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战图-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远处传来一片惊呼,只见一座寺院前的空地上出现了一棵花树,用巨木达成的架子。高达七八丈,上面挂着上千盏彩灯,几名点灯人正将一盏盏花灯点燃,不多时,一棵巨大而灿烂的花灯树呈现在众人眼前,灯光璀璨。美奂绝伦。

    这便是一年一度的许愿灯树,一群群男女青年涌到花灯树下,牵手跳起踏歌,越来越多的人被快乐情绪感染,纷纷加入到踏歌的队伍中,树灯下已经围起了三圈千余人。

    这时,张铉将手递给了张出尘,目光异常明亮地注视着她,张出尘稍稍犹豫一下,最终低着头将自己的手递给了张铉,两人牵着手加入到踏歌的人群之中。

    远处替他们牵马的几名亲兵也纷纷调转头,一起假装欣赏别处花灯。

    人群中,张铉拉着美人的手,两人且跳且唱,欢声笑语中,两人身影渐渐地靠在了一起。

    。。。。。。。。。

    上元节后,卢清便开始忙碌起来,她要替丈夫操办一些纳妾的准备,尽管她怀孕已有六个月,身体十分沉重,但她还是强打精神考虑种种细节。

    张铉纳妾自然是辛羽和张出尘,辛羽不用说,在草原她和张铉就有了夫妻之实,她整整等了张铉两年,不远万里跑来中原寻找情郎,连卢清也找不到理由拒绝她的坚贞,张铉娶她顺利成章之事,卢清不用操什么心。

    不过卢清却在操心张出尘之事,虽然张出尘在长安拜祭义父后返回江都,这就意味着她最终接受了卢清的暗示,愿意成为卢清的姐妹,但大隋律令却有明确规定,同姓不能成婚,一般民众成婚都尽量避开同姓,何况张铉是朝廷高官的身份,一旦被人举报,张铉就有罢官追责之忧,所以娶张出尘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改名。

    好在她并不是真的姓张,而是跟随母姓,张出尘本人也愿意改名为谢武娘,这是她父亲的姓,也是她的本姓,卢清便在府中宣布,新夫人本名姓谢,江南人氏,不准府中人再叫她张姑娘。

    与此同时,卢清又让管家采办婚礼的物品,请来乐手助兴,又请来一些亲朋好友出席婚宴见证,这也是卢清想提高武娘和辛羽的地位。

    一般而言,纳妾仪式很简单,一辆马车悄悄迎进门便可,但如果像娶妻一样举行婚礼,那就不是简单的纳妾了,而是娶妾,地位就相当于平妻,这也是卢清深思熟虑的决定。

    房间里,卢清正在考虑青庐的安排,梨香在门口道:“谢姑娘来了。”

    只见门帘一掀,穿一身翠绿色襦裙的张出尘走进了房间,不!应该说谢武娘走进了房间,张出尘已经成为过去,她已改名叫谢五娘,之所以决定改名,不仅仅是为了嫁给张铉,同时也是和过去的火凤彻底决裂。

    “清姊不是想出去走走吗?还没有换衣服?”

    谢武娘已经回府十天了,刚见卢清时她很难为情,但随着时间慢慢推移,她也渐渐恢复了和卢清从前的亲密关系。

    “身体懒得动,又不想出去了,来!我们坐下说。”

    卢清拉她坐下,笑道:“前几天将军派人去江宁谢家,想查一查你父亲的下落,今天终于接到消息了。”

    “我从前也查过,但没有任何收获。”

    “但将军却查到了一点线索。”

    “什么线索?”武娘急问道。

    “江南谢家有两支,一支是江宁谢家,一支是吴

    吴县谢家,其中吴县谢家曾经是陈朝的外戚,他们家主有个女儿叫做谢清灵,曾是陈后主的嫔妃,陈朝灭亡后,这个谢清灵被赏给了杨素为侍妾,她还有一个弟弟,也被没为杨素之奴,跟着姐姐去了长安,此人叫做谢清武,当时他只有二十岁。”

    谢武娘浑身一震,这个谢清武的名字中竟然也有一个‘武’字,她声音颤抖起来,“他现在哪里?”

    卢清摇头,“很抱歉,将军还没有查到他的下落,只知道他离开江南便再也没有回来,以后我们还会继续查下去。”

    谢武娘心中黯然,不过既然知道了一点线索,她也一定要查到这个谢清武的下落。

    这时卢清又笑道:“再说说成婚之事,就定在后天,你应该有心理准备了吧!”

