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商-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凤晨没有再遮掩,只说了三个字:“密封舱!”晏世轮是知道密封舱的,所谓水密隔舱,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隔成各自独立的一个个舱区。它的优点是被分隔成若干舱的船舶在航行中万一破损一两处,由于船舶已被分隔成若干个舱,一两个破水进水的船舱不致于导致全船进水而沉没。只要对破损进水的舱进行修复与堵漏就可使船只继续航行。而且,船舶的功能主要是运载货物,在有水密隔舱的船舶上,货物可以分舱储放,便于装卸与管理。在海损事故发生时,也可以尽量减少损失。最后,由于船舶被隔窗板层层隔断,厚实的隔舱板与船壳板紧密订合,而且隔舱板实际上起着肋骨的作用,从而取代了肋骨,简化了造船的工艺,并使船体结构更加坚固,船的整体抗沉能力也因而得到提高。这简直就是木质船更新换代、造大造强所必需具有的技术啊,但是历史上说,中国在唐代就已经有了,怎么现在大明的船只还是这么小、这么弱,这么跟不上时代?

    其实,晏世轮所不知道的是,中国虽然自唐代木船制造就已采用水密隔舱技术,并从18世纪起,逐渐被各国所吸收采用。但是到了明末清初,由于大明实行海禁,海船制造业衰弱,但它的技艺却一直在汉族民间传承。而到了后来,直到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铁壳船不断增多,给木船业带来很大冲击,即使像泉州那样的全国造船中心,也以制造铁壳船(轮船)为主,少见海船制造与使用的踪影了,这项技艺不知道淹没到了哪个历史漩涡?

    在晏世轮一愣神儿的功夫,宁凤晨接着道:“六哥,这个水密舱的技术,咱们大汉民族早就有了,只是这明末清初,尤其是清代以来,放弃了先进技术的研发,导致我们造船技术远远的被欧洲列强落下。然而最初,也就咱们穿越来之后的五十年内,西方人利用我们玩儿剩下的‘水密舱’技术,不断的发展海上力量,导致最终侵略我国,这海船之利,实乃国之根本啊”

    晏世轮听着宁凤晨的话,不住点头,这小子懂得思考了,分析的也对,欧洲列强正是因为不断发展的造船、火炮技术,用坚船利炮,撬开了清国的国门。最早的西班牙、葡萄牙人如此,后来的英国、荷兰也是如此。而起步较晚的两个海洋大国荷兰与英国绝望地发现,世界已经被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分割完毕,除了做海盗,发动战争,没有别的办法。英国人从葡萄牙人手中夺走印度;荷兰人则进入南中国海,占领爪哇岛,1604年占澎湖,1624年又占台湾,袭击月港至菲律宾的航线。目前随着自己的到来,鸠占鹊巢,西班牙人无力东顾,这段大明海商的屈辱历史,是不会再重演了!

    而拥有更先进的船,是现在当务之急。在17世纪中期时,南中国海上存在着四股势力: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和郑成功。比较起来,郑成功的处境最为艰难,一方面要同欧洲列强竞争,另一方面要同清军作战,腹背受敌。1661年,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了台湾。这是锐不可挡的西方新兴殖民势力在全球范围内遭遇到的一次重挫,中国人因此在东亚获得了局部海权优势,建立起台湾通贩世界各地的贸易航道。可惜郑成功英年早逝,如果天假其年,以他的雄才大略,也许最后会从菲律宾群岛上赶走西班牙人。在清朝意欲攻台前,郑氏集团的将领们拟向外发展,向郑经(郑成功之子)建议“愿领兵船征吕宋,以广地方”。但这个时候,即使实施该方案,一伙残兵剩将也未必有把握了。而在清廷眼中,台湾并不重要,“骑射乃根本”的理念在他们的心中被无比放大着,至于占领海洋所带来的战略意义,根本就不被统治者所理会。在此后的两百年里,东亚海域的控制权一点点的落在欧洲人手里,导致了海防如同虚设,后患无穷,最终引到了八国联军。随着自己和宁凤晨的来到,这段历史,再也不会出现!晏世轮有着这样的决心,就是在郑成功还是孩童时,完成他当年的壮举!

