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是工艺配方要先进。
各种钱币之所以难以掺兑,除了温度难以达到要求外,最主要的是掺兑了其它金属后容易在高温时氧化,如铜易被氧氧化,银易被硫氧化,因而出来的钱币失去了应有的光泽,或变色,或暗淡,总之很难达到满意。
高峰自然知晓其原因,因而在融炼合金时,不但尽量屏蔽相关的氧化物进入,还添加了一些碳粉等还原剂,从而保证了高温时合金材料不受氧化物影响。
有了这些手段,再加上温度火候的把控,就是金银也可以进行掺兑处理。
高峰提供的材料配方就是,铜币为七铜三锌,银币为七银三铜,金币为七金三银。如此做下来,三者都有巨大的利润空间朝廷自然要感兴趣。
高峰主打的当然是银币,这种银币相当于后世的银元,不光造型美观,而且还能通过辩声来区别真伪,根本假造不了。
之所以主打这个,是因为他这里的贸易量较大,再用铜钱确实费时费力,光这一块耗费的人力都是无数。又因为是试行,所以金币还是暂缓推行为好,毕竟那个兑换关系较大,朝廷也不放心他为之。
此事朝廷震撼,自然是因为他能实现银币的掺兑,而且他的银币制作的样品十分精制,极有推广价值。因而当样品在朝堂上一出现,立马四座皆惊。
结论自然不言而喻,可行。
震惊之余,众人也在商讨,此事毕竟事关大宋国本,若仅由一个小县城来发行,又有些不伦不类,可做为试行地点,去剥夺别人的发行权,同样说不过去。
讨论来讨论去,最终确定下来,试行之期,由县城发行,期间过去,县府应把相关技术上交朝廷,由朝廷进行发行。
此举虽然无耻,却也在高峰的预料之内,他本身就没考虑着把隐藏下来,否则他也不会把此事向朝廷奏报了。不过,他也打定主意,上交技术可以,他也不会去荒唐的收取版权,但他有制币机器,那是要成本的,朝廷必须要花钱买,如此,就能很好的赚上一笔了。
第428章 心计得逞()
朝廷热议的话题更大的自然是“羊吃人”的事情。
西夏和辽国一直是大宋心头的一根刺。
党项人李元昊脱离大宋自建国号大夏,宋人称之为西夏。自西夏建立以来,宋夏之间就战争不断。一方为了维持政权,一方为了收复国土,双方胶着了近百年,虽说宋军越来越占优势,但因辽国的存在,三国鼎立之势一直无法打破。
更因西夏的存在,大宋的边境驻扎了大量的军队,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是巨大的消耗,因而大宋的对外政策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针对西夏。
西夏的经济是以畜牧业与商业为主,对外贸易受大宋的影响很大,其贸易的中最大两项,一是青盐,二是牲畜。
西夏的青盐十分有名,其品质纯净,价格便宜,因而深受大宋民众的喜爱。宋夏对恃之时,青盐交易受限,于是走私者比比皆是,甚至大宋军中也开展走私活动。
西夏的横山之北和河西走廓有大片的牧场,盛产优质马匹和牲畜,马匹对大宋限制输入,但牛、羊、驴、骡,骆驼等的交易量还是不菲的。
西夏有先天的优势,也有无法回避的弱点,大宋一直在考虑如何限制西夏的发展,只是政策与执行间的折扣太多,很多事情也只是想想,或者表面上做做,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成效。
宋辽关系更为复杂,澶渊之盟前,宋辽间战事不断,直到结盟后,两国才难得的有十多年的和平。当然,这只是说大规模战争不再爆发,实际上小冲突还是不断的,一些打谷草活动仍在继续,只是没有上升到国家级别的战事罢了。
两国关系走到这一步,表面上大家都还算满意,可实际上对宋朝来说很是不甘。它最大的念想是收复燕云十六州,得不到这个它寝食不安。
燕云十六州是大宋的门户,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没有它,大宋的大门始终是向北方敞开的,特别是汴梁城,简直无险可守,作为帝王,实际上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可是打又打不过,要也要不回来,朝廷只能憋屈的忍受着。它不忍受也没有办法,其军事荒废,辽国又有骑兵的优势,相较之下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大宋没把握打仗,辽国更没把握打仗。
两国盟约之后,辽国掌权的贵族倾向汉文化,事事都向大宋学习,其心性也慢慢变得平和,因而有种厌战的情绪。
再加上朝廷腐败昏庸和国内的几次动乱,其国力已衰弱到历史的最低点,如此状态就是想打也打不起来。
两国都不愿意作战,表面上还有装出友好的架式,宋朝廷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已经不可能。
既然不可能,那就只能得过且过,因而没谁再去提起两国间的争端。
可是高峰这个异端出来了,而且给大家打了一针兴奋剂,他用一种“羊吃人”的概念告诉大家,不用战争也可以消弱敌人,甚至搞垮敌人。
这是一种全新的概念,此法无疑是当前最合适最有效的办法,做做生意就能让敌人完蛋,还有比这更理想的吗?
