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唐悍匪-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诈定难军来这里的意图。

    哪知这头倔强的小毛驴居然又没搭理他这个“高官”的自报家门,还嘴里不干不净的说着不尊重人的怪话。

    还要拿手中那把不到十斤重的劣质三叉戟来指着我?

    何大仙一生最讨厌两件事,一是他好好说话的时候别人不搭理他,另一件是随便拿个什么东西去指着他。

    实在太粗鲁了,太没礼貌了!

    刚才在那个豆腐渣工程似的所谓的“神池关”,何大仙自报家门没人理他,到了这个定难军校尉面前又自报家门还是没人搭理他。

    尼玛这就是你们这帮低级军官混的不好的原因了,见到高官一丝敬重之心都没有!

    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要想找到像韩匡嗣那样的高贵聪明懂礼貌,又知道尊重和体贴他人,让每个人都如沐春风的人,实在是太难了。

    何大仙怒了。

    二话不说,举起马槊,拍马就上前,摆出一副帮你老板好好教训你一下的姿态。

    哪知这定难军的小校尉也是硬气,见何大仙举槊拍马就来,也举起手中三叉戟冲了上来。

    那就没办法了。

    本来你可以逃,也可以投降,但你偏偏要上来送死!

    两个相互之间陌生的将领上马交战,第一回合是没人会有所保留的。毕竟大家面对面真的打起来,反应和使力都在一瞬间,不是你想装逼你就能打赢的,留力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一场灾难。

    两马相错,只见“新任振武巡边使”赵将军手中七十二斤大马槊奋起全力朝着定难军校尉狠狠地砸了下去,咣当一声,定难军校尉手中的三叉戟立刻折断,沉重的狼牙棒头直接敲在了那颗没有戴头盔的大好头颅上,当场像打碎了西瓜似的,血肉模糊,红白相间,面目都分不清了。

    何大仙也是反应很快,眼见已经打死了人,下一步毫不犹豫就要杀人灭口!

    回头望向身后的十几名赵家军骑兵,口中大喊一声:“战!”然后没有任何停滞,继续拍马向前,朝着那定难军校尉身后的二十多名骑兵冲了过去。

    那些定难军骑兵还没反应过来,只是下意识地跟着长官起步奔跑,哪知眨眼间自家主将被人爆了头,然后那蛮子就已经冲到了面前。

    电光火石之间,何大仙手中沉重的“堕马槊”凌空甩了半个圈,将靠的最近的左边那名骑兵的上半身一棒子敲碎,槊头丝毫没有减速,划着残影又撞到右侧一名定难军骑兵的侧腰上,将那人直接从马上推了下去,在地上翻滚着,浑身鲜血淋漓,眼见不活了。

    沾满了淋漓血汁和黄白脑汁,杀气腾腾的狼牙棒形状马槊头再次高高扬起,砸向了跑得稍微靠后的第三名定难军骑兵的头上。

    那第三名骑兵大惊,连忙举起手中马刀去格挡。

    何大仙发飙,哪里挡得住!沉重的马槊砸了下来,咣一下砸断了骑兵手中马刀脆弱的木杆,将他的脑袋啪嗒一下砸进了胸膛里,巨大的冲击力甚至使得那匹战马也双腿前跪,翻滚倒地。

    眨眼间连杀四人,何大仙冲过了定难军骑兵的横线,直接向他们后面的帐篷区跑去。

    侥幸逃过何大仙铁锤的其余定难军骑兵们,面对的正是排成一排横列,紧紧靠在一起,动作整齐划一的赵家军十三名骑兵!

    卧槽,这么大的草原上,要不要挤得那么紧啊?难道你闻不到旁边那家伙身上的狐臭?

    你们这算是在跳芭蕾舞吗?

    搞笑你们是认真的吗?

    四个小天鹅?哦,sorry,是十三只小天鹅!

    等这些定难军骑兵冲到跟前,才发现这些唐军骑兵似乎不是在搞笑或者跳舞。

    第一个靠上来的定难军骑兵面对的是赵四五,一看大家都快要撞上了,那赵四五居然还在装逼,长长的马刀远远地伸在右边,丝毫没有来抵挡的迹象。那定难兵心中大喜,手中长刀使劲一顶便刺向了赵四五。哪知赵四五看都没看他一眼,左边另一名唐兵却突然将手中长长的马刀伸了过来,轻轻一顶就格开了他的马刀,然后顺着长杆一路切下去,等那定难军骑兵反应过来时,人家的长刀已经切到他的脖子边了!

