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丹汗笑道:“这点倒是,我们蒙古的羊皮袍子确实是最保暖的,秋天就会给大家换上的。”
雇佣军,现在应该叫哲别卫队,每一个士兵都有三套棉布衣,连帽雨衣一件,中筒雨鞋一双,前后护心镜(薄钢板)各一片,钢盔一顶,行军背囊一个,肥皂一块,毛巾三条,钢制饭盒一个,钢制水壶一个,火柴十盒,蜡烛一盒,香烟一条(两百支)。钢制工兵铲一个,十步长绳索一条,急救箱一个,内装绷带,止血带,行军散五包,止血药五包。
除了火铳,还有弹药基数一个(五十发),通条,擦拭布,枪托,棉布手套一双,护目镜一个,口罩两件。随身行军干粮一袋(五斤装),简易睡袋一个,指南针一件。
这样的装备,能够使得士兵在掉队的情况下坚持至少五天,而且有能力应付可能遇到的危险。当然,在严寒天气下可能一天都坚持不了。
林丹汗已经打定了主意,首先要出兵的对象便是漠北三汗。卫俊如要求先让哲别卫队适应草原上的环境,提出应该有一个月时间专门来训练哲别卫队的马术,林丹汗同意了,让蒙古骑士天天带着哲别卫队在草原上练习。这些人原来在近卫军中都是骑过马的,不过那时只是为了代步,骑术并不怎么样,现在跟着蒙古人学习,自然会有很大的进步。
卫俊如每天督促着部下训练,文书记录每天的情况,帮助士兵们写信,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医官则是派人送信回去要求送来更多防寒的药物,而传教士们游走在各个营帐,向士兵们宣讲主的福音,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整个军营充满活力。
第516章 攻占雅库茨克()
在林丹汗磨刀霍霍,准备前住漠北时,在东北军区的镇东城里,正在发生一场争吵。
张宗灵来到镇东城以后,便积极派遣小分队向各个方向去打探情况。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这些小分队将周围的地理图画了下来,有一个向西北方去的小分队,一直来到一条大河边。鄂温克向导道:“这条河我们称之为列拿河,在我们的语言中就是大河的意思,听说这条大河流到遥远的冰雪之地。”
这个小分队沿着大河向北而行,几天以后,竟然发现对岸有人在筑城。小分队仔细地察看,发现筑城的倒是象自己一样的人,但是却有着黄色头发的人在监视着。
小分队人数太少,不敢造次,便回来将情况报告给了张宗灵。张宗灵一听竟然有外族人在筑城,便动了心思,给曹文诏去了一封信,说自己要带人前去那条大河探听虚实,请他准许。
曹文诏对于野战军在平日是没有管辖权的,他正在派人沿着海岸向北而行,已经探到了遥远寒冷的北方。他准备先在沿海扎下阵脚,然后向西边横推,正好需要张宗灵的野战军来协助,如何肯在这个时候让张宗灵往西北去呢。于是他跑来镇东城,想要让张宗灵按自己的方案行事,把沿海稳定了再说。
张宗灵不干,他说道:“沿海根本没有多少人,现在应该先把西边的地方占下来,东边是大海,把西边占住后,东边自然也就占领了。”
曹文诏道:“哪里有那么简单,东边地方也是极大,让别人占住了,再要拿回来就不容易了。”
两人都认为自己所要进攻的方向重要,都想要对方协助自己,自然是争不出什么结果来。跟随曹文诏来的旅长陈辞修说道:“两位将军,我们是不是把敌人估计得太厉害了,为什么不能两线并进呢?”
