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战图-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李玄霸两锤便将宇文成都击败,这是不是证明张铉比宇文成都更强?

    但这个疑问并没有影响最终排名,宇文成都还是排在张铉之上,理由有两个,一个是宇文成都的凤翅鎏金镗比张铉的天戟重五十斤,另一个理由更有说服力,宇文成都曾在高句丽战胜过张铉。

    不过对于张铉而言,排名第二或者排名第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通过参加英雄会获得巨大的名声,随着英雄会的影响向各地扩散,他将名扬天下。

    院子里,罗士信一脸不高兴,不顾秦琼的制止,大声道:“我偏要说,他还是皇帝呢!皇帝的金口玉言哪里去了?自己说过的话都言而无信,以后谁还相信他?”

    罗士信的不满是因为天子杨广出尔反尔,在英雄会的告示中写得很清楚,前百名者将封官为校尉,前二十名者封武勇郎将,前十名者封雄武郎将,前五名再加封为云麾将军,最终夺魁者封冠军大将军。

    但最后结果却让所有参赛者大失所望,没有冠军大将军,也没有云麾将军,同样也没有雄武郎将和武勇郎将,甚至连校尉也没有,就是前十名各赏百两黄金,前二十名各发一面银牌,上面刻着‘大隋猛将’四个字。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秦琼听罗士信越说越过分,不由沉着脸斥责他道:“你本人就是武勇郎将了,封不封官又有什么关系,别再胡说八道了。快闭嘴吧!”

    罗士信重重哼了一声,扭过头去,这时,秦用低声问道:“罗大哥,我二叔什么时候回来?”

    罗士信不高兴道:“谁知道他去哪里找铁匠?也不说一声。”

    就在这时。张铉和尉迟恭快步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一个老者,穿一身布衣,身材瘦小,头发花白,但精神却很矍铄,在他身后还跟着一名壮年男子,挑着一副铁匠担,和老者的眉眼颇有几分相似,看得出他们应该是父子关系。

    众人连忙迎上去。秦琼笑问道:“元鼎,这位就是你要找的老匠人吗?”

    张铉之所以要找一个铁匠,是因为他的紫阳双轮戟在和李玄霸比武之时,戟尖略略被掰弯了,他很担心会影响自己最心爱的长戟,便想找一个有经验的老铁匠看一看,恰好尉迟恭认识一个京城有名的铁匠,便介绍给了张铉。

    张铉点点头笑道:“这位严老丈原是军器监的首席刀匠,后面是他的儿子,也是有名的匠人。”

    众人听说这名貌不惊人的老者竟然是军器监的首席刀匠。都不由肃然起敬,要知道能做到这个职位的大匠,都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名匠。

    严老者叫做严方,马邑郡人。和尉迟恭的师父很熟悉,三年前他从军器监告老回乡,由于他儿子在京城开了间铁匠铺,他又回京城帮儿子做事。

    严方因为曾在军器监做事的缘故,他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从来不外出露面。这次他主动跟随张铉过来,是因为张铉的兵器深深吸引着他,迦沙玄铁,那是每一个铁匠都无比崇拜的圣物。

    “呵呵!张将军的兵器在哪里?”

    “在这里!”

    尉迟恭已经从房间里将张铉的长戟拿了出来,严方眼睛顿时一亮,他见多识广,一眼便认出了这件兵器的本源,正是迦沙玄铁。

    尉迟恭把长戟小心放在一张石桌上,严方跪坐在它面前,轻轻抚摸着戟头,叹息一声道:“我原以为圣上的迦沙剑已经是最大的迦沙玄铁了,却没想到居然还能见到更大的一块。”

    “老丈见过迦沙剑?”张铉好奇地问道。

    严方点点头,“圣上不喜欢那柄剑的式样,送来军器监命我们重新打造,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那就是迦沙玄铁。”

    “用迦沙玄铁打造兵器很难吧!”旁边罗士信问道。

    “难倒是不难,只要控制好火候便可,关键迦沙玄铁太罕见了,只有极北之地才有,加蚕豆一小块就能打造利刃,突厥最早被称为锻奴便是缘因于此,张将军也是从昆坚那边弄到的吧!”

    “我是在北海偶然发现。”

    这时,张铉心中忽然生出一个念头,既然自己能找到一块迦沙玄铁,那么北海那边应该有更多才对,自己能不能派人去找一找呢?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张铉又问道:“请问老丈,我戟头伤的严重吗?”

