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光亭伸出大拇指道:“熊参谋长老当益壮,实为我辈楷模。”

    熊廷弼骂道:“是真的拼不过,喝酒这事,我是真的服了蒙古人了。这些人,有了酒连命都不要了。”

    白健森正在和军法官对账:“白银四千九百两,貂皮衣两领,千年人参两支,羊皮衣三领,这些蒙古人真小器,送我们一件羊皮衣。”

    李德林道:“便送你貂皮衣也不是你的,有什么用。”

    白健森道:“你个单身狗,又没家眷,自然不用操心家用,这礼物收上去后,可是有一成的折回的,貂皮可比羊皮衣贵得多,我家里可就多了一份家用。”

    李德林怒道:“不准叫我单身狗,你的薪水养你一大家都没有问题,还这么贪财。”

    白健森得意地笑道:“这个词可是皇上说的,没有娶妻的成年男子都是单身狗。至于贪财这事,皇上可也说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现在可有两个儿子了,养儿子很费钱的。”

    李德林眼中喷火,很是鄙视白健森拿儿子出来炫耀,便欲反击,卢象升挥手道:“好了,闲话至此为止。你们仨把刚才的谈话记录整理出来,有不记得的大家一起回忆,然后把记录发给京城。同时通知卫俊如,雇佣军的思想政治训练要加强,心理适应能力也要加强,应该很快就轮到他们上场了。”

    于是三个参谋便忙了起来,由白健森复述,李德林记录,郑绍族负责校对,卢象升和熊廷弼仔细听着,不时提出一些字词的疑问,几人一起回忆,然后写上。

    第二天,林丹汗正式写下降表,派遣阿修拉台吉为使者。而卢象升派出一旗士兵,由白健森带领护送阿修拉前往京城。

    朱由校接见了阿修拉台吉,收下了林丹汗的降表,封林丹汗为察哈尔大汗,为察哈尔部落的管理者,整个蒙古的共主。大汗相当于国王,这种封号在大明国内从来没有过,只用于大明属国,这就表示,蒙古已经成为了大明的属国。

    朱由校赏赐给林丹汗一面高达六尺的玻璃镜,十箱粗如儿臂的红色蜡烛,十箱高级檀香,十箱丝绸,十箱棉布。这算是比较少的赏赐了,不过考虑到林丹汗的赠品更少,不过区区十匹白马,这样的赏赐已经算是很拿得出手了。

    阿修拉非常失望,因为林丹汗是想要被封为蒙古大汗,而不是察哈尔大汗。虽然大明说自己是整个蒙古的共主,但别的部落是不会认这个账的。但大明皇帝不封,总不能在这里撒泼一定要吧,回去后林丹汗还不知道会如何把怒气发在自己身上呢。

    朱由校在封赏林丹汗后接着召开了内阁和各部尚书会议,商量蒙古问题。

第512章 对蒙古策略() 
朱由校道:“林丹汗,哦,现在要叫察哈尔汗,他的投降是迫不得已的,心不甘情不愿的,这一点我们先要认识清楚。他现在处于困境,不投降就会被我们消灭,又想借我们的力量统一蒙古,所以才会投降。大家议一议吧,以后准备如何对待这个察哈尔汗。”

    徐光启道:“既然陛下已经讲明了察哈尔的归顺是有问题的,那么大家就先要记住这个前提。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提防他,但我们不会自己干出毁约的事,这一点很重要,我们不能让其它属国寒心。”

    孙承宗道:“察哈尔汗想借兵来统一蒙古,而我们也需要借蒙古人的力量让我们的兵力远达漠北,熟悉当地作战情况,所以这雇佣兵的军官就非常重要。卫俊如行吗?为什么不派张宗灵他们这一级的军官来统领。”

    孙传庭道:“卫俊如本身已经是旅长,年龄较大,也算得上是身经百战的老近卫军了。而且他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的大局观很强,再加上名气不大,不会让察哈尔汗提防。我们兵部一共推荐了三个旅长,经过军事统计局和锦衣卫的考查后,皇上才选的他。如果张宗灵这一级的军官去的话,察哈尔汗如何会相信三十多岁的师长会退役呢?”

