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煌判』穑瑓绲匾簧迨角暗陌凶由铣鱿至艘桓龃蠖础K⒓垂虻乖诘兀骸肮驳钕拢叵驳钕拢 �
朱由校叫他起来,看到他前面有几根头发烤得变了形。转身奇怪地问孙元化:“火绳枪不是有火门盖吗?为什么燧发火铳不用火门盖?这样下雨之时,亦可使用。”
“启禀殿下,有盖则打不着火,火门盖会隔绝燧石之火星。”
古代人就是古代人,脑子还是不如现代人灵呀。朱由校又得意起来:“用燧石打击火门盖,同时将其掀开,不就行了吗?”孙元化呆了半晌,拜倒在地:“殿下之智,如日月之光,在下米粒之珠,愿附骥尾,为王前驱!”这样一改,实在是神来之笔,雨天不再担心打湿引火药,比之火绳枪,对使用环境的依赖将大大减小。
孙元化一直自负其智,除了徐光启数人外,不大瞧得起人。朱由校年纪小,徐光启要他跟着朱由校虽是好意,以后前途光明也是可以预期的,但他心中其实是颇有微词的。今日朱由校轻易就将自己苦心钻研的燧发火铳的缺点指出,并提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使得孙元化对他佩服得无以复加。
朱由校假装谦虚一番,然后继续进行实验。一共实验一百次,其中成功击发六十三次。就凭这个成绩,已经远远超过了火绳枪的五成不到。而且燧发火铳不用担心别人的火绳点着自己的火药,使得火铳兵的密度能大大增加,再把刺刀搞出来,运用排队枪毙战术,将会让野猪皮知道,大明不是好惹的。
命中率就比较惨了,李进忠算是运气极好的。一百次成功击发,打中靶子的只有二十五次。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工艺进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再说排队枪毙时,命中率其实并不重要,何况对敌时,虽然大多是在五十步开外就开火,但是战场上对面密密麻麻的人,打不到张三也能打到李四。击发率才是王道。
朱由校充分肯定了孙元化的成绩,同时希望他能进一步提高击发率,最好能达到百分之八十甚至更多。当然他也知道,这很不容易,所以也没有限定时日。但是定装火药和刺刀的事,他也觉得应该提上日程了。
“孙卿的辛苦孤心里有数,但古人云,能者多劳,智者多忧。兵卒装填火药之时,多少不一,所用之时间颇多,大为不便。孤心中思量,可否先分成多份,以纸壶盛之,使药量定于一,当可简化装填之步骤,减少用时,以多杀敌。甚或将弹丸亦置于纸壶之头,使其更佳,孙卿以为如何?”
孙元化对朱由校已经是佩服得死心塌地,他很容易就理解了定装弹药,并明白了它具有的意义。减少操作步骤,大大节约了时间,原本只能发射两次的时间就可能发射三次,定装火药,使得出现炸膛的风险大大降低,这相当于极大提高了战斗力。殿下小小年纪,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只能用天生圣明来解释,所以孙元化在今天短短的时间内对朱由校先是由路转粉,然后迅速转成骨灰粉。在他心目中,徐光启不说屈居其后,至少也只能是并驾齐驱了。
“殿下英明,在下也曾想改进装填之法,但一直思不透彻,今日听殿下一言,豁然开朗,真可谓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孙元化又是一通马屁,拍得朱由校飘飘然。当然,正事还是没有忘记的,又将刺刀的创意说与他听。孙元化倒不觉得有装刺刀的必要,因为当时火铳兵只占步兵的一部分,战时总是和长矛兵混编的。不过既然是殿下所提,殿下前面给了自己太多的惊喜,也许是自己没有殿下高瞻远瞩呢?所以也是满口应承下来。可见在穿越者的光芒照耀之下,天才也会失去自信。
按照以前说好的,赏了李朝钦一百一十九两银子。李朝钦谢过赏后准备离开。朱由校留住了他。标准化和流水线的事情也要开始准备了,在军工制作上首先推广,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率和良品率,且使得武器的维修和替换变得更加简单和容易。
