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沐想了想道:“可安置于西域为当地官府。”
“士兵为大唐拼杀,退役之后总得许以唐籍吧?”
“可!”
“出征之后,他们的家眷,也须入唐籍。”
“不,每个将士,后代中可有一子入唐籍。”
入唐籍代表着身份,也代表着此子可接受大唐免费教育。
朱邪克勒依旧不满意,他还在索要,“战利品如何处置?”
“全部上缴。”
“不行!对半分。”
“一九。”
“四六。”
“二八。”
“三七。”
果然依旧是那个补袜子的主。
要了这样,又要那样。
和五年前一样。
李沐终究拗不过朱邪克勒的执着,应允了朱邪克勒的一部分请求。
。
三个月之后,朱邪克勒被册封为征虏大将军,率十万征虏军和二万神策卫,从华亭港渡海,至南美洲,在刘仁轨的补给下,开始了扫荡北美洲征程。
金陵宫城。
一处冷宫,名静思阁。
静思,顾名思义,闭门自省。
武玲已经被幽禁八年多了,从长安到金陵。
三千个日日夜夜,她都在念叨着一个人的名字,李沐!
她心中有怨,心中有恨。
可她依旧在等待,等待着有一日,李沐会来。
恨一个人,恨到骨子里,就会迷茫。
迷茫心中的究竟是不是恨。
武铃在对镜梳妆。
每天的梳妆,会花去她大半天的时间。
虽说女子梳妆都是很花功夫的,可象武铃这样花费时间的,恐怕举世都不会多。
不是武铃想花这么多时间,实在是她的时间太多,多到无处可用。
偌大的静思阁中,只有她一人。
就算想说话,都找不到人。
连每日例行送饭的小黄门,只将饭菜送到门口,连气都不敢大喘一声,转身疾走。
生怕多一刻,就会被武铃牵累,如同避瘟疫一般。
那个人就象是阴霾,无处不在。
象刺骨寒风,无孔不入。
整个天下,没有他看不到、听不到,控制不到的地方。
对于李世民的权威,武铃可以选择躲避。
对于李治的懦弱,武铃可以选择操控。
对于李沐,武铃无路可走,无法可想,只能等待。
可八年过去,他没有来,武铃渐渐感到绝望。
这时,看到镜中一根不服贴而翘起的白发。
武铃歇斯底里地尖叫起来。
她砸碎了镜子,撕烂了云裳,掀翻了桌案,踹倒了屏风。
她不再有时间了,红颜老去,再不可追。
世间美艳女子多了去了,她已经没有了本钱。
这个时候,武铃感到蚀骨的冰寒。
完了!
“你是在怨恨朕吗?”
一个低沉的男人声音响起。
武铃如同被雷霆轰击了一般,整个人都麻木起来。
她在颤抖。
她在流泪。
她不用转身也知道,来的是谁。
霍地转身,看着那张刻在心里的脸。
武铃突然发现,自己恨不起来。
恨了三千个日夜,可今日才发现,她恨不起来。
这就象一只大雁仰望着辽阔的天空,意识到自己的渺小。
如同一只蚂蚁仰望着高山。
如同一条离岸的鱼,回首那片一望无垠的大海。
原来一切、所有,都是自己的妄念。
心灵突然的崩溃。
武铃拜伏在李沐脚下,嚎嚎大哭着。
这个哭声里,仅剩下委屈和无助。
李沐轻轻地叹息着,看着嚎哭的武铃,没有制止,没有安抚。
这个女人,是李沐心中最忌惮的人之一。
不关着她,李沐心中不安。
可李沐不忍杀她,杀了就象斩断了自己对另外一世的记忆。
这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
半晌之后,武铃渐渐收声,转哭为泣。
李沐伸手,将她扶起。
“朕知道你在恨朕。”
“臣妾万万不敢。”
“其心可诛这四个字,终究不能成为律法,就算朕是皇帝,也不能。你心中有恨,朕能理解,今日朕来,只是想告诉你,你自由了,随时可以出宫。”
武铃震惊了,她惊愕地看着李沐。
自由了?
