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纸贵、书更贵。
寻常人家负担不起书籍和纸张的耗费,这才是世家掌控天下人才的真正原因。
这种差距在很长的时间里不可能被消除。
但文科、武举从制度上,给了天下人才一个公平较量的平台。
所以,朝野上下,从开始的震惊中,慢慢就平和下来了。
他们都认为,寻常人家的子弟,不管文科、武举都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对将门、官宦无法造成真正的威胁。
在他们看来,皇帝此举只不过是在做秀,收买人心。
科举制度于是被顺利地推行下去。
。
“已经三天了,陛下召见孔颖达和国子监众学士,不知意欲何为?”
政事堂内,内阁大臣、刑部尚书刘德威嘟哝道。
房玄龄一副事不关己的死板脸。
从李沐登基之后,他便是如此了,除了恪守本份外,他更多时候,就是这一副样子。
唯一一次例外,就是李世民发动宫变那晚,房玄龄做出了他的选择。
可也正因为这次选择,房玄龄失去了原本在拥戴李世民的那批旧臣中,超然的地位。
房玄龄现在的处境很尴尬,左右不是,左右不适。
所以,他虽然身为内阁首辅,但很多时候,都不表示意见。
兵部尚书刘弘基翻着白眼道:“咱们的陛下总是天马行空,标新立异。还能做什么?老夫想啊,陛下无非是想对科举改革作些变动呗。”
吏部尚书唐俭摇摇头道:“依老夫看,不见得吧。陛下若要对科举制度做出改动,又怎会不召集我等,只传召孔尚书和众学士呢?”
刘弘基阴阳怪气地说道:“那可说不准,谁叫咱们几人是新归附的呢,不象有些人,仗着姻亲裙带之功,竟入了内阁,与咱们平起平坐了。”
这话指向太明了,户部尚书韩瑗大怒道:“刘弘基,你欺人太甚。”
刘弘基怼道:“老夫的话虽然不中听,但说得是事实,对着陛下老夫也敢这么讲。韩瑗,对于令尊,老夫还是钦佩的,可你一个区区户部侍郎,竟一跃入了内阁,其中缘故,不言自明。”
可怜韩瑗一个文弱书生,虽然已经年近不惑,可从小到大都是在顺境中泡大的,哪有这种言语针锋相对的经验。
一时间,气得脸色赤红,手指着刘弘基连话都说不出来。
这就是差距。
人老成精,刘弘基骂人不吐脏字,而且在话中首先避去了对皇帝的不敬,甚至将韩瑗父亲韩仲良也择了出去,就是针对韩瑗。
就算韩瑗将原话向李沐告状,刘弘基也没有什么错处,甚至刘弘基还能辩解成替韩仲良管教韩瑗,因为刘弘基与韩仲良是一辈的同僚。
这就是斯文人骂人的艺术。
房玄龄开口了,他打圆场,“都是同殿为臣的同僚,何必出恶言相诛。陛下自有陛下的打算,我等为臣者,又何须私下妄加揣测,还是静待陛下诏令便是。”
首辅既然开口了,韩瑗、刘弘基也就耐住了性子。
刘弘基也不再针对韩瑗,只是嘴巴里还在嘀咕,“科举制从前隋就有,至今推行了数十年,也不见有何成效。再者说了,这天下寻常百姓家的孩子,连字都不识几个,怎能参加科举?想来此举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
第877章 有那么难吗?()
ps:感谢书友“duwersdu”投的月票,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放肆。”
房玄龄这下没客气,在政事堂公然指摘、诋毁皇帝和已经颁布政令,这真要追究起来,房玄龄这个首辅也逃不了责任。
“刘尚书,你心中若有异议,可径直向陛下上疏或劝谏或陈请,岂可私下诋毁。”
刘弘基有些不甘心地回道:“老夫所言都是事实,并无半句虚言,诸公心里都很清楚,这天下读书人有多少。寻常人家恐怕连一页纸,一本书都买不起,还怎读书,怎么参加科举?最后无非是在原本的读书人中遴选人才入仕。”
韩瑗这下终于找到机会怼上刘弘基了,“刘尚书此言差矣,陛下在江南东道,不,江南道实施免费教育,为寻常百姓家的孩子提供读书的机会,又怎会是沽名钓誉呢?”