李进忠叫进来了十个小太监。这是按照朱由校的要求,和内书堂教授交流以后挑选出来的读书比较认真,反应比较灵活的太监。朱由校交代道:“一个工匠,制作一支火铳,费时近一个月,虽然有简单的分工,但还是不能让孤满意。所以你们随着李都监在兵仗局里,仔细看看,将制作火铳的步骤分拆成一些简单的小步骤,然后每个小步骤让若干人去做,使每个人都是专精一事而毋须面面俱到。然后火铳的每个部件,都必须一致,甲铳的某一处损坏,将乙铳的同一处换于甲铳之上,应不影响使用。所以制成的部件,大小形状必须一样,制成之后要仔细检查之后方可组装,不合格者,退回重制。”
“一个人一天所制部件个数,称之为日产量,日产量中除去不合部件,剩下所占比例称之为合格率。我们要提高日产量,更要提高合格率。如何提高产量和合格率,就靠你们制定出条例,规定每一部件制作的要求和方法。要让一个新工匠按照你们的条例,亦可制出合乎规格之部件。此事繁琐之极,但极其重要。所以条例制作不嫌其详,力求其细,且言语直白,使工匠亦能听懂。这个事做得好,重重有赏。”
“工匠制作部件,按其为常作和服役,分别给予一定的酬劳。酬劳不固定,按其产量和合格率计算,产量占四,合格率占六。这个也要写成条例,并宣读于工匠中。服役工匠中作事认真,产量和合格率都较高的,可以在其除役时转为常作,但不得强逼,如果酬劳好,我相信他们也会愿意留下来的。”
“每铳制成,于铳管刻制管者之名,若有正常操作而炸膛者,一例扣其一年之银,两例斩其首。这关乎兵卒身体甚至生命,来不得一点马虎。这个也要写在条例之中,并要反复宣讲,务必使每个工匠都知道,做得好有赏,做得差要罚。”
“条例之重,尤重于赏罚。使众人知条例,并按条例制作,当使产量和合格率大增。你们十个人所做之事,关乎之大,不是你们自己现在能想明白的。孤不吝厚赏,亦不惮重罚,望各位努力。”
小太监们跪在地上一起叩头,保证一定不负殿下厚望,做好这个制定条例之事,然后跟着李朝钦进了兵仗局。
第10章 布局海上()
李进忠提醒他,李选侍要他中午回去一起吃饭,因为他五弟朱由检的娘也去世了(被他的父亲杀死的),现在也是由李选侍抚养,所以大家一起吃个饭,叙个礼,交流一下感情,如此而已。朱由校以前和他的感情尚好,朱由校对这位亡国的崇祯皇帝有点兴趣,见面之后,只见一个八九岁的拘谨的小男孩,一丝不苟地对着他行礼。朱由校温言安慰他几句,询问他平时喜欢做些什么,朱由检恭谨答道:“平日里每日读论语。”
原来是个死宅,不过也怪不得,他身体原来的主人也是个死宅,不是他们喜欢宅在家里,而是他们平时也没什么事可以做呀。所以他提出,以后有什么好玩的事,一定会带上他一起,旁边的朱徽媞急忙插嘴:“还有我,哥哥是最喜欢媞媞的!”她觉得这个比她只大一点点的哥哥要和她抢大哥的宠爱,不过自己一定会战胜他的,因为哥哥更喜欢自己。朱由校连忙保证,一定会带上她。她示威似的横了朱由检一眼,满意地继续吃朱由校给她带回来的零食。
吃饭之前,李选侍交代了一下要相亲相爱什么的以后,就去陪太子一起吃饭了。所以吃饭时就只有三个小孩子了,虽然规定是食不言,寑不语,但媞媞显然是不大在乎这个规定的,她零食吃饱了,桌上吃得很少,所以大部分时间都在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还帮着大哥夹菜,并告诉新来的小哥哥什么东西好吃。朱由校看着象个小麻雀一样活跃的媞媞,面带宠溺之色,而朱由检则是一声不吭,低头吃着饭。
饭后无事,带着两个小家伙去西苑游玩。朱徽媞吵着要坐船,几个人上了船,习习凉风吹在身上很舒服,水面上荷花朵朵,清香怡人。朱由校倒是想起了海军的问题,现在自己应该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以后上位了再说,不过,可不可以先布局呢?方法倒是有,只是没有值得信任的人来执行,总不能叫李进忠来干吧。为什么自己现在能信任的人只有太监呢?他叹了口气。