出宫?
从豆蔻之年入宫,到今日十几年过去,要离开了吗?
那自己这一生,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不,不!
“不!”武铃真得喊出来了,“不!臣妾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臣妾不求别的,只求在宫中为奴为婢,侍奉陛下。”
李沐悠悠地叹了口气,“朕不是不好女色,朕也不是不喜爱你的容貌。但父妾子继、弟妇兄及之乱人伦的事,朕做不出,也不想做。为一时之欢愉,得万世之骂名,朕不为,朕不敢为。大唐已经有了坏的开头,朕好不容易扭转过来,不能为你而坏了清名。”
武铃绝望了,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趴伏在地上,簌簌发抖。
第969章 拥立太子?()
ps:和尚向书友们作揖了,新书汉明正在试水推,求点击收藏推荐票。
李沐不能留下她,这种女人太可怕。
此时的蛰伏,为得就是日后的跋扈。
她可以为私欲,不顾一切。
“起来吧。朕言出必行,不能更改。幽禁你八年之久,朕知道你心中有恨,可朕这是为你好,若非这八年,朕担心会忍不住杀你。原本朕还想多禁你几年,可朕不忍了。再过几年,你便再不可能享受天伦了。”
“走吧!朕赏赐你万贯,去天下任何一处,都可安渡后半生,找个正经的平常男子嫁了。过普普通通的人生,也是一种幸福。”
说完,李沐转身而去。
身后传来武铃凄厉地喊叫,“陛下开恩,陛下求陛下赐死臣妾吧!”
李沐微微顿足,随即快步而去。
次日,武铃离宫,从此再无音讯。
有人曾说在长安崇福寺见她出家了。
有人说她就在杭州西湖边隐居。
也有人说,在南美洲见过她。
但李沐,自那日之后,就从未再见到过她。
。
树欲静而风不止。
如今大唐四边平定,朝政清明,天下承安,百姓安居乐业。
这么好的江山,这么好的时代。
本该珍惜。
可总有刁民出现。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
再清明的朝代也避免不了争斗。
这是人心使然。
大唐如今在李沐的改革下,确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不良的弊端。
改革,本质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
打倒既得利益集团,产生一个新的利益集团,或者是两个、三个。
眼下大唐最强的势力集团有三个。
文官、武勋、大唐财团。
文官集团中又分为两个小集团,既有的旧臣集团和变革产生的新兴文官集团。
武勋稍复杂一些,旧臣、新臣,还有降臣。
降臣产生于各个被大唐吞并的小国。
这无可避免,总不能杀尽屠没吧?