刘弘基嗤道:“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娃娃,也敢在老夫面前卖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培植一个能入朝堂的栋梁之才,所需何至十年?陛下在江南道扶持办学确是有益天下读书人,但时间才五年,改变不了现状。”
韩瑗反诘道:“至少陛下去做了,虽然只有五年,但只要继续做下去,再有五年,未尝不能有贫苦人家的孩子成才,立于朝堂之上。如果象刘尚书什么都不做,尽在此空口白话,那就算有再好的政令,也无济于事。”
刘弘基不屑道:“就凭那些赤脚泥汉婆姨?还想入朝堂?这真滑天下之大稽了。”
房玄龄愣愣地看在政事堂外的天空,他的心里也有疑问,皇帝究竟想做什么?在做什么?
。
李沐在做什么?
他正与孔颖达和一众学士,在原本门下省的弘文馆中,罗列汉字。
三天时间,孔颖达和一众学士已经列出的汉字就多达二万多个,这还刚刚开头。
汉字太多了,可怜李沐一个后世穿越来的大学生,竟然有一半以上的汉字不认识。
这可不怪李沐文盲,实际上,这世上真要能认全汉字的人,着实不多。
何况,这些可都是古汉字。
李沐对古汉字的认识,基本来自梁仲业。
可梁仲业本身就是个半吊子,又能教得了李沐多少呢?
“陛下已经辛劳三天了,还请保重圣体,这些事就交给臣等代劳吧。”
孔颖达是真心疼李沐,你说一个天子,天天钻在书堆里熬着伤身体,有这时间去处理公务多好?
“无妨。”李沐连头都没抬,随手一挥道,“孔爱卿不必多言,朕乐意。”
是啊,千金难买我乐意。
关卿屁事!
孔颖达无奈地再劝道:“陛下,皇后都已经来问过两次了,若陛下再不回宫,恐怕下次来的就是太后懿旨了。臣是真不明白,陛下此举的用意究竟是什么?”
李沐这才抬起头来,看着孔颖达郑重地说道:“朕想着,要为天下学子编撰一本大唐字典。”
“呃。”孔颖达无语了,他看着李沐哭笑不得。
连三十几个在埋头苦干的国子监学士都一起抬起头来,满脸苦笑。
李沐是觉得实在奇怪,问道:“孔爱卿,这可是盛举,怎么你们难道有何不妥之处吗?”
孔颖达叹息道:“陛下想编撰大唐字典自然是造福天下、遗泽万代的盛举,可陛下若早些说,臣等也不必如此苦熬了啊。”
李沐不解道:“孔爱卿此话何意?”
孔颖达一脸沮丧,“陛下难道没有读过说文解字?”
李沐一愣,记忆中确实有这么本书,可真没读过。
孔颖达都快哭出来了,“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共收录汉字一万有余。”
李沐是真愣了,书到用时方觉少,敢情自己真他娘是个文盲。
所谓头可断、血可流,面子不能丢。
李沐临机应变,脑瓜子稍一转动,便有了计较,“孔爱卿,说文解字收录汉字一万有余不假,可孔爱卿再看看,你我三天时间,收录了多少汉字,二万有余了吧?这说明什么,说明汉字年年在增加,东汉至今已经过去六百多年,该是时候重新编撰了吧?”
孔颖达先是一愣,而后恍然状,他长揖道:“陛下圣明。”
三十几个国子监学士也拜道:“陛下圣明。”
李沐松了口气,只是心中自觉得也有些不好意思,“诸位爱卿,朕这么做可不全为了编撰字典,朕还有更重要的用处。”
孔颖达强忍着心中的痛,捧哏道:“还请陛下赐教。”
嘴上这么问,心中可担忧了,皇帝千万别再闹出什么笑话来。
虽说这是在皇城之中,可毕竟关乎天子颜面啊。
李沐起身,背负双手,酝酿了一番,然后郑重地说道:“朕打算简化汉字。”
这话一出,弘文殿中一片寂静。
孔颖达是彻底崩溃了,你说简化汉字如果是一群饱学鸿儒说出口,那也就罢了。
可面前这个大唐天子是个连说文解字都没见过的文盲,居然也敢妄言简化汉字?
