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志玄已经急得坐不住了,起身在书房内转起了圈。
“段军机以为,陛下如今是真信任你我吗?”李恪突然幽幽问道。
段志玄急走的脚步,因李恪这句话,骤然停顿了下来。
他看向李恪,问道:“殿下此话何意?”
李恪喟叹道:“陛下能从一个凉州军户之子,登上大宝,岂会轻易信人?况且你我之前的身份,更难取信于陛下。而如今,他却不带随行禁军,微服南下。段军机难道真猜不出,陛下之意吗?”
段志玄惊愕地张大了嘴巴,他颤声问道:“殿下的意思,难道难道这是陛下设下的局?用来引我等入毂?”
李恪仰头长吁一口气,“父皇就是这么折在他手里的,本王岂能不引以为诫?”
段志玄大为失望,“可这么好的机会殿下就打算这么放弃了?”
李恪点点头道:“这或许是个好机会,但风险太大,你我没有退路,一击不中,便永无翻身之日。所以,就算要发动,也须有十足的把握方可行事。”
段志玄终究心中不服,问道:“以殿下看来,如何才算十足的把握?”
李恪答道:“等段军机收拢两卫军心,训练出一支精兵,那时就算是有把握了。听本王的,只有握在手中的实力,才是真正能令自己放心的。”
段志玄郁闷地摇摇头道:“可到时,恐怕没有那么好的机会了。”
李恪嘿嘿笑道:“不会。一个人在宫中待久了,有了出巡这个借口,那就再无阻拦了。陛下可以出巡一次,就会有两次、三次。他在明,你我在暗,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说到这,李恪的眼神变得犀利起来,“只要段军机能真正控制住手中军队,就算陛下不出巡,本王也可逼他出巡。”
段志玄先是一愣,而后恍然,“殿下是说,由突厥出兵,逼迫皇帝前往西北?”
“本王为金匮可汗提供了那么的情报和物资,他自然应该回报本王些什么。”
段志玄点点道:“殿下说得是,那臣就听从殿下的安排。”
李恪道:“段军机尽管安心训练新军,凡事不可与苏烈、李勣争一时长短,韬光养晦,静待本王号令。”
“是。”
。
其实,李恪确实错过了他复仇最佳的一次机会。
李沐心里虽然不信任李恪,但此次南巡,确实不是为了给李恪挖坑。
说句不中听的,李沐心中,还远没有将李恪抬举到做为对手的高度。
李沐此次南巡,最大的目的有三个,一是为了即将诞生的皇长子,二是为了华亭港的造舰大业,三是要布局即将开始的春耕,安南都护府万石稻种已经运至江南,需要安排大规模的试种,然后在次年进行推广。
再有一个就是,李沐也想巡视江南这个曾经的龙兴之地,切实看看,自己曾经播下的种子,是否已经茁壮成长,成长为攀天大树。
所以,李沐根本就没有去考虑,将会遇到居心叵测者的阻击。
他南巡的第一站,是华亭港。
如今的华亭港,经过五年时间的发展,早已工坊林立,人潮涌动。
国内各道而来的,和从南海方向而来文单、缥国、天竺,及至大食等国的商人,皆云集于此,进行货物的交流。
百舸争流,千帆竞渡,说它的繁荣已经几近与长安并肩,一点也不过份。
而华亭港的造船坊更是港口的灵魂。
方圆五、六十里的造船坊,说坊确实已经不甚合适。
江南造船厂集中了三千多大唐最顶尖的造船工匠,辅助的雇工达到了五万余人。
每天因日常所需来往的商贩、家眷,更是数不尽数。
说它是一个独特的小王国,也不是没有道理。
在姜行本、杨务廉的引领下,李沐登上了刚刚下水的一艘大舰。
与三年前那两条每舷四门火炮,可装载五、六百人的船相比。
如今这条大舰,已经每舷六门火炮,舰首主炮和舰尾尾炮遥相响应,一舰已经有十四门火炮配置。
而可乘载舰员也上升到了八百人之众。
三层阁楼状的上层建筑,让整个舰船有一种强大的威压感。
高耸入云的旗杆,更让人想要放声大吼。
指着舷门火炮,李沐问道:“舷炮射程多少?”