而大唐财团,却是三个集团中看起来最弱的,实际上却是最齐心的。
它的前身是被李沐打残的世家豪族。
它有着先天的凝聚力。
特别是从人才储备上而言,它的底蕴超过了文官、武勋。
它的扩张力无可匹敌。
它渗透于文官、武勋之中。
这天下有跟人过不去的,可没见过和钱过不去的。
名为财团,自然有钱。
钱能使鬼推磨。
大唐财团的构成是天下世家士族,可真正的灵魂是博陵和清河二崔。
二崔在李沐登基前和过程中,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崔对李沐是忠诚的,特别是李沐登基,掌控天下之后。
不代表着他们知足常乐。
人啊,总是不知足。
这是天性,无可厚非。
都说贪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嘛。
大唐从灭突厥,吞并西域之后,周边再无敌国。
这是好事,但对于大唐财团而言,等于失去了扩张的机会。
当然,突厥刚刚平定,消化需要时日。
矛盾还没有激化到暴发的程度。
但世家的底蕴在于未雨绸缪。
他们需要一个目标,一个希望。
李沐是他们的效忠对象这不假,但李沐已经给不了他们超极限的回报了。
不仅如此,李沐还在刻意削弱大唐财团的实力。
李沐当初创建大唐财团的用意有二,一是转移国内矛盾,在剥夺世家豪族占有国内大量土地的同时,消弥逼反的可能性。二是聚集民间财力,治理被占国,降低朝廷对统治被占国的支出。
可如今,这两个使命已经基本完成。
李沐自然要给这只怪兽套上一个笼子。
李沐太清楚这只自己创造出来的怪兽的威力了,只要不想让大唐未来成为一个商人之国,那么就必须约束这只怪兽。
李沐首先动的是军火交易。
大唐财团有着合法军火交易的权利,这是当初李沐授于的特权。
世人都知道,最暴利的贸易就是军火,特别是象大唐这样一个世间最先进国度的军火。
那可是一本万利。
简单地说,大唐财团的收入分三块。
货物交易,将各被占领国所产的农产品和矿产动回国内,经过加工之后,再销往原产国,还有将大唐各地制造的奢侈口销往各国,谋取暴利。
人口交易,与贩卖人口有些不同,大唐财团卖的是户籍和劳力,也就是劳力输入、输出。
再就是军火交易,这项收入甚至超过前两项之和。
李沐其实在灭亡室韦、靺鞨之后,就想削除大唐财团的这项特权。
可考虑到骤然取消,会使得国内工坊所产钢铁制品和火器囤积,引起大乱,才迟迟没有下决心。
但这次挟灭突厥大胜之威,李沐决意改变现状。
禁令一下,大唐财团就受不了了。
倒不是说李沐将他们逼到了绝境,要造反。
真要揭竿子造反了,李沐反而可以吁口气了。
因为杀人需要理由,再不讲理,也不能不教而诛不是?
何况是天子杀人。
可二崔不想造反,他们甚至依旧忠诚于李沐。
但,忠诚是有选择的。
他们在忠诚于李沐的同时,更忠诚于财富。
忠诚二方,并不冲突。
二崔开始布局,他们不造反,因为他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拥立!
拥立谁?
这还不是造反吗?
不,他们的拥立不是造反,而是忠诚的表现。
因为他们拥立的是太子。
名正!言顺!
可大唐无太子。
所以,他们首先要逼李沐册封太子。
一朝天子一朝臣。
就算是父子,便也是两个不同的个体。
性格、喜好不同,决策自然不同。
将宝押在太子身上,就是二崔更好的选择。
二崔自然知道只凭他们无法左右皇帝的意志。
所以,他们要拉上所有人一起逼皇帝册封太子。
李沐如今有三子四女。
皇长子李春风,生母德妃许青云(长孙明月)。
次子李诚,生母淑妃崔秀。
三子李阳,生母长林卫大将军常绿云。
皇长女李亦纯,生母昭容闻香。
次女李清岚,生母昭媛秦玉。
皇嫡女(三女)李偲,生母皇后韩琼。
四女李玥,生母贤妃崔颖。
只有皇嫡女李偲,从出生就已被李沐册封为永嘉公主。这是李沐为安抚皇后,其余皇子、帝女皆无封号。
第970章 孤家寡人()
ps:感谢书友“hugo”投的月票。和尚向书友们作揖了,新书汉明正在试水推,求点击收藏推荐票。
对于文官、武勋而言,二崔的提议正合他们的心思。
国不可一日无主,不管皇帝今年才二十多,立太子之事,宜早不宜迟。
不过,文官、武勋也有自己的考虑,他们拥立的对象不同。
譬如文官,他们首先选择的是皇长子李春风,一是立长不立幼的传统,二是皇长子生母德妃出身本就是医学院祭酒,更能契合文官集团的利益。
武勋的考虑就不一样了,他们认为长林卫大将军所出的皇子,更能代表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的选择是皇三子李阳。
二崔并没有反对,他们的用意不在于拥立谁,虽然他们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