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龙惊唐-第4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三个月的征兵,苏定方在高句丽募集的“归义军”已经到达了三十万人。

    其中五万人是李沐在攻平壤前鸭绿江边,将渊盖苏文降兵改编成的“归义军”。

    还有十万人是高句丽亡国之后,从各地降兵遴选出来的。

    再有十五万人,是苏定方临时从高句丽百姓中征召的。

    经过两个月的简单训练,已经迫不及待的苏定方,便率领一万大唐铁骑和三十万归义军,踏上了北向复仇之路。

    他将剩下的九万唐军分别囤于辽东城、新城、扶余城。

    用意无非是保存实力,减少唐军伤亡。

    在苏定方心里,已经经受不起同袍再一次的惨痛损失。

    而反过来说,苏定方认为,高句丽士兵虽然战争力不如唐军,但他们更适合在寒冻的北方作战。

    这一点,在这一年多的连续作战中,已经显现的很清楚。

    李沐率神机卫突袭木底城,强行军之后非战斗减员高达近两成。

    这还是神机卫已经装备了棉衣棉裤的情况下,产生的非战斗减员。

    这很说明江南兵,非常不适合在北方作战。

    所谓兵强强一个,将熊熊一窝。

    对苏定方来说,这世间没有弱兵,只有孬将。

    有一个称职的将领,就不怕练不出一支强大的精兵来。

    战争暂停的三个月里,对于象唐这样的大国来说,可以做很多的战争准备。

    可对于象靺鞨、室韦这样的半原始部落而言,确实做不了什么。

    他们甚至无法准备更多的食物,因为北方的这三个月,甚至连猎物都很难找见。

    战争就在这种实力很不对称的情况下骤然开始了。

    可以想象,靺鞨、室韦所处的景况是何等得不堪。

    其实在苏定方拉起三十万“归义军”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这场战争的结局。

    胜利无非就是时间早晚和唐军损失多少的区别罢了。

    正因为如此,大唐朝堂中,开始出现了另一种声音。

第863章 信任,有时就是一种毒药。() 
甘露殿中。

    房玄龄禀道:“陛下,苏定方在高句丽骤然征发精壮三十万人,加上原有的十万唐军,辽东军队已达四十万人。如此庞大的军队,每日所消耗的粮食就高达百万斤,所需马料就需数万车之多。所耗最为巨大者,为归义军杀敌之赏钱,以首级换银钱,朝廷为此付出钱财之巨,汉以千万计。臣以为,攻伐靺鞨、室韦不需要如此庞大的军队。故恳请陛下下诏,令苏定方裁减归义军一半之数。这是内阁一致谏言,望陛下定夺。”

    苏定方征召的归义军,福利不能唐军相提并论,他们没有军饷、没有唐军将士能享受的赋税优惠,更不能论功,仅凭战利品的获得,根本无法激起士兵的士气。

    靺鞨、室韦贫苦,不用与大唐相比,就算战胜了,除了战马、牲畜,根本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于是,苏定方在奖赏制度上打了个补丁,那就是以杀敌数进行赏赐。

    枭首一级,赏五贯,枭百人将者十贯,千人将者一百贯。

    士气是疯涨了,但无法遏制的是,归义军杀红了眼,贪图钱财杀良冒功。

    李沐点头认同,苏定方确实做得过火了。

    虽然李沐不在乎将靺鞨、室韦杀个千里无人烟,但杀戮终究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办法。

    况且征兵太多,拖延了高句丽的恢复速度,如今高句丽已经成为了大唐的一部分,虽然还没有划分州县,但大唐世家豪族都在那购买了大量的土地,这同样触动了大唐的利益。

    这些天来,已经有不少世家向李沐陈情,希望苏定方停止在高句丽的征兵,否则开春农耕将会被耽误。

    此时李靖的话更为犀利,“陛下,臣不怀疑苏定方对大唐、对陛下的忠诚,但苏定方做为一方统帅,兵力扩展过大,虽然有陛下旨意授权,但从力量对比上来说,辽东兵力已经对中原产生了威胁,臣忝为军机辅弼,当向陛下明言,此风不可长。此为军机处一致谏言。”

