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唐悍匪-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排一共一百五十名弓手的密集箭雨,当场又打下了七八十骑定难军,加上之前的重骑兵伤亡,定难军的总伤亡已经瞬间接近到一百二十骑,士气也到了崩溃的边缘。

    好在只有五十米了!

    所有的定难军骑兵都在咬紧牙关坚持着!

    再坚持一下,只要冲进前方的步兵阵列里,这些排列得看起来比较松散的振武军步卒,一定会在定难军骑兵的强烈冲击下,阵型大乱四处逃散。

    “杀啊!冲啊!”

    一名定难军骑兵队长刚刚喊了一声,就被早已盯上他的一名振武军屁字兵一箭射在战马身上,当场整个人向前跌倒,脖子摔断死掉了。

    算他死的早!其他的定难军骑兵们运气就更糟糕了!

    只听前方有人喊一声奇怪的口令,那些拿着大型盾牌,已经侧过身子的振武军步兵们,突然一起将手中的长矛扔了过来!

    有人将手中长矛扔过来,冲阵的定难军骑兵们当然不会有什么感觉,问题是振武军第一排五十名重步兵一起动作,五十根长矛一起飞了出来,那就完全是两回事情了!

    这五十根长矛排着整齐的阵型从空中飞来,带着嗡嗡的啸叫声,毫无阻碍地穿透了三十多名冲在最前面的定难军骑兵或者战马的躯体,带着通红血迹的长杆,继续插向后面还在向前冲的定难军骑兵!

    不到两秒钟时间,第二排五十名振武军重步兵手中的五十根长矛也凌空飞了过来,然后是第三排,第四排,第五排!

    定难军骑兵的冲锋,仿佛是海浪拍向堤岸的峭壁似的,瞬间被中止了!

    过两百骑的定难军骑兵被长矛穿透跌落马下,或者被长矛叉住钉在地上大声惨叫!然后被接踵而来的密集箭雨彻底射死!

    仿佛是电影里慢镜头中凝固的海浪,振武军步兵阵列前方五十米的空地上,眨眼间就堆起了一大团鲜血淋漓的死尸堆!触目惊心,惨不忍睹!

    跑在后排,因为及时拉住缰绳而幸存的不到一百骑定难军骑兵,顿时一哄而散,纷纷拨转马头,一窝蜂地跑回了府州城,一边跑还一边急着大叫:“关城门,关城门!”

    此时,站在城楼上观战的定难军副指挥使,却早已吓得目瞪口呆。

    这人懂军阵。他这才注意到,这支振武军的步卒方阵,装备是多么的完整,行动是多么的统一!连走路都是一起迈左脚,再迈出右脚,竟没有一人迈错!

    在没有鼓点的情况下,居然靠几个队长的喊声,就能做到步点一致,动作整齐划一!

    这可是一支从未见过的,久经训练,战斗力极强的精英步兵方阵!

    中原的唐军,从什么时候开始,还有步兵训练这种传说中的福利了?

    接下来的一幕,让这位副指挥使本人的士气直接归零!

    前方已经没有敌人,振武军开始变阵,前方三排的保持不动,从第四排开始,后面的几排一起穿过前排,开到了前面。

    振武军原来前三排是弓兵与重步兵的搭档,后面五排是轻装长矛兵与重步兵的搭档,这么变阵后,轻装长矛兵与重步兵的搭档变成了在前面,然后在左郎将黄志的指挥下,整个方阵继续向前开进。

    问题是,前面是几百具定难军的骑兵和战马堆起来的死尸!你们不绕道吗?

    血淋淋的,血肉模糊的,堆成齐胸高的大堆肉团!

    一声令下,这支步兵方阵就毫不迟疑,径直地向前开去,闯入了尸堆!

    第一排的重步兵和长矛兵走过时,捅死砍死没死透的人和马,同时用盾牌和长矛将挡路的尸骸推开,就这么在肉堆里开出了一条血路,直接穿了过去!

    刚才掷过矛的重步兵走过时,也顺手拔下插在尸体上鲜血淋漓红彤彤的掷矛,胡乱在身上擦干血迹,就重新拿在了手上!

    尼玛这支军队还是唐军吗?

    哪怕已经有上百名振武军士兵一边走一边呕吐,队形却是丝毫没有乱掉!