    谢武娘顿时大羞,起身要走,却被卢清一把抓住手腕,笑道:“这次我可不能再让你跑了。”(。)

    。。。

第470章 隋帝北上() 
张铉娶妾虽然有一些关系较好的朋友故旧参加,但依旧十分低调,竟然没有在喜谈风花雪月的江都市井中引起任何反响,倒是人人都在谈论招讨使夫人几个月后将出世的孩子,到底会是小郎还是小娘?

    过了正月十五,时间便如飞奔一般的流逝,转眼就到了二月下旬,大隋和突厥会盟的日子渐渐来临。●⌒,。

    此时已是春暖花开,北方的积雪已经完全融化,各地桃花春汛到来,河水暴涨,原本光秃秃的山峦、原野也披上绿装,变得郁郁葱葱,一群群鸟雀掠过天空,悠闲的野鹿在溪水边吃草,到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马邑郡以北一望无垠的草原上,一支数万人组成的军队正缓缓向北移动,这支军队大约有三万人,正是护卫隋帝杨广的核心军队。

    按照之前双方达成的协议,为保证会盟诚意,在伏乞泊畔,双方各自护卫军队不能超过三万人,在五百里范围内,双方各自军队不能超过五万人。

    根据隋军得到的确切情报,在伏乞泊以北驻军的突厥始毕可汗身边军队也只有两万五千余人,在数百里外还有一支突厥骑兵,人数不超过三万,一切情报表明,突厥人忠实执行了双方达成的协议。

    杨广也欣然执行双方达成的协议,只让三万骁果骑兵护卫北上,而屈突通率两万军作为接应驻扎在善阳县,大将军云定兴又率领五万大军驻扎在楼烦郡,作为第二波接应,大将军薛世雄率最后五万军队驻扎在太原,作为第三路接应。

    这样周密安排下来,既不违背双方协议,也能保证天子的安全,有任何不利局面出现,他们也能迅速撤退回太原。

    在九年前杨广第一次北巡中,他乘坐气势恢宏的观风行殿。那是一座可以移动的城堡,周长八里,在二十万大军的簇拥下在茫茫草原上快速而行,引来万千草原臣民的膜拜。那也是大隋天子声望的。

    而观风行殿早已年久损坏,不能再用,修建观风行殿的宇文恺也早已病逝,此时杨广只能坐在一座搭建在巨大木车上的御帐内,木车两边各有十二对大木轮。由八十一匹强健的挽马拉拽,相比当年的移动城堡寒酸了很多。

    更让杨广心中不爽的是,他只有三万军队护卫,而且名义上是双方协商,但实际上却是突厥可汗的强硬态度,如果不答应那就取消会盟,一路北上,他脸色阴沉,始终一言不发。

    这次北上伏乞泊还有数十名重要大臣跟随,他们都骑在马上。跟随在御帐两侧,每个人心中都沉甸甸的,感到百般不是滋味。

    他们都想起了大业三年的那次北巡,大隋国力到达鼎盛,万国朝拜,突厥启民可汗匍匐在地上,不敢仰视,那时他们是何等风光,而这一次却完全不同了,不用说比不上当年草原各民族的顶礼膜拜。连双方平等协商都有点谈不上,连会盟的地点也是突厥可汗指定,这分明就是大隋天子去朝觐突厥可汗。

    寒酸的御帐,微弱的兵力。连仪仗队都被迫取消,这些都是表象,而骨子里的问题却是国力的衰败,今天的大隋已经远远没有当年的强大了。

    这时,兵部尚书卫玄低声对裴矩道:“裴公,三万骑兵军力太薄。令人心中不安啊!”

    裴矩苦笑一声道:“三万军队其实也不算少,关键是后备军队太少,一共只有十五万军队,这几乎就是倾国之军了,若像当年有百万隋军为后盾,我们就算带一万骑兵北上,突厥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卫玄叹息一声,“裴公说得对,百万隋军眨眼烟消云散,天子名义上是施行精兵简政,实际上却是自毁长城,我真不明白,天子为何要解散各郡军府?”

    裴矩摇摇头,“他其实也很无奈,大业三年后,各地士族兼并土地日趋猖獗,自耕农锐减,朝廷税赋一年比一年少,哪里还养得起百万大军,若是丢给各地官府自己养军,那这些军府必然会成为士族豪强的私军,重演汉末地方军阀割据的一幕,所以与其被各地豪强士族控制地方军队,还不如直接解散,现在军队虽然少一点,至少还在朝廷手中。”

    卫玄沉默片刻道:“关键是三次征讨高句丽,耗费了太多的国力!”

