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固所愿尔,何当请也!”
陈眕朗朗一笑,慢食李果,信马由缰,边走边教导:“名、利、性、命也,天下之万物,道之垂于术,皆难逃其四字。令则且思之,此果若植于危崖此果,若雍容于华堂此果,若置于伯仲此果,若不俱脯,仅余核”
一路往东,老者谈笑自若,挥斥方酋,将名利性命逐一抽剥,直指人性本心。年少者时而沉思,倏而大悟,面泛红潮,显然有所得。待得老者将诸般谋算纳川融海,年少者将其融会贯通之时,许昌已然在望。
“阿娘,阿娘”
荀羡踏蹬而起,搭眉眺望许昌,但见大道两旁人群如海,嘴角一裂,策马风回,奔至牛车边,笑道:“阿娘,许昌将至,孩儿已见阿兄矣”
郭氏挑开帘,探首望了一眼远方,恬静笑道:“近几日,我儿从习于陈家世伯,可有所获?”
荀羡眉宇一正,从怀中掏出仅余那枚李子,毕恭毕敬的递给娘亲,垂首道:“君子居上善,洞万物若观火,观已观人制于人,牧野于从容”良久,方毕,揖道:“娘亲,然否?”
“然也!”
郭氏将果子以丝巾包起来,小心翼翼的揣入袖囊中,看着英秀非凡的儿子,轻声道:“我儿,需得牢记,我颖川士族,非他郡可比,即在此:观已观人制于人。”
“诺。”
荀羡眉飞色扬,挽着袖子深揖,见阿娘未食李,即笑道:“阿娘,此李甚甜,为何不食?”
郭氏笑道:“且留于汝阿姐。”(。)
第三百五十一章 异日齐风()
残阳如血,层铺于颍河,一半瑟瑟一半红。
许昌城外,荀蕤领着颍川诸坞背临颍河,夹道相迎,颍川非同别郡,诸坞十之**乃祖逖复豫州后,侨居襄阳之颍川旧族所派遣,故而,得闻本宗前来,尽皆扛案抱酒,恭迎于道口。
席连席,案接案,中置坛坛老酒,各色吃食。
官道中,衣冠簇拥,莫论老少,尽皆翘首以待,虽冠带依旧褴褛,然神彩奕奕。
罗坞主入颍川已然六载,得闻本宗主母将至,终宵未曾阖眼,一大早便守侯于柳道边缘,而今日将落,终日滴水未沾,却不觉饥饿疲累,待见西面荡起一道绵延黑线,神情蓦然一怔,璇即,豁然大喜,一把拽住长子的手臂,颤声道:“主母,主母来也,快,快”
“是,阿父。”
长子与次子瞬间会意,当即扶着年老的父亲奔向西面,罗坞主被儿子架着,近乎足不点地,神情激动不已,待眯着眼辨清了荀氏牛车上的暗纹,老泪滚了满脸,“扑通”一声,跪伏于地,胡乱抹了把脸,稳了稳心神,正了正冠,匍匐长稽,朗声道:“荀福,见过主母,主母身子可好?家主身子可好?”说着,悄悄抬眼,辨了辨荀羡的模样,嘴唇一阵乱抖,朝着荀羡重揖:“荀福,见过二郎君!”
荀羡赫了一跳,勒马避在一旁。
“荀福荀福?!”
素手卷帘,郭氏看了一眼老态隆钟的罗坞主,眯着眼想了一想,继而,眉眼尽开,笑道:“原是荀福,勿需多礼,快快起来。”
“哎!”罗坞主脆声而应,蓦地一抬头,瞥见儿子们并肩伫立,当即勃然大怒,竖眉喝道:“主母当面,安敢直视也?速速见礼!”
“诺。”
几个儿子朴啦啦跪了一地,你看看我,我瞅瞅你,却不知该如何自称,只得硬着头皮,齐声道:“见过,主母。”
“混帐!”罗坞主猛地一拍额头,老脸涨得通红,既羞且恼,怒不可遏,便欲执拐教训。
“罢了,罢了!”
郭氏温婉笑着,摆了摆手,瞥了眼柳道,见众人皆已下车步行而往,拘了十来日,也有些困乏,便搭着婢女的手臂,款款下车。
罗坞主拄着拐杖,神情恭敬,落后半步。其乃荀氏老人,郭氏也不生疏,当即便问些琐碎的事。罗坞主毕恭毕敬的答着,蓦地想起一事,裂嘴笑道:“主母,大郎君于许昌,甚得祖豫州看中,多委以重任。自华亭侯执掌颖川以来,亦多有帮扶。”
“华亭侯”郭氏顿了一顿,眉头微微一皱,不作声色地道:“可是那华亭美鹤刘氏,刘郎君?”
罗坞主满脸洋笑,答道:“然也,华亭侯马踏洛阳,横锋陈留,战胡于野,逢战必胜,威名播于豫州,南北千里,无人不知。主母,小娘子现为”
闻听此言,荀羡两眼发光,眉飞色舞,搓着手,插口道:“阿姐何在?”
