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行的扬州府官员有些吓得屎尿齐下。杨涟道:“刘同知,你暂代知府职,将赈济灾民之事管理起来,本钦差还要巡视各地,半月之后,我再回扬州,如果再有我不满意的地方,他就是你的榜样。如果做得好,我上奏保你为知府。”

    同知刘千成又喜又忧,喜的是钦差大人给了个机会,可以让自己和下属改正以前的错误,忧的是上面拔下的款项本就不足,又不敢向上面要,这可是个麻烦事。

    杨涟接着的话就让他放下心来:“按照上面所拔款项进行赈济,不够的从府里取来补上,本钦差会去文布政司,所欠款项会拔下来的。”

    吩咐完后,杨涟直接前去南京,调查所拔款项不符之事。

    才到南京,就有人报王治求见。他是右佥都御史王洽的弟弟,是个典型的东林党人。他本来是南直隶宝源局监,自从新币发行后,宝源局停止铸币,又没有给他们安排新的职司,一直在南京接受户部的查验。

    户部汇合南京户部,一派了四个人,清查定源局的银账。浩如烟海的账单,这几个人放在这里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作用,查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查了百分之一不到。

    王治等人升官无望,每天只能陪着户部官员清账,说没有怨气是不可能的。但圣命难违,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王治一进来说直接说道:“文孺,你在扬州做得太过了,李士余也是我东林一党,还是四品官,你直接将他斩了,别人还当我东林内讧呢。”

    杨涟也不作答,先让人上茶,然后说道:“文清兄,李士余接到上面所拔一万八千块钱,结果只用了八百块在救灾上面,其它的都私分了,你觉得这样的人不应该斩吗?”

第224章 前赴后继地贪污() 
王治辩解道:“即便是如此,你参他一个贪污或者行为不检,让他体面下台不就行了。大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呢!”

    杨涟笑笑道:“我羞于与这样的人同根生。我入东林,是为了寻求同道,为国为民的,不是为了官官相护,结党营私的。这样的同根生,不要也罢。”

    王治作色道:“你不要忘记,你能坐上这个位子,叶师和各位前辈可都是出了力的。做人呀,最重要的是不能忘本。”

    杨涟回道:“我与叶师说过多次,他也同意,东林不是藏垢纳污之所。只要玷污东林名声者,皆可清出东林。”

    王治道:“我等入东林,一者为东林可为我等遮风挡雨,二者为东林壮声色,这是互相有利之事,何必如何严格要求,按你等所说,东林亡矣。”

    杨涟心里悲叹,原来很多的所谓东林人根本想的和自己不同,不过是把东林当成一颗大树,根本不管这颗大树是不是有污叶,有腐枝,甚至连根都乱掉了。

    这是什么原因,只怪这些人初心就是错的吗?他又想起左师说过的“若非同道,即为仇敌”,心里隐隐觉得,只怕这句话才是根子。

    他无力地摆了摆手道:“宝源局停止铸钱之时,令兄说要写信于你的,不知你可收到。”

    王治很是奇怪为什么突然转换了话题,然后紧接着就想明白了杨涟背后的意思,不由大怒道:“杨涟,你不要太嚣张,有你后悔的时候。”

    说罢一拍桌子,拂袖而去。杨涟摇了摇头,知道这话可把他得罪惨了,但他知道王治只怕在宝源局里有些手尾不大干净,本来是想提醒他一下,不想却惹得他大怒。不过也可以看出,王治在宝源局的事上确实有软,不然也不会恼羞成怒,只希望他能听进自己的话,因为皇上今年是一定会大查各地的宝源局的。

    杨涟也不管他,直接让人投书布政司衙门,自己随后就来到衙门。布政使虽然是从二品,远高于他的官衔,但他是钦差,所以布政使于衙门前大礼迎接。

    双方问答过圣安后,进了衙门。杨涟直接问道:“南直隶大震,皇上甚是关怀,扬州受灾最烈,户部拔三万三千块救灾,为何到扬州只得一万八千块?”

    布政使诧异道:“我记得是五万块,为何钦差说是三万三千块?”

