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皇戚-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甘宁族兄虽然觉得甘宁的提议不靠谱,但还是答应了下来,前去只会族长,终归是一族血亲,即使甘宁是凶名远扬的锦衣贼盗的渠帅首领,可他还是希望自家族弟不会因此出事。

    181

第二百六十章 为了黄巾而上位() 
寒风凛冽,临江县署里的气氛也是冰冷,还夹杂着一股令人窒息的紧张,值守的役兵只知道县内豪强甘氏族长入了县署和太守伏泉谈了话后,两人就似乎不欢而散。

    接着便是太守伏泉大骂甘氏卑鄙无耻,放纵自家贼人危害百姓,枉其家族有人入仕为官,空受朝廷俸禄却不思为国尽忠,之后,整个县署都因为太守的脾气不好而陷入了异样的冷静。

    县署大堂里,伏泉静静沉思,适才这甘氏族长竟然和自己套近乎,然后便是语言暗示要自己对于这锦衣盗贼宽恕一二,特别是那渠帅贼首甘宁,能通融不追究便不追究,而这样做的代价便是那甘氏族长要用钱财贿赂自己,他甚至放下“豪言”,但有所求,必会满足。

    对此伏泉当然不会答应,他不可能也不会任由这些锦衣贼盗继续在外面纵横无忌,胡作非为,他现在需要的是自己郡内的政绩,有了政绩,待到以后上计考核,才能升官,只有升官,他才能掌握更多的权利,来面对那场乱世的到来。

    距离那光和七年只剩四年多时间了,在那场黄巾之乱前,伏泉必须要占得更多的高位,只有掌握更多的权利,才能抵抗得住这场起义背后士人、党人在政治夺权里的反扑。他从未想过去阻止这场起义,因为根本不可能阻止,若是张角三兄弟背后没人帮助的话,他倒是会去尝试一番。

    可是太平道背后明显有不少朝中权贵,世家豪族在支持,而且又有那么多的愚民被宗教蛊惑洗脑,但是朝廷却根本没有想过制止,说朝廷没关注到太平道伏泉是不信的,毕竟太平道在天下活动频繁,谁也不是聋子瞎子,看不到,听不到,即便如此,大汉朝廷却依旧没有禁止太平道活动的迹象,这一切都在说明这太平道的黄巾起义注定是不会避免的,因为那背后早已有无数双手在暗中扶持推动着太平道的发展,甚至知道他们的目的,加以推波助澜。

    为何如此说?

    且不说黄巾起事时,早就准备无数用于起事的兵甲粮食,这些东西就不可能是一个不是生产的宗教可以准备的。固然粮食可以从黄巾那百万信徒里凑齐,但是兵甲呢?纵然汉代不禁民间百姓私藏兵甲,但也只是限制不严格而已,一家一户真要有几十上百件兵甲,早被官府重点注意了。

    因此,想想黄巾起义初期,各地太平道渠帅首领麾下私藏那么多兵甲,竟然很多官府伪装不知。而且不止一次有高官重臣向朝廷举报太平道意图不明,却无人理会,就连本应该第一时间密切注意这类有前科的宗教的大汉皇帝,都未曾理会,虽然其中有皇帝十分信任道教的缘故,但多数还是受到了宫内宫外某些大人物的影响,只以为是臣子胡乱猜疑,这其中想想看就不知道有多少猫腻。

    来于此世前,伏泉一直以为太平道只有过一次遍及全国的起义,但在穿越后,才知道太平道其实在中平元年的黄巾大起事之前,就已经在他穿越之后的熹平年间组织过一次起义了,只是规模不大,最终也失败了,被当地官府直接镇压了,而张角等人本来该就此身死,却因为遇到天下大赦而活命,也为后来那一场波及全国的大起义埋下了祸根。

    想想看,已经有过谋反前科,现在又大肆招募信徒的宗教,朝廷竟然不加管制,任其壮大,这里面没有不知道隐藏着多少秘密了。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一次谋反前科,让张角从这次失败的起事中吸取了教训,这才加大了对底下教众的控制。张角遍设三十六方,每方置一渠帅为首领,渠帅下又各置头目,层层组织、层层控制,建立了一支组织严密的宗教起义队伍。

    这才有后来黄巾起事之时,八州齐动,几十郡县几乎是同时齐发,这在当时信息不畅的客观条件下几乎是很难做到的,却让黄巾做成了。而这种成功,除了太平道那极其强大的基层控制力的内部因素,也离不开那些散落于各地的世家豪族的支持,正是这些内、外部因素,才造就了后世美化之极的“黄巾起义”。