两人一起看向陈辞修,陈辞修道:“上次我们旅沿着海岸线扫了过去,根本没有遇到一合之将,很多的势力都还用着简易的弓箭,而且是用的骨箭头。当时下官便想着,其实用如此多的兵力来对付这么弱的对手,有点大材小用的感觉。”
张宗灵道:“你的意思是用小股部队去完成占领,而不是用大量的兵力推过去。”
陈辞修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比如张师长得到的情报,不是只有少量的黄毛在那里吗?杀了他们,那城堡不就是我们的了,用本地人当我们的劳工,不是很简单的事吗?曹将军有便宜行事的圣旨,我们这样做是一点问题也没有,只要在事后写封报告就行了,皇上绝对会喜欢的。”
张宗灵笑道:“曹将军,这也是你的意思吧。”
曹文诏也不作声,他接到张宗灵的求援信后,与部下商量,陈辞修便提出了这个方法。东北军区的人都有同感,敌人太弱,而近卫军出动太多,会使得后勤跟不上,还不如小股部队出击,在当地征粮,这样效果会更好。他仔细想后,觉得很有道理,便来与张宗灵商量。
张宗灵沉吟半晌道:“也许是我们想多了,把敌人估计得太厉害。据前方小分队的情报,北方地区人口极少,而且当地生产能力确实低下,武器也很低劣,那我们就按阿旅长所说的试一试吧。”
曹文诏道:“但是要注意三点,一是人数还是不能过少,我觉得至少要三百人以上,而且要带上此地的其它族人;二是带好足够的药物和衣物,粮食可以就地征,但这些东西并不一定有;三是带队的人必须心要狠,在外面首先把士兵们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张宗灵点了点头,他明白最后一点的意思,那就是如果没有粮食,那就在当地抢,遇到可能有危险的情况要先开火,不能心软。
两人又和部下一起商量了一些基本的规则,最后决定,曹文诏继续沿海岸线进行收复,而张宗灵则直接向北,甚至偏向西北,一直推到现在正在筑城的那个叫什么雅库茨克地方。
曹文诏回到抚东城,他组织了十股小部队,每个部队是一个局,三百多人是个比较适合的数字,再加上一百多位本地人,以近卫军的火器威力,以东边稀少的人口,应该很难遇到能够匹敌的对手。
每个局指定了一个方向,所有的部队还需要把沿途的地理状况画下来,这样才有利于后面占领以后的管理。
张宗灵却是两个局一队,加上一百多位本地人,带上大量的弹药,以应付可能的敌人。他的人数比较多,派了十队,准备去攻占雅库茨克或者其它可能筑城的地方。
二十个小队向着北面出发,由于前期已经派遣了侦察小队,所以大方向是没有问题的,而小队中本地人的存在,也使得近卫军更加容易适应当地的环境特点。果然如陈辞修所说,一路上根本就没有可以抵抗的力量,反而收复了大量的小部落,告诉他们,以后这地方就是大明的地方了,大家可以在这里生活,只需要偶尔给大明皇帝一点进贡就行了。
张宗灵亲自带领向雅库茨克方向去的一队,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抵达筑城的地点。大家走到离筑城地三里的地方,张宗灵亲自带人去侦查。
城还远未修筑完成,参与筑城的应该是本地的瓦刺人,而监工则是一些明显不同于瓦刺人的黄毛或者黑毛的骑兵。筑城的人数大约有几千人,但是监工则明显较少,最多有五百人。
张宗灵见那些骑兵佩带的都是马刀,心里便安定了下来。这时候已经近中午,筑城的瓦刺人开始吃饭,那些监工则在另一处吃饭。张宗灵带着一个局向前冲去,专门对付那些监工。
监工没有想到在这地方竟然突然冲出一支部队,而且拿着火器。火器他们在国内也曾经见过,而这些人的火器明显比国内用的火器要好得多,发射快,威力大。短暂的战斗后,打死了十几个顽抗的监工,剩下的都乖乖地投降了。
第517章 镇北城()
在整个战斗过程中,那些瓦刺人根本动都不动,看着两方厮杀,眼中露出茫然的神色,对于他们来说,谁打赢了,自己的命运都是无法改变的。
张宗灵命人将这些监工看押起来,然后开始审问。通过复杂的多向翻译,总算搞明白了,这些监工其实只不过是罗刹国的一些商人,他们在这里筑城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他们来收皮毛。
从这里向西北方向去,便是原来的失必儿汗国,罗刹人在三十多年前吞并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之后,便出兵失必儿汗国,杀死了库楚姆汗,将那里的大片土地据为已有。
