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我听说你们想打学堂的主意?”这时李休忽然想到一件事,当下笑呵呵的向月婵问道。
“看夫君说的,什么叫打学堂的主意,学堂本来就是咱们家开的,而且咱们家的生意上也一直缺人,普通的伙计倒也罢了,关键是能写会算的人才实在太难找了,刚好咱们学堂里有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学生,他们学成之后本来也需要一份事情做,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与其便宜了别人,还不如便宜了咱们自己。”月婵听到李休的话却是白了他一眼道。
原来新筑学堂开学之后,月婵和衣娘一下子看到了机会,立刻派人从学堂里招募了一批学生,当然现在他们还需要在学堂学习,但是学成之后,却可以到李休家中的生意中做事,相当于月婵她们提前把这些学生给定了下来,这下以后生意上就不怕无人可用了,而且这些人全都是李休家中的佃户出身,也是知根知底,用起来也更加放心。
“哈哈,你们招人我不反对,不过你们也不能太心急了,如果他们愿意多学几年的话,你们也不要催这些学生。”李休听到这里大笑一声,随后又开口叮嘱道,他担心月婵急于要人,会催促学生们早点离开学堂,这对学生可不是什么好事。
“夫君放心吧,我们可不会做那些杀鸡取卵的事,而且我们提前招募的都是学堂里年龄比较大的学生,大都在十四五以上,以他们的年纪,恐怕大部分人也不可能去考进士,估计学个几年就会出来做事,这也正合了我们的意。”月婵当即开口保证。
李休听到这里也是点了点头,其实据他所知,学堂里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也都是像月婵说的那样,在学堂学个几年就打算外出找事做,特别是那些年龄比较大的学生更是如此,现在月婵提前将他们预订好,倒也解决了他们日后就业的问题。
就要李休和月婵谈着学堂的事时,忽然只见一个下人快步进来禀报道:“启禀老爷,宫中传来消息,陛下诏您火进宫!”
“哦?”李休听到这个消息却是一愣,李世民让他火进宫,肯定是有什么的事情,可是这段时间大唐内外都十分的安静,还能有什么的事情需要他火进宫?
虽然心中十分的疑惑,不过李休也不敢耽搁,当下让人立刻备车进宫,结果等到他来到两仪殿时,却现不但李世民在这里,连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也都在这里。
“参见陛下!”李休进来立刻向李世民行礼道。
“不和多礼,这是北边刚刚送来的奏折,你看看吧!”李世民这时将手中的一份奏折递到李休面前道。
李休这时也现李世民眉头轻皱,看样子应该不是什么好事,当下接过奏折打开,结果当看到上面的时,他也不由得眉头一皱道:“这些突厥人还真是大胆,在押送时没有武器,竟然还敢造反,简直就是在找死!”
原来这是北方的邢州送来的奏折,据当地官员禀报,第一批南迁的突厥人在走到邢州时,竟然有一部分突厥人暗中串联,并且企图造反,其中包括浑水部、山南部等六个部落,总人数过两千余人。
这六个部落在暗中联络,然后寻找机会造反,终于在一天晚上冲击押送军队的营地,幸好并没有成功,反而被押送的军队杀死近千名叛军,现在剩下的突厥人已经被控制住,邢州当地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才送来奏折请示。
“虽然这些突厥人的造反没有成功,但是这才刚刚开始内迁,就生这样的事,恐怕会让人抓住这件事做文章啊!”这时只见长孙无忌开口道。他的话一出口,李世民和房玄龄等人也都是脸色一沉,这也是他们最担心的问题,所以才找来李休商量。
完美破防盗用引擎各种任你观看
第六百八十一章 杜如晦要死了?()
押送的突厥人竟然在路上造反,这个消息虽然让人惊讶,但也并没有出乎李休的意料,毕竟大唐将突厥人内迁本来就不怀好意,遭到突厥人的反抗也是迟早的事,只不过他没想到突厥人的反抗竟然来的这么快,在第一次押送过程中就出现了,而且还死了一千多人,这恐怕会让本来就反对突厥人内迁的人抓到把柄,从而再起щā
“陛下,臣认为这样的事迟早都会出现,一味的担心是没有用的,小小的挫折也无法改变突厥人的命运,现在最的是如何防止日后再出现这样的事!”只见李休沉思了许久,最后终于再次开口道。
“的确如此,突厥人内迁的事朕既然已经同意,自然就不会轻易改变,只是现在又该如何补救?”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也是点了点头,但随后又是皱起眉头道。
