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战图-第7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瑾摇摇头,苦笑道:“将军还是太显眼了,一般人当然不敢招惹千牛卫,就怕一些不知死活的玄武精卫故意惹事,将军别说没有这种可能。”

    旁边罗玉敏也笑道:“将军还不如改扮成玄武精卫,至少他们不会招惹自己人,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不要进城,我们出城就行了。”

    吕平呵呵一笑,“说得有道理,小心使得万年船。”

    他坐了下来,喝了一杯酒,这才问罗玉敏道:“有什么急事?”

    罗玉敏依旧是李元吉的十名幕僚之一,不过李元吉有了心腹崔文象后,基本上就不再询问其他幕僚,事事都问崔文象,罗玉敏只是负责玄武精卫的日常事务,很少参与重大事务的密商了。

    罗玉敏低声道:“昨晚崇仁坊发生了大事,将军一点都没有听说吗?”

    吕平一怔,回头向高瑾望去,高瑾点点头,“我们也听说一点传闻,只知道和关陇贵族有关?”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罗玉敏沉声道:“昨天晚上,十三家关陇贵族家主在崇仁坊独孤别宅商议捐粮给唐军之事,结果李元吉亲自率领三千玄武精卫包围宅子,十三名家主都被软禁了,这件事还没有公开,相信一旦公开,朝野定会掀起轩然大波。”

    吕平眉头一皱,不解地问道:“既然是商议给唐军捐献钱粮,李元吉为何要为难他们,难道他们的商议另有玄机?”

    罗玉敏摇了摇头,“家主门的商议没有其他的玄机,但李渊有更深的要求,他是想逼迫关陇贵族交出他们的庄丁,也就是他们私军,大概有三万人之众。”

    吕平也知道这支私军的存在,虽然他们平时分散在关中的各个庄园,可一旦集结起来,势力相当庞大,据说装备精良,训练有术,是一支十分精锐的军队,偏偏这支军队又存在于关中,对唐王朝的威胁就可想而知了,难怪李渊要软禁这些家主。

    吕平想了想又问道:“但关陇贵族在朝廷中渗透很深,几乎各部寺都有他们族人和门生,军队中也有不少他们的子弟,李渊这样做,不怕引起朝野和军队动荡吗?”

    “这只能说明这支军队的存在对李渊王朝的威胁比朝野动荡更加严重,所以李渊在面临选择之时,他选择了铲除这支军队,而且李渊昨晚派人去各家安抚,绝口不提是为了军队之事,而只是说为了募捐钱粮。”

    “难怪昨晚很平静,没有发生什么骚乱。”

    “大家心里都清楚,闹事的话代价很大,只要家主不出事,基本上都会忍一忍,李渊也明白这种心态,所以才派人去安抚,这就大大减小了这件事的冲击力。”

    吕平负手走了几步,他回头对高瑾道:“这件事要立刻向中都汇报!”

    高瑾当即答应,“卑职马上就写鹰信。”

    吕平随即又摇了摇头,“你在城中不方便,容易被发现,还是我出城后写鹰信,这件事你就别管了。”

    安排了鹰信之事,吕平又问罗玉敏道:“再说一说李元吉这个人,我发现他最近颇有手腕,以前推疑令是胡乱抓人,这次不一样了,抓得很精准,把我们都逼出了长安城,他最近究竟是怎么回事?”

    罗玉敏冷笑道:“李元吉没有什么变化,还是一如既往的骄横狂妄,阴狠毒辣,头脑也没有什么长进,不过他的新军师很厉害,李元吉最近所做的一切都是他策划,吕将军应该认识这个人。”

    “此人是谁?”

    “崔文象!”

    “原来是他!”

    吕平这才恍然,他在一直主管洛阳情报署,当然很了解崔文象,原来此人跑到长安,做了李元吉的军师,难怪李元吉最近做事和从前不同了。

    “将军熟悉这个崔文象吗?”旁边高瑾问道。

    “谈不上熟悉,但很了解他,此人人品卑劣,为了向上爬甚至不惜出卖族兄,为人洛阳朝廷所不齿,不过王世充很赏识他,多次委以他重用,最后还提拔他为相国,此人是有点本事,十分擅长策划政治斗争,洛阳城破后,圣上看在博陵崔氏和范阳卢氏的面上放了他,却没想到他居然投靠了李元吉。”

    高瑾笑问道:“那我们是否可以将此人收买过来?”

