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光启迟疑道:“启禀陛下,所谓东林党者,乃政敌攻讦之语也,臣不敢言。”

    朱由校这才明白,东林党是别人攻击东林人时才会用的词,一个东林人不会站出来说“我是东林党”,因为此时党这个字常常被视为朋党,是个贬义词。徐光启这人很厚道,没有乘机攻击别人,已经很不错了。

    既然如此,那就换个问法吧“朝中群臣,应该有一些派别吧,不如先生就给朕详细讲讲?”

    于是徐光启只好勉为其难地给他讲了一下基本的情况。当然他都不是用的党字,但朱由校当然明白其中的意思。朝中现在大概有几个党,东林党,比如杨涟,左光斗,周嘉谟,赵南星,刘一燝,韩爌,还有不在职的叶向高,李三才都是东林党的著名人物,而孙承宗竟然也是;然后就是浙党,象首辅方从哲和给事中姚宗文就是;楚党,象官应震、吴亮嗣、黄彦士就是,熊廷弼也是楚党;齐党,给事中亓诗教、周永春就是;总体来说,东林党势力最大,因为他们在先帝当太子一事上出力最多。

    朱由校想,自己想要重用东林党,只是现在已经得罪了李三才,然后杨涟和左光斗自己也不喜欢,是不是自己太过苛求?其实他们都是很好的,至少是一心为公的?只是表达方式的问题,或者是立场问题,使自己对他们没有好感。古语有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能现在就把这些人一棍子打死,慢慢看吧,只要是能一心为国,他们朕还是要用的。

    最后就是大炮的事了,朱由校道:“上次交代的购买大炮之事,现在可以进行了。另外重点是人才,铸炮人才和操炮人才,越多越好,只买炮就会受制于夷人。”徐光启也深以为然。

    徐光启离去后,召孙承宗进觏。这人长得很威武,虽然年近六十,却是铁面剑眉,须发怒张,不象文士倒象个武将。前世看过孙承宗督师辽东布置宁锦防线的故事,也知道他最后壮烈殉国的事,所以朱由校对这人天然就有好感。

    双方坐下之后,朱由校先就向他请教现在辽东的局势,孙承宗正好平日关心边事,就详细地为他解说了一遍:万历四十七年,杨镐兵败萨尔浒,朝廷起用了熊廷弼为辽东经略,结果还没出京师,开原被后金攻克,等他赶到山海关时,铁岭已失,沈阳和其他城堡的军民一时间全都逃窜了,辽阳一带人心不安。熊廷弼将逃将刘遇节、王捷、王文鼎斩首,又把贪污的将领陈伦杀了,并上书弹劾、罢免了总兵官李如桢,用李怀信替换了他。他督促士兵打造战车,置办火器,开挖战濠,修筑城墙,做御敌守城的准备。他的命令坚决,有法必行,几个月下来,守备大为牢固了,当地军民的心重新稳定下来了。

    泰昌元年(也就是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努尔哈赤进攻蒲河,明朝将士散亡七百多人,不过贺世贤等将领也有斩敌俘敌的功劳。现今朝廷正派给事中姚宗文在辽东检阅,听闻其与熊廷弼意见多有不合,但还没有回来,所以不知道到底如何。

    朱由校对熊廷弼不了解,但是听孙承宗说来,似乎他对熊廷弼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然后朱由校请教孙承宗辽东之策,孙承宗以不了解情况为由不做置评,这使得朱由校对他的印象更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个搞实事的人。

    这时太监来报,哕鸾宫突然失火。朱由校大急,冲出书房就往哕鸾宫中跑去,周遇吉现在已是皇上贴身侍卫,也紧跟着一起跑,两人跑到哕鸾宫时,火已经扑灭,李选侍和媞媞正在抱头痛哭。

    看到媞媞无事,先松了一口气,再仔细打量李选侍和媞媞,都穿着粗布衣,面有菜色。媞媞先看到他,叫了一声“皇兄”就不再说话了,两只大眼睛里面又是委屈,又是惶恐,看得朱由校心里发痛。

第27章 移宫案余波() 
这时李选侍听到媞媞的声音,转过头来看到朱由校,立即拜倒在地:“哥儿,不,皇上饶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不停地叩头,媞媞吓得又哭了起来。

    客氏跟在后面,这时才赶到,看到李选侍这个样子,眼圈都红了。直接走上前去,扶起李选侍:“娘娘,哥儿不知道娘娘过得如此之苦,不然早就来看娘娘了。”