    站在城墙上的定难军副指挥使,是一名来镀金的党项贵族,本来不属于这支定难军骑兵,只是过来挂职挂经验,积累一些军旅生涯的资历,方便以后在定难军中继续升迁而已。

    这种温室里养大的官二代,虽然学过兵阵之术,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阵。

    今天这场战斗算是他领兵的第一次打仗,虽然打败了,但是能坚持到现在还站在城楼上,已经很不简单了。

    但是看到振武军残忍地穿越尸堆时,他实在受不了了!

    一股刺骨的寒意,从他背脊上升起,直窜后脑勺!

    “撤退,全军撤退!”

    二话不说带着刚才跑回来的几十骑骑兵,和另外五百骑准备守城的定难军骑兵,扔下满城的百姓,一起从另外一个城门跑掉了。

    定难军逃走了,原先跟着定难军准备守城的几百名乡勇也一哄而散,更有一些从银州过来做生意的定难军官商,也一起快马跟在定难军后面逃走。

    来不及逃走的,就没办法了,振武军已经进城了!

    满身的血腥气,沉重的盔甲,整齐的队形,哪怕仅仅是走路的步兵,也让所有的府州百姓胆战心惊,人人敞开大门,赤手空拳跪在自家门口,生怕新来的振武军找到什么借口,砸门进去杀人抢东西。

    还好,振武军并没有开始抢掠,简单布置了一下防务,兵士们一部分上了城墙,一部分在重要街口排阵站岗。

    带路党们找来了当地的文官。

    “你是府州留守?”

    “是是,不知将军有何吩咐。”

    “交税!”(。)

第一百五十九章 美人多祸水() 
黄志

    赵将军下了命令,府州是振武地区的固有领土,府州城里的百姓也是振武地区的百姓。既然府州已经收回,里面的百姓不管是哪一族的,都是振武的百姓,决不允许掠劫和滥杀无辜!

    所以,振武军进城后,连老百姓的屋子都没有进,只是关闭城门,抄查了几家与振武军和契丹人关系较多的商户和外来移民,其他府州百姓丝毫没有去打扰。

    当然,收税还是要收的。

    收税是拿下府州后的最重要工作,十年没交税的城市,就算按每人每年1o元收税,小一万人的城市也能收上近百万元的税了,当然,镇压某些依附定难军或者契丹人的土豪,没收家产什么的,又获得了过百万的额外收入。

    只是,赵将军说了,在府州收的税,先不急着运回来,可以在当地先用。

    用来干什么呢?造黄河大桥!

    当然不是后世那种巍峨的钢筋混凝土大桥,而是铁锁吊桥,造好后可以容纳一人双手扶着铁链过河。

    府州附近的这一段黄河,在河流中央,后世有一块面积很大的沙洲,足有一公里长,两百多米宽,在后唐时期,这个沙洲只有大概一辆公共汽车那么大,算是一个江心小岛。

    在这个江心小岛上,打几根桩,形成一个支点,然后两边各挂两条一百多米长的铁链子,就可以做成一个简易吊桥。

    一旦吊桥建起来,就算是打通了两岸交通,大军调动就容易得多。

    为什么要做桥呢?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地区,黄河可是区隔振武军和定难军两边的一道天堑!

    有人就奇怪了,咦,振武军不是已经过了河,打下府州了吗?定难军也没怎么死守府州啊?怎么还说黄河是天堑呢?

    说得出这种话的人,就不太懂军事了。

    如果对方只是一个很小的势力,这么说就没错,既然振武军过了河,天堑也就不存在了。为了生存,这个小势力也一定会死守府州的。

    问题在于,定难军可是号称拥兵十万,在河套地区赫赫有名的一方土霸王!他才不会死守府州城呢!有了这么强大的实力,只要黄河不断流,这个天堑的意义,就始终存在!

    比如,你赵平狠,派了五千兵偷偷摸摸过了河,打掉了我的府州,然后呢?

    你的五千兵回不回去?不回去的话,我五万大军可要过来了啊!我五万大军一到,你那五千军就再也回不去了!

    你要派援军?派多少呢?总不可能派十万兵过来吧。就算你派十万兵过来也不怕,我这边十万兵只是常备兵,动员起来随时可以拉出三十万人!你敢派多少兵过河,就有多少兵死在河西!绝不可能活着回去!

    这就是大军阀之间作战,各种天堑的用法了。

    何大仙算来算去,怎么算这都是一个死局,只好想办法抹平黄河这个天堑了!