这是不是可以用班门弄斧来形容?
在这一刻,孔颖达的脑海中浮现了许多成语,譬如说,不自量力,螳螂挡车,蚍蜉憾树,以卵击石,眼高手低,臭不要脸,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当然这也就在孔颖达的肚子里想想罢了。
象孔颖达这样的饱学之士自然说话是有境界的,“咳陛下以一国之君召集文人学者编撰字典,是数百年来从未有过之雅事,而简化汉字,那就更是数百年来未曾有过之盛事。只是陛下臣窃以为,简化汉字言易行难,每个字横竖撇捺修改皆为不易,此事须耗费太多的时间。
好吧,臣就直说了吧,这事短时间还真办不成。陛下真想共襄盛事,还须召集更多饱学鸿儒,花费更多的国帑,方有望成事。只是臣以为,如今国帑还是用在国计民生之上更为稳妥,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三十几个大学士如同商量好了一般,一齐躬身行礼道:“陛下三思。”
李沐着实吓了一跳,我拷,这是做啥呢?朕不就想编撰本字典吗?朕不就想弄几个简化字吗?有那么难吗?
难吗?
第878章 既在其位,必谋其政()
ps:打算开新书了,时间不够用,所以元旦起每天两更四千字,望书友理解。
但和尚能保证此书按时更新,直到正常完本。
“孔爱卿所言,自然是有些道理的,朕知晓了,好在朕不需要诸位爱卿去简化汉字,汝等只要将汉字列出来,之后呃,然后诸卿就都回家去吧,简化汉字之事,朕自己能做。”
这下,孔颖达与三十几位大学士都石化了。
他们是真的震惊了。
震惊于眼前这个不满二十的少年天子,脸皮厚到了何种境界。
连说文解字不知为何物的人,居然敢狂言自己简化汉字?
在场哪一位不是饱字鸿儒?
谁敢说凭一人敢修改汉字?
就算合当殿三十几人,都不敢妄言可以完成这份伟业。
可偏偏眼前这少年说了,说得那么轻松,就象是在说,我想喝口水,上趟茅房一般的轻松。
这等于在“啪啪”地打众大儒的脸啊。
在场之人的脸色那叫一个精彩,赤橙黄绿青蓝紫什么色都有。
还是孔颖达比较老成,本来嘛,人家现在可是内阁七大臣之一。
这点涵养总还是有的。
孔颖达比较委婉地禀道:“咳陛下,容臣说一句,这事陛下真打算干下去?”
李沐显然是不明白众人的反应怎么会这么古怪,他眉头一皱,道:“都想啥呢?君无戏言,诸位尽管把字列出来,剩下的事,就不必管了。”
孔颖达心中有些恼了,本想给皇帝一个台阶下,不想好心被当成驴肝肺了。
于是,一躬身道:“臣等遵旨,三日之内,必将列好的汉字呈献陛下御览。”
李沐一甩手道:“早说嘛,朕先回宫了,汝等再辛苦三天。完事就都回去吧,不必再禀告朕了。”
“恭送陛下。”众臣揖身道。
李沐自然是听不出来,这四从此字的背后,有多少的腹诽和讥讽。
或许心中不忿,亦或者是被李沐言语打击到了大儒们的自尊心。
孔颖达和三十多个大学士们,只用了一天一夜,愣是将汉字整理出来了。
可能会有些许遗漏,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孔颖达随即将整理出的近三万个汉字,呈送进宫中。
“陛下,这是臣与众学士汇聚起来的汉字,共计二万九千三百三十一字。可能会有疏漏,但怕陛下等着用,便先取来,臣与众学士还会继续收录,待汇总之后,再呈于陛下御览。”
“不必了。”李沐扬扬手中纸卷。
不必了?!孔颖达张口结舌。
李沐掸掸纸卷道:“这些想必是足够了。再说了,那些生僻字,朕也不识,要之何用?”
“呃。”孔颖达是真服了,当着臣子的面,能将不识字说得这么理直气壮的皇帝,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敢问陛下,这这就够了?”
李沐奇怪地看向孔颖达道:“孔爱卿难道不知道,汉字之中常用的也就那么几千个,朕只想简化汉字,又不想做什么高深学问,何须锱铢必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