朱徽媞正好看到,担心地问道:“哥哥,怎么了呀?”说罢站起走了过来,这时正好一阵风吹过,船晃了一下,她脚下不稳,眼看就要倒在地上。这时周遇吉一个快步,抓住她的手臂,让她站正才放开。朱由校眼里一亮,这两位“师兄”应该可以信任。
连忙起身,关心地询问媞媞有没有吓到,要不要现在上岸。朱徽媞刚才吓了一跳,有些害怕,但见哥哥如此关心,心里开心,反而不想上去了。朱由校也由着她,只是要两个小太监在身边看好她。然后便问周遇吉:“两位师兄会不会水呀。”近来他开始叫周张二人师兄,二人不敢应。但最后拗不过他,只好听之任之。
周遇吉憨憨一笑:“小的是辽东人,略识水性。张大哥是福建人,水性极好。”
“哦,张师兄是福建哪里的?”他转向张千方。
“启禀殿下,在下是福建泉州人,自小在海边长大,所以水性尚可。”
朱由校也不再问,从西苑回来以后,先遣开周张二人,吩咐李进忠去京营把张千方的资料拿来,并将鲁钦也叫来。先翻阅张千方的资料,只有简单的几句话:“万历二十一年生于泉州晋江,父张思有为泉州府学训导,母杨氏。妻刘氏,有一女。”
既然父亲是朝廷命官,忠诚应该是可以放心的。放下资料,询问鲁钦对张千方的印象。鲁钦道:“张把总忠心任事,武艺精熟,志向远大,常慨叹大丈夫当建功立业,光宗耀祖。”鲁钦精得很,殿下要问张千方的情况,当然是准备用他,所以回答也就是照着这方面回答,果然使朱由校大为满意。
于是唤进周张二人,五人坐下。朱由校道:“两位师兄日日陪孤操练,孤不胜感激,然不免担心会耽搁师兄的前程。”二人连忙站起来施礼道:“卫护殿下安全,本为卑职职责所在,亦是卑职的荣耀。”
朱由校挥挥手,让他们坐下,继续道:“周师兄现在还是先陪着孤,等有机会再说。现有一事,要相询于张师兄。我朝水军军力薄弱,一者是朝廷本就不大重视,二者是少有明海事,知进退的水军将领。以现今水军的乱象,实在不是培养水军将领的好所在。”话题一转,接着说:“孤欲另辟蹊径,于海商中寻找水军人才,所以烦请张师兄离开京营,化身为海商,搜罗人才,熟悉海运,结识海上英雄,以待他日,不知师兄意下如何?”
张千方在京营里早就呆得烦了,无事可做也就升官无望。现在一听朱由校的话,心中立刻明白,这位太孙殿下想在海商方面插上一脚,倒不是想赚钱,而是想等到自己成为太子甚至皇帝以后,可以在水军方面大展拳脚。而自己就是太孙放在海中的第一个棋子,如果做得好,太孙登基以后,自己前程当不可限量,如此好事,怎能错过!
当即顾不得太孙殿下的规定,跪倒在地,连连叩头:“属下一定为太孙殿下建成一支纵横海上的水军,使万里海疆,风平浪静,海永无波。”他连称呼都改了,由卑职变成了属下,周遇吉在旁边羡慕地想。
朱由校扶他起来,孙千方一个人,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连名义都没有。想要造一支水军出来,当然是痴人说梦。但是没关系,穿越者有信息呀,他至少还是玩过大航海时代的。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朱由校告诉他,首先是成为一个跑日本的海商。把生丝,瓷器运到日本,回来时只带日本的铜。铜由兵仗局用银子收,这样很快就能赚到钱。
“赚钱不是主要的,如果几年以后,你就是赚了一百万两,对孤来说作用也不大,孤要你赚的是人才。”朱由校笑道:“现在是最重要的事了,你记住三个名字:李旦,颜思齐,郑芝龙。只知道名字,不知道多大年纪,也不知道什么样子。这三个人,或者还有比较有名势力很大的其他人也行,如果你遇到,要尽量和他们交好,记住一点,海商也就是海盗,他们就是有名的海盗。你交好他们,还有他们的手下,观其言行,看谁有忠君之心的,就和这些人接近,适当时候,让他们接受招安,这样就能得到大量擅长海战的官兵。”他曾经看过一本有关郑成功的书,里面正好有这三个人,好象很厉害的样子,所以就提拎了出来,他不知道,郑芝龙比他不过大一岁,还不知道在哪里游荡呢。
“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