    李沐再次点头,李靖所言着实有理。

    如果苏定方心怀异志,那辽东城四十万大军,足以割据一隅自立,与大唐分庭抗礼。

    虽说朝廷有制约的手段,譬如说律法、粮草军械补给、唐军将士的家眷和归属感。

    但,苏定方若是真有了不臣之心,那么这些制约的手段都将不是重要的。

    这么大一片土地、数百万人口,只要有时间,一切都能解决。

    所以,李沐点头认可房玄龄和李靖的说法。

    这是朝堂之上,第一次内阁与军机,合力倾轧同一个人。

    往难听里说,就是朝野上下要灭苏定方。

    李沐不知道苏定方究竟得罪了谁,十三个军政大臣居然没有一个肯为他说话的。

    但李沐知道,这种情况下,自己做为一个皇帝,不能替臣子背黑锅,哪怕是背书都不行。

    皇帝就是个裁判,若裁判自己下场了,那等于自己撕破了律法这块遮羞布。

    但认可,不代表着采纳。

    有理未必要去执行。

    人心,本就是个很复杂的东西。

    忠诚,不容亵渎。

    再坚定的忠诚,都承受不了屡次的试探。

    其实李沐也有些后悔,之前感念苏定方为求替五千唐骑复仇之心,苦于当时朝廷没有兵力可以增援辽东,李沐给了苏定方一道密旨,允准他可以在高句丽征召归义军。

    可李沐也没有预料到,苏定方会征发起如此大规模的归义军。

    正象李靖所言,很多时候,很多情况下,忠诚这东西太善变。

    只有一块钱时,想买个饼充饥。

    有了一百块,就想下馆子吃顿好的。

    有了一万钱,食物就已经不在考虑之中。

    而当拥有千万,那想要的东西就更多了。

    这与人品、道德无关,只关乎人之贪念。

    有句话说得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可如果在其位了呢?

    必谋其政!

    防范于未然,也为保护苏定方计,那么剪其羽翼就是必选项。

    但,李沐是个异类。

    他懂得忠诚不容亵渎之理,知道史上许多的将领原本不想反,而往往,皇帝和朝廷的猜忌,逼反了他们。

    猜忌这东西,是一把双刃剑,伤人亦伤己。

    李沐愿意给苏定方一个自证的机会,纵然这有些危险。

    但必要的防范还是需要的。

    所以,李沐在深思熟虑之后,做了一件事,派李沂率三万神机卫前往辽东城,接管苏定方留在辽东城、新城、扶余城的九万唐军。

    并派使者给苏定方传去了一封密信。

    信中只有一句话,“朕信卿,卿以何取信于朕?”

    简单、粗暴,直接而无一丝矫作。

    如同李沐的心性、为人。

    这话看起来非常矛盾,但其中意思想必苏定方一定能理解。

    话如刀,可以救人,亦可以杀人。

    救和杀,只在苏定方一念之间。

    李沐相信,只要苏定方不想反,摊到桌子上明说,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

    。

    摒退所有人之后,李沐与李沂单独奏对。

    “我给你儿子取得名字,还满意吧?”

    “还行。”

    “什么叫还行,我告诉你,这名字可是好名字。”

    “好吧,确实不错,我很喜欢。”

    “刚回来,又要你去辽东,弟妹不会怨恨我吧?”

    “那倒不至于。最多也就是埋怨几句。”

    “你倒是挺直率。”

    “大哥夸奖了。”

    “你就没听出来,我这话不是在夸你吗?”李沐有些恼意。

    “我当成大哥夸我,不就是了。”

    李沐无语。

    沉默了一会,“李沂,此去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吗?”

    “知道。”

    “说说看。”

    “苏大将军若无异心,则辅助之。若真有反意,则除之。”

    李沂回答地很干脆,但李沐能从李沂的眼中看出一丝不忍。

    李沐何尝不是?

