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唐悍匪-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黄队长。”

    看到黄志已经站在校尉帐篷门口了,何平连忙上前打招呼。

    “早啊,赵队长。”

    自从上次两人交手后,黄志对于何平还是很佩服的。至少他会认为自己力大势猛,而赵平灵动敏捷,真的生死相博,还不定谁输谁赢呢。

    军伍里的交往无他,以强力者为尊而。

    其他几个队长也过来了,包括何平原来所属的辛字队的陈田队长。几名队长之间相互寒暄了一下,这两天大家都已经知道了黄校尉新选了一名武功甚高的新队长,连黄志出手都占不到什么便宜。

    未几,黄强校尉招呼大家走进帐篷,围在桌面的地图上,大致讲述了行军路线和要领。

    丁辰和丁寅两个步卒营划归应州后,将归属应州骑军都校郭崇威旗下。因为郭崇威现在还在应州守城,所以,暂归跟随应州节度使尹晖返回应州的尹晖的长子尹显节制。

    两个步卒营跟随两百名应州骑兵,大概走三百里地就到了雁门关。过了雁门关,再走一百里就到应州了。

    已时(上午9点),大军出发。

第十二章 兵发金沙滩() 
唐军两支千人步卒营护送着应州节度使尹晖的两百骑军,一路向北,经沂州,过城而不入,三天后就已经到了雁门关的关前。

    代州刺史张朗前来邀请尹晖前往代州城内吃个晚饭洗洗尘,两支步卒营的校尉也跟着去了。当晚丁辰和丁寅两支步卒营就驻扎在代州城外。

    经过这三天的路途时间,何平升级后的肉身淬炼已经完成,现在如果让他再跟黄勇校尉来放对,虽然不一定能够赢得了,也不至于一招就败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实施自己的亲兵计划了。

    下午天快要黑的时候,何平以巡逻的名义,带着杜斌,单武和刘七,还有另外两名比较忠诚的什长王大力和王大锤,离开了兵营。在两里路外一个小树林里,何平停了下来,命这五人在他面前跪下。

    “我乃前朝赵国皇室的传人,也是武林中《北燕霸刀门》的掌门人。”何平开口就将自己的身份抬到相当的高贵。

    前面一排跪着的五名唐兵这时还不知道长官想说什么,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俱是一脸的懵逼。

    “你们五人既然跟着我在军中混,我自然要照应你们。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可以拜我为师,我便传授一些武功给你们。过一阵子就会有大战,要想在战场保命,还是应该学点功夫用来防身。”

    这五人本来就是军中对何大仙最忠诚的五个人,一听到长官居然愿意收徒,教自己武功,哪里还有不愿意的?这年头哪里还有人可以有机会拜师学艺的,大家手上的功夫都是战场上提着脑袋,一身血水混着汗水打出来的,没有人知道明天还能不能活得下来。

    如果能够学得一身武功,自己的一条小命当然更加安全了。

    当即所有人齐刷刷地磕头伏地,愿意拜何平为师。

    这也是何平的用意了,古人的观念是相当守信的,既然拜了师,那就变成一家人了。

    古人的仪式感很重要。何平板起面孔,端端正正地坐在一个土疙瘩上,五人轮流上来行拜师大礼。老兵头杜斌的年龄最大,就做了大师兄,王大力和王大锤分别行老二和老三,刘七就是老四了,单武才十三岁,年纪最小,做了老五。

    这就是后来何大仙立国称帝后,史称“代州拜祖”的典故。何平的这五名入门弟子,也就成为这个世界里,帮助他实施争霸大业的第一批主力心腹大将。

    拜师仪式结束,何平立刻就开始向徒弟们传授“鉴心真经”。

    “北燕霸刀门,素以犀利的狂风霹雳刀著称,一刀走江湖,神鬼皆闪避。但是,刀法要运用的好,最重要的还是先学会心法。这门鉴心真经共有九层功法,为师教你们快速入门,都认真记好了!”