    严方伸出手,他儿子立刻递给他一只极小的铁锤,他轻轻在略微弯曲的戟尖上敲打,侧耳在戟尖上细听,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张铉摆摆手,大家都慢慢退了下去,唯恐打扰了老者的检查。

    严方在戟头上一寸寸敲打,听得极为仔细,最后他笑道:“纹理很细密,没有任何内断的迹象,应该没有什么事,我可以替将军修复。”

    张铉大喜,连忙躬身施一礼,“那就有劳严老丈了,张铉感激不尽!”

    “不客气,将军请给我准备一件静室,我要非常安静,一天时间便可修复。”

    尉迟恭连忙道:“房间已经准备好,阿伯请跟我来!”

    尉迟恭将父子二人带去侧院,张铉正要跟去,这时,门房拿着一张拜帖快步跑来,“张将军,门外有客人找,这是拜帖。”

    张铉接过拜帖,只见上面写着‘荆州萧铣。’

    张铉一怔,他知道萧铣也是隋末割据枭雄之一,但他怎么会来找自己?张铉带着狐疑来到大门口,只见门口站着四五名大汉,中间一名文士打扮的男子正是北镜先生。

    张铉忽然醒悟,原来北镜先生就是萧铣,难怪他告诉自己他姓萧,张铉当然无法理解,历史上在荆州称霸的萧铣怎么会跑到漠北去,成为金山宫的当家人。

    “恭喜张将军荣获英雄会第三。”萧铣笑眯眯地行一礼道。

    “多谢,萧先生请进屋。”

    萧铣看了一眼府内的秦琼、罗士信等人,摇摇头笑道:“我就不进去了,如果将军有时间,我们去对面的小酒肆坐坐。”

    不久前,张须陀府邸的斜对面开了一家小酒肆,酒菜不错,张铉他们便成了小酒肆的常客,张铉和萧铣走进了里面一间屋子坐下,萧铣的几名手下坐在门外,片刻,酒保送来了酒菜,张铉给萧铣斟了一杯酒笑问道:“梁师都呢?上次也没有见到他。”

    “他有事回塞北了。”

    萧铣笑了笑,“这次他名落孙山,颇受打击,我见他心情不好,正好塞北那边还有些残留之事要处理,我就打发他回去了。”

    “先生说残留之事,莫非先生已经不打算再回去了吗?”张铉又继续问道。

    萧铣摇摇头,“实不相瞒,我原本是萧梁后裔,因为一心复国才奔去塞外,现在复国之心已淡,加上和突厥关系闹僵,所以就不打算回去了。”

    张铉知道萧铣是言不由衷,因为三十万件兵甲之事和突厥关系闹僵或许有可能,但复国之心已淡那是绝不可能,他是看到中原乱相已现,所以又潜回中原寻找复国的机会。

    至于梁师都回去塞北,张铉也猜到一二,一定是萧铣派梁师都回去把金山宫的资源搬回来。

    但梁师都本身也是一个野心勃勃之人,萧铣派他回去,恐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张铉也不说破,又笑问道:“不知先生以后有什么打算?”

    萧铣淡淡笑道:“其实我是来向将军辞行,前两天我见到了姑母萧皇后,蒙她的恩典,圣上已准许我返回故土,封我为罗县县令,我从此就可以守父母墓前,人生无憾!”

    历史完全就是在按照原有的轨迹在走,萧铣去了罗县,两年后就是在那里起兵,最终成为隋末南方最大的枭雄。

    张铉并不打算改变历史轨迹,他点点头,“那我就祝愿萧先生一路顺风,早日实现自己的夙愿。”

    但萧铣并不仅仅是来向张铉辞行那么简单,他沉吟一下,注视着张铉缓缓道:“假如有一天张将军无处可去,可以来罗县找我,我一定会把将军奉为上宾。”

    张铉明白他的意思,微微笑道:“先生的心意,张铉先领了。”。

第302章 崔卢定姻() 
在洛阳正平坊有一座占地三十余亩的大宅,这里便是博陵崔氏在京城的族宅,这也是洛阳一地值千金的缘故,几乎天下每郡的豪门世家在京城都会买地造宅,这是自古的文化传统,对权力中心的接近,使他们能获得更多的资源,观念父子传递,子孙代代相承。⊙,

