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之藻收到图样后,立即进宫。原来明朝为了避朱元璋的讳,连元宝都不能称,现在皇帝写了个一元,这个显然是不行的,所以前来请示。

    朱由校很烦这些东西,但是也没有办法,于是就想一个别的字来代替。先提出用铢字,还是被否决,因为皇帝姓朱,最后没办法,就决定叫一块钱。

    至于铜币的问题,本来按朱由校的意思要做出不同面值的铜币的,但李之藻觉得最好先只发行一文的铜币,以后再发行当十钱或者当百钱,朱由校当然会听从专业人员的意见。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造币厂终于做好了模具,李之藻将样币送进宫来,朱由校看着有着边齿的银币铜币,非常满意。下旨:光禄寺少卿兼工部主事李之藻升为户部郎中,任大明皇家银行行长,造币厂厂长,并在京师开始发行银币和铜币,铜币和银币交换比为五百比一。

    朝臣大都不知道银行和造币厂是什么东西,现在见这样的圣旨才急急忙忙打听,搞明白以后,以左光斗为首的一帮人开始上奏,认为本来已经有宝源局和下面的宝泉局,现在重新来一个造币厂不是浪费吗?然后民间已经有了钱庄,大明皇家银行不是与民争利吗?

    在东林人看来,朝廷不能与民争利。只要是民间做的商业,朝廷就不能做,不然就是与民争利。现在皇帝竟然也想开钱庄,那不是与民争利是什么。皇帝为什么要开钱庄,还不是要搜刮民财。所以一定要反对,强烈反对,至于这样做对朝廷是好是坏,他们是不管的。

    朱由校没有理他们,直接下旨:各布政司宝泉局即日起停止铸钱,并封存账目,以备户部与锦衣卫共同查验,如有账目不符或者账目遗失,均锁拿到锦衣卫诏狱。他没有要立刻查验,是想给他们一个机会将贪污的款项退回来。

    大明皇家银行总行及京师分行于天启元年十月初八在京师成立,坐落在最热闹的棋盘街,业务只有一项,那就是将银币换成白银,或者白银换成银币。

    因为十日是大部分衙门开饷的日子,圣上有旨,从本月开始,官员无分等级,本色均只占俸禄三成,其它七成折色均用银币铜币来发。恐怕有些人不喜欢银币喜欢银子,所以在大明皇家银行开展兑换业务,如果是将银币换成银子,只需要支付一分(百分之一)的手续费,而将银子换成银币则是免费。

第75章 大明皇家银行(二)() 
朝中反对朝廷开银行和造币厂的大臣们四处放风,认为朝廷发行银币,就是想用它来换民间的白银,银币中只有八成的银子,所以号召大家抵制新币,朝廷一发了饷,就将银币换成白银,一分总比两成要少得多。左光斗更是公然讽刺道:“今上搂钱的法子,可真是强爷胜祖呀。”

    很多人听信了这种说法,大家都准备将银币换成银子,魏忠贤将东厂调查的情况报了上来。朱由校听完后淡淡地说道:“不要管他,总有他们后悔的时候的。”

    银行开业两天,门口鸟都没有一只,因为新式钱币根本还没有出来。十日开饷后,大量的人涌进银行,要用银币和铜币换白银。银行里先跑出一队锦衣卫,让人按顺序排好队,不听的就是一棍打翻,然后逐出大门。大量的官平银堆在柜台上,只要交手续费即可兑换。

    十日一天,基本上将官员俸禄所发银币的九成又收了回来,十二日,皇帝下旨:日后北直隶赋税收取,军饷发放,皆可以用银币和铜币。京师分行将于北直隶每县设一支行,专管钱币兑换。钱币兑换收取手续费降为一厘(千分之一),白银换银币依然免费。

    换了银子回来的官员后悔也已经迟了,虽然俸禄不多,但一下子减少了百分之一,心里还是很痛的呀。

    经过这么一波,新币迅速地在京师流行起来,既然可以用来交税,那当然就没问题哟,特别是新币样式精美,还不用象银子一样因为成色而被人骗,傻子才会不用新币呢。至于原来说的八成银的问题,根本就没有人在意,能交税就是最大的保障。左光斗已经请了病假,因为实在是没脸见人呀。

