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17-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工匠,就算这样力量也肯定不足,张瀚亲自画样子给这些匠人,加了这个转向轴的马车也是近两个月才试制出来一辆。

    造车是必须的,北方的山地区域就算了,还是两轮车跑跑,那些州县到乡镇一级的道路能走下两轮车就不错了,只有京师连接各军镇的大型官道能走下大型马车,官道的条件也还稍好一些,这些地方恰好也是张瀚布局最多的地方,收粮运粮,离不开好的大车。

    以前的车均是两轮车,笨拙缓慢,设计很差,两匹骡子或驴拉着,一车最多拉十几石粮,近点的也装不到二十石,最多拉三千斤,一般也就是两千斤的载重,那种大四轮张瀚也看过,比两轮还笨重的多,拉的马要六匹或八匹,能接五千斤到六千斤,但行走速度慢的令人发指,而且十分易坏,用这样的四轮车还不如两轮。

    眼前这辆是新制的四轮车,张瀚画的图纸是按自己的记忆画出来的,车身较长,护板前高后低,前护板上镶嵌着木板钉死的座位,下面有搭脚,两层板制成了车夫的座位,在车夫座位下是前轮,有一根长杆加两侧护木连接前轮,这就是连杆,两个前轮并没有如以前的马车那样固定在木框上,而是用中滚轴和连杆相接,长长的连杆又被固定在圆盘式的前轴上,车辕与车身衔接的部份与前轮悬挂结合,这样骡马转向的时候前轮的悬挂也就整体转向。

    在张瀚观察马车的时候,李长年和一群马车组的匠人都是神色紧张,李长年两手都有些微微发抖,和王德榜不一样,他的制造过程几乎全是张瀚的提点,自己的贡献就在于手艺,如果这样还没做好,他感觉自己有负所托,几乎没有资格在这里呆下去。

    一想到这里,每个马车组的工匠都是汗涔涔的,他们在这里无异于天堂,若是被开革了还真不如去死。

    四周都是静悄悄的,连那些每常来回吵闹玩耍的孩童们都是很懂事的停住了嬉闹,在那些孩童眼中,张瀚就是天人一般,他们每吃一碗饭,每挟一口菜,父母均是告诉他们这是张东主的恩典,要他们牢牢记住。

    可能这时代亦有知恩不报或不知恩的人,但那究竟只是少数。

    “做的不错,很不错。”

    看了半响之后,张瀚脸上终是露出满意的神色。

    这一下,所有的马车组的成员都松了口气,这一下长吁短叹的,声响极大,几乎形成一股气浪。

    原本压抑的气氛一下子松开了,一个个半大不小的娃娃们在不远处欢呼起来。

    张瀚扭头看看那些孩童,王德榜看到自己家大小子也在里头,赶紧道:“东主,小人这就将他们撵开。”

    “不要撵,”张瀚笑道:“我是说你们这些小孩放着可惜了的,现下到处缺人,缺伙计也缺店主,也缺工匠,管库,帐房,到处都缺,这些小子看着也机灵,不管学手艺还是怎样,最好都是要识字……我知道你们也在教他们手艺,但年纪太小了手艺学着也入不得门,每日放着野也不象话,我叫人立个识字班,不仅是你们的娃子,还有店里伙计们的小孩都能来学,学费自是不收你们的,每日响午我还叫学堂供一顿饭,你们看怎样?”

    各家的小孩看着野,其实从早到晚都能帮家里的忙,这些匠户在院中养了鸡鸭鹅,都是小孩子们照料着,若不是供一顿饭,张瀚知道这些人心里未必情愿,虽说以他的威望和权力想怎样就怎样,但张瀚做事向来就是考虑周全,人家自己愿意和强迫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俺们多是睁眼瞎,不承望现在能吃饱饭,小子们还能读书识字,这有什么不愿意的。”

    王德榜说着就跪下嗑头,其余的匠人们都是跪下,众人均是将头在泥地上嗑的咚咚直响。

    后世的人不能理解这个时代的人对知识的尊敬和渴求,乡村里有一个秀才基本上就是横着走了,可以免丁役,可以免一定的田租,按朱元璋的规定是秀才优免三十亩,到了万历四十六年一个秀才基本上可以优免一二百亩,中了秀才就会有人投充来献田,图的就是优免,象范进那样的穷秀才毕竟还是少数,好处是实打实的,说话不管在不在理都被敬着捧着,中国人对读书人的尊敬是在骨子里的,结果现在大明的读书人实在不长进,这个民族和国家也被他们玩完了。