    说实话,这“鉴心真经”又不是小孩子的玩意儿,那可是某高武世界里的顶级武功啊。如果换做旁人正儿八经地练起来,莫说九层了,就算要练出第一层来,资质不算差的人,没个三五年那也是根本做不到的。

    但是何平不是凡人啊,他可是有着修仙者的智慧和学识。

    凡人所谓的武功心法,无外乎就是打通经脉,锻体伐筋而已。凡人用最笨的方法慢慢地自我修炼,何平却可以直接运用灵气和仙术来帮助和催化他们。

    刚才在拜师仪式中,每个人上来拜师的时候,他都用手掌摸了摸那人的头。

    在那个摸头的动作里,何平不动声色地在每个人的头上都注入了一丝灵气。这不是普通的灵气,而是何平预先调好的,帮助这五人运行鉴心真经的,起催化作用的灵气。

    你也可以理解为何平给这道灵气编了程,平时安静地潜伏在那五人体内,一旦这五人开始运气练功,这道灵气就会解锁,自动在他们体内运行起来,帮助这几人快速突破鉴心真经的前面三层功法。

    这道灵气很弱,也只能帮助五人突破前三层而已,后面的就看各人自己的领悟能力和造化了。但这道灵气,却是可以让这五人在十天内就可能突破鉴心真经前三层。

    这种事情说出来其实是非常骇人听闻。

    鉴心真经是顶级武功心法,一般练武人士想要练到第三层,没个三五十年,想都不要想。

    要知道,达到鉴心真经第三层,基本上就可以催发内力,让这些人的体能增长三到五倍,舞动七八十斤的重型兵器也不成问题,上了战场就是可以独当一面的战将了。

    等到确认每个人都学会如何吐气纳息后,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何平带着这五人一起返回了兵营。

    第二天清晨,大队出发通过雁门关。在雁门关的大山沟里弯弯绕绕,到了下午的时候,已经走出大山,前方就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走到黄水河的河边时,队伍被尹晖临时喊停。

    所有人都原地坐下来等命令。

    步卒们都坐在原地,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打瞌睡,有点在吃馍馍喝水。道路两边不时有几个骑兵骑着马前后跑来跑去,好像很忙的样子。

    何平突然心中一动,抬头看向正闭着眼睛盘腿打坐的单武。此时单武的头顶冒出丝丝的白烟,这是他正在突破鉴心真经第一层的迹象。看来这五人中,还是单武的天赋最高,仅仅一个晚上就突破了第一层。

    过了一会儿,黄校尉派人来叫何平去开会。

    几名队长很快就聚集在了黄校尉身边。

    原来是前面的云州出事了。

    云州步军指挥使桑迁造反投靠石敬瑭,杀掉了云州节度使沙彦,带着三千契丹轻骑兵向应州袭来。而尹晖则下令丁寅营跟随他立刻驰援去救应州,同时命令黄强带着丁辰营急速北上,渡过桑干河,直达黄花堆驻守,防止敌军偷袭寰州。

    这下,轮到何平懵逼了。

    不对啊,难道历史改变了?不是应该沙彦打赢并抓住了桑迁,挫败了云州事变吗?怎么会反过来桑迁造反成功,杀掉了沙彦,还敢来打应州?

    如果历史改变了,那就等于说,本来应该九月才来的契丹大军,七月就提前入关了?

    确实,历史因为何平这个小蝴蝶的翅膀扇了扇,开始有所改变。

    黄强一声令下,整个丁辰营趁着天还亮着,全体动了起来,沿着一个较浅的小沙滩,快速地渡过了狭窄的黄水河,继续向北急行军。而应州节度使尹晖则带着其他人马,与黄强的丁辰营分道扬镳,在黄水河南岸沿着河道向应州方向急急开去。

    何平当然知道前方的这个“黄花堆”是个什么东西,这个古战场历史上可太有名了。

    比较著名的是北宋杨家将与契丹辽兵的金沙滩大战,导致了杨家军全军覆没。还有唐朝武则天的时代,唐朝大将黑齿常之在黄花堆大破阿史德元珍带领的突厥骑兵。

    只是。。。。。。尹晖这种书生,会不会打仗啊!到了这种大军压境的时候还要分兵防守?

    派个一千步卒去黄花堆有什么用?防又防不住,逃也逃不了,前方可是随时有可能碰上五万入关的契丹骑兵,这不是送羊入虎口么?