一时间,赵佶和蔡京等几个重要的谋臣开始商讨起来,结果自然是既乐观又有所担心。
乐观的自然是认为此法可以一试,就算最终达不到目的,也不会亏本,更主要的是经过此举,就算削弱不了敌国,敌国也不会轻举妄动了,毕竟对敌国来说这是一项重要的生财之道,没有谁轻易放弃。
担心的是怕敌国不上当,或者北方草原广袤,养再多的羊也动摇不了其根本,若是既让对方赚足了钱财,又达不到效果,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讨论来讨论去,谁也不敢拍板就这样做,可这样也不行呀,成不成总得拿个结论出来。
最后大家还是共同想出了个办法,那就是试行。试行的对象就是辽国。
之所以选择辽国是因为两国间停战已久,相互贸易往来频繁,多一个羊毛的事情不会引起怀疑。而且辽国贵族很会钻营,若突然间冒出如此一项大利润的生意,他们自然会不遗余力的促成。再加上大宋对燕云十六州的觊觎之心,很是乐于见到其倒霉。
西夏与大宋目前还处于战争时期,特别是前两年,童贯和种师道刚刚率军在古骨龙大败西夏,大军已经逼近了横山之侧。此时宋夏间的贸易已经停止,若突然间冒出来个收取羊毛的事情,本是正常的也会引起怀疑,
选定了试点国,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朝廷负责派商人与辽国人接洽,全力收购羊毛,羊毛再转手给高峰,至于高峰怎么去做,他们连管都懒得管了,反正只要能收钱就行。
此事高峰当然乐见其成。他本是通过这两件事来转移朝廷视线的,果然此事已起,朝廷对他派船出海之事理都不理,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他就放心了。
再者说,这两件事对他来说都是利大于弊好事情。发行货币不光能让他大赚特赚,还能促进县城的大额交易,此为大好。后一项更厉害,他纺织并制作出羊毛衬来,此物一出带来的效益绝对不止一点点,那可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好东西。
朝廷的回复一时半会没有下来,高峰也没闲着,他这时又出了一项便民的新举措,那就是打井。
他这个井自然不是那种土井,而是用钢管在地上打出来个小孔,再用塑料管插进去的用以取水的井。这种井叫压水井。
其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大气压力把水排上来。
其结构也很简单,除了出水的管道之外,只需加一个井头既可。
井头是铁制,下面连通地下水管,中间使用一个活塞,活塞往复运动就可排出空气压出水来。
这种井关键点就在于有一个闭水阀,它相当于一只单向阀门,活塞向上运动时,它打开,水就压出来了;活塞向下运动时,它关闭,水位静止不变,如此反复操作就可把水压出来。
打这种井,没有后世的机械,完全靠人力把铁管夯入地下,还是费一些工夫的,不过,它成本不高,家家户户都可以有一台,因而用起来十分方便生活。
第429章 梦溪笔谈()
高峰一直闲不下来,他一边开展化试验工作,一边想尽办法推出便民利民的新生事物,以改变民生。
教育学社的学生已学到专业课,其中还是有几个好苗子,而且他们对化学和物理十分感兴趣,对此,高峰对他们考查一番后,便把他们拉进了实验室。一是想把他们朝更高层次培养,二是也多了一些助手,这样,他的一些知识也找到了传承的对象,同样也省却不少心力。
不久后,朝廷的消息传来,回复中朝廷对高峰的一些做法给予了肯定,同时提出了一些意见,要求高峰稳妥处理。
高峰接到回复,心中大喜,急忙安排人手准备相关事宜。这是能带来巨大利润的事情,他可不想拖延下去。
事实上他前期已把基础打牢,从技术上已经不存在问题,余下的只要把作坊建立起来,再规范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就行了。
高峰忙着这些事情,这天他刚回到县府,手下来报,说有人求见。
一天中不知有多少人要见自己,高峰也不在意,下意识地问了一句:“什么人?”