    张瀚没有扶他们,待各人嗑了头起来,他才笑道:“你们嗑我的头是谢我,我也受了,不过要是真心谢我,得空你们自己也能读书识字才好,有些东西书上均有,你们识得几百字就能看的懂带图的书,省了我不少事。这样,还是办个识字班,不过只对成人,学些实际速成的东西就好。”

    对这决定众匠人就没有刚刚那么高兴了,他们每日辛苦,晚上只想早早歇着,若再识字必定要花不少精力精神,但这事张瀚不容他们反对,也不商量,说完就又去看那马车,众人只好将话憋着,无法再说。

    “这马车套马用皮带,皮带要短而结实,这样转向和停车的时候车架不会直接撞到马身上,有个缓冲之力,骡马就不会受伤。”

    “是,东主。”李长年毕恭毕敬的道:“俺们一会就按东主说的试制一下,用牛皮来做。”

    “什么皮子不打紧,要短而牢固,套在骡马身上和车辆间有力量缓冲即可。”

    张瀚眼前的车子算是初步成型,最重要的就是车轮轴,原本的中国式马车是两轮固定在边框上,转向很难,而且笨拙易坏。

    用轴承与车架相接,加上前置的转向轴,车身更牢固和能够承重,转向也更方便,已经算是初步成功了。

第四十一章 挑人() 
“底下再用拉丝法制成我和你们说的弹簧铁丝,加在车轴与车架间隙,这样承重就更好,车也可以轻松拉的更多。”

    “是,东主。”

    四轮转向加上弹簧是马车史上很伟大的发明,其实中国早期也有过四轮战车,但没有解决转向和车轴问题,而且马战十分原始,后来被骑战淘汰,车辆在中国的发展就陷入了停滞。其实现在北方不论是四轮还是双轮马车都不是运输的主力,真正的主力是人力独轮小车,那种小车在张瀚幼年时还在农村见过,可想而知生命力有多强,一家子出远门,男主人用根皮带套在肩膀上,前头坐着女人小孩和行李,推车在田埂和夹渠上,健步如飞,那时的小车已经有橡胶轮胎,承重更多,一车推三四百斤也很轻松,一日走个五六十里都不在话下,后世的解放战争,就是百万民夫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

    在大同这里,民间用的最多的还是这小车,中产阶层和富户数量不足,对马车的需求量不大,张瀚是要搞大走私和利用物流来搞大帐局生意,最终统合北方的物流和金融业,再利用走私发大财,他对马车的需求是远超出普通商户的需要。

    张瀚最终道:“马车组人多些,按人头赏吧,也是每人五两,李长杆也拿二十。”

    这个结果皆大欢喜,两个匠头彼此对视一眼,然后又扭了头,他们当然想更上一层,不过看来暂时都没有这个机会。

    一群工匠毕恭毕敬的将张瀚送出来,外头正好杨秋匆忙赶了过来,见面就向张瀚道:“东主,天成卫那边有了些麻烦,李掌柜叫人给打了。”

    李遇春年前就到外头收粮,这两个月源源不断收了几万石粮,这人也算能吃苦,也算是拿实绩来效力赎罪,张瀚心里对此人的一些不满已经消解掉,听了杨秋的话,张瀚一皱眉,说道:“说话没头没尾的,仔细从头说。”

    “是……”杨秋喘了口气,回想了一下,才又说道:“这阵子已经有一些人家开始收麦,粮价向下,李二柜那里放着有三四千银子,这够买好几万石粮了,他在镇虏卫和天成卫都开始设点收粮,每日均收过百石,咱们的粮价公平,比那些小粮店要高的多,是以百姓都喜欢到咱们收粮点来卖,咱也不在称上弄鬼,收了一阵子卖粮的更多,还有蔚州的广灵的灵丘的都有人跑来打听,那边的粮店东主都慌了,派人请喝酒嫖院子,二柜都没理他们,结果那边找了些打行的青皮喇虎上门打了二柜,粮店也叫他们砸了,这几日已经无法再收。”

    “那是何人为主,具体有多少家参与此事?”

    “这个小人尚不大清楚,来报信的人也没说。”

    张瀚看看杨秋,说道:“我每常教你,遇事莫慌乱,不要声张,不可显露形迹,听事要听周全,问明白,想想话里的重点,然后来同我说,去打听事也是如此,你现在带两人,骑快马往天成卫城去,将这事前后首尾打听清楚明白,再回来报给我知道,懂了么?”