    杨涟明白,报到下面去的钱数是动了手脚后的数目,心中更是愤怒,于是道:“本钦差需要经手的所有人,请布政使帮助召集,我要问个一清二楚才行。”

    布政使将涉及此事的左参政(从三品)一名,左参议(从四品)一名,经历(从六品)两名,都事(从七品)一名,检校(正九品)一名一共六名官吏叫来,由杨涟来询问情况。

    每人都把存底的档案拿来,事情就一清二楚了。左参政拿到的是五万块,到左参议手中变成了四万五,到经历手中变成了四万。到都事手中变成了三万六,检校手中变成了三万四,从检校手中出来,变成了三万三。

    也就是说,参政与参议各贪了五千块,经历每人贪了两千块,都事贪了两千块,检校贪了一千块。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官员都雁过拔毛,没有一个人放过赈灾款项。

    杨涟看得目瞪口呆,这就是大明朝的官吏呀,都已经到了无官不贪的地步了。他心里不由得有些悲哀,太祖皇帝剥皮实草都拦不住他们前赴后继地贪污,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还吏治以清明呀。

    他看着跪在地上的各个官吏道:“诸位,对不住了,也许其他人也有贪污的行为,但你们正好撞在本钦差手里,那就只好得罪了。”

    官吏们大急,左参政说道:“钦差大人,小的一时糊涂,愿意捐出家产救济灾民,只求钦差大人能高抬贵手。”

    杨涟沉吟半晌不语,其他官员见有门,立即跟着叫道:“钦差大人,本人也愿意捐出家产,请钦差大人成全。”

    杨涟道:“本钦差只能保证现在不斩下你们的头,国法要治你是没有办法的。”

    左参政道:“这个是自然,本人愿意受国法处置。”

    杨涟道:“那好,那就由许佥事带你们去录口供,然后将家产捐来吧。”

    等他们跟着许显纯出去后,布政使笑道:“看钦差大人在扬州行事风格,我以为今天又是一片血雨腥风,想不到钦差大人最后竟然轻轻放下。”

    杨涟苦笑道:“玉泽兄,你看这贪官,能杀得完吗?涟愚昧,不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总是知道光靠杀是不起作用的。这个我回京师后会禀明皇上,寻求一个抑治贪腐的根本方法。现在先让他们为灾民救济做点好事吧。”

    布政使刘金润正色道:“文孺兄能这样想,实在让弟甚为欣慰呀。现在皇上大幅提高官吏俸禄,他们还要如此,那就真的不能怪别人了。他们的家产,最多可以帮他们延续几日性命而已,皇上一定会大清吏治的。”

    杨涟点头说道:“是呀,吏治不清,国如何宁。杨涟不才,愿为此事竭尽全力,虽九死而未悔。”

    既然扬州救灾款项出现了贪污情况,那其它各地显然也不可能全无问题。杨涟在刘金润的帮助下,又清查出了多名侵吞救灾款的蛀虫,也照着前法,捐出家产,即可暂时留下项上人头。如果不愿意舍财的,则直接斩首示众,然后抄没家产。

    经过这么一查,至少赈灾过程中,各级官吏不敢明目张胆地上下其手了。但想就此让官吏再无贪污之事,杨涟也知道不可能,只能让刘思雨和许显纯加大督查力度,刘静文在一旁协助且监督东厂和锦衣卫,尽量减少贪污事件的发生。

    至于如何让贪污少或者不发生,杨涟自问能力不够,只希望皇帝能够想出一个办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贪污问题。他现在也对皇帝有些盲目的信任,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能,但皇帝应该能,虽然皇帝其实并未成年。

第225章 初到东江() 
现在很多大臣对皇帝都有盲目的信任,特别是皇帝成为六科教授后,大臣们才发现皇帝竟然知道很多奇怪而自己根本不懂的知识。许多人都觉得皇帝一定是上天降下来拯救大明的,所以朱由校现在的威信,比他的爸爸和爷爷都要高得多。

    而现在的朱由校正在云台和阁臣及近卫军将领进行商议。因为毛文龙送来消息,建奴于辽南无法突破,准备转向朝鲜抢劫。

    天启三年,因为大量的辽民逃亡,使得后金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来种地,导致作物产量极低。如果不抢劫,很有可能没有办法熬过这个冬天。

    大家都有些头痛,主要问题是没有足够的兵力前去援助朝鲜。明军其实人数极其庞大,但大家现在都对卫所兵没有什么信心,或者说,除了对近卫军以外的其它军队都没有什么信心。

    而近卫军独立旅还在日本,第一师在辽南也无法前去,第三师要守京师,而第二师倒是可以抽出来,但第二师才从日本回来,而觉华岛在冬季会结冰与大陆连为一体,那必须要留一部分守卫才行。

