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四周的汉子吓得脸色发白。
。
第013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
第013章办法总比困难多
“用不着害怕,以后我们多加留意就不会出现这事儿了!”赵子成微笑着安慰大家,“今后大家下到矿井,一定要带个装着金丝雀的鸟笼,把鸟笼挂在挖煤的地方。(手打小说)一旦发现金丝雀昏过去,大家立即上井。这样就没事了。”
“那老有毒气的话活就没法干了。”许三忧虑地说。
赵子成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这个人真选对了,刚从阎王爷手中逃出来,就想着干活的事。“你告诉老管家明天卖几根大竹竿来,把竹竿中间的关节打通了,一头削尖了,钉进石炭里,这样就把毒气排到外面去了。”
“东家真有办法!”旁边的十几个汉子敬佩地看着赵子成。
办法总比困难多。赵子成坚信这一点,人只要多学点知识,总有用得着的时候。
瓦斯的问题解决之后,没有了后顾之忧,挖煤的进度更快了。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赵子成和他的运输队冒着刺骨的寒风,碾压着厚厚的冰雪,先后十次把石炭送到了益民煤坊。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祭灶日,又叫小年,晚上为小节夜。在腊月二十三的上午,赵子成督促老管家赵良把工钱、年节的赏钱和米面、酒肉、食糖等年货一并分发下去。众人喜不自禁,千恩万谢地走了。
看着大家拎着大包小包地回家过年,赵子成蓦然想起了父母。虽然时空两隔,隔住人却隔不住思念。平日里忙着挣钱还好,一旦空闲下来,这种思念愈来愈强烈。他对着遥远的天空暗暗祈祷,默默垂泪。
“孩子,这两天怎么啦?心神不定的!”赵氏首先发现了他的异常。
“娘,我没事!”赵子成柔柔地看着赵氏,微微一笑,极力掩饰着内心的慌乱。
“不对!”做母亲的心细如发,儿子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逃不过她的眼睛,“是哪儿不舒服,还是生意上不顺当?”
“您多心了,都不是!”赵子成笑道,“只是想娘了!”他说的倒是实话,只不过一语双关。从昏迷中醒来看见她的第一眼,赵子成从心理就开始认同了这个母亲。
“孩子。”赵氏温柔的抚摸着他的头发,目光中满是幸福。
赵子成仔细地端详着她,过度的操劳让四十岁的她鬓发中过早地生出白丝,脸上多添了几道皱纹。穿过岁月的印痕,可以看出她年轻时的样子:乌发如云、星眸修眉、身姿袅娜,一幅美人情态。
“娘。”赵子成哽咽地喊了一声,紧紧扑在赵氏怀里。刹那间,对远方父母的思念都融化在这一声亲切的呼唤里。
赵氏虽然看不到他内心深处的情愫,但这一声情真意切的呼唤让她心颤不已,涕泗横流。苍天有眼,赵氏有后啊!
“夫人,祭灶的物事都备齐了,什么时候开始啊?”秀儿风风火火地闯进来。
“都是大姑娘了,还毛毛躁躁的!”赵氏轻柔地看了一眼秀儿,嫣然一笑,“我们娘俩说会话儿,这就去!”
“少爷回来了!”秀儿眼睛一亮。她上街采买祭灶的物品转悠了半天,还不知道赵子成回来。
“娘,眼看就要过年了,您和秀儿该添置几件新衣裳了。”赵子成笑道,“秀儿已经是大姑娘了,该打扮打扮了!”