    作为天下五姓七望之一,博陵崔氏自然也不会甘于人后,他们在洛阳靠近天街附近一掷千金,修建了这座占地三十亩的大宅,除了在京求学的崔氏子弟可以在此居住外,这座大宅还成了崔氏家主崔召在京城的临时官邸。

    崔召虽然是崔家家主,但他在家族的权力并不大,甚至只是一个有名份而无实权的家主。

    由于崔氏传承数百年,人才辈出,崔氏七大嫡房都很强势,崔氏真正的权力机构却是由七大嫡房推荐代表组成的族老会,由七个德高望重的长辈组成,他们决定家族的一切重大事务。

    家主虽然只是家族代表,但地位还是很高,博陵崔氏每十年换一次家主,但家主并不一定由各房轮流担任,而是族老会妥协的结果。

    比如上一任家主就是崔召的父亲崔正廉,作为博陵崔氏最大的嫡房,崔召当然希望下一任家主由他儿子崔文象担任。

    崔召已经担任了五年家主,再过五年就会有新的家主出现,不过家主继承人必须提前四年指定;然后由家族动用全部资源进行培养。

    所以对于崔召的心愿而言,他实际上只有一年的时间了,他必须在明年春天前争取到大部分族老会长辈的支持,使他儿子崔文象成为新一任家主继承人。

    成为家主继承人必须要达到一些特殊条件,比如要在朝中为官,这一点崔召已经办到了,他儿子已考上科举,他会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让儿子在博陵郡出任县令。

    其次崔文象必须在德行上得到同郡的名儒大贤举荐认可,这一点问题也不大,崔召有把握让同郡的几个名儒支持自己的儿子。

    再有一条。就是崔文象之妻必须是河北名门之女,这就是崔召目前在考虑的问题。

    崔文象今年二十五岁,尚未娶妻,和他竞争家主之位的几个同辈嫡子都已成家。有渤海高氏、有赵郡李氏、有太原王氏等等,而且几个嫡子的条件都很好,都在河北各地为官。

    最大竞争者松寿堂的嫡子崔师容目前出任赵郡长史,五年前考上科举出仕,年纪三十三岁。妻子是太原王氏之女,已生了两个儿子,人品才学皆佳,目前崔师容得到族老会的一致认可。

    崔召心里明白,他的儿子崔文象要想击败崔师容,只能在婚姻上做文章,如果能和卢倬之女联姻,有崔家的传统盟友卢氏家族支持,崔文象至少在婚姻一项上超过了崔师容。

    但偏偏卢倬不肯松这个口,让崔召着实烦恼。但又庆幸的是,卢倬之妻是他的胞妹,他可以通过自己妹妹来促成这桩婚事。

    书房内,崔召正负手来回踱步,他在等妹妹的消息,不久前他写了一封亲笔信给卢倬,在崔卢两家关系上他做出了重大让步,他答应卢倬,只要两家联姻,他保证说服族老会提高卢家的地位。使崔卢两家完全平等,终结百年来崔上卢下的默契。

    从时间上算,卢倬应该有消息回来了,怎么妹妹那边还没有动静?崔召感到十分焦虑。

    这时。门外传来管家的声音,“老爷,卢夫人来了!”

    崔召顿时大喜过望,连忙道:“请她到内堂。”

    管家快步去了,崔召又对一名丫鬟道:“速去告诉二公子,让他去内堂。”

    不多时。崔召的妹妹崔氏在大嫂王氏的陪同下走进了内堂,其实这也卢倬不满崔家的地方,崔卢两家世代联姻,作为家主,卢倬娶了崔氏之女为妻,但崔召本人却娶了太原王氏,而由他族弟崔瑾迎娶卢氏之女,无形中,卢家就低了崔家一等。

    所以崔召借口弥补崔卢两家关系为由,要为儿子崔文象迎娶卢清,但卢倬却识破了他的虚伪,始终不肯答应。

    这时,崔召也赶到内堂,和妹妹崔氏见礼,一家人坐了下来,片刻,崔文象也急急赶来,给父母和姑母磕头行礼。

    崔氏笑道:“看把这孩子急的,放心吧!有好消息。”

    崔文象大喜,连忙又给姑母磕一个头,起身站在父亲身后。

    崔召端起茶碗笑问道:“是寒涛来信了吗?”

    寒涛是卢倬的表字,崔氏点点头,“下午刚收到他的来信,他说可以答应崔卢两家联姻,但条件就是兄长必须兑现承诺,必须把卢家的位子再向上提一位。”

    旁边崔召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