    于是朝鲜就只能由毛文龙的东江镇与第二师的部分官兵来救援。

    黄克缵说道:“陛下,近卫军的模式要迅速推广到全国,将卫所兵全部替换,前次近卫军教官于登莱和迁安已经训练了共三万人,只是还没有进行火铳训练,臣以为可以将他们拉到京师进行最后的训练和编队,这样第三师就可以前往朝鲜了。”

    黄克缵一直对近卫军的战力很是赞赏,所以要求在全国都推行近卫军制度,用来换下各地的卫所兵。先期在登莱和迁安练了三万多人,已经训练了长枪刺杀半年时间,确实可以迁到京师成军了。

    而徐光启则是担心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情报的准确性。他不怀疑后金会攻击朝鲜,但觉得后金还有可能攻击觉华岛甚至山海关。

    叶向高则认为,确实后金可能会分兵出击,一路攻朝鲜,一路攻觉华岛。但他认为攻击山海关的可能性太小,要预防后金从蒙古借道攻击长城其它地段。

    所以最后朱由校做了一个总结:一是让第三师前往东江,配合毛文龙对付侵略朝鲜的后金军,而京师的防务由登莱和迁安的新军负责。

    二是第二师不动,继续留守觉华岛,并根据情势出击,与第一师配合,攻击海州甚至辽沈,以牵制后金军。

    三是命令王在晋与王象乾联系蒙古人,及时探查后金军动向,并加强长城沿线的防守。

    而从登莱和迁安来的新兵,暂时需要一个统领,徐光启推荐的是副将孙祖寿,方从哲推荐的是总兵马世龙,叶向高推荐的是兵部郎中鹿善继。最后朱由校以马世龙需在山海关镇守为由,任命鹿善继和孙祖寿两人为近卫军京师留守和总兵,暂时代管近卫军京师新军。

    鹿善继和孙祖寿的任命,让东林党人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两人都是偏向东林的。皇帝看来并不是专门针对东林党,皇帝看的是这个人是不是有才能,是不是听话。要说这两点,东林人可不会居于人后。

    近卫军第三师全员前住东江,最喜欢的人自然是鲁钦,最不爽的人自然是毛文龙。毛文龙知道凭自己的兵力,偷袭一下后金军当然没有问题,有坚城据守也许勉强可以和后金一战,但如果是野战的话,只怕还不是后金的对手。

    如果朝廷给他增兵,他当然会很高兴,但现在近卫军到达东江,那谁听谁的呢?让鲁钦听他的,可能性太小,但如果让毛文龙听鲁钦的,毛文龙当然会不爽了。不但是他不爽,他手下的将领也很不爽。

    陈继盛仗着与陈奇瑜是本家,在阵奇瑜面前说道:“监军,近卫军来东江,难道要我们听他们的吗?”

    陈奇瑜笑道:“东江开镇后,毛总兵便是东江之长,近卫军制度与我们不同,我们以后应该也会变成那样,现在朝廷是不可能让近卫军指挥东江镇的。”

    陈继盛喜道:“那近卫军会听我们东江镇的?”

    陈奇瑜摇摇头道:“那也不会,我估计是两军组成联合指挥机构,领头的应该是京里来的。”

    陈继盛这才心里平和了一些,只要不是第三师指挥东江镇,那他心里就没有什么不爽了。但是,陈奇瑜猜错了。

    鲁钦带着第三师来到东江,同时圣旨来了,命令第三师和东江镇联合组成朝鲜作战部,由陈奇瑜负总责,任作战部长,毛文龙和鲁钦任副部长。这下东江镇的人都欢欣鼓舞,因为说起来陈奇瑜是他们的监军,现在等于是东江镇领导近卫军了。

    陈奇瑜也有些惊奇,他本以为京里会派人来当头,不想却是自己来作这事,一时感到责任重大,却也觉得圣恩浩荡,唯有打好这一仗,以报君王。

    东江兵看到近卫军后,只能慨叹人与人是不能比的。近卫军穿的是棉衣棉裤,皮帽子,皮耳套,皮手套,皮靴子,甚至脸上都有一个棉口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