罗坞主笑意更甚,捋了捋须,朗声道:“小娘子身为汝南典臣,掌华亭侯骑军主帅,曾于虎牢关前,咆阵破关,阵斩石勒十八骑,更与洛阳一役,逐刘胡镇东将军呼延谟于野,横尸百里”
“妙哉!阿姐了得!!”
荀羡击掌大赞,恨不得身逢其会,却恁不地一眼瞅见娘亲满脸冰霜,当即挑了挑眉,轻声道:“阿娘,阿姐自幼即喜弓马,巾帼不让须眉,确乃了得!”
此时,罗坞主也会过意来,瞥了一眼主母的神色,心中蓦然一动,陪笑道:“主母勿忧,而今之北地,各郡皆传小娘子美名,华亭侯待小娘子”
“唉,罢了。”郭氏默然一叹,愁眉堆云,心道:‘美名徒奈何,身为世家女郎,年已十八,理当奉针捉绣,岂可终日与人持剑争胜!纵观千年,前所未有矣’
荀羡心知娘亲之意,耸了耸肩,恰见其兄阔步迎来,当下纵马向前,高声叫道:“阿兄,阿兄”
荀蕤也有两载未见娘亲与阿弟,神情极喜,瞥了一眼马背上的阿弟,笑道:“二弟,何为大也?”
荀羡眉梢一扬,翻身落马,答道:“乾居上,坤处下,人行于其中,乃大矣!”
荀蕤一边走向娘亲,一边随口道:“人行于乾坤,天地反复,顷刻即亡,何故为大?”
荀羡道:“体天道于自然,履自然于江湖,博浪而行其中,故而为大。”
“妙哉!二弟已然长成!”
荀蕤微微一笑,甚是开怀,拍了拍阿弟的肩,大步奔向娘亲,待至近前,正冠撩袍,跪于黄土中,稽道:“娘亲,孩儿不肖,未能秉孝承膝,尚请娘亲责罚!”
“我儿,快快起来。”
郭氏一把将儿子拉起来,搭着他的手臂走向迎接人群,待见佐近已无外人,委实放心不下女儿,皱着眉头,轻声问:“蕤儿,汝阿姐可好?”
闻言,荀蕤愣了一愣,眉尖跳了跳,暗自沉吟一番,低声道:“阿娘,孩儿已然劝过阿姐,奈何阿姐,唉”言犹未尽,叹了口气。
郭氏神情了然,拍了拍儿子的手背,眼角由然一酸,泪水险些滚落。
“壮哉!!”
恰于此时,不远处暴起一声大赞,不是别人,正是荀羡,母子俩寻声望去,只见许昌城门嘎吱吱一阵乱响,璇即,内中铁甲鱼贯而出,数千人踏步齐行,未闻他声,唯余沉重雄浑的步伐与铁甲锵锵声。
当先数骑,顶盔贯甲,横打丈二剑槊,肃然引军至颍河畔。
“鹰,鹰”正中一骑肩上停着一只鹞鹰,便见那鹰猛然一声长啼,璇即振翅,撕风裂云、直斩苍穹。
那人慢慢扫了一眼官道,高高斜举剑槊,喝道:“郎君将至,列阵!”
“霍、霍霍”、“虎、虎虎”
整齐划一的咆哮声,恰若滚雷云爆,直直裂响于心头,撞得人牙齿发酸,浑身战栗,情不自禁的不住后退。而对阵,只得数十息,阵势即成,呈锋矢阵,剑锋直指官道。随后,数千人静默,手按寒刀,微微倾身,虎视前方。
“蕤,蕤儿”郭氏面白若纸,紧紧的捂着胸口,嘴唇颤抖不休。
“娘亲莫惊,此乃戌城军士!”荀蕤瞅了瞅战阵,眉心凝川,撇了撇嘴,暗自腹诽:‘太过,太过矣’
陈眕眉梢轻颤,背负着手,缓缓捋须,强压心中震惊,笑问:“此乃,荀氏精曲乎?贤侄背城列阵,半道夹迎,颇具古风矣!类其父,恰类其父矣!景猷兄,后继有人矣!”(荀蕤之父,荀崧,字景猷)
郭氏与荀羡,齐齐看向荀蕤。
“非,非也”荀蕤顿时挂不住了,面上蓦然一红,瞥了瞥娘亲与阿弟,复瞅了一眼战阵,涩然道:“世伯容禀,此乃华亭侯之白袍矣!”