    “不行!”

    吕平果断地摇了摇头,“此人人品卑劣,为了上爬不择手段,他很有可能会出卖我们,我们不能冒这个风险。”

    这时,罗玉敏问道:“那昨晚关陇贵族之事,我们该怎么应对?”

    吕平想了想道:“这件事事关重大,我们不能随意插手,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收集最新情报,及时向中都汇报,或者执行中都的命令。”

    。。。。。。。。。。

    半个时辰后,吕平放出了两只信鹰便盘旋着飞上天空,向中都方向飞去,黄昏时分,两只信鹰落在了紫微宫南阙的鹰塔之上。

    房玄龄急匆匆跑上了天阁,快步来到张铉的御书房门前,他问一名侍卫道:“圣上还在吗?”

    “启禀军师,圣上还在,不过正准备回宫。”

    “速去替我禀报,就说我有要事求见。”

    侍卫跑上二楼,片刻在楼梯口道:“军师,圣上有请!”

    房玄龄也拾阶上了二楼,只见张铉正站着御案前整理文书,看样子是准备回宫了,张铉抬头看了他一眼,笑问道:“是太原还是巴蜀的军情?”

    “都不是,是长安传来的消息。”

    张铉放下手中文书,注视着房玄龄道:“长安出什么事了?”

    房玄龄将鹰信递给了张铉,“陛下自己看吧!”

    张铉接过鹰信看了一遍,眉头皱成一团,他感到有点不可理解,十三名关陇贵族的家主昨晚被集体软禁,信中又提到了李渊想逼迫他们交出各自的庄丁,张铉这才释然,笑道:“我就说李渊怎么能容许睡榻旁边还挂一把刀,而且还不是他的刀,若我是他,几年前就该动手消除隐患了,而不是等到现在危险出来了才动手。”

    房玄龄也感叹说:“微臣也觉得他现在做这件事是平添动荡,很不明智。”

    张铉冷笑一声道:“这就叫虱子多了不怕咬,一点朝廷震荡算不了什么,就怕关中空虚,这帮关陇贵族集结兵力杀进长安城,那个后果就严重了,李渊分得清轻重缓急。”

    “陛下,需要我们做点什么吗?比如向李渊施压,逼他释放被软禁的十三个家主,施恩于关陇贵族。”

    张铉负手走到窗前,久久凝视着西面的晚霞,良久,他缓缓道:“我一直认为关陇贵族才是一个真正的长久隐患,如果李渊愿意替我们消除这个隐患,我们何乐而不为?”

    说到这,张铉回头对房玄龄微微笑道:“韦云起去年前往长安播下的种子,终于在春天时发芽了。”

    (。)

第1155章 天下大战(十三)() 


    中都的科举终于在一片抗议和不满声中结束,抗议原因是唐朝士子没有经历郡试便可直接参加京试,这令很多周朝士子深感不满,当科举名单公布后,来自唐朝各郡的士子竟然占到榜单的三成,也就是六十人左右,这更加令周朝士子抗议声一片。

    而接下来太学的录取中,唐朝士子竟然占去一半的名额,终于点燃了十万周朝士子的怒火,最后爆发了十万士子的抗议大游行,但游行的后果却十分严重,士子们没有改变朝廷的决定,甚至也没有得到朝廷的一丝安抚,却使得天子为之震怒。

    张铉用十分强硬的态度来回应士子们的诉求,直接剥夺了十三名游行组织者的功名,包括他们在郡试中考上的举人资格,其中四人还在京试中上榜,但他们也同样被剥夺了进士资格,不仅如此,朝廷责令各郡取消进京赶考的举人粮食补助一年,作为对他们参加游行的惩罚。

    朝廷毫不留情地打击使周朝士子从狂热中清醒过来,失去了每个月三斗米的补助,令人很多士子懊悔不迭,尤其四名被削去进士资格的士子更是难以承受这个打击,当天晚上便洒泪离开中都回乡了。

    声势浩大的游行在面临朝廷坚决而强硬的抵制后,只进行了一天便偃旗息鼓了,尤其当天晚上有消息传出,第二天还要参加游行的士子一律革去举人功名,五年内不准参加郡试和县试,这让所有的士子都害怕了,他们刻苦读书就是为了考上功名做官,如果五年内不准参加科举,他们将无颜面对家人。