“陛下,这次押送突厥人的队伍刚刚到达邢州就出了事,而邢州距离定襄并不是太远,离南方更是有万里之遥,本来不应该出事才对,可是现在却偏偏遇到了突厥人的反叛,唯一的解释就是押送时对突厥人太过苛刻,所以才会让突厥人反抗,所以臣以为可以从这一点上补救!”李休这时再次开口道。
邢州在山东境内,本来按照他们的计划,突厥人要走到山东境内的聊城,然后从那里乘船大运河,再经由运河到达南方,这样即了不少时间,而且在突厥上船之后,生死全都操控于大唐之手,也不用担心他们反抗,可是现在才刚到邢州,突厥人就造反了,其中的原因用脚指头也能猜的出来。
“李休你说的不错,据传来的消息,这次反叛的突厥人的确是因为不满押送队伍对他们太过苛刻,所以才联合起来造反,难道你是想改善一下突厥人在路上的待遇吗?”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也立刻点了点头道,除了这份奏折,他也有其它渠道得到地方上的事情,比如飞奴司就是他最大的耳目。
“陛下说的只是其一,突厥人迁到南方本来就是让他们开荒的,如果死在路上那就有些不值得了,所以在这些突厥人没有到达南方前,给他们改善一点待遇也没什么,反正以后他们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回报给朝廷,不过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对突厥人的管束,比如在路上时,可以将突厥人的双手绑住,数十人连成一串,这样也就降低了他们反抗的机率!”李休这时淡笑着开口道。
后世朱元璋从山西迁百姓填中原时,就是把人用绳子绑成一长串连起来,想要大小便都得先大叫“解手”,结果在后世的中原一代,解手也就成了上大小便的代称,既然朱元璋能这么干,那现在李休也可以照搬过来对付突厥人。
“驸马的办法倒是不错,给突厥人提高一点待遇,比如改善一下伙食,晚上尽量也给他们找个住的地方,但却加强对他们的管束,等到他们上了船到达南方,以后恐怕就由不得他们了!”长孙无忌这时也笑着点头道,看样子他对李休的办法也十分赞同。
“驸马倒是好打算,不过这么一来,我们恐怕要费不少唇舌了!”房玄龄听完李休和李世民的对话却是苦笑一声道,突厥人内迁的事不可能中止,反对的人肯定拿这件事做文章,而且房玄龄还要想办法改善突厥人在路上的饮食等条件,这些繁琐的事情都需要他去处理,有时他还真羡慕李休这种光动嘴不干活的生活。
“哈哈~,能者多劳嘛,房相和杜相是我大唐的肱骨之臣,为陛下分担一些压力也是应该的!”上次天花的时候,他和房玄龄共事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两人也结下不错的交情,因此这时他也开起房玄龄的玩笑来。
不过在说话的时候,李休的目光也扫过站在房玄龄旁边的杜如晦,从他进来后,杜如晦似乎一直没有开口,李休也没有太过注意他,不过这时当他看到杜如晦时,却不由得愣了一下,因为他发现杜如晦的脸色不太好,苍白之中甚至还有几分发灰,看起来十分的不自然。
“杜相的脸色看起来不太好,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李休和杜如晦虽然没什么交情,但是看到他的脸色也不由得开口问道,毕竟杜如晦是大唐的重臣,他的身体也关乎到朝堂的稳定,另外如果李休没有记错的话,杜如晦好像就是在今年去世的。
“多谢驸马关心,这几天公务繁忙,使得我休息的时间短了些,所以看起来有些劳累罢了。”杜如晦听到李休的询问,当下也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道。
“原来如此,杜相还是要多注意一下身体,如何有可能的话,还是要找个大夫调养一下,毕竟现在正是陛下的用人之际,如果杜相累病了,陛下就相当于少了一条臂膀啊!”李休听到杜如晦的话也不由得再次叮嘱道,杜如晦的才能可一点不比房玄龄差,他的早逝对大唐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损失,所以李休才再三叮嘱。
“驸马说的不错,克明你也要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体,一些不太的事情就交给下属去办吧!”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也同样十分关心的道。
“多谢陛下、驸马,臣日后一定会注意的!”杜如晦这时再次开口道,其实他今天的确感觉身体不舒服,不过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也只能强撑着身体来议事,否则他也不放心。
事情商议已定,长孙无忌他们三人也相继告辞离开,李休本来也想走,不过这时李世民却叫住他道:“李休,你刚才说克明的脸色不好,是不是看出了什么?”