    “明白。”

    杨秋对这些事感觉十分拿手,各地的打行的老手对打听消息原本也是在行的很,毕竟打行对头很多,遇事需查明各方的背、景才好赚钱,打人只是打行赚钱的手法一种,打听出卖消息,敲诈勒索,绑票,每个打行中都有各种专业人士,杨秋也是其中一个。

    梁宏面露焦急,待看看匠人们回转,身边无甚闲人的时候,才向张瀚低声道:“这事没准是范家的手脚。他们向来在这时收粮,勾结官府早早下榜催收积欠,弄的各地鸡飞狗跳,这些大粮商趁机压价收粮,百姓手中但有,被那些胥吏青皮催逼不过,只得草草贱卖了事,有时候甚至一两三石还多些,收粮时还在弄鬼,种种伎俩叫人不齿,上次那李明达将粮卖给咱们,吃了个暗亏,他这人气量甚小,范家也不是能容人的,若不是东主关系跑的好,恐怕早就出手对付咱们。这一次天成卫城的事,没准就是范家在搞鬼。”

    杨秋转到前院,五十来个镖师正苦哈哈的练着,除了少数老资格的外,多半的镖师是各地分店送来轮训,每一个月轮一回。

    今日还早,正在练体能,每人的刀牌长枪摆放在两边,放的整整齐齐,丝毫不乱,王长富这厮鬼点子甚多,要紧的是这厮居然还识字,张瀚每日都叫他到府中去,傍晚去起更才走,两人一起研究戚大帅的兵书,不少训练办法都是两人这般研究出来,当然体能训练的很多内容都是张瀚贡献的,比如眼前这俯卧撑便是。

    在杨秋眼中,五十几人趴在地下再挺立起身,两臂撑起,各人的动作倒也还算整齐,喘气声也不是怎么急促,原本这玩意刚弄的时候,各人都浑不当回事,谁知做上几十个就胸臂酸疼,那些玩惯石锁的汉子亦是感觉吃力,后来才觉得这动作极好,臂力,胸背和腹部,包括腿劲都是练到,现在练了几个月下来,每个人均是连做二三百个也不吃力了。

    再有就是各种器械,每日在堡外跑圈,仰卧起座等等,每个人的体能都是大为增加,另外就是器械的训练,刀牌对练,刀枪对抗,长枪的枪术训练和长刀训练,彼此小队的配合,小队对抗,几个小队间的配合等等。

    变化是很明显的,原本脚夫和喇虎们就多半能打,这几个月练下来,三五个镖师打跑十几个青皮的事时有发生,各地的分店经常有人捣乱,打架是常有的事,这阵子和裕升镖师的名头已经变的十分响亮,杨秋走在回家的路上,和他打招呼的人变的越来越多,人们看向他的眼神也是渐渐有了些敬意,他原本在堡中一个打行中,现在旧日伙伴有不少跑来要求入伙,不过这里已经不再怎么招打行和喇虎,而是从各店的脚夫里收人为主,军户和农民中能打的壮汉也要,喇虎的数量从绝对多数已经降到不到一半,杨秋隐隐感觉这是东主有意为之,但具体为什么,他却不怎么能想明白。

    杨秋向王长富道:“长富,东主叫挑两人随我出门办事。”

    “好办,”王长富点头道:“随你挑就是。”

    众人齐涮涮看过来,出去办事免不得奔波之苦,而且也会有一定风险,动手打架没准会受伤什么的,可比起枯燥的训练来,到底还是出去办事更合众人的心意。

    其实在张瀚看来,眼前这些人训练并不算辛苦……早晨到午时这段时间是体能训练,跑跑步,练练器械,做做俯卧撑一类,上午几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中午休息一个时辰,下午按兵书上所记录的那样,练鸳鸯战阵,小队配合,练个人技艺,两人对攻,枪对刀牌,长枪对长枪,长刀对刀牌,长刀对长刀,这么混混,一下午又过去了。

    各人的精气神其实练的挺好,不管是脚夫还是喇虎出身,和裕升的这小三百的镖师都有一股子精气神,身体体能很棒,反应快,器械熟,彼此间配合也很默契,有时候在外头和人争地盘打架,三五个镖师能打跑十几二十个外地青皮,要是平时不训练,凭什么?

    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