    李选侍面带怀疑之色看向朱由校,朱由校立即说道:“我吩咐王安,要他照顾好娘娘的,这段时间忙,所以没能来看娘娘和媞媞,是我错了。”

    “不关皇上的事,是我自己贪心不足,所以才会落得如此下场。”

    客氏扶着李选侍,进到一间尚算完整的房间里。朱由校叫来哕鸾宫中主管询问走火之事,主管吓得跪在地上,大叫饶命,周遇吉上去就是一脚,骂道:“好好回话。”

    主管嗫嗫不敢言,这时王安赶了过来,跪下请罪。朱由校也不要他起来,恨声道:“朕要你好好照顾选侍与皇妹,你做得好!”王安不敢分辩,只是不停叩头。

    “好了好了,你将这人带走,好好审问是如何走水的,明日报与朕。”说着转身进了屋。

    进到屋里,李选侍拉着媞媞又要叩头,朱由校将媞媞拉到身边道:“免了,娘娘详细说说为何成了这个样子。”

    李选侍眼泪又流了出来:“当日先帝驾崩,妾身只会悲痛而哭。初二下午,王安要妾身搬出乾清宫,妾言欲为先帝守灵,问可否暂缓,王安即大骂我不知自己身份,一个小小选侍有什么资格为先帝守灵。此时外廷有两名文官进来,听王安称呼,应该一个姓杨一个姓左,那姓杨的好生凶恶,骂我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妄想封后,姓左的说,贵妃都没得做,让我以选侍终老,然后三人一起哈哈大笑。”

    李选侍擦了一下眼泪继续道:“姓杨的命我立即出乾清宫,一刻也不能停留,姓左的命王安将我等的首饰妆奁抢劫一空,我和媞媞头上的簪珥也被夺去,还将我宫中的太监宫女大肆殴打,诬我宫中李进忠,刘逊,魏进中会合我父偷盗库中珍宝,将之一起下狱。”朱由校不知道还有几个人也抓进狱中了,转身吩咐周遇吉,要他带自己的信物去释放这几个人。

    李选侍大为放心,接着道:“他们将我们母女赶出宫中,衣被均不能带,到哕鸾宫后,缺衣少食,夜晚寒冷之时,只能相抱取暖。王安临走时说,妾身勾结郑贵妃,当有此报,并诬我曾辱骂孝和皇后,殴打皇上,没有打死我已经是法外开恩了。妾身曾妄想封后是实,但这些事是真的没有做过呀,请皇上为妾身做主呀。”说罢跪下又要叩头。

    客氏拉住了她,看向朱由校。朱由校叹了口气道:“当日曾劝过娘娘,要一步步来,娘娘性急,弄到如今地步。娘娘放心,先在此住下,我会让人照顾好你们的,至于封号之事,慢慢再来吧。”

    周遇吉将人从狱中带了回来,人人带伤,好不凄惨。朱由校安慰了几句,命人将李选侍父亲送回家,任命刘逊为哕鸾宫主管,要他有事就去找李进忠,哦,现在叫魏忠贤了。

    晚上王安叫人来报,原哕鸾宫主管因失职而畏罪自杀了。朱由校冷冷一笑,没有做声,杀人灭口这事,王安看来做得很熟练呀。

    九月初八,皇帝下旨,以客印月照顾朕躬得力为由封为奉圣夫人,荫其子候国兴为锦衣卫千户。以魏忠贤勤于王事,伴驾有功升为惜薪司掌印,并荫其兄魏钊为锦衣卫千户。

    九月初九,皇帝下旨,升王体乾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并掌司苑局,刘若愚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李朝钦为内官监掌印太监,并掌兵仗局。

    九月十一,升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为司礼监提督太监,总领大内,王安以年老多病为由辞谢,帝准之,命其养病后再行安排。由魏忠贤代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最后还是要用这样不大光明的手段,实在是朱由校等不及慢慢来了。一想到媞媞楚楚可怜的眼神,就恨不得将这老狗杀一百遍,皇家体面什么的也顾不得了。

    皇帝对内宫的任命让外廷没有话可说,王体乾,刘若愚,李朝钦都是办事得力的太监,王安自己按例辞谢,没想到皇帝竟然准了,这从道理上就讲不赢皇帝,而又不能和皇帝讲潜规则,所以这些任命在外廷没有引起一点风波。

    九月十二,命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提督东厂。刘良相接任惜薪司掌印。

    看着跪在面前谢恩的魏忠贤,朱由校的心里其实是矛盾的,自己还是走上了历史的老路,放出了魏忠贤这位九千岁,到底最后会如何呢?其实他并不知道,他是提前几年让魏忠贤提督东厂了。