李休可是大唐有名的神医,虽然这个神医之名有点水,但李世民还是十分相信他的,刚才杜如晦在这里,他担心李休有所顾忌不说实话,所以才特意等其它人离开后才问。
“这个……”李休听到这里犹豫了一下这才开口道,“陛下,臣觉得最好还是找人给杜相检查一下身体为好!”
第六百八十二章 土豆()
对于杜如晦的身体情况,李休还是建议李世民找大夫给对方检查一下,毕竟历史上杜如晦就是在今年去世的,死的时候才四十五岁,对于一个官员来说,四十五简直就是他们的黄金年龄,而且以杜如晦现在的地位,这么早去世简直太可惜了。
对于李休的建议,李世民也十分的重视,他担心宫中的御医医术不行,所以立刻命人去请孙思邈进宫,然后亲自带着对方去给杜如晦检查。
李休并没有跟着去凑热闹,而是回到家里给赵德言写了封信,这次突厥人在路上造反,赵德言肯定要背上主要责任,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太严重的事,朝廷对他的处罚也不会太重,另外还有李休对押送突厥人的一些建议,这些肯定会由朝廷发公文给他,不过也不妨碍李休提前给他透一下风,好让他做好准备,免得再犯同样的错误。
第二天一早,李休吃过早饭陪着女儿乐安玩了一会儿,然后出家门来到农部衙门,毕竟他现在还掌管着农部,虽然不怎么管事,但平时也得来转一转,至少做个样子出来,免得被一些闲得蛋疼的谏官弹劾。
不过让李休没想到的是,他在农部并没有见到杨兑,甚至连上官仪也,这让他也有些奇怪,拉过一个小吏问了一下,这才知道杨兑今天一早就去了黄渠边的官田里,这些官田是李世民特意划出来给农部用的,相当于后世的实验田。
官田离农部不远,于是李休迈步来到官田这边,结果当他来到这里时,只见杨兑带着十几个官吏正在官田里忙活,而在他们脚下的土地上,一颗颗绿色的小苗正长得旺盛,这些小苗李休也认得,正是虬髯客从美洲带来的土豆。
土豆是一种产量不低于红薯的作物,不过虬髯客第一次去美洲时并没有找到,直到第二次从美洲回来时,才将土豆带了回来,而且数量也不多,李休就将它们种在了自己家的花园里,不过因为没有种植经验,这些土豆存活下来的不多,第一年的产量更是少的可怜。
面对这种情况,李休只好把土豆交给农部这些专业人士来种植,这让杨兑他们也都是十分的兴奋,玉米和红薯仅仅在大唐局部几个地区推广,就已经让大唐的粮食增产数倍,现在又多了一个土豆,恐怕日后大唐的粮食真的会多得吃不完了。
“杨兑,你们已经培育出这么多土豆苗了?”李休大步来到田间,然后笑着杨兑开口道,眼睛也满是欣喜的看着田地中一望无际的土豆苗。
杨兑本来正在和手下的官员商议着什么,并没注意到李休,听到他的话这才抬头,随后就笑着开口道:“驸马你怎么来了,不过也正好,您快看看我们这土豆的长势如何?”
“不错不错,当初土豆在我手里差点被种死,现在这才几年时间,你们就把土豆培育成这么大的一片地,看样子用不了几年,就可以在其它地方推广种植了!”李休看着周围这些土豆也不由得点头赞叹道。
“要不是驸马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