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17-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会和商团现在在城里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这卫城毕竟是掌握在掌印指挥的治下,商会又不是政权,无法涵盖一切,新的势力和旧有的势力已经明争暗斗多日,前任掌印张武昌鉴于张瀚的实力增长以及和太原总兵张全昌的关系,早就设法调走,新来的指挥郑裕和是一个小将门家族出身的人物,原本家族也是从天成卫发迹,算是地头蛇,这人上任几个月,对商会和商团很看不顺眼,颇有配合韩畦搞跨商会的意愿,可惜指挥使这个层级的武官实在没有太多的权力和资本,到目前为止,想法终究只是想法而已。

    “好了,到了,我们下车。”

    马超人的脸上显露出肃穆中带有一丝同情的表情,不论他的真实想法是怎样,最少表情上来说是无可挑剔。

    “老马真是厉害,怪不得他现在是这般地位。”

    “我们俩差的远了!”

    蒋大临和张彦宏紧随其后,看到马超人的表现后,两人也是忍不住窃窃私语。

    家属和亲友还有看热闹的邻居和不相关的闲人很多,看到一脸肃穆的马超人过来,所有人也都把脸色变的郑重起来。

    “令郎虽非为国捐躯,却是为了保卫乡里而失去最宝贵的生命,巡检司张瀚大人为令郎心痛之余,亦为他深感自豪。张大人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令郎之死,诚重如泰山,今本人商会常务理事马超人,特奉商会给予各位的抚

    (本章未完,请翻页)恤,用来抚慰英烈亡灵,也为了激励更多的来者……”

    这位战死弓手的家庭并不是一个大家族,男主人是在卫城居住的卖糖人的小手艺人,两个儿子一个闺女,男主人四十来岁,大儿子就是阵亡弓手,今年刚满二十二,小儿子十七,脸上满是悲哀与激动夹杂的神色,闺女十五,也未出嫁,脸上有些害怕的神色,这一件事之后,这个女孩子的嫁妆肯定大为增加,估计能找更好的人家出嫁了。

    “多谢张东主,多谢马理事。”

    这家的女主人还是忍不住在哭泣,男主人的脸上泛起激动和自豪交杂的神采,他一边接过马超人递过来的象征性的小册子,一边说道:“我家老大能死在这样的正经题目上也算不亏,我们穷人穷命,老大他……”

    说到这,男主人也有些哽咽,无论如何,眼前这一切还是儿子拿命换来的,叫一家大小不安的就是因为家穷,老大尚未娶亲,此前当弓手已经攒了二十来两银子,预备今年就把亲事订下来,谁知道一下子就天人两隔,现在一家人的生活肯定比以前是天壤之别,可毕竟大儿子不在人世了,并且没有留下后裔。

    “唉,节哀。”马超人已经做过多次这样的事,知道怎么抚慰,他温言道:“逝者已经离世,人生总会有这一天,用你的话说是死在正经名目上,一家子也得以过上好日子,令郎如在九泉之下能看到眼前这些,相信也会大感欣慰的!”

    “是这个理,是这个理。”男主人虽然是撑门户的男子,毕竟不能与马超人相比,三言两语,似乎就把心里的悲伤说轻了很多。

    一旁的人却是用羡慕的眼神打量着眼前这一家子,更多人的眼光是一直盯着运货的马车在看。

    包着银子的包裹,粮食,布匹,铁器,一样样的被搬运下来。

    最后的几十亩地的田契被拿出来时,场面一下子快失控了。

    外国人是没有办法理解中国人对土地最为深沉的热爱,哪怕是几百年后物质已经不缺乏了,只要有边边角角的土地,中国人都会试图种点什么,瓜果蔬菜都行,在这个时期的大明,一个贫苦的家庭突然有了几十亩地,这真是做梦也不敢想象的事情。

    “年成不好,黄白榜重,他家接这几十亩地倒未必是好事情。”旁观人群中的一个中年男子,忍不住低声议论起来。

    唯一叫人觉得能安抚自己嫉妒心理的就是这几年的年成十分不好,土地变得十分廉价,甚至有一些自耕农和小地主已经在破产的边缘。

    有土地就得纳税,黄白榜都逃不掉,有功名的士绅还可以转嫁压力,普通的田主和小自耕农是没有办法转嫁危机的,特别是年成不好的现在,每亩田还加征了辽饷银,黄榜加征的银子白榜就要多收几倍,各种杂费开销,火耗,压的中小地主喘不过气来,几十亩地最多算是自耕农,还算不上地主,压力当然就更大了。

    (本章完)

第三百四十章 平衡() 
“赶情有地是坏事?总比咱一亩地没有要强吧,没有地,你逃得了徭役?”