第十三章 吐谷浑杂兵() 
黄花堆,后世也称之为黄花岭或者黄花梁,是大同盆地里的整块平原上突起的几个小山。

    古时候北方游牧民族从张家口方向向南入侵,经过云州(也就是后世的大同)后,继续前进的话,就需要选择从东侧还是西侧来绕行黄花堆。

    整个黄花堆东西南北各二十里,东侧是应州,西侧是寰州。

    何平他们这支丁辰步卒营渡过黄水河后,第三天中午才到达寰州。

    这一带属于雁门关以外的关外战场,中原历朝在此设立的云应寰朔四座城市,都是为了驻扎兵力,将这里作为抵抗草原游牧民族入侵的第一线战场。

    唐朝时期主要的敌人是突厥人,而近百年来轮到了契丹兴起,也就是后来历史上著名的大辽王朝。早在唐朝的时候,当地政府就已经将所有的本地居民都迁往后方的朔州,挺在前面的云应寰三座城市除了兵营以外,只有少量的边贸商人和一些少数民族的流民在此苟且营生。

    寰州最近一次被契丹掠劫是六年前(西元960年),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第三子耶律李胡跑进来杀了一通,攻陷寰州,掠走了大量的人员物资,这使得寰州更加凋零破败。

    因为不算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要点,寰州城池其实很小,城墙是用土沙砌成的,只有三米来高,看上去很不牢靠,朝北的方向甚至还有两个塌掉的大缺口,一直没人去修补。城里的建筑物破破烂烂,基本没有那座房子是完好无损的。

    城里只有几百名的老弱病残的吐谷浑族流民,和一支不到五百人的杂兵。

    何平原本已经很看不上自己所在的这支后唐军队了,但是与寰州里的杂兵相比,这支唐兵居然还算是军容整齐,武器先进的。

    “你们两个是带头的?”黄强校尉厌恶地看着眼前两个身穿吐谷浑装束的男人。

    这两人是寰州杂兵的头目,矮矮瘦瘦,脸色黑得像涂了碳似的,身上的衣服也是用各种碎布拼出来的,根本看不出颜色和材质,隔着老远都闻到他俩身上传来的阵阵恶臭,好像几十年没洗澡的样子。

    两个小矮子咕噜咕噜说了一通,黄校尉没听懂,转头看向何平。

    何平之前已经自报入伍前是应州附近的人士,黄校尉认为他可能懂得吐谷浑的语言。当然,对于曾经的修士来说,语言从来就不是一个问题。

    “大人,他们说他们是本地民团,由朔州的商户出饷,在此镇守寰州。”何平翻译道。

    就这些瘦的跟蚱蜢似的土鳖,还镇守寰州?

    黄强的眉头皱了起来。

    守在寰州里面纯属找死,要是被人围上了,就算没有被攻破,也会饿死或者吓死的。

    “大人,不如我们前行五里,那里有个地方叫金沙滩,那里的地形可比这孤零零的寰州城安全的多,进可利用金沙滩的狭窄地形建立防御,如果敌军势大,我们也可退入黄花堆,只要上了山,骑兵是不会追上来的。”

    何平是知道金沙滩的地形的,便以熟卖熟,以本地人的身份提出了建议。

    黄勇点了点头,由那两个杂兵头目带路,离开寰州城,带着丁辰营的一千名官兵和那五百名寰州杂兵,继续向北走了小半个时辰,来到了金沙滩。

    金沙滩是一条宽度大约有一里地左右的平坦狭窄的湖边通道,风景倒是不错,西边是一个大湖,微风吹拂,在这个炎热的夏季里让人格外的凉爽。东边就是黄花堆的斜坡,山上覆盖着大片的杂草和无数的黄色小花,在太阳底下郁郁葱葱,色彩斑斓。

    如果有大军准备从黄花堆西侧通过,金沙滩是必经之路。

    山坡和大湖之间的通道上,有两条不知什么时候建起来的半米左右高的土墙横在路上,只是这两道土墙到处都是缺口,作为步战防御基本没有太大的用处,但是对付大队骑兵冲锋和突袭的话,还是能减缓骑兵冲锋速度的。

    如果契丹人大部队过来,主力部队估计会走应州那边,从寰州这边过来的敌军大概只是来掠劫或者侦察的,人数应该不会太多。而且契丹人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快速通过扬武谷前往太原去营救石敬瑭,不会在这里纠缠很久。

    “赵平!”

    “在,大人。”

    “这些杂兵归你管了,你带着他们沿土墙建防御。其他人跟我上山,在山坡上驻扎建营,两边形成犄角阵势。”

    “敌军来了怎么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