    杨涟忽然说道:“陛下,靠近长城的耕地只怕要尽快与察哈尔汗进行交换,臣觉得我们与察哈尔汗的友好关系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朱由校奇道:“文孺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杨涟道:“陛下封了林丹汗为察哈尔汗,其它蒙古部落自然会心动,炒花如果跟着学,奥巴也会跟着学,到时陛下不一样要封他们为喀尔喀汗,科尔沁汗。察哈尔汗到时会怎么想呢?”

    朱由校笑道:“文孺说得对,确实有这种可能。所以这换地之事要抓紧进行。止生,你们铁路部要加紧修筑京小铁路,不要惜钱,铁路修远一里,我们到时就会多了一分主动,蒙古人种地不行,用作苦力还是很适合的,给他们好的待遇,自然就会有更多人愿意来作工。”

    茅元仪道:“臣领旨,只是毕阁老那里,钱粮可要放开了供应才行呀。”

    毕自严苦着脸道:“陛下,雇佣兵要大量的钱,铁路现在又要加钱,户部的预算又要超过了,库房里没钱了。”

    朱由校笑道:“债券呀,发行铁路债券,小海那里可是有金矿的,我相信有很多人会喜欢金子的。如果你不愿意发债券,朕倒是可以出钱供应雇佣兵,或者朕投资京小铁路,不过到时的收获也就没有户部的分了。”

    毕自严立即义正词严地说道:“臣愿意发行债券,或者借陛下的钱也行,铁路和雇佣军是国事,如何能让陛下破费呢。”他又不傻,陛下都看好的事,自然是有利十倍的事,上次收回报社的部分股份就让户部出了大量的银钱,这样的事可不能再发生。

    朱由校自然知道毕自严为什么会这样说,不过他现在内库里银钱极其充足,虽然拿出了大量的钱来培养医生和教师,但由于自己赚钱的地方太多,竟然每年结算时金额都还在增加。

    徐光启道:“其实我们可以先把草场还给察哈尔人,这样可以先取得察哈尔汗的信任,也能够促使察哈尔汗让更多的蒙古人去做工,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快铁路的建设速度,铁路修到一个地方,便表示我们的后勤可以供应到此地方圆两百里,我们的军力能够威胁周围五百里。所以修建速度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孙传庭有些不甘心地说道:“可惜了,本来可以让蒙古人更穷的。那农业部要加快收地,动员更多的移民来耕种。”

    杨涟道:“移民很难,现在只能雇佣一些人来建设农场,这比移民容易,还更好管理。上次陛下说兵部可以让部分近卫军参与屯垦,还要请孙尚书和我们衔接好才是。”

    众人商议好后,朱由校又带着内阁来到拱极城。卫俊如是一个大概四十多岁的军官,孙传庭道:“他只是比较老相,实际才三十二岁。”

    朱由校道:“卫卿,你到了察哈尔汗的麾下,首先要保证对于雇佣兵的绝对控制权,不要让蒙古人钻了空子。”

    卫俊如道:“请陛下放心,每个士兵都经过了严格的调查,必须有直亲在大明的方能入队,必须识字的才能入队,这就使得蒙古人无法挖走我们的人。”

    孙传庭道:“陛下,弹药的控制极其严格,拿着光火铳去投靠蒙古人完全没用。”

    孙承宗斥道:“不能仅仅从这方面来着手,要从精神上着手。我不信好好的汉人会愿意去当蛮夷,所以这华夷之辩要作为最重要的事来抓。”

    孙传庭道:“已经将学堂里的常识课本作为他们学习的教材,每天都要灌输一次华夷之辩,陈子亮的词也已经重新谱曲成为军歌,每天早晚唱一遍。他们已经将自己的目标定为向这世界各地传播圣人教化了。”

    朱由校点头道:“是的,这种象传教士一样的精神是最好的。我们有传承五千年的文明,我们也要让蛮夷变得懂文明,成为我华夏文化的受众。上次不是说要从翰林院里抽调两位身体健康的翰林到雇佣军中去吗,这些翰林都要争着去,最后只能抓阄才决定出来,这两位翰林还被大家敲了一次春风楼。”

    徐光启笑道:“我儒家弟子对于传播教化之事一直便很热心,能够让夷狄也接受我们的文明,是儒家弟子最大的心愿。”

    孙承宗又问道:“医官之事准备如何了?”

