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大营,一共四座大营,分别位于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对面,四座大营并没有完全连为一条,但大营和大营之间修建了来回马道,以最快的方式传递消息。
随着一座座营帐如蘑菇般地在旷野里出现,气势壮观的周军大营很快便形成了对太原城的包围,夜幕刚刚降临,裴行俨率领三万骑兵终于抵达了周军大营,周军大营内变得格外热闹,大营内点满了火把,将营内照如白昼,从城头望下去,就俨如一条火龙盘围在太原城外。
唐军士兵刚刚遭受三个消息的沉重打击,现在大周皇帝张铉御驾亲征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士气再一次遭到沉重打击,士兵们的战斗意志明显开始降低,城头上的士兵变得无精打采,主要主帅屈突通不在,士兵们便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交流战斗中的保命之策。
虽然从长安过来的军队能勉强能保持军心稳定,但本地招募士兵的军心开始走向瓦解,原本当初裴寂招募军队之时,就是用突厥将再次南侵来欺骗太原民众,才会有数万子弟踊跃报名,当他们发现了真相,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后,很多士兵都愤怒不已,要求退伍,不过屈突通安抚得当,加大了钱粮拨付,才终于将士兵们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
如果没有今天的士气冲击,或许士兵们还勉强能在军中呆下去,可今天大周帝国皇帝在城外出现了,在太原人心中,张铉就是一个神一样的人物,尤其他率领军队全歼了数十万突厥大军,更是让绝大部分太原人都对他感恩戴德,所以张铉的出现,使太原甚至并州籍贯的士兵出现了初步军心瓦解,逃兵现象终于出现了。
时间已经到了五更时分,唐军大营帅帐内依旧灯火通明,屈突通负手来回踱步,脸上的怒气难以掩饰,在他下首,兵曹参军赵景年正在向他汇报逃兵情况。
“截止四更时分,各城未回营士兵已汇总到八百四十五人,其中最多是东城,有三百七十七人交岗后未归,这八百多人中九成以上都是太原本地人,目前尚不清楚他们是否已成为逃兵,等天亮后将再次确认。”
站在一旁的东南大营主将潘唯胜不断擦着额头上的汗水,这样的第一名实在令他无地自容,他连忙上前表态道:“天一亮,卑职就派人将这些逃兵抓回来,一个都不会放过。”
屈突通倒不关心东城逃兵最多,他知道张铉是在东城外亮相,当然对东城的冲击最大,东城逃兵最多一点也不奇怪。
如果说逃兵只是八百多名逃兵只是冰山露在水面上的一角,那么屈突通更关心隐藏在水面下的冰山,三万多名太原籍士兵,他们现在是什么心态,一旦周军开始大规模攻城,这些士兵会不会临阵倒戈,这才是唐军真正的危机。
屈突通沉思良久,对十几名大将道:“人可以去抓,但要记住,此事绝不能声张。”
另一名大将不解道:“大帅,杀一儆百,不是更好一点吗?”
“杀一儆百只能让士兵不敢逃跑,但并不能制止他们内心的厌战情绪,而且还会平添他们的愤恨,一旦周军开始攻城,很可能会发生临阵哗变,所以不能图一时之快。”
“但如果不制止,逃兵会越来越多,就怕会出现开城的投降的严重后果。”
旁边王君廓的眼皮猛地一跳,脸色略略有些不自然,正好此时,屈突通的目光转到他的脸上,“王将军,你的想法呢?”
王君廓低头半晌道:“当初他们应募从军时可都是拿了钱粮,如果他们要退出军营,那必须把钱粮交回来。”
“不妥!”
潘唯胜坚决反对道:“他们拿到钱粮并不多,很多人家都负担得起,打仗是要丢掉性命,和一点点钱粮没法比,如果我们准许交出钱粮走人,那会造成大规模的离职潮,至少有一万人以上会走,更重要是会引起长安士兵的不满,他们也要求退钱粮离职怎么办?”