    怎么抹平?造桥!造黄河大桥!

    谁来造呢?当然是府州人民啊!什么叫做投资拉动经济懂不懂?我们刚刚在府州收了两百多万的税,那就赶紧用啊!府州各行业的人民注意啦,冬天不种地不放羊,在家猫着也没收入,不如报名来造桥吧,振武军按工种按天工资,绝不亏待你们!

    一切物资采购全在府州,一切劳动力全部用府州的。估计这座桥造起来,将大大地拉动府州的炼铁业和建筑业,快提高府州的河道桥梁工程技术,未来府州河道局也可以去其他地方建造更多的黄河大桥。

    相关的其他辅助行业比如工程机械,旅馆业,餐饮业,青楼业,人口贩卖业,血汗工厂等等都会借这个造桥的大工程,获得极大的展,至于黄河大桥通行后,各地客商云集,采用这条商道带来的收益,那就更不用说了。

    从府州收上来的税收,将带动府州经济迈上一个新台阶!

    当然,造这个桥可不是一天就能造好的,为了防止定难军冲进来捣乱,干扰造桥这一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振武军仅仅守住府州是不行的,必须拿下麟州。

    麟州才是大城市,而且城高墙厚,是抵挡未来定难军反击的重要堡垒!

    “桑哥,不好意思啊,心急了点,所以自己冲进府州了。”黄志拉着赵桑喝酒,真诚地道歉。

    “算了,总算没死一个人,府州就算是你的了,不过,麟州我来打,你别跟我抢!”赵桑傻傻的,人比较老实,看着喝酒喝得油光满面的黄志,却是拿他没办法。

    “那是,那当然,桑哥出马,拿下麟州还不是跟玩儿似的!”

    赵桑五千人马全部过河后,只在府州待了一个晚上,就拉大队继续前进,乌泱乌泱地去打麟州了。

    且不说麟州之战,我们先回到几百里外的石州这边。

    韩匡嗣在石州城里找到了真爱,公子哥儿的恶劣习性表露无遗,连续两天的时间里,啥公务也不管,全部一脚踢给陈田,自己整日里陪着冯玉琲小姑娘躲在后花园里吟诗作画,赏花赏月赏玉琲。

    韩匡嗣本身就是个大才子,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这下施展出全身解数,风流倜傥,温言温语,将他自己那让天下少女痴心向往的绝世美男子的魅力挥到十足!

    冯玉琲这种才十四岁的小姑娘哪里抵挡得住,被迷得晕晕乎乎,连自家大门在哪个方向都忘了。小姑娘早已芳心暗许,就差半夜敲门直接自荐枕席了。当然,冯玉琲毕竟还是一名家教森严的贵族少女,大家闺秀门槛重重,倒是不会真的那么不自重的。

    所以,韩匡嗣借口冯濛投降后,要让冯濛去见见赵将军,其实是为了让赵将军做媒,便带着冯濛全家一起返回振州(原振武新城),石州城防的事情就丢给陈田了。

    至于裴宝满和王彩云,他俩还在度蜜月啊。

    石州城可比方山县热闹多了,也有趣得多。这俩小县城里出来的乡下青年男女进了大城市,自然啥都新鲜,也不愿回去了。更何况韩匡嗣为了奖励他俩攻城有功,送给他俩一套市中心最繁华地段的三进套土豪大院,还配了几个厨子奶妈丫鬟小厮去伺候他俩。

    韩匡嗣那是情商多么高的人啊,一看这俩乡巴佬憨憨的模样,就知道怎么去留住他们的心了。

    怎么留啊?让你做老爷啊!

    这还是裴宝满夫妇第一次享受到做老爷的待遇,享受到如此贴心而愉快的大城市土豪的奢华生活,裴氏夫妇非常满意,便答应继续留在石州度蜜月,天天努力在室内挥汗如雨,做着各种人类匪夷所思的极限运动,倒也很是勤快。

    只是没想到,韩匡嗣才离开一天时间,晋军就来了。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石敬瑭手下的晋国第一大将,正史上后来的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

    在正史上,刘知远在石敬瑭做皇帝的后晋时代也是风云人物,武力高强,治军严谨,镇守太原,官封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不满石敬瑭“父事契丹”,对契丹的态度非常强横,在晋朝时期曾经调任幽州节度使,防守幽州,数次大破契丹军,声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