“你惦记着秀儿,她也整日念叨你呢!”赵氏笑道,“还是我儿子倒是心细!秀儿这些年跟着我们没少受罪,是该添几件新衣服了。”
“夫人!”赵氏一句无心的话说得秀儿脸色绯红,羞涩地低下头,时不时偷眼看看他们。
看着秀儿扭捏的样子,赵氏顿时明白了她的心思。这丫头将来跟了成儿她也就放心了。
“娘,我们现在就祭灶去,省得秀儿又催了。”赵子成以前只听老人提到过祭灶的习俗,如今能亲眼一见大宋时的祭灶仪式,也是一件赏心的乐事。
来到厨房,水酒、果品、五色米食花、胶牙糖、箕豆、钱纸、灶马等一应物品准备停当。
赵氏看着一应物事,忽然叹息一声,幽幽说道:“以前我们老赵家最盛的时候,祭灶这天要请和尚念经的。自从你爹去了以后”话到此处,她的神色蓦然暗淡下来。
“娘,以后都会好起来的!”赵子成安慰着赵氏。
祭灶还要请和尚念经,好隆重的仪式,好大的排场!赵子成暗暗惊奇。但他转念一想:自古民以食为天,灶台是做饭的地方,祭神自然也要庄重些。
“嗯,我最相信的就是我儿子了!”赵氏转忧为喜,“来,我们开始吧。”
秀儿把水酒、果品、食糖、豆子等祭品齐整地摆在桌上,在灶上贴好灶马,意思是让灶王爷骑马代步,早日上天言好事。接着,她又拿出一些酒糟涂抹在灶门四周。
“不是已经给灶神准备水酒了吗?还抹酒糟干什么?它又不能喝?”赵子成非常纳闷。
“自从大病痊愈后,你就跟变了个人似的,我还以为你什么都懂呢?却原来连这都不知道!”秀儿终于抓住了把柄,眼波柔柔地瞟了他一眼,取笑道,“用酒糟把灶门涂上,这叫醉司命,防他去玉帝那告恶状。”
“哦!还有这一说?”赵子成虽然从不信鬼神之说,但对这民间的习俗很感兴趣。
“嗤嗤”秀儿抿着小嘴嗤笑一声,得意洋洋地一指桌上的胶牙糖,“少爷,你看那是做什么的?”
“那还用问!糖吗,当然是给灶神吃的了。”赵子成笑道。
“原来你不知道的挺多呢!”秀儿更加得意,“那个叫胶牙糖,吃了会把牙粘上的!”
“祭品里摆上这个,把灶神的牙黏上他还能说话吗?”赵子成一头雾水地问道。别看熟悉历史事件和人物,对于某些习俗还真不了解。
“哎呦,哎呦!”秀儿笑得弯下了腰,眼泪都出来了。赵氏也忍不住笑了。
过了一会儿,秀儿忍住笑:“我们用胶牙糖祭灶,就是用来粘上灶王的牙,使他不去传话。”
第014章 吓死人的玩笑()
人们怕灶神去告状,就在祭灶时耍些小手段。(手打小说)赵子成心中暗笑:既然想方设法糊弄灶王爷,又何必搞这些繁琐的仪式祭他?“糊弄鬼”这句话是不是就从这儿来的?
祭完灶神,秀儿偷偷藐着赵子成,嘴角还挂着得意的笑。
看着秀儿一脸的得意,赵子成童心顿起,眼珠一转。他们不是迷信鬼神么,我就用鬼神吓一吓这调皮丫头。
趁着赵氏回屋歇着的当儿,他蹭到正在收拾祭品的秀儿身边,一指灶台上方挂着的灶神像,悄声说:“秀儿,你刚才说的话他都听见了,你这么糊弄灶王爷,不怕他夜里找你算账么?”
“啊!”秀儿手中的东西稀里哗啦掉在地上,一张俏脸顿时煞白,血色全无。她瞪着秀目惊恐地盯着脸膛黝黑、紫袍金带的灶神,“这这”
初见成效,赵子成进一步深入:“你看,灶神正在瞪你呢!”
秀儿不由自主地朝墙上的画像看了一眼,猛然“妈呀”一声,一头扑进赵子成怀里,竟然昏了过去。
“秀儿,秀儿!”赵子成抱紧她的娇躯,连摇带喊。没想到她这么胆小,这个玩笑开大了!他懊悔不已。
“成儿,怎么啦?”听到喊声,赵氏急忙赶了过来。
“秀儿被灶王爷吓着了!”赵子成有点忐忑不安。
“快把秀儿抱紧房里。”赵氏赶紧吩咐,“给她盖好被子,别着凉!”
赵子成抱起秀儿,三步并作两步来到秀儿的房间。他把秀儿平放在床上,拉过被子盖好。
赵氏端着一盆水进来,在屋子的四角各洒了几滴,口中念念有词,不外乎菩萨保佑、佛祖保佑一类。然后,赵氏又在秀儿的头上抚摸着,嘴里不停地叨咕着“胡噜胡噜毛,吓不着”、“胡噜胡噜耳,吓不会儿”之类的哄小孩的话。赵子成默不作声地在旁边看着,想笑又不敢。
不知是不是赵氏的叨咕起了作用,秀儿慢慢睁开眼。
“秀儿,你醒了!”赵氏欣喜地喊了一声。
“夫人,我怕!”秀儿一头扑在赵氏怀里,呜呜大哭起来。
“别怕,孩子。我们都在呢!”赵氏轻轻拍着她的后背,柔声安慰着。
看到这情景,赵子成鼻子一酸,顿时想起了自己刚穿越到这里的情形。当时,赵氏不也是这样抱着他么?秀儿跟了她这么多年,早已是亲闺女一样了。
“秀儿,刚才是逗你玩!灶王爷怎么舍得吓唬这么好的姑娘?”赵子成安慰着,“他要敢吓唬你,我就把画像扯下来,扔到灶坑里送他上天!”