    十一月八日,大明皇家银行南京分行成立,同时南直隶各县均有支行成立,同时皇帝下旨:南直隶赋税收取,皆可用新币。官饷军饷发放,均只能用新币。南北直隶各级税务机构所收取税款都存入大明皇家银行。银行兑换手续费均降为一毫(万分之一),白银换新币如超过十两银亦要收费。

    手续费的变化是朱由校制定的,他觉得先让人上一个当,应该能加深记忆,然后逐渐减少,至于为什么不甚至变为不收手续费呢?还有白银换银币也要收费呢?朱由校是这样回答李之藻的:“朕是怕有人闲着没事干,天天换来换去,你们就不用做其它事了。”

    另外,银行新增了两项业务:存储和放贷银两。一两起存,不论银两多少,均可存在银行中,不收取费用。一次存取最少要间隔一个月,十两以上白银如果想换成银币,则存储三个月后可免除手续费兑换。

    至于放贷,则规定极其严格。需要有抵押,有保人,息钱可以分月或者分十天一计,十天就是一分(百分之一),一月就是三分,一年结算,一年之内,利息不重复计息,超过一年,则前一年的利息作为本金来计算。

    第一项业务,几乎没有人来办理,而第二项业务则是差点将银行的门挤破。一年借贷利息不过三成六到三成九,而且没有利滚利,这和钱庄比起来简直是在做慈善,所以大量的商人或者是家有急事的人都想来借贷。不过朱由校交待过李之藻,这项业务最重要的是稳妥,一定要先做好抵押物的评估,从户部来的老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每天忙得象陀螺一样,不过脸上的笑容却也是越来越灿烂,因为银行规定,每一笔借贷安全还款后他们都有一份评估金可拿的。不过客户的红包他们倒是不敢收的,收了也不敢乱来,因为银行还有规定,如果借贷不能还款后又发现抵押物不合评估数的,那都是要他们自己掏腰包赔的。

    这一天上午,正是热闹的时候,一乘八抬大轿后面跟着一辆马车慢慢来到棋盘街大明皇家银行总行门前,马车深深的辙印让周围的人议论纷纷。旁边有人道:”这不是张国丈家的马车吗?“

    轿子停在银行门前,一个长随上前对门卫大声喊道:”张国丈前来存银子,特请行长接待。“周围的人听到,哄的一声,议论得更热烈了。

    轿中的人这时也下了轿子,旁观的人中有声音道:”真的是张国丈哟。“

    立即有人反驳:”说得好象你认识国丈一样。“

    那人急了,大声辩解道:”我大舅爷和张国丈曾经共过事,上次外甥生了娃,我在酒席上见过的,我为什么就不能认识张国丈。“

    这时李之藻急步出来,迎向张国纪:”不知国丈亲临,下官有失远迎,恕罪呀恕罪。“

    张国纪拉住李之藻的手,不让他拜下去:“行长这话言重了,皇上上次赏赐寒家一些银子,放在家里也是无用,听说银行可以帮我们保管银子,还不收钱,这就来麻烦行长了。”

    李之藻连连感谢,延手请国丈入内,随从们则从马车上搬下来一个个银箱,银行内的杂役过来帮手,一箱箱地抬了进去。

    这件事以后,银行的存储量立即大涨,很多人都觉得国丈都把钱存在银行里了,那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所以将家里藏匿在各处的银子拿出来存进了银行。朱由校接到报告后,狠狠地表扬了张嫣一番:“皇后的法子,可真是妙得很呀!来,大功告成,亲个嘴儿。”

    张嫣啐了他一口道:”又没正形了,为什么要他们把银子存在银行里呢?最后又不能变成银行里的?存与不存有什么区别吗?“

    朱由校没有得逞,很是不爽,假装冷着脸不作声。张嫣见惯了他这种样子,嫣然一笑,走上前去,在他脸上轻轻地亲了一下,然后在他抱住自己之前迅速地逃离。

    朱由校笑了道:”银子必有要使用才会有用,堆在地窖里就和土块一样,而存在银行里虽然不会变成银行的钱,但就和银行里的钱差不多。朕现在真的是很差钱呀,看到钱都恨不得亲两口才好。“其实他也并不是很明白其中的意义,不过后世银行存钱还要给利息都赚得盆满钵满,那自己当然也要这样做呀。

第76章 东林分裂() 
张嫣道:“皇上,既然现在内帑差钱,那不如削减臣妾等的用度,这样也可以聊胜于无呀。”