    咕咚一声,一颗脑袋被切掉了。

    然后又是咕咚,噼啪,一通乱响,正当面的九名定难军骑兵纷纷滚落马下,而赵家军的骑兵们只是被喷了一头一脸的血而已,毫发无损。

    转过身来,第二个回合,剩下八名定难军骑兵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了,再次向完成转向的赵家军骑兵冲了过来,其中冲在最前面的是一名定难军伙长,武功还是不错的,冲到跟前时已经时刻关注着右手边那支另一个赵家军骑兵的马刀,见到果然是其他人来帮他格刀,这名伙长反应也快,随手挑开从一旁挡过来的马刀,寻个缝隙便刺了进去。

    然后便见到正当面的那名骑兵左手手臂上绑着的一块厚厚的木头,噹地一下挡开了刺过来的刀,左右两匹马相互一挤,就将这位定难军伙长给挤下了马,摔了个头昏脑胀,半天都爬不起来。

    只有一名定难军骑兵手中的马刀,成功地避过了所有的拦截,砍到了一名赵家军骑兵赵二七的前胸,只听噹的一声脆响,长刀被弹开。

    尼玛,原来里面还有一层钢甲!

    是的,因为属于行军途中,赵家军骑兵的身上并没有装备在阳方口大战中出奇效的人骨哨子,但是还是按照契丹重骑兵的配置,人人的胸前都垫了两块薄薄的铁板,脑袋上也戴了个半盔。本来人家契丹重骑兵的标配就是拿来冲阵的,哪里会惧怕轻骑兵!虽然为了行军减重,赵家军只装备了一半重骑兵的盔甲,但用来对付这帮定难军轻骑兵那是足够了。

    十三人对付二十一人,两个回合下来杀死十二人,何大仙砍死三人,撞落马下四人,赵家军只有一人落马受轻伤而已。

    最后两名定难军骑兵眼看不对,赶紧拍马转身就想逃跑。

    但是,哪里逃的掉!

    前面又出现了一百多骑唐军围了过来!

    且不说这些骑兵的战斗,先看何大仙那边。

    刚才何大仙杀透定难军骑兵的阵线后,没有再管后面的情况,单枪匹马直接就冲进了围着围栏的帐篷区。

    这个帐篷区面积不小,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是牧民圈住马群和临时居住的地方。

    何大仙刚刚冲进帐篷区,就见两名手持马刀,骑在马上,一身牧民打扮的男子一脸的愤怒,正向他冲了过来!

    尼玛,今天怎么忒多人来寻死呢?

    两个牧民一老一少,老的大约四五十岁,身材高大,穿一身褐色的锦袍夏衣,腰扎一条五指宽的牛皮腰带,手持一杆红樱长枪。另一名少年则看起来十四五岁的样子,一脸的稚气未消,身上同样是锦衣长袍,手上也是一杆红樱长枪。

    这两人一看就是有钱人,应该是这个牧场的老板和少爷了,只是虽然勇气可嘉,但是看他们骑在马上笨拙地举着长枪的样子,显然是不会武功,也没有战阵经验的俩菜鸟!

    按说军人怎么可以欺负老百姓呢,但是何大仙可没有这个想法。

    管你是谁,敢拿枪来捅劳资,劳资自然一锤子砸死你!

    胯下战马飞奔,何大仙手中七十二斤大马槊挥舞起来,带着凌厉的风声就向那不知死活的一老一少扫了过去。

    就在这时,远处帐篷里突然跑出一名少女,嘴里凄厉地哭喊了一声:“爹爹!”后面也同时追出一名中年妇女。

    何大仙一下就愣住了!

    说时迟那时快,手中长槊已经改变方向,变成了上挑,噹地一下格飞了老人的长枪,自己也松手放掉马槊任由其飞了出去,然后闪电般伸手捉住老者的腰带,一下就将那老者扯了过来。左手边少年的长枪也刺了过来,何大仙左手手臂上当作臂盾使的“曜石盾”轻轻隔开枪头,也是伸手一把抱住了那少年的腰,将那少年也一起抓了过来!

    腰肢细长柔软,这少年也是个女孩子!