“啊!原来是你搞的鬼!我说平白无故的秀儿怎么会这样?”赵氏数落着赵子成,“你吓唬她还不算,还要吓唬娘是不是?”
赵子成一愣,赶紧辩解道:“没有啊!吓唬秀儿是我不对,可我什么时候吓唬您了?”
“你把灶王爷扔到灶坑里烧了,我们全家都要喝西北风去!这不是吓唬我是什么?”赵氏狠狠瞪了他一眼。
有灶神就有饭吃?这是哪跟哪啊,太迷信了!赵子成差点笑出声来。他强忍住笑,柔声说道:“娘,能不能吃上饭要靠自己,您见过灶王爷给咱家送过粮食吗?”
“明明是你的不是,还歪理不少!”赵氏白了他一眼,一时找不到反驳的话。
破除迷信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赵子成由衷感叹一声。解铃还须系铃人,还得自己想办法。既然秀儿对灶神的画像有了心理障碍,干脆再雇佣一些丫鬟、仆妇的,照料她们的饮食起居。矿上的事交给许三,让老管家赵良专心在家操持,这样自己离家外出也能放心。
秀儿在赵氏的怀里迷迷糊糊睡了过去。赵氏帮她掖严被子,和赵子成悄悄出来。回到赵氏的房间,赵子成拿出刚才的想法和她商量。
赵氏原本大家闺秀,刚嫁到赵家来,也过了几年使奴唤婢的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好景不长,老赵家折了顶梁柱。赵氏忍悲含痛,含辛茹苦拉扯着幼小的孩子。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多年,地买完了,房子也没剩下几间。原指望儿子大了重新振兴家业,但儿子长大后整天昏昏沉沉的,书读不进去,事儿又不会做,满脑子都是王家大小姐。哎!过一天算一天吧,只求一家平平安安就行了。她的心彻底沉进冰窖里,对振兴老赵家再也没了奢望。自从儿子闯进老王家被打之后,赵氏惊奇的发现儿子模样还是那模样,但性情却大大地变了,简直是脱胎换骨。她心里的希望重新燃起,仿佛看到了老赵家鼎盛时的样子。
“孩子,你看我们院小房子破,雇人还不被外人笑话?”赵氏说出了心中的疑虑。
谁不想过上好日子?娘表面说出了困难,心里已经同意了。赵子成微微一笑:“您就负责选好人,剩下的事就不用操心了。”
“好!挑好人!”赵氏舒心地一笑,“将来娘的儿媳我更要好好挑挑。”
“这事先不急,等儿子挣了更多的钱,再谈这事。”赵子成笑道。他嘴上说着不急,心里却有着自己的想法。
“哪能不急?你也老大不小了。转过年,你都十九了!”赵氏笑了笑。
十八、九就结婚,古人真是够早的。要放在现在,这年纪还在学校念书呢!不过,既然来到了宋代,在这儿找个女孩谈谈恋爱也不错。
“是不是想媳妇了?嘴上不说,心里可不是那么回事?”赵氏看着赵子成嘴角的笑意,猜着他的心思。
“不是,不是!”赵氏很明显会错意,赵子成连连摆手,“儿子想先干成点事再说!”
赵氏满脸笑意,柔柔地看着他:“事当然是要干的,你爹当初希望你好好念书,将来考个进士什么的,做个一官半职的,也好给老赵家光宗耀祖。”
宋朝是文人的天堂。打开这个天堂的大门,就是被爹救过的那个黑胖子赵光义。他规定不管什么人,只要有取解试,国家就给你出往返路费进京考试。如果考取进士位次在前,直接可以当官,而且起步就是监丞、通判一类的高官。次一等的也直接送到吏部,好官美差先可他们来,而且晋升速度极快。在赵光义继位之后的第一科“龙飞榜”上,状元吕蒙正、榜眼李至、探花温正舒,以及王化基、臧丙、马汝士、张齐贤等,简直坐火箭一样蹿升。他们中至少有四个人当过宰相,而且最快的一个当选时年仅40岁。其他人中知制诰、尚书这样的高官更是比比皆是。轮到真宗做了皇帝,他竟然为全天下人写了一首打油诗,其中两句成了致力于科考做官的人的强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