    朱由校看着她,确认她说的是真话,倒是大为感动:“宝珠的心意我明白,不过我有一个想法,我想把宫中的宫女年龄稍大的都放出宫去,不要误了她们的终身大事。魏伴伴说宫里内监已经有了九千多人,所以我准备下旨不准民间自阉,也不再招收内官,这样应该可以省下一大笔钱,你们就不用再削减用度了。”

    “皇上,妾身一个人,哪用得了这许多衣食,能够少一点,皇上不就会多一点吗?皇上用这钱做些于国于民有利之事,不也就有臣妾等人的功劳在里面吗?请皇上恩准。”

    朱由校道:“她们两个会不会和你一样想呢?”

    张嫣回答:“上次我们三个闲聊时就说过这个问题,她们也觉得一餐饭吃那么多菜完全没有必要,宫中用度太过奢侈,这件事情上她俩一定会和臣妾意见相同的。”

    第二天皇帝下旨:大幅削减宫中用度,宫女年满二十三岁者,或入宫八年者,均可申请出宫,并按入宫年限给予一定的补偿。从即日起,民间不准自阉,宫中停止招收内官。情有可原而法理不容被判死刑者,如本人愿意,可经刑部和礼部联合会勘,再上报御览,可将死刑转为宫刑。受宫刑者如愿入宫,可自行申请,经审查后可成为内官,不愿入宫者按年龄可用钱币赎买。

    这封圣旨,让很多宫女激动得泪流满面。有些人进宫几十年,连皇帝的面都没见到,却蹉跎至老,连家人都不能见。而宫中流传,这是皇后和段妃王妃给皇帝提的建议,于是大量宫女离宫前,都来给皇后三人叩头,祝福皇后皇妃祝寿绵长,多子多孙,倒是搞得三位都成了大红脸。

    有些宫女已经没有办法找到家人或者是家里后辈不愿意接回去的,皇帝让先住在宫内养老,不可缺了衣食,而且按各自擅长的物事进行分类统计,主要分成三类:管理类,会计类,后勤类。并分别请来商行里的老人来教他们学习专门的技能,先做好准备,等以后有机会再行安排。

    而圣旨中规定民间不准自阉,却引起了很多人不满。第二天的朝会上,左光斗就出列发言反对了(杨涟安静下来后,他就代替了杨涟,常常第一个出来反对皇帝):“陛下,天下穷人太多,自阉进宫乃是他们的一条出路,断了这一条路,他们就有可能因为无路可走而铤而走险,请皇上深思。”

    朱由校被他的理论气得要笑了,不过看大臣们的样子,有很多人应该也是这样的想法。于是说道:“身为天子,治下之民竟然因为贫穷而宁愿自阉,忍受这无后之苦痛,这是朕之失德,是朕的耻辱,也是大明朝的耻辱。”

    又来了,又来了,群臣无奈,只好一起跪下:“是臣等无能,不能替君父分忧,死罪死罪。”

    朱由校接着道:“朕准备巡行天下,看一看朕的子民到底生活得如何,为何会有这么多人穷到宁愿自阉的地步,请首辅和各位阁臣商量个方略吧,第一站就选陕西吧。”

    方从哲膝行而前道:“陛下,万万不可呀。陛下新登大宝,中枢方定,如果巡行四方,则朝中无主,恐有不测之祸呀。朝廷本来就有巡行御史,职责本就是报告地方民情,他们失职,怎么敢劳动陛下,请陛下收回成命,臣等万万不敢奉旨。”说完连连叩头。

    掌都察院事左都御史李宗延开口道:“是臣等无能,都察院有负圣恩,请陛下准许臣等将功赎罪,臣将亲率十三道监察御史,于全国查找民众贫穷原因,再回报陛下,请陛下恩准。”

    朱由校缓缓说道:“各地应有不同原因,就由李卿安排,各地御史查一下为何有民众竟然穷困如斯,各地官员到底在做些什么,可有想办法减少贫困。朝堂上每天吵吵嚷嚷说这个是奸邪,那个是小人,有什么意思?朕觉得为官一任,富民一方,这样的官才是好官,朕要各位爱卿帮朕治理大明天下,是要让朕的子民富足有余,不是要你们互相指责,朋党为奸的。吏部以后要注意,评判官员,要看实绩,不要听些虚文,更不能结党相攻,切记切记。”

    李宗延和吏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