    第二天大街上冷冷清清,再没有人敢上街游行,士子们纷纷收拾行装返乡,唯恐被其他人的游行连累,一天之内,十万士子便走掉了大半,而数万唐朝士子也跟着返乡潮离开了中都,就在科举结束几天后,大周帝国的第一次武举也拉开了序幕。

    参加武举的人数要远远低于科举,只有近万人参加,一大半都是来自军队,也有各郡推荐的郡兵将领,还有数百人是刚刚参加完科举的士子,他们也有资格参加武举。

    武举只要通过资格试和兵部试两关便可拿到武举人的功名,武举人前五百名则有资格参加最后的军考,军考录取五十人,通过军考则获得武进士称号,同时升为鹰扬郎将,散官录为正五品定远将军。

    资格试很简单,只有举重和射箭两项,举重要求举五十斤铁棍走一里,而射箭是开八斗步弓,五十步外十射七中,举重问题不大,绝大部分士子都能通过,但在射箭上却意外地淘汰了近一半人,这主要是紧张造成士子射箭脱靶,没有能做到十箭七中,大部分人都是十箭五中或者六中,在资格试惨被淘汰。

    兵部试在兵部大校场内举行,只有一项,那就是骑射,要求士子在一通鼓结束前奔出一百五十步,并要射出三箭,五十步外的靶子三箭两中。

    兵部试稍微宽容,每个参加考试的士子都有两次机会,以让那些因紧张而发挥失常的士子有一次补救机会。

    不过如果第一次因紧张而发挥失常,即使通过第二次补救终于获得武举人功名,但他们还是没有机会参加最后的军试了,只有前五百名士子才有机会参加军试,这就要求一气呵成,而且成绩要好,首先是没有失误,心理素质稳定,也就是一次性完成,其次是看奔完一百五十步的耗时长短,最后是看射靶命中率,凭这三个成绩来进行排名,前五百名便可以参加军试。

    军试是在城外大军营内举行,由兵部和军机台联合进行考试,考试分为策论和兵器两项,录取前五十名为武进士。

    天还没有亮,五百名武举人便在十座大帐内开始了第一项策论考试,这是文试,要求士子们在两天内完成卷子答题。

    每座大帐内灯火通明,大帐内十分安静,只听见笔头在纸上沙沙作响,两名监考官在大帐内来回踱步,监视着每一个士子的一举一动。

    这时,主考官兵部书李景陪同着身穿常服的张铉走进了大营,李景一边走一边介绍道:“这次考生一共九千八百五十人,五千六百人通过了资格考,参加兵部考,最后两千五百七十四人获得了武举人的功名,按照事先规定,可升官一级,最高升为鹰击郎将,授游击将军散官,排名最前面的五百人则参加今天的军考,十人中能考中一人。”

    “有没有不识字而弃权的?”张铉问道。

    “还有有!”

    李景很遗憾地说道:“有五十四人因不识字而弃权了,补了两次才补足五百人。”

    这时,张铉走进了一顶大帐内,两名监考官吓得连忙躬身行礼,张铉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惊动考生,他直接在后面的监考席前坐下,展开了试卷,试卷一共有六道题,其中前面五道小题是军队常识题,比如斥候夜间探查注意事项,驻营规则,军粮运输,作战鼓语和旗语,军法处斩条例等等。

    最后一道大题是张铉亲自出的题目,《试论当前攻夺太原城之策》,这个题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周军正在太原和唐军对峙,双方的兵力情况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只要稍微关心都会了解到,但需要考生了解并州的局势,比如唐军是否会有援军、唐军的军粮储备等等。

    这个题目张铉是借鉴了罗士信当年在燕郡攻打燕城时采用的办法,让士兵们各抒己见,只是张铉的题目更大,甚至要考虑到周唐两国的战争实力,泛泛而谈很容易,但真的要写深写透却不是那么容易了。

    张铉沉吟片刻,他也提起了笔,在最后一道大题下面写了起来,他给主考官李景写出了自己的攻城想法,张铉在寿阳县和大将们反复推演,又在军机台和房玄龄详细探讨过,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标准答案,越接近这个答案,获得的分数就越高。

    .......

    就在中都参加军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