    于是,晏世轮抖擞起百倍的精神,细心的听着宁凤晨接着说道:“这水密舱的技术,还真就不是我从资料里找的。”

    “我也是在底下工匠的提示后,才查了查史料。”

    “哦?凤晨,哪位工匠,雷老大吗?”晏世轮不禁好奇,

    “不是那个老小子,是一个叫付明方的福建宁德籍工匠,他见到小弟三个月的功夫打了水漂,这五桅杆战船还没影子,就斗着胆向小弟进言,说他们老家有样绝活,能把船造大,没准儿能解决五桅杆的问题”

    “于是,我就让他造了个模型,半个月后,见到他手里拿着的那个模型,小弟一切都明白了”宁凤晨详细的说着经过,让晏世轮更是一阵感慨,前世的新闻里曾经报道过,水密隔舱这一濒临消亡的汉族民间技艺,能在福建宁德漳湾一脉尚存,还可造载重量60吨位以上的三桅木帆船,实属罕见。水密隔舱和舵,是中国古代船舶的两项重大发明,是“福船“两大特色,而漳湾福船均完整具备。这里现今虽然也造机帆船,但这种船舶也是木帆船改造而来的船体,水密隔舱未变,舵的装位固定也未变,即“内核“未变,只是以机械为驱动力,有风张帆,无风开机,机帆并用,是一种动力和风力并用的水密隔舱木船,仍然十分科学,在汉族民间实用流行。漳湾福船,在科学技术上无疑有着特殊的地位。结果这么牛掰的技能,到了满清这帮野蛮人手里,却成了最无用的“奇淫巧计”,“不名一文”,让晏世轮是捶胸顿足。当下再不多费一句口舌,拽着宁凤晨来到了军用港口,他要亲眼看看这只在传说中的汉族骄傲。

    一刻钟后,基隆军港造船厂。

    望着眼前的四桅杆大战船,晏世轮又是一阵恍惚,这分明是放大了一倍的盖伦大帆船,只是给人的震撼更加无以伦比。望着这三艘巨无霸一样的存在,晏世轮不得不心生诧异,四桅杆帆船就这么大,当初决定一下子上“五桅杆”的“荡奴”级战船,是不是太痴心妄想了?只有看见了,才知道当初一口气建两个大型造船的必要性。之前晏世轮光关注更靠外一些的“平倭”级战船休整的造船厂了,完全忽略了里面这个,看来,目前自己真正的核心,竟然在这个完全遗忘的角落,真不知这是讽刺,还是警示。可能自己光顾着往前走,往外赶,而忘记了自身的发掘?!看来,在琉球攻略开始后,自己要和宁凤晨再次闭关了。收起思绪,晏世轮凝望着“灭虏”级战船,就像凝望着情人的双眼,他看的非常仔细——

    在造船厂里一共泊了两艘,这两艘正在装载行驶所必需的淡水、食物。炮塔上好多垛口都是空缺着。而另一艘已经有船员在其上,将船缓缓开动,慢慢的驶离造船厂,晏世轮仰望着这长一百一十余米,高近二十余米,总共四层,排水量约两千吨的庞然大物,在破浪前进时,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船体头尾尖、高的高贵形式,完美的诠释着中华文化的大气与博大精深。船体那优美的曲线,仿佛上帝之手进行过抚摸,虽然晏世轮不信上帝。促成了弧面到平面柔和的过渡,它的龙骨紧紧的箍住,它无风行使时,边橹的高起高落,它的桅墙和索具匀称而且编织成透空的图案,还有那强大的风帆,都是一个有机组合体,这正是承传中华造船美感的“奇迹“,其形式完全适合于功能。“灭虏”船的造型的每一根曲线,以及它与整体与使用的关系所蕴藏着的美的因素,所体现出来的魅力,即它的功能美,是无所不在的。只是,目前只有一艘”灭虏“级装完了所有的火炮,让人仍然心满期待。每艘“灭虏“级战船,船头装有铜铸二十四磅弗朗机炮一门,口径达到五点八三英寸(约一百四八毫米),炮弹直径五点五四英寸(约一百四十毫米);炮管长九点五英尺(约二点九米),全重约二点五吨,需要六到十个人操作;火药用量四到六磅,最大射程约一点五公里,有效射程也到了一公里。而在船的两舷上,共三层的空间完全利用,每侧都是密密麻麻的十二磅炮,每层标准配置为15门,每侧共45门,双舷一共九十门。

    “六哥,是不是这船大到了离谱?当初我也震撼的合不上嘴巴,”

    “大,真大,而且很美,定员多少?”