    但,不忍归不忍,事情终归是要人去做的。

    放任苏定方,那就等于害了他。

    很多时候,对一个人好,只要无条件的相信他。

    很多时候,要害一个人,一样只要无条件地相信他。

    过度信任,有时就是一种毒药。

    杀人于无形。

第864章 多么痛的领悟() 
在李沐看来,李沂的心性不适合做这种事。

    但这事除了李沂,李沐还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人来做。

    因为这个度,很难把握。

    如果交给一个信不过的或者不合适的人去做,很可能会将事情演变成极端,逼反苏定方或者屈杀了苏定方。

    李沐只能仰仗李沂,因为李沂与苏定方有太长时间的战场情义。

    李沂了解苏定方、懂苏定方。

    他去,不会冤枉了苏定方。

    而且,李沐相信,李沂的坚定,如果苏定方真有不臣之心,李沂会毫不犹豫地砍下他的头颅。

    李沐听了李沂的回答,艰难地说道:“如果放他一条生路吧,告诉他,别再回大唐,否则我依旧会杀了他。”

    李沂沉声应道:“大哥放心,我记下了。”

    。

    苏定方此时正率大军驰骋在北国林海雪原之上。

    手底下有足够的兵员,可以任他挥洒心中的宿愿。

    如割草般屠戮着靺鞨人,将他们的头颅堆砌在行军的道路两侧。

    垒成一座座景观,苏定方,他杀红了眼。

    麾下的归义军,一样杀红了眼,在他们眼里,那不是一个个的人,而是一绺绺铜钱。

    如果不是苏定方强硬下令,不得屠戮妇孺,靺鞨数千里之地,还真有可能如李沐所想的,成为千里无人烟的荒原。

    胜利能让人自大,特别是战场上的胜利,将敌人彻底击垮,令敌人匍匐在自己脚下,睥睨众生,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满足。

    此时的苏定方很自豪,每每眼光从道路两侧的景观掠过,他便有一种畅快的感觉。

    似乎把十数年心中的憋屈发泄出来的畅快。

    当苏定方坐在马背上,用马鞭指点江山时,或许在心中某个不起眼的角落,也曾经幻想过,如果自己是这一批土地的主宰,那会是更美妙的事啊?

    这种想法一旦出现,就会肆无忌惮的成长。

    好在苏定方不是毛头小伙,他已经四十三岁了。

    他更懂得什么是自己能抓在手里的,什么是都想都不能去想的。

    世间很多事,都是由一个奇思妙想引发的。

    成王,败寇!

    苏定方在李沐密信的时候,起初是委屈,大叹,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而后沉默。

    直至流泪。

    他明白,他错了。

    从征发三十万归义军的时候起,他便错了。

    忠诚,不在于心,而在于行。

    在事实面前,一切的表白都是苍白的。

    苏定方心里很清楚,李沂接手九万唐军的指挥权,那是皇帝和朝廷给他最有力、也是最后的警告。

    敢于向唐军挥刀吗?这个问题让苏定方在雪原中,问了自己八百次,一整夜。

    想到自己为那五千骑所立的誓言,苏定方终于嚎哭起来。

    人有时候,总是忘记自己为什么要出发。

    清晨第一缕阳光出现的时候,苏定方拍拍的雪,神清气爽地回营,下了他深思熟虑之后的第一道军令。

    全军突进,三个月饮马北海。

    苏定方知道,他的时间不多了,准确地说,皇帝和朝廷的耐心不多了。

    这或许是自己此生能指挥的最大、最后的一场战争。

    自己要做的是,在皇帝和朝廷的耐心消失之前,为自己的人生画上最圆满的句号。

    接下来的时间里,苏定方率领着三十万归义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了整个北方。

    兵锋一直到达黑水。

    最后一战击破思慕部、郡利部和慕曳皆部三万联军。

    靺鞨彻底被击垮,少量残部向西渡乌第河,遁于极北苦寒之地。

    至此,靺鞨灭亡,所余百姓沦为奴工,被苏定方勒修建新城至北海数千里的直道。

    苏定方率部追击靺鞨残部至乌第河之后,不再追击。

    随后苏定方率军西进至望建河,然后再次挥师南下,与扶余城三万唐军南北夹击,顺手灭亡了室韦。

    而由此被苏定方征发修建直道的靺鞨、室韦苦力,已达三十万人。

    扶余城中。

    苏定方与李沂面对面坐着。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