    裴矩依然摇了摇头,“三次征讨高句丽,只是耗费先帝留下的老本罢了,动不了朝廷筋骨,根本原因还是一年比一年严重的土地兼并,就像慢性瘟疫,严重削弱了朝廷财政税赋,去年的税赋只有大业四年的两成不到了。”

    卫玄一惊,“有这么严重吗?”

    “要不然圣上为何宁可忍受屈辱,也要和突厥会盟,消除突厥南下的隐患,一旦突厥铁骑大举南下,朝廷根本就无力抵抗,关陇和并州都要深遭涂炭,恐怕大隋将由此崩塌瓦解,大隋现在内忧外患,形势非常严峻。”

    卫玄默然,他也知道土地兼并涉及太多势力的利益,朝廷根本就无力阻止,就连他卫玄自己在关中也有两座庄园,土地三千顷,控制数百户佃奴,让他交还土地,解散佃奴,他肯干吗?卫玄暗暗叹口气,大隋病已入骨髓,很难医治了。

    这时,一名骑兵飞奔而至,对裴矩躬身施礼道:“启禀裴公,圣上召见!”

    裴矩向卫玄点点头,便催马跟随骑兵向天子御帐奔去,这时队伍已经停止前行,奔到御帐前,一名宦官站在木台上笑道:“裴公请吧!圣上在帐内等候。”

    裴矩下了马,在几名侍卫的扶持下登了车台,走进了大帐。

    天子御帐面积约五亩,由七八顶分帐组成,天子寝帐、皇后寝帐和朝务御帐都在其中,裴矩走进御帐,却见天子杨广负手站在地图前,凝视着挂在木架上的地图出神。

    裴矩连忙上前,躬身行礼,“老臣参见陛下!”

    良久,杨广缓缓回头道:“裴公,朕刚刚收到义成公主的急信!”

    义成公主是杨广的族妹,最早嫁给启民可汗,启民可汗去世后,又按照突厥风俗,成为其继子始毕可汗之妻,她同时也是隋朝在突厥的政治势力,在突厥拥有很高的威望。

    裴矩感觉到了杨广语气中的焦虑,他心中暗吃一惊,难道义成公主有什么不利的消息吗?

    杨广又继续道:“义成公主建议朕小心北上,她说始毕可汗因史蜀胡悉之死而对大隋极为不满,在这种情况下会盟,双方不会有什么积极的成果。”

    裴矩很清楚史蜀胡悉之死,在北海死在张铉的手中,始毕可汗

    汗把这笔账记在大隋的头上了,裴矩沉声道:“启禀陛下,史蜀胡悉之死不过是对方的借口,根本原因还是突厥渐渐强大,始毕可汗野心之火愈加旺盛了。”

    杨广半晌叹了口气,又问道:“那裴公觉得朕是继续北上会盟,还是回去?”

    “公主说会盟有危险吗?”

    “她没有说有危险,只是说始毕并无诚意,会盟没有什么意义,建议朕小心为上。”

    裴矩沉吟一下道:“老臣建议陛下可以暂停北上,先派人去探查情报,如果没有危险,就算始毕没有诚意,我们也应该去会盟,不能被他抓到出兵南下的借口,臣很了解突厥内部情况,没有充足的借口,始毕可汗很难发兵南下。”

    杨广又看了看地图,他们距离伏乞泊还有五十里,而始毕可汗也正在前往伏乞泊的途中,他们是天朝上国,不能不能表现得太急切,那样会将自降身份。

    想到这,杨广便点了点头,“裴公所言有理,传朕旨意,大军就地驻扎宿营!”(。)请访问

    。。。

第471章 局势突变() 
就在大隋天子军队暂时驻营的同时,在伏乞泊以北约三十里的草原上,一支两万余人的突厥大军也正缓缓向南而行,军队中矗立一杆三丈高的金色狼头旗,这是突厥可汗的王旗,意味着突厥始毕可汗就在军队之中。

    在王旗之下,也有一顶巨大的帐篷车,甚至还比隋帝杨广的帐篷车更大,却不是组合帐,而是一顶用金线和羊毛织成的王帐,在大帐前,站着一名身材强壮的年轻男子,他头戴脱浑帽,身穿金色皮盔甲,手握宝石腰刀,正是突厥始毕可汗阿史那咄吉。

    始毕可汗的目光比鹰还要锐利,注视着远方若隐若现的伏乞泊,此时他心潮起伏,野心之火愈加炽盛,为了这次会盟,他足足等待了两年,策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