    卫俊如道:“雇佣兵拟定共五千人,其中包括有后勤五十人,医官十人,文书十人,这些人都发给了武器,也进行了简单的训练,不过我们专门设立了一个一百人的护卫队,专门保护医官和文书。”

第513章 雇佣军的组成() 
孙承宗点点头道:“雇佣兵远离大明,所以一定要做到公平,军法官非常重要,每个人的功劳都不可漏下,每个人的错误也必须记录在案。”

    卫俊如道:“我们有专职的军法官五十人,每次战后大家都会叙功,争取让每个人的功劳都不被埋没。违犯军纪自然也会严格记录,这点请阁老放心。”

    孙传庭道:“在外面有些军纪便不用守了。比如女色,只要不是强迫,没有误事,便不用管它们,这也是教化的一种形式。”

    孙承宗皱了皱眉,想说什么还是忍住了。他见惯了士兵在外的辛苦,也知道这种事是避免不了的。

    朱由校笑道:“你情我愿的事,没有人能够说什么,何况还可以缓解压力,稍慰思乡之情。不过刚才孙尚书所说的两件事一定要注意,绝对不可强迫,绝对不可误事。如果有了后代,要给予照顾,如果回乡之时女子愿意,也可以跟着一起带回大明,路费朕出了,为我大明增加人口的事,朕是乐见其成的。”

    毕自严道:“现在我大明疆域越来越大,人口便显得少了些,从外面带回来的孩子总比归化的要好,至少是我大汉苗裔。天然便是我大明的忠实子民。”

    朱由校道:“但有些纪律要加强,例如军内斗殴之事,一定要禁绝,大家在外便要抱成一团,团结才能对付敌人。无论是为什么原因,都不能用武力解决内部的事。”

    孙承宗道:“文书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便是调解纠纷。士兵们很信赖读书人,愿意听他们讲道理,而且文书帮他们写信,也很有威信。有文书在,军内应该不会有不可调解的矛盾。”

    徐光启犹豫了一下道:“陛下,可否在雇佣军中加入几个传教士。上次他们找到老臣,说愿意派出传教士在远征军中帮助安抚士兵,成为随军牧师。臣因为远征军要到美洲去,那里已经有了传教士,恐怕会有些什么别的事发生,所以拒绝了。天主教的教义确实很有用,特别是对于长期在外的士兵来说,有一个寄托似乎能够有很大好处。”

    朱由校自然明白,西方军队中都有牧师,确实可以让士兵们精神状况保持良好。但在雇佣军中加入传教士,这却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必须慎重考虑到各方面的反应。

    大明的国教是道教,但并没有禁止其它宗教的传播,比如佛教便传播广泛。而天主教则因为其传教内容与中国人的传统有抵触而让很多儒家弟子看不惯,导致了南京教案的发生。

    而后因为皇帝对传教士所携带来华的书籍感兴趣,使得天主教获得了喘息之机,朱由校甚至要求,只要天主教不反对中国人祭祀祖先,祭祀孔子,便可以让其在华进行传教。

    金尼阁教士想了很多办法,终于说服龙华民教士放弃了对中国人祭祖祭孔的反对,然后又进一步游说教皇和各红衣大主教,终于在天启八年时获得了教会的批准,可以将圣经翻译成中文,可以用汉语进行圣事,可以准许中国的天主教徒祭祀祖先,祭祀孔子,父母逝世后允许行跪拜礼。但拒绝将孔子列为前圣,只是将孔子称为东方的先知。

    这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有些儒家弟子对天主教的反对态度也就软化了下来,于是天主教便开始在京城附近开始传播。他们的传播方式与后世有很大不同,主要是在读书人中传教。因为读书人才会有闲暇时间,你去农民中传教,反而后妨碍农民的劳作,而后来他们用得比较多的象免费医疗之类的手段在大明并没有什么市场,因为大明正在进行医疗免费的试验,并且禁止教会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

    大明是读书人的天下,所以天主教才会尽力在读书人中传教。但大明大部分的读书人都更喜欢他们的那些书籍和奇怪的理论,反而对这种人死了再复活之类的东西不大感兴趣,而犹太人是天选之民的说法与很多读书人的华夏人最高贵的想法相抵触,所以效果并不是很好。

    而这时候他们便将目标放在了近卫军中,近卫军中都开展识字运动,而且他们退役后也将是家族中重要的人物,如果能让这些人信教,那就能带动更多的人。上次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