众人一时僵住了,杀也不妥,不杀更不行,半晌,屈突通对众人道:“还是按照我的办法来做吧!先把人抓回来,该怎么处置看看情况再说,实在不行就重打一百军棍,关押起来。”
众人都答应了,屈突通随即令众人回去盘查逃兵情况,让他们自己率军队去将逃兵抓回来。
天刚刚亮,王君廓带着一队士兵来到了王寿府宅附近,他看了看手中的名单,对身后的偏将道:“你们继续去抓捕其他逃兵,王家的两个逃兵我来和他们家主谈谈,不能随便进府抓人。”
“那卑职留一队弟兄给将军。”
王君廓把名单递给他,“不用了,我带几名亲兵便可,你去吧!”
偏将一挥手,“我们走!”
他带着数百名士兵向另一条街道走去,王君廓则调转马头向王寿府宅而来,这时,他若有所感,抬头向天上望去,只见一只鸽子在府宅上方盘旋两圈,径直飞入了府中。
王君廓顿时精神一振,外面有消息来了,他连忙催马上前,在台阶前翻身下马,管家跑了出来,抱拳陪笑道:“将军这么早来,有事吗?”
王君廓微微一笑,“我有事找家主。”
“将军先请进府稍等,我这就去禀报。”
王君廓把缰绳扔给亲兵,快步进府去了,不多时,管家跑回来笑道:“真是巧了,家主正好要派人去通知将军,将军就来了。”
王君廓心中暗喜,他知道信鸽送来的信一定和自己有关,他便跟着管家快步向书房走去。
在书房里坐了片刻,王寿便坐在舆台上被抬进了书房,两名侍女扶主人坐好,便和抬舆健妇一起退了下去,房间里只剩下王寿和王君廓两人。
王君廓行一礼,笑问道:“刚才在府外看见有信鸽入府,可有什么消息?”
“不急,先坐下喝口茶再说!”
王寿请他坐下,又让人上了热茶,两人喝了茶,王寿这才低声道:“刚才接到两封信,其中一封是
给君廓的,出人意料啊!”
“什么出人意料?”王君廓不解地问道。
王寿取出一份信卷给他,“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王君廓接过细细的信卷,慢慢展开,是一封很短的信,只有一句话,王君廓抗击突厥有功,特封王君廓为虎贲郎将、忠武将军,加爵石艾县公,钦此!下面的落款竟然是张铉的私印。
王君廓的手开始颤抖起来,这是天子手谕啊!虎贲郎将、忠武将军,这是正四品官职,还有县公爵位,王君廓的泪水涌了出来,天子没有忘记他曾经和突厥作战的功劳,早就给他准备好了官职。
“恭喜君廓了!”
王寿也同样也喜气洋洋,他得到了太原郡公的爵位,并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虽然李渊也给了他这个爵位,但周王朝的爵位才能留给子孙,他并不太在意官爵,但天子的慷慨赐爵代表承认他有功于社稷。
王君廓抹去了眼角泪水,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道:“我真的没有想到,天子还记得当年之事,抗击突厥有功,我在唐朝却因此被罢免,世态炎凉,令人不胜唏嘘。”
“我就说了,大周军队赏罚分明,以军功换取升官发财,这种制度才适合君廓这种官场上比较单纯的人,不过我们也不能辜负了天子的信任,君廓觉得呢?”
王君廓点点头,“请家主转告天子,君廓随时待命!”
王寿大喜,连忙道:“我今天傍晚就把信送出去。”
“家主要当心,上次谣言之事,屈突通已经怀疑城内有鸽信和外面往来,他开始在城中盘查了,王宅也是重点盘查对象之一,刚才我看到了信鸽,别人也会看到,以后我由来派亲兵下城好了。”
王寿点点头,“你说得有道理,不过今天是最后一次通信,我不会被他抓住任何把柄。”
王君廓小心翼翼地将天子手谕贴身放好,这才笑道:“另外还有一事,也是我来王宅的借口,有两名王宅家丁当了逃兵,希望家主能劝他们自己返回军营,这样就免去了被抓捕到的皮肉之苦,最多关两天,以示警告。”
王寿想了想便答应了,“好吧!我会让他们自己回军营。”
第1185章 天下大战(四十三)()
军营帅帐内,屈突通阴沉着脸听一名探哨禀报,“卑职看得很清楚,那只鸽子飞进了王寿的府宅,再也没有出来,肯定是信鸽。”
“果然是他!”屈突通咬牙切齿道。
三个消息在军营迅速传播造成军心和士气迅速下滑后,屈突通便一直在查找这件事的幕后操纵者,而自从他上任后,太原就再也没有放人进城,那么这三个消息的来源是哪里?不用说,一定是通过信鸽。
早在几个月前,裴寂就严谨城内有信鸽存在,不能说没有效果,效果很不错,但一定也有漏网之鱼存在,只要找到了信鸽,那么就能查到是谁在军中散播了谣言。
屈突通可以肯定,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这一点,他大致草拟了一份名单,一共十八家大户,王家就排在第一位,他派到大量探哨,暗中盯住了这十八户人家。
现在在王宅发现了信鸽,屈突通当然把王寿视为最大嫌疑人,不过王元济是郡丞,而太守暂缺,王元济实际上就是太守,而且王家在太原的影响太大,屈突通没有抓到证据的情况下,倒不敢对王寿轻举妄动。
他沉思一下问道:“还发现了什么?”