    “六哥,每船定员750人!不过大哥放心,这三个月来,我已经搜罗差不多了,没用您那宝贵的海商船队。这个大船不仅美,还很便宜呢!这三艘船的龙骨、船舱、桅杆、边橹,都是直接从东南漳州拉过来的,基隆造船厂没那个能耐,也没那个时间,咱们只是最后舢装了甲板、上了帆,这也足足花了三个多月。这几艘半成品大船,是大明三宝太监下南洋时,漳州船械厂打算进贡彰显国威的,但是三宝太监执意采用福船(福州船厂出品,目前大明东南沿海较为常见),后来废弃不要了的。被付明方家先人一直珍藏在大明漳州船械厂,旺财过去后,用六辆马车换了回来,一同换回来的,还有付明方的其他家人,要么说么,旺财这厮还真适合做买卖”

    “凤晨,还有这么多故事?”

    “是啊,六哥,这个四桅杆大帆船,小弟没经您同意,就命名了,您不介意吧?”

    “废话,介不介意你不都命名了?”晏世轮故作严肃状,

    说的宁凤晨一缩脖子,“嘿嘿,嘿嘿,”干笑几声后,宁凤晨也少有严肃的道:

    “付明方和他的众工匠亲戚,虽然收藏了这三艘船的老古董,但是基隆还不具备造大海船的能力,这是付明方他们拼了老命才拼起来的三艘‘灭虏’,暂时应该够用了吧?

    ”此三艘船列装,我金乡水师完全提升一个档次,马尼拉驻军目前才二十五艘盖伦船,待我们金乡水师有十艘‘灭虏’服役时,荡平马尼拉,只是时间问题!兄弟,饭要一口口来吃,海军要一点点来建啊!“

    “知道了,六哥!当初找到付明方时,他说四桅杆船可以按照他的模型来做,但是五桅杆超级大帆船,连听说都没听说过。于是,我就折衷了一下,让他们按照盖伦船的样式,把模型放大,几合一的,才凑起来这个‘灭虏级‘,大哥可还满意?“宁凤晨一时不无得意,但是随后,他赶紧提出了自己心中一直以来的忧虑,

    ”六哥,那帮西班牙人不是啥子,咱们在台湾这么久,马尼拉除了几个偷偷跑出来不开眼的砸碎,怎么没动静了,他们真的不想来了?“

    看着宁凤晨少有的认真,晏世轮整理了一下语言,不厌其烦的说到,

    “真正的史实上,西班牙人在台湾根本就没捞到好处,呆了不久后,葡萄牙人还闹独立,西班牙不堪承受这没用的殖民地,自行撤了,后来让荷兰人钻了空子,再后来就是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虽然这位民族英雄现在才三岁“晏世轮语气轻松道,

    ”可是六哥,我真的想知道具体原因,能解释下吗?因为这太不符合欧洲的强盗逻辑了!“宁凤晨今天这好奇宝宝当定了,好在在见识到了”灭虏“级战船的威风后,心情大好,于是对着宁凤晨道,

    “凤晨,在真正的历史上,从1626到1642年,西班牙人于北台湾历时16年的殖民统治。虽然台湾很靠近已是西班牙帝国版图的吕宋岛,西班牙人却没有占领台湾,反而让荷兰人夺得先机。直到1626年,为了突破荷兰人对马尼拉的贸易封锁,才出兵基隆,并逐步征服北台湾。可是西班牙人无力驱逐荷兰人,也无法赚取足够的利润来维持驻军的花费,反而要靠马尼拉补助北台湾的经营。因此马尼拉经济衰退以后,西班牙人就缩减驻军,给了荷兰人可趁之机。最后在1642年荷兰人攻陷基隆,结束西班牙人的统治。原本西班牙人盘算占领北台湾后,就可免去荷兰人的威胁,可是局势并不如意。

    就算占领了北台湾,荷兰人只要在中国沿岸阻止商人,照样可以威胁马尼拉的经济。而且从鸡笼运来商品,物价没有比华商直接运到马尼拉更便宜;反而维持驻军要花大量经费,又无法打开中国和日本的贸易。再加上从1630年起,美洲的白银产量逐年递减,马尼拉就因流入白银的减少,而陷入经济衰退。北台湾的经营几乎都要仰赖菲律宾的补助,可是菲律宾本身也要资金应付和******的战争,西班牙人越来越难撑下去。他们内忧外患下,不得不做出改变。而到了1637年,菲律宾总督科奎拉为了减少开支,决定削减北台湾的军力。他下令拆除淡水的圣特多明哥城,仅驻军于鸡笼,其余人力、物资都调回马尼拉,还禁止强化鸡笼的防御工事。16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