    考虑到这点,就由不得伏泉现在不为四年后黄巾之乱而努力,倘若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巴郡太守的话,纵然有兵征伐,却依然会位居朝中那些隐忍这么久的高官之下。但想上位,他就必须要有功绩,而遍观巴郡最大的功绩,无疑便是这平定数任太守不能治的锦衣贼盗。因此,他必须要将这纵横无忌的锦衣贼盗灭除。

    伏泉努力这么久,为得可不只是做一个皇亲国戚那么简单,更何况这还是个注定会衰败的王朝,他可不想自己家族再和历史上一样,随着王朝覆灭而陪葬,而能保护自己家族的最好方法,那就是有兵有权,有了这些,便是有了家族不败的底气,有了和心中暗藏滔天野心的士人、党人作对的基础。

    一阵脚步声传来,伏泉抬头,只见督邮杨洪正带着临江县令走来,两人面色急迫,似乎像是有要事通禀。

    “见过君侯。”

    一番行礼,伏泉颔首,便问两人道:“此来何为?”

    杨洪随即回道:“回禀君侯,城中甘氏在搜集粮秣厚衣,不知何故。另县内有谣言起,言道见到大批锦衣贼人往东北而去,形色慌张,不知何往。”

    210181

第二百六十一章 扮装远遁() 
锦衣贼盗东往,这是伏泉和麾下谋士一早就预料到的,毕竟如今去往荆州的水路多已冰封难行,即使有江边可渡船而去,但也很难逃到荆州,这些锦衣贼人除非正面和朝廷大军对抗,不然只有逃遁一途,否则只有被官府一步一步紧锁包围圈,最终找到他们行踪而被歼灭。

    只是伏泉总觉有些不对,这消息的准确性不得而知,伏泉对此深深的怀疑,毕竟这锦衣贼盗如今在这风声鹤唳的情势下,遁逃时不做伪装这么快就被乡野百姓撞到,这怎么说都不太正常,令人怀疑。

    “流言可信乎?”

    “回禀君侯,下官亦难确信,然百姓数人言见,不可不察。”

    “嗯。”伏泉应了一声颔首道,的确,这些消息不能不慎重对待,不然说不得这消息就是真的。想了想,伏泉道:“令韩当率侯骑沿临江东北方向探查,不可放过一丝一毫线索。”

    “诺!”杨洪行礼回道,伏泉带来的板楯蛮兵当然不会有什么探骑游骑部队,这些骑兵是伏泉来临江后调拨临江官署的马匹,以及抽调的一些马术娴熟的役兵和征发游侠恶少年组成的一只近百人的骑兵队伍,暂由韩当指挥。深知情报和部队机动性的伏泉,当然不能任由自己手下都是步卒,这只骑兵不需要战力有多强,只要能完本一些斥候骑兵该完成的基本任务便好,组建起来倒是没有太多难度。

    “甘家搜集粮秣厚衣,可查明是何原因?”

    “未曾查明,然其家仆对外言,乃为城外宾客购置。”

    “既如此,派人密切注视甘家行踪。”伏泉点头,不可置否,这甘家的举动虽显诡异,他也怀疑这是甘家为甘宁那伙锦衣贼人准备的。

    但是这未免说不通了,一方面百姓有看到锦衣贼盗往汉中去了,另一方面甘家刚刚和自己提议放了甘宁一伙,转手便大张旗鼓的搜集粮食往城外运,这怎么看都可疑,伏泉隐隐感觉甘家这样做是故意在引诱官府去追查的。不过,这又如何,没有锦衣贼盗的消息,但凡有一点甘宁的消息,他都得派人盯着。

    现在锦衣贼盗的逃跑路线也就只有往东北方向紧邻的汉中郡遁逃了,不过他来时便已另派徐晃等将,各率本部兵马驻扎巴郡与汉中郡各处要道,除非这些锦衣贼敢从蜀地人迹罕至的山路小道逃窜,不然逃脱不了官府的围追堵截。

    不过,纵然是伏泉他们在临江县署再如何猜测,此时临江城外的甘家庄园外,一众收拾整齐的锦衣贼盗们,此时谢别甘宁族兄,往西南方,巴郡郡治江州县的方向而去。

    甘宁自纠集锦衣贼盗以来,至今所集结的两百余人,此时分散前往江州。此刻因为是避难,他们脱下了原本让他们在荆、益二州耀武扬武,纵横无忌的锦衣,而是换上了一般百姓所穿的普通衣服,为的就是不让过往的百姓起疑。