“卑职还看见王将军进了王府。”
屈突通一怔,“王君廓?”
“正是!”
屈突通心中有点疑惑了,“就他一人吗?”
“他之前带了数百士兵,然后数百士兵继续走,他则带了两名士兵进了王府。”
屈突通想了想,便从帅案上的令筒中抽出一支令箭,回头递给亲兵道:“速去西北军营,如果王将军在,就请他立刻过来,就说我有重要事情协商。”
亲兵接过令箭快步去了,屈突通这才对探哨道:“继续监视王府,如果信鸽出来,尽量想办法给我射下来。”
“遵令!”
探哨也快步去了,屈突通的轻轻拍打着桌子,反复思索者这件事,他几乎可以肯定,军中传播的那三个消息就是王家所为,虽然王家在天子起兵太原时立下了大功,但这几年王寿已经明显偏向周朝,他把四个儿子都送去了中都,一个也没有送去长安,足见他已选择了效忠周王朝,如此,在围攻太原的重要关头,王寿怎么能不想办法立功呢?
这时,帐外有士兵禀报,“王将军来了?”
“请他进来!”
帐帘一掀,王君廓快步走了进来,躬身行礼,“参见大帅!”
屈突通呵呵一笑,“我早上找将军商议防务,结果四处不见,将军去哪里了?”
“回禀大帅,卑职去抓逃兵了。”
屈突通哑然失笑,“抓逃兵这种小事,还需要将军亲自出马吗?”
“大帅有所不知,有两名逃兵是王氏家主的家丁,不好贸然抓捕,所以卑职要去和王寿谈一谈,希望他能配合军方。”
屈突通心中恍然,他依旧不露声色笑问道:“那王寿怎么说?”
“他当然不肯答应家丁被抓走,后来卑职和他达成妥协,由他去通知两个家丁自己回军营报道,卑职就不按逃兵论处,以不按时回营来责罚,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王君廓虽然在官场上不懂人情世故,但既然他已经做好的计划,他就会尽量保护自己,他是以抓逃兵为借口去了王家,自然就不用刻意隐瞒,那样反而会让屈突通怀疑。
屈突通虽然初步相信王君廓和王寿无关,但他也知道,王君廓一直想回归王氏家族,那么王寿会不会拿这件事来做文章,诱引王君廓反叛?
结论是很有可能,他屈突通必须要有防备这种情况发生。
屈突通沉思片刻问道:“王氏家族接受王将军了吗?”
王君廓心中顿时警惕起来,屈突通为什么要问这个,他摇了摇头道:“王氏家主始终不肯答应。”
“知道原因吗?”
王君廓轻轻哼了一声,“若我爵位还在,将军之职未丢,他就不会这样拒人千里了。”
“其实这不是主要原因,真正原因是道不同,不与之谋。”
王君廓不得不佩服屈突通眼光毒辣,这确实是真实原因,他故作不解道:“大帅这话是什么意思?”
“以后将军就知道了,不过现在防务很紧,将军最好不要再去找这些世家,这些世家都是把自己家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不会关心国家兴亡,将军要防止被他们利用。”
王君廓没有吭声,他心里已明白,屈突通已经开始怀疑王家,一定是那三个消息被屈突通查到了什么?
屈突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