师调李家庄三万神机卫去了西北,增援李大亮。

    突厥的南下,比吐蕃、党项东进更可怕。

    李沐不顾李靖、李勣的强烈反对,调南衙仅剩的四万禁军,去散关增援韩威。

    长安城空了,不是没人了,而是无防了。

    李沐只能调出北衙四万羽林,卫戍长安。

    于是,宫城空了,除了几百城门守军,再无可用可调之兵。

    长安城中的人口却骤然增加了。

    来自西南、西北两地的难民源源不断地进入长安。

    内阁房玄龄等人一致认为需要封闭城门,否则长安就乱了。

    可李沐坚决不同意。

    既然已经乱了,还能乱到哪去。

    不仅如此,李沐还下令开太仓,放粮赈济难民。

    好在这几年大唐风调雨顺,太仓的粮食足以让现在长安五百万人口吃上半年。

    李沐还下令开放李家庄,疏散城中的拥挤。

    短短五日,单李家庄就安置了超过十五万难民。

    可想而知,长安城中的难民人数到达了何等数量。

    长安乱了。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长安百姓此时表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仁慈。

    他们在积极地收纳难民,拿出自己不多的粮食、将难民安置进自己的院落和柴房。

    虽然拥挤,但出乎意料的是,治安并没有变得如想象中那般不堪。

    礼乐尚未崩坏。

    大规模的骚乱、抢劫等恶性案件没有发生。

    一手粮食。

    一手横刀。

    是为牧民。

    这个时候,粮食就是生命,粮食就是军队。

    不愿抗敌,就不该留下浪费粮食。

    面对此中血腥,李沐已经麻木了。

    他无法去阻止李靖、李勣这么做。

    当他累瘫在甘露殿中,无力接过常绿云递上的茶杯时。

    李沐心里有一种浓浓的后悔。

    自己确实太鲁莽了。

    李沐不是神仙,就算是个穿越者,也无法有能力真正掌控这个时代。

    许多的变数不以李沐的意志为转移。

    如吐蕃的毁盟入侵,如突厥人的悍然南下。

    李沐觉得人累,心更累。

    城中的新军已经招募了三十万之数。

    可经过训练的才不足十万,其余二十万,不过就是拿着横刀的农夫。

    面对越来越大的用兵缺口,李沐能盼望的只有东北回师的李沂。

    。

    如果说长安城乱了,是因为难民涌入。

    那么西南边疆的混乱,却是因为民众的奋起抵抗。

    随着越来越多的自发抵抗,各州涌现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