    “魏忠贤,你给朕听明白了。以前你伺候太后有功,后来也为朕办了一些事,现在让你提督东厂,却不是酬功,是想让你更好地为朕办事。先给你订几条规矩,你仔细听着。”

    “第一,我是要你作事的,所以你主要是作事,自己捞钱的事,最好是不要让我知道,如果要钱还是要什么东西,你直接找朕要;第二,你在外面代表的是朕,你做得好,朕有面子,做得不好,倒了朕的面子,你应该知道是什么后果。第三,东厂责任重大,你要把东厂给朕看好了,东厂分成两部分,一管京师一管各地,官民军各方面的情况都要搞清楚,大到谋反,小到米价,朕都要知道。锦衣卫属东厂监督,你明天把锦衣卫指挥使叫来,还有上次遇到的那个骆什么的也叫来,我要把锦衣卫好好敲打敲打。”魏忠贤保证一定会按照皇上吩咐去做,绝对不拿不该拿的钱,好好用心,将东厂替皇上看牢,看好。

    刘良相是原来教朱由校认字读书的太监,他一直叫做刘师傅的,在朱由校的记忆中,前期的教育中都是一直对他尽心尽力的,人也有些能力,所以现在让他升到惜薪司当个掌印。

第28章 锦衣卫() 
第二天,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和儿子骆养性一起被召见。骆养性看到魏忠贤时就认出了他,所以看到朱由校时已经没有惊讶了。两人跪在地上叩头以后,朱由校让他们起来并赐坐,骆思恭坐了下来,骆养性则站在他的身后。

    “骆卿,朕听大臣们说,开原铁岭之失,都是因为奸细破坏的原因才破城的,这种说法是否属实?“

    ”启禀陛下,确实如此,是臣下失职了,请陛下责罚!”骆思恭又跪了下来,骆养性一看,也连忙跟着跪了下来。

    朱由校也不让他起来:“朕听说朝鲜之战时,锦衣卫可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不知为何与建奴之战中没看到锦衣卫的身影呀?”

    “启禀陛下,当年朝鲜之战,亦是小臣恭领锦衣卫。然朝鲜之战时,锦衣卫可以由朝鲜人提供情报,人力甚至饷银,至辽东则无此便利,当地驻军久享太平,故无心与锦衣卫合作,要人没人,要钱没钱,所以根本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一年锦衣卫饷银不过五万两,而现有锦衣卫已多于七千人,锦衣卫力士校尉勉强可以糊口,无有余力可于辽东作事。”

    “为何现今锦衣卫人如此之多,银却如此之少?”

    “银饷早有定额,人其实亦无变得许多,万历四十五年即有近七千人,只是后来朝廷恩宠荫锦衣卫者增多,且原来这些人是不从锦衣卫内拿饷的,现在却都从锦衣卫中拿饷,且因其官高,拿得愈多,所以锦衣卫的银饷才会入不敷出。”

    听到这里,朱由校就让他起来了:“听你一说,倒好象是情有可原了,朕姑妄听之吧。朕找你来,是想要锦衣卫为辽东战事做出更多贡献。要马儿跑,当然要给马儿吃草,首先,朕让那些不在锦衣卫内任实职者不可从锦衣卫内拿饷,并将锦衣卫内不堪用之人革除,这样你应该可以更好地养活干事的人了。其次锦衣卫可以从朕的内帑里拿部分经费,专门用于辽东,至于拿多少,就要看锦衣卫做得如何了。我们就从九月算起,到明年八月止,朕拿出五万两来,明年九月拿多少,你拿这一年的成绩给朕看,朕满意倍之,不满意,半之,并拿了你的乌纱,如何?”

    骆思恭又跪下叩头:“陛下深恩,臣下粉身难报,有陛下旨意,臣下当亲率锦衣卫,于辽东为陛下出生入死,以报陛下。”

    “朕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骆卿还要在京师坐镇,骆千户朕曾见过一面,行事精明得体,着升为锦衣卫指挥佥事,专门负责辽东事宜。”

    两人一起叩头,口中叫着“谢主隆恩。”

    “选择精干之人,策反或者肃清投降的奸贼,刺探敌方情报,鼓动义民,在其后方制造不安定因素,查探内奸,保证开原铁岭之事不可再演。朕相信绝大多数汉民都是心向朝廷的,如我们真正地对他们好,他们也会相信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