姜行本答道:“最远可至五、六里。”
“速度能有多快?”
杨务廉上前答道:“寻常时,每个时辰可达百里,如果在紧要之时,可加速至一百八十里。只是会损耗锅炉的寿命。”
“每个时辰可达百里,如何测算出来的?”
杨务廉答道:“在海岸选一平直处,约三十里地,当大舰均速通过这三十里所需要的时间,反推而得。”
李沐点点头,心底大致一算,每个时辰可达百里,折合五十公里计算,一天十二时辰可达六百公里。
那若持续航行一个月,理论上就能到达一万八千公里。
算到这里,李沐突然醒悟到原来远航美洲已经成为可能。
有了这个醒悟,李沐的心中突然涌起了一股强烈地冲动。
他不自禁地向船首方向奔跑,对着远方大洋深处,大呼一声:“美洲,我来了!”
所有人都不明白皇帝在喊什么,只是被皇帝的肆意举动吓了一大跳。
姜行本、杨务廉,还有刘仁轨赶紧追了上去,心中庆幸,好在皇帝没有一跃而下,否则,这华亭港,将会被鲜血淹没。
李沐依旧沉浸在他无所抑止的冥想之中。
他当然明白,就算舰船理论上能航行到美洲,可真正做到,还遥不可及。
先不说大洋上的风暴,就说大唐数千万人中,也找不到一个领航者。
但,无论如何,远往美洲的硬件已经齐备,需要做的,就是训练出一批可靠的海员来。
“陛下没事吧?海风蚀骨,还望陛下保重圣躬。”刘仁轨望着迎风而立、意气风发的李沐,小心翼翼地劝道。
李沐连头都没回,“刘爱卿,可知道朕组建新军,为何没有让你去统领一卫吗?可知道为何朕也不派你去西北军团吗?”
第901章 朕的目标是大海()
ps:新书汉明已经上传。和尚恳请书友们,点击、收藏、投推荐票。另外,新书可以投资,只要看十分钟就算投资。已经签约,每人至少有几十币奖励,虽然不多,但麻雀虽小也是肉啊。
刘仁轨沉默了一会,答道:“陛下自然有陛下的道理。”
要说刘仁轨不怨,那是假的。
做为石见总督,驻守石见五年之久,刘仁轨劳苦功高。
特别是倭军打算登陆半岛时,刘仁轨采纳李义府的建议,在石见唐军兵力不足的情况下,组建“和平军”,主动阻击渡海倭军,获得海战完胜。
这份功劳,绝不下于苏烈以五千骑兵,驱赶靺鞨、室韦大军两千里地。
李沐虽然授了刘仁轨兵部右侍郎之职,特晋军机阁候补大臣。
但终究没有让他再领兵。
对于一个习惯了疆场的宿将而言,不领兵,勿宁死。
刘仁轨更加焦急,他正当壮年,不想在长安领一份俸禄,浑浑噩噩地过完下半辈子。
所以,李沐这一问,问得了他的心坎上了。
刘仁轨眼里,瞬间红了。
李沐听出来了,他回过头来,看着刘仁轨道:“朕确实有朕的道理。你在石见做得很好,特别是海上阻击倭军一战,令朕深感惊喜。你是一个大唐不可或缺的水军帅才。”
刘仁轨闻听大喜,“谢陛下夸奖。那臣还能领兵吗?臣哪怕只做一卫将军,也心甘情愿。”
就算是神机、神策两卫中,一个卫将军也不过正五品军职,就算是一卫大将军,也不过正四品衔,让一个兵部右侍郎,特进军机阁候补大臣去做一卫将军?
李沐斜眼看着刘仁轨道:“你以为朕这个大唐天子,就是个不识人,用人的昏君?”
刘仁轨心里一急,暗想这怎么说变脸就变脸啊?
“陛下恕罪,臣万万不敢作如此想?”
李沐见刘仁轨确实有些急了,也就不再逗他了,遂道:“朕早些年,就有心打造一支海军,只是心中一直没有合适的主帅人选,刘卿在白江口海战,还有海上阻击倭军之战,令朕心中有了抉择,这海军主帅之位,非刘卿莫属。不知刘卿意下如何?”