    “做买卖,你不要交各种杂税?税卡饶得过你,门摊税你不交?”

    天启年间,对民间的各种税费的征收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天启四年时,朝廷的白银收入就达到了近八百万两,比起万历六年时的二百六十万两增加了好几倍。

    还是差不多的人口和一样的耕地,还是一样水平的实物征收,白银收入增加的几倍只能是从田亩加赋和税关加税中得来,也就是普天下的百姓的负担也增加了若干倍。

    如果再算上北方在冰期的严重的自然灾害,就是他们在万历末年到崇祯年间这二三十年里负担增加了十倍以上。

    原本的富裕或康之家都面临破产,更不要普通的百姓或赤贫阶层了。

    在场的人议论纷纷,竟是感觉在这个当口得到土地并不是好事,不排除有嫉妒心理在作祟,但无论如何,这一番议论在二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那个时候,恐怕在场的人们费尽心血,无非是要买几亩地留给子孙后代,更不要一下子好几十亩地了。

    “你们消息不灵通啊。”一个弓手持着鸟铳在外围护卫,听了满耳朵的议论声,他终于忍不住开口道:“给阵亡将士家族的赐田是巡检司范围内,黄榜银子照交,白榜由咱们巡检和上头打擂台,最少也少交一半,那边的田都有水,还有人教着怎么种地,每亩地最少收五六石,比起外头的地要多收三四倍!”

    “我听过这事。”一开始最早话的中年男子道:“张巡检自己买的田都引水用水车,投入很多,还有很多肥田的办法,收成确实很高。”

    “这个我也听,还专门去过,咱们也想学,没银子啊,那水车最少几百两银子,够咱赚十辈子,就算凑份子也凑不起,还得挖渠引水呢。”

    “可恨那些田主,防张东主防贼一样,去年人家要买地,我们那边的秀才死活不卖,还骂张巡检鱼肉乡里,地他倒↘↘↘↘,∨。c●是保住了,一百亩地的收成也不如人家十来亩,这旱田能和水田比,靠老天吃饭终归不如靠自己。”

    “要是有水渠,没水车俺自己挑水都成,不怕吃苦,可俺那最近的水渠都隔着五六里地,累死也挑不来水啊。”

    “唉,也不知道张巡检那边还缺不缺扛活的……俺想举家都搬到李庄去住。”

    “还轮得到你?李庄那边早就不收人了!”

    “来去咱就是苦命鬼呗。”

    “弓手,我要当弓手去。”一个青年男子开始也愁眉不展,只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拿抚恤的那一家人,此时突然醒悟过来一样,蹦起来道:“三十五岁以下都能当弓手,我今年才二十五,我要去报名。”

    “也对……”那个中年男子眼神一亮,道:“我今年三十四,身体也壮,还够格。”

    不少年龄或感觉自己体能标准还够的男子都面露思忖之色,当弓手其实就算是全职当兵了,不过,待遇好,吃的好,穿的好,练的虽苦,可拿的银子是边军的好几倍。

    实在倒霉,死在战阵之上,也是为了保卫乡里而死,落个好名声不,还能叫全家人下辈子都吃喝不愁。

    于其这样挨苦受罪,还真不如当弓手搏一把!