    当然,不仅仅是锦衣贼盗最令人起疑的衣服,这次避难,甘宁手下的这两百余人也并非一起出行,毕竟这样目标太大,也容易令人起疑。他们被甘宁命令,分散前去,一队少则三到五人。多则六到八人,身上都怀揣着甘家早就为众人准备好的“传”,便于他们路上遇事查验身份。

    “大兄,诸事谢过,宁无以为报。”

    “自家人,何需如此,切记,令众人熟记‘传’上所记之人身份,若沿路役兵问起,只管报出‘传’上之人身份便好。”甘家在得到甘宁的授意后,除了做像搜集粮食、散播流言这些假的掩护以外,就是为甘宁麾下这两百多锦衣贼盗准备‘传’了,毕竟他们此行没有传,想通过临江县和江州县之间的城池要道,无疑是非常难的。

    “宁谨记,大兄就此再会。”

    “再会。”

    一番稍显依依不舍的辞别,甘宁上了自己爱马,随着马蹄“滴嗒、滴嗒”的声音渐渐远去,他的身影也在甘家庄园前被拉的长长的,在这大雪过后斑白的雪地上,照射出一道寂寥的悲伤人影。

    暖暖的阳光照在甘宁的厚衣之上,说真的,这种寻常厚衣是甘宁最不喜欢的,他最喜欢的当然只有锦衣了,只有穿上锦衣才能让他有种自己与众不同的感觉。可是,现在的情势逼得他只能伪装遁逃,捏紧了手中那枚上面显示自己身份为“王悦”的“传”,甘宁愤懑的用了挥了马鞭,就此离去。

    那些锦衣贼盗手上的“传”肯定是甘家伪造无疑的,当然了,说是伪造,却不代表这“传”上的信息是假的。其实锦衣贼盗手上的各人身份,都是甘家在临江的宾客的身份,可以说甘家在甘宁的授意下,为甘宁手下的锦衣贼盗准备的冒名顶替的身份。

    往来的官署役兵,设卡拦截他们,盘问身份的话,除非是见过“传”上的本人,不然根本怀疑不了,因为“传”上的身份是真真实实存在的人物,不是胡乱杜撰伪造的。可以说,为了将危险降到最低,甘宁转移自己麾下的锦衣盗贼真是煞费苦心,先是故意迷惑官府,如果伏泉不接受甘家的贿赂,那就让官府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甘家身上,而他本人,则带着麾下的锦衣盗贼,乔装打扮,前往巴郡郡治江州避难。

    江州县到临江县上的路上,虽然也有不少关卡,但是这些关卡很明显只是有点形势上的设卡搜查而已。毕竟江州县与临江县之间,隔着枳县和涪陵县二县,伏泉既然下定决心铲除锦衣贼盗,自然不会让郡内诸县闲着,都派了文书令他们备盗,除了让他们自己缉拿县内的贼盗外,主要就是防止锦衣贼盗流窜周围诸县为患。

    在接到郡署全郡缉拿盗贼文书后,诸县也都相应在县内缉拿了一些贼盗,应付郡署的命令,当然他们也只是应付前一个命令,随便在县内抓几个盗贼便好,毕竟若是他们一个盗贼都抓不到,明显不可能,谁也不会相信一个县城竟然一个盗贼也没有。

    至于后面防止锦衣盗贼的命令,他们只是简单设卡,只要不是形迹可疑,就让人通过,完全的应付了事。因此,大批前期伪装的锦衣贼盗就这样蒙混过关了,可见这些备盗的关卡,是有多么松散。

    不过,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没有百分百的事情,虽然锦衣贼盗里有不少人蒙混过关,但还是有人因为露出马脚而被抓了出来,甘宁的谋划也就此泄露了。181

第二百六十二章 瞒天过海() 
初雪刚刚消停不久,又是一场骤雪急至,当伏泉还在县署里冥思甘宁那伙锦衣贼盗音信全无,不知影踪时,枳县县署一封快马急报顿时让他醒悟,此时他已中了甘宁的瞒天过海之计。

    这枳县快马紧急送来的信件里面虽然只是寥寥记载一伙穿着普通百姓衣服的锦衣贼人,拿着临江县并无官府并无案底的“传”,不去枳县各亭、里中借宿,只在各山野无人的屋子或者散居的民户中借宿。

    本来这倒也没有什么,毕竟散居的民户手中并无朝廷通缉要犯的画像,那些遁逃的锦衣贼人多数手上都有一些不干净的事情,早已被通缉,画像各地官署所控制的地方都有。他们不去县城或者城外被县署控制的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