手下答道:“来人自称沈冲,来自润州。”
沈冲?润州?并没有听说过此人,也没有和这里的人打过交道。高峰又问了一句:“他有没有说所为何事?”
“他没有说所为何事,不过,他说了他父亲是沈存中。”
“什么?”刚刚落坐的高峰一下子站了起来,不敢相信的望着手下,又问了一句,“你说他是谁的儿子?”
下人没想到一个名字会让高峰如此震惊,忙又重复了道:“他说是沈存中的儿子。”
“哈哈。”听到这里,高峰大笑起来,沈括的儿子居然找来了,还真是有点稀奇。
“快,快请。”高峰忙不迭地说着,一想不对,又道,“不用,我亲自去请。”
随着手下来到门外,看到门口正站着一名中年人,那人文质彬彬,有些许的书卷之气。
高峰忙迎上问道:“贵客可是沈先生?”
中年人看出来的是名年青人,身着官服,面带微笑,心知应是当地知县了,想不到他竟亲自出门迎接,于是上前讲道:“在下正是沈冲。”
高峰抱拳行礼道:“在下高峰,乃本县知县,沈先生远来,有失远迎,不成敬意,恕罪、恕罪。”
年青人居然如此不骄不躁,沈冲心头大快,一扫远途疲惫道:“未邀便至,恐有打扰,还请高大人海涵。”
“沈先生能来此,实是我等荣幸,请室内叙话。”高峰不知其来意,却也不便询问,便十分客气地请沈冲进院。
高峰对沈冲的客气自然是源于沈括。沈括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被后世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他的《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高峰爱屋及乌,自然对沈冲青睐有加。
两人进入厅内,坐定,香茶奉上,沈冲不等高峰询问便起身说道:“高大人,我此番前来可是为了你的那些技术。”
对方直言其意,倒令高峰不知如何回复。为了那些技术,你不会是想把它们公之与众吧?若是那样,自己还有何秘密可言?
高峰知道《梦溪笔谈》就是这种把很多技术整理成册的书籍,沈冲既然这样说,其目的应该是如沈括一样,也编纂一本书出来。只是这种把技术保留下来的手段虽好,却一时间还行不通,因为高峰还不想把这些技术公布与众。
当然,高峰并不想把先进技术藏私,他有自己的打算,也会择日公布一些技术出来的,可目前他还没有这种打算,他在寻找时机。
无奈间高峰只得说道:“沈先生客气了,我那些都是小打小闹,算不得什么。”
他这也是一种委婉地说法,既要看看沈冲真正的意图,也在告诉沈冲,此事有点难度。
沈冲似早料到高峰如此说,忙解释道:“高大人放心,我不会让大人的利益受损的。”
这话令高峰放下了心,他接口说道:“沈前辈的《梦溪笔谈》我看过几遍,其中的很多内容都很重要,无论对当今还是后世,都有指导意义,实际上我也希望出一本类似的书,把所有有助于人民生活和社会进步的内容都囊括进去,以供后人借鉴。可是现今时机还不成熟,这样做并不利于创作这些技术并为之花费太大精力的人,如果无利可图,以后谁还会致力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