“鹰,鹰”
暨在此时,鹞鹰去而复返,尚且复来两只,三只鹞鹰呈“品”字形,低低斩过林梢,盘旋不去,啼声苍劲。荀蕤抬头仰望,神情幽幽,怅然道:“华亭侯,来也”
北宫与薄胜等将拍马纵来,朝着陈眕捧枪一礼,复对荀蕤道:“荀内吏,郎君已至,我等理当前迎,暂且别过!”言罢,倒拖剑槊,如风卷走。
少倾。
“轰隆隆”
天边响起滚蹄声,林梢与草海中的鸟雀闻声而惊,扑簌簌溅飞,地皮亦因此而轻吟震颤,矮案上的瓜果等物滚了满地。
“呜,呜”
苍凉的号角裂风乍起,来回穿插于云宵,璇即,雷爆如雨,马蹄踏碎风海,辗烂静湛,蛮横极致的撞入眼帘,铁甲漫云,巨枪排城,倾山倒海般袭卷而来。
闻者噤若寒蝉,观者脾胆眦裂。
俄而,来势渐缓,唯余两骑并肩风驰,疾若雷电,左首之人白骑黑甲牛角盔,大红盔缨随风翻卷。右首之人,浑身华甲,额缚红绸,肩披大红披风,被风扯得冽冽作响。待至三十丈外,白骑黑甲故意落后丈许,右首之人秀足踏蹬,高高勒起马首。
“希律律”
朱红焉耆马人立而起,振声长啸,奋力刨着前蹄,女将军人随马起,英姿飒爽,无人可匹。
“阿,阿姐,壮,壮哉”荀羡不停的眨着眼睛,嘴巴张得老大,足可塞入一枚鹅蛋。
“灌,灌儿”郭氏泪眼婆娑,神情复杂无比。
“唉”荀蕤摇了摇头,一声长叹。
陈眕面带微笑,捋须赞道:“异日齐风,荀氏之娇儿矣。”
“娘亲!”
荀灌娘身子俏俏一旋,红氅飞扬间,已然下马,牵着焉耆马走向娘亲,眸子一眨不眨,与娘亲默默对视,继而,眸子一颤,眼底泛酸,松了缰绳,一头揉入娘亲怀中,唤道:“娘亲,娘亲,灌娘不孝”
“灌儿,灌儿”郭氏乍然一见女儿,心若琉璃,瞬间崩裂,满腔满意唯余疼爱,轻轻的抚摸着女儿的脸颊,泪滚如珠,一叠连声。
“咳”刘浓捉拳于唇下,重重一声干咳,璇即,翻身下马,来到众人面前,团团一拱,朗声道:“华亭刘浓,见过诸君!”待转至郭氏时,剑眉一低,嗡声道:“刘浓,见过荀伯母,伯母一路辛苦!”
“哼!”(。)
第三百五十二章 寒蝉秋鸣()
月勾上弦。
冷凝似冰,秋蝉残鸣。
天轮月色凉如水,洒入小院作影笼。笼中薄蝉,鸣声微弱凄切,仿若婴儿悲泣,与盛夏欢唱不可同日而喻。
此乃荀氏旧院,曾荒弃数载,经得荀蕤两载细心修缮,已渐复昔日模样,院墙植着月桂树,飘香四溢。
夜筵已毕,刘浓与颍川旧族之间,虽难言宾主,然各自尽欢。
而此刻,刘浓就着丝丝蝉鸣,身袭修颀箭袍,跪坐于树下笼影中,在其身侧,左右成列,刘胤、言续、北宫、薄盛、唐利潇、冉良、薛礼、王平诸将,一一在座。
如今,刘胤身为步军主帅,北宫为副帅,前者控轩辕关主掌颍川战事,后者据许昌抚颍川诸坞。现下,北宫正小声的回禀着颍川诸坞态势,刘浓端着茶碗慢品,时而点头沉思,倏而轻言细问。
待北宫禀毕,刘胤按着腰剑,朝刘浓含首道:“郎君,桃豹据洛阳,其人贪诈凶顽,时常遣零星胡骑越岭而入,肆意侵扰颍川,数月以来已有三起。来骑不过百,实不足虑,已然尽为刘胤斩首。然,因其风迅诡诈,故而,颍川难若汝南安矣!”
流骑即若飞蝗,于城无忧,专肆掠野,危害实大,刘浓稍作思索,把盏一搁,沉声道:“冉良、王平听令!”
“令在!”冉良与王平按剑垂首,王平亦乃乞活军旧部,极擅弓马。
刘浓道:“即日起,冉都尉率两千白骑、王曲都率其部轻骑归入颍川,逐胡骑于野,但有来者,毋宁一骑脱逃,即杀无赫,标首关旗!”
“诺!!”二将轰然应诺。
刘胤看了一眼唐利潇,浓眉一挑,嗡声道:“郎君,来而不往非礼也,擅守者必然擅攻,只守不攻非行兵上道,若得三千骑,刘胤即愿一战,斩桃豹之胆,以好为日后计。”
刘浓微笑道:“但且言来。”
刘胤虎目吐光,语声沉稳:“洛阳屯军万五,桃豹性贪,故而缜微,然,缜微者必受关已利诱。洛阳之战,桃豹惨败于郎君,引以为耻。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