    后头的议论纷纷,马超人等人也是听了满耳朵,不过他们此时不便分心,更不能回头鼓励这些人加入商团……

    商团立了大功,而且是分散性的,各地的总团都不是一个人,比如灵丘商团名义上是朱庆余当总团,这一次朱庆余在倒韩事件中选择正确,在前一阵倒戈一击,把中尉被杀一事推到民练总团身上,又指出民练总团来自韩畦的授意和派出的人手,这件事可能成为压跨韩畦的最后一根稻草,加上郑国昌当了巡抚,朱庆余估计是要高升了。

    最大的可能就是选取御史,或在京,或在地方任巡按,对朱庆余这种有实际正印官经验,又经历过“战事”的文官来,是很有可能被外放为巡按的。

    天成和镇虏两卫的团首原本是指挥使张武昌,张指挥调任,新的指挥使对商团有敌意,暂时还没有总团团首,只是由马超人暂代。

    由于这些商团名义上不在张瀚或是和裕升之下,而且占了团练名义,现在张瀚决定再给各地的商团各扩编两个局,预计到天启元年的年底扩编一个司,这样张瀚可以控制十二个司的弓手兵力,人数可以达到近八千人。

    这也是建立在和裕升现在良好的运营情况和充裕的财力之下所做的设想,能不能扩编完成,还得看下一步的财力是否充足。

    训练也是按李庄的训练大纲进行,人员还要进行常态的交流,这样在天启元年的底年到二年春夏的时候,八千人左右的队伍稳固下来,各部的水平应该相差不多,不过肯定还是第一和第二司两个司拥有较强的战斗水平,毕竟他们离李庄工场最近,最新的军工产品是优先列装,然后老兵和有经验的军官人数最多。

    这也是张瀚的意思,商团的水平要赶上来,不过也要维持两个最精锐团队的存在,给后来者一追赶的空间,不管怎样的军队都有精锐和普通之分,张瀚更希望自己的部下会如同流水一般,不那么容易安于现状和腐朽下去。

    这些事情普通身份的团队中人也不会知道,马超人却是十分清楚,他当然期望天成卫这边的商团力量更加壮大,倒不是他想着能把这支武力纳为已用,而是马超人也好,甚至蒋大临张彦宏等人此时都是明白过来,有商团在,才能保护商会和自己的身家平安!

    做完了这件抚恤的工作,回到马车上的马超人闭目养神,蒋大临和张彦宏相对要轻松很多,他们坐在马车的另一边喝茶闲聊,还享受着马超人密藏的心。

    在轻微的颠簸中,马超人瞟了这两个旧日同伴一眼。

    这两人也还算努力,马超人心里盘算了一下,打算明年时援引这两人进入理事会,或是到评事会担任要职,根据马超人收到的风声,以后还会在各地陆续成立新的商会,并且进入的股本要求下调了……张瀚希望能照顾到更多的中商人,也使得商会里有更多中商人发声,能够代表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不希望各地的商会搞成大鳄们的俱乐部,把中商人的利益彻底抛在一边。

    由于中商人进入很多,理事会的门槛相应却提高了,毕竟理事会是商会的日常管理机构,就算各地的商会秉承的是张瀚的意志,但张瀚却没有分身术,无法进行繁杂的日常管理,各地的商会情况也不同,张瀚也不想派出分支机构进行垂直领导……这样的体制张瀚觉得会有问题,会有“中央”和“地方”之争,各地的商人肯定优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而垂支机构肯定优先考虑的是总部利益,派出机构的弊端大于利益,有限的自治比直接管理要高效的多,也能在利益之争上尽量杜绝决裂或是彻底的离心离德,最好的办法就是各地商会成立的理事会自治,不过张瀚也要确保他能完全控制各地的商会,股本占大头只是一部份,理事会而精,人员少而容易受控,这才是张瀚需要的。

    至于评事会的设立,当然是为了平衡,理事会而精,权力巨大,张瀚没有精力同时照管那么多商会,为了防止理事会的权力过大,当然需要加以制约,由中商人组成的评事会就是对理事会的有效制约。

    等回到商会之时,三个商人都惊奇的发现商会大门被士兵给包围了。

    当然不是商团的弓手,也不是边军,包围商会的是来自天成卫的卫所士兵。

    从破烂的几乎看不到颜色的鸳鸯战袄,掉色的破旧铁网靴,还有那些朽烂的长枪和生锈的枪头明显就能看的出来,几乎不需要任何询问或打听就能确定的事。

    大约有三四百左右的卫所军人围住了商会,并且扣押了过往人员,包括商会仓储区出门的几辆运货的货车。

    有二十几个家丁模样的在卫所军人中间,他们明显是中坚人物。

    一个叫李国华的指挥佥事正好骑马过来,远远看到马超人几个,双方一打照面,李国华的脸上满是尴尬之色。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