第五十五章 娇俏小炉鼎() 
何大仙生擒了一老一少两个不知死活的家伙,拉停战马,翻身下来,不等怀中两人挣扎,便狠狠地将二人掼在草地上摁倒。

    然后抬起了头,看到刚才叫出声的那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拉着满脸的泪花急奔过来,一下扑在老者的身上,拼命地哭喊着:

    “爹爹,爹爹。”

    夏天衣服穿的少,虽然也是一身标准的牧民长袍,却因为扭着腰,将小姑娘的腰身裹得紧紧的,妖娆诱惑的小葫芦身材一览无遗。

    何大仙站起身,后退两步,看着趴在她老爹身上痛哭流涕的小姑娘,心中可是乐开了花,口水都差点流出来了。

    有人会问,那何大仙不是号称千年老妖精么?不是早已阅尽人间绝色了么?怎么看见个还未成年的漂亮小姑娘就把持不住了呢?

    难道是马肉吃得太多,饱暖思那个什么欲了?

    你们实在是想太多了!

    何大仙看人可不是看脸蛋的。

    要说那姑娘确实是长得好看,但毕竟年纪还小,身形都还没有长成呢,扁扁的跟条带鱼似的,哪里入得了何大仙高贵的法眼!

    反倒是刚才被他一把拎下马来的那名舞刀弄枪的大姑娘,十四五岁左右,年纪稍大一点,身材也基本脱离了童女的模样,长腿细腰,前凸后挺,婷婷玉立,算是初长成的大姑娘了,而且脸蛋长得比那小姑娘还要漂亮。

    可是偏偏何大仙正眼都没去仔细瞧过人家这位大姑娘,眼珠子咕噜噜地瞎转着,就盯着这个刚刚跑过来嚎啕大哭的小姑娘了。

    你当何大仙是在看美女么?人家是在看炉鼎!

    至于什么是炉鼎,闲的慌自己可以去百度一下,这里就不解释了。

    这种战乱年头,老百姓普遍营养不良,女人更是贱的跟路边野草一样,没几个人可以吃得饱,能顺利长大已经算是很有福气了。

    一个好的炉鼎,必须在五岁以前就吸收足够的地气,而吸收地气的首要条件就是身体健康,营养充足。

    即使五岁前的女孩营养保证,地气吸足,还要看天赋和骨格。能够选出来做炉鼎的,一万人里都找不到一个!

    这就是为什么仓促之间看到这个罕见的小炉鼎,何大仙定力那么强的人,一下子也有点手足无措了。

    幸好这时身后那些赵家军的骑兵们已经围了上来,跑过去将帐篷里的其他人全部都赶了出来,圈在了一起,用明晃晃的马刀押着。

    一共有三十多人,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只有两个半大的小伙子,嘴上还没长毛。

    老者在一名中年妇女的搀扶下萎顿地坐在草地上,那俩姑娘则神色紧张地蹲在老者的背后。

    “叫什么名字?”

    “李弘基,太平山庄庄主。”

    “是拓拔家的?”何平早就看出这一窝都是党项人,一说姓李的,还以为是定难节度使李彝超家里的亲戚。

    “不是的,祖上一直就姓李。敢问将军是什么人?”

    “某,乃新任振武巡边指挥使,赵平。”

    李弘基是个有文化的人,一家人从祖上开始就仰慕和模仿汉文化,早就对汉人的各种礼节规矩倒背如流。一听就知道这位是后唐朝廷的大官,慌忙站起来,似模似样地拍了拍黏在屁股上的杂草,双膝跪下,双手撑地,五体投地伏拜了下去。

    “小民见过赵大人。刚才小民还以为是马贼来袭,多有冒犯,望大人体惜勿怪。”

    何大仙自从正式打出“振武巡边使”的名号以来,这是首次有人如此玲珑得体地给他行了个正式的大礼。顿时整个人骨头轻飘飘,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舒坦得不得了。

    没办法,初次尝到权力的滋味的人都这样。

    虽说何大仙是千年老妖,见多识广,可这幅肉身是赵尔苟的。凡人体内各种化学物质太多,各种肽,各种胺,各种酚不断地交叉反应,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实在是很麻烦,想管也管不了那么多。

    既然到了凡间一游,偶尔嘚瑟一下又何妨。

    何大仙才不是个拘小节的人。。。。。。。嗯,的仙。

    “免礼免礼,起来说话。”被老头拍了一记响亮的马屁,何大仙脸上顿时亲切和蔼起来。

    当然,另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是何大仙还惦记着那个可爱的小炉鼎,这李弘基未来很可能就是自己的老丈人了。

    身后赵家军一看赵将军跟对方讲和了,也纷纷收起手中的长刀,不再指着那些战战兢兢的牧民。

    几个有眼色的牧民赶紧端来两个凳子,让老者和赵将军坐下聊天,还有人去烧水准备给老爷和客人冲奶茶。

    看到还在对着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