刘仁轨有些愣了。
海军主帅?
这眼前的这些舰船确实能唬人,但刘仁轨经历过海战,对唐水军有多少人还是比较清楚的。
早先三条主力舰船,后来又造了一条,加上现在的这条,五条主力舰船。
每舰船往大了说,舰员每条不超过五百人,也就是说,满打满算,二千五百人就是极限了。
这海军主帅听起来威风,实际上,还不如一个卫将军,卫将军麾下还有一万大军呢。
所以,刘仁轨心里是万般不愿意,但问题是,他能把这想法说出来吗,敢说吗?
“陛下,臣陛下臣。”
李沐哪会知道刘仁轨所想?
他还以为刘仁轨是担心如何治军,毕竟,唐水军基本上没有出过蓝海,说难听点,还不如象大食、天竺商人海上驾船时间多。
“刘卿不必担心,大唐沿海一带,多有善水之民,朕打算先向民间征募一万水手,按神机、神策两卫的军饷标准,想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刘仁轨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他脑子满满都是如何回绝掉这份“美差”,然后恳求皇帝允他去新军带兵,那可是十二万大军啊。
等等,刘仁轨突然听到一万人,呃先征募一万人?
这就说是,皇帝还要征募比一万人更多?
等等,按神机、神策两卫的军饷标准?
刘仁轨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有皇以来,历朝历代的水军,都是正军兼的,还没有真正独立出来的水师。
哪怕汉末吴国,说是水师,其实也是陆军。
确切地说,应该是乘着船的陆军。
这也是刘仁轨对海军主帅不感冒的原因。
可现在,听皇帝的意思,那是真要组建一支独立海军了。
刘仁轨的脑子迅速转动起来。
论军功,他无法与李靖、李勣、李孝恭等老臣相提并论。
就算与苏烈也不在一条线上。
所以,他只是个候补军机大臣。
除非老臣们隐退,他才有机会入军机阁。
但前提条件是,那个时候,皇帝还看重他。
可如果自己真能就任海军主帅,那这大唐海军第一人,就非他莫属了。
就算皇帝日后忘记了现在的许诺,那一万二、三千人的海军,在大唐也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啊。
想到这里,刘仁轨已经不管不顾了,他抱拳道:“陛下放心,臣必不辜负陛下。”
李沐奇了怪了,这一转眼的功夫,就不担心了?
不过李沐不介意,“刘卿啊,那朕就将这五条主力舰船托付给你了。朕对你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一年四季,每一季你都得派出舰队,一直向东。”
刘仁轨不解,“陛下,据臣所知,倭国以东便是茫茫大海,陛下令臣出海往东,敢问何意莫不是想效法秦皇,去海外寻找长生不老之灵药?”
李沐听闻,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刘仁轨呵呵陪着干笑。
“朕今年方才及冠,何需长生不老药?”李沐指着大海的东面,“刘卿不知,由此向东数万里,有一片辽阔的土地,其疆域之大,乃大唐疆域的两倍有余。想来,此时那片土地还是蛮荒、无主之地。不过无妨,但凡唐军所至之处,便是我大唐疆土。朕要刘卿去做的,就是有朝一日,率唐军登陆那片土地。”
“臣愿立军令状,必达成陛下所愿。”刘仁轨肃容、拱手应道。
李沐翻着白眼,暗道,你倒是真敢应啊,那可是至少三万里外的土地。
挥挥手,李沐道:“刘卿,这海上虽说没有敌人,可风暴、漩涡、疾病哪一项都比敌人可怕,轻则延缓航程,重则船毁人亡。朕可不想刘卿和麾下海军,出师未捷身先死。”
刘仁轨开口欲言,被李沐抬手阻止。
“朕知道刘卿心意,但朕更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这样,你听朕的,先招募沿海懂水之人,组建海军,然后每一季,都出海向东,待船载给养消耗一半时,便返回华亭港。待下一季,换一批人,带更多的给养继续出海。每一次,你都要将沿路的水文、气候还有遇到的岛屿一一记录下来,直到有一天,真正登上朕所说的那一片土地。”
第902章 海的那边有啥?()
刘仁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