而筑城的人,其实并不是瓦刺人,而是原失必儿汗国汗国的奴隶,当然也是属于鞑靼人。他们被灭国后,便被这些自称为哥萨克的罗刹人强迫到此地修筑城池。
张宗灵搞清楚这些事后,便通过翻译告诉这些鞑靼人,现在蒙古已经归顺了大明,所以大家现在都是大明国人,不再是罗刹人的奴隶。不过现在他们可以在这里继续筑城,等城筑好后,便可以依城而居,等着大明的皇帝派出强大的军队,帮他们恢复故地。
罗刹人对鞑靼人极不友好,一言不合便是直接打死,所以鞑靼人对罗刹人极其愤恨。但罗刹人武器先进,他们有能够喷出火的怪物,杀人根本不用刀,所以鞑靼人不得不屈服于罗刹人的统治之下。而现在这些和自己样子差不多的大明人,有着比罗刹人更厉害的火器,还说自己从此不再是奴隶,建好城后竟然可以让自己进城居住,这样的好事当然没有人会拒绝。
张宗灵在这些鞑靼人中挑选了一些人为首领,让他们领导着鞑靼人来筑城,甚至将搜出来的罗刹人的火绳枪交给他们保管,这样的信任迅速地得到了鞑靼人的效忠。
张宗灵决定就以此地为据点,他让一个局的士兵驻扎在此地护卫,自己带人沿着列拿河继续北上,又摧毁了两个罗刹人的据点,将能够搜罗到的食物全部集中到镇北城(雅库茨克的暂名),以保证冬天的粮食供应。
这时候就可以看出只派出小股部队的正确性了。北方地广人稀,天气又冷,想要找到食物其实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小股部队总比大部队更容易解决食物问题。
在寒冷的冬天来临之时,镇北城终于算是修好了。虽然城墙上还有一些缺口,但至少让人居住的石头房子已经建好,而早就已经砍倒晾干的大树被劈成一块块的木柴,从河中冰层中取来的鱼类便可以应付一半的粮食需要,不管是近卫军还是鞑靼人都猫在城中,度过了一个酷寒的冬天。
张宗灵不想放过这漫长的冬季,他让穿着羽绒服的近卫军去捕鱼,让带来的当地人去狩猎,让鞑靼人开始学习汉语。这几乎是所有大明军队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因为军官们在讲武堂学习时,教官反复强调的就是征服异族最有效的方式便是让他们汉化,这时用力最少,但是收效最快,而且一劳永逸的方法。而汉化的第一步便是说汉话。每天都能看到一群群的鞑靼人跟着一个近卫军到处跑,嘴里念着:“水,鱼,雪”
而曹文诏和张宗灵的奏折报到京城后,朱由校愣住了。这不正好是罗刹人当年取得西伯利亚的方法吗?听闻雅库茨克被近卫军攻占后,皇帝立即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此地,并按张宗灵的意思将此地命名为镇北城。命令在开春后,以镇北城为依托,继续向北方进军,争取在列拿河沿岸建立起更多的城堡,使明军能够实际占领这一片区域。
大臣们对于攻占这样一个根本没有产出的地方是有异议的,但是当朱由校拿出张宗灵送来的动物皮毛后,这种异议便消失了。这些皮毛比之辽东出产的皮毛质量要好得多,商铺的掌柜们出价是辽东皮毛的至少五倍。而且张宗灵认为,只要有足够的人手,这里的皮毛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的。
只用了五六百人,便可以占领一个能够出产大量优质皮毛的地方,大臣们当然会算这笔账。而朱由校又授意报纸登出了镇北城有大量的优质皮毛出售,用粮食便可以换得的消息后,国内的皮货商都沸腾了。商人是最逐利的生物,皮货商们组织起了车队,准备等天气放暖后便开始向镇北城进发。
这时地理科在报纸上向大家科普了镇北城附近的气候环境,大家才知道,春季到来,冻土开始融化后其实更不好走,冬季反而是去镇北城最好的季节,只是需要备好防寒的羽绒服,橡胶雨衣和擦脸的油。而路线也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从大漠过去后向东北方向,这是西线;一个是从呼伦湖过去后再向西北方向,这是东线。这两条路线各有其优缺点,要由各位商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选择。
皮货商人们大多选择了东线,因为呼伦河现在由科尔沁部落占领,而科尔沁部落与大明关系极其融洽。商人们将科尔沁人需要的商品带入草原,然后和他们交换风干的牛羊肉,这等于是做了第一笔生意,然后带着牛羊肉和麦面进入镇北城,交换来大量的皮毛。
当然选择西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