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吕布之汉末霸主-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眼神忽而转厉:“所谓四战之地,乃是交通汇集之处。三年内,你我踏平弹汗山,绝了鲜卑这一后顾之忧,乌桓自然臣服。到时你我封侯拜将,雄踞五原静待天下有变可好?”

    “对!守无可守?为何要守,不如一路开疆拓土。”

    魏续嘿嘿一笑,险要之处,都是内外互为险要。一路打下去,总能夺得险要之地。

    “孺子可教。”

    吕布微微一笑,先于其他各路诸侯十年布局,届时定有攻城拔寨的资本。

    稍有沉默,魏续唤了一声:“表兄。”

    犹豫了一下,问道:“我怎么感觉你蓄谋已久了呢?”

    “算是吧!”

    吕布嘴角上扬,戎马二十余载,为一方诸侯。又怎会没想过,从家乡起兵,如何去和天下诸侯逐鹿中原。

    五原人口虽少,边军却是精锐中的精锐。

    ……

    翌日一早,几片薄云遮不住天边的酷日。

    草原上的气候很有趣,只要片缕薄云遮日,夏日就凉爽许多。若是太阳漏出来了,单单站在外面,也会有豆大的汗珠往下掉。

    三嫂早早准备了朝食,昨日给赵老三留的一只鸡腿,还有一些肉醢(hǎi)。

    肉醢是肉糜腌制的,可以保存好久。若不是余粮不多了,魏续又贪嘴,赵老三媳妇还真舍不得拿出来给他吃。

    拿出了肉醢,三嫂却一直催促着魏续赶紧去和自己男人换岗。

    魏续免不了和三嫂斗一斗嘴,嘴里说话也不好听。

    吕布自幼父母双亡,寄居在舅父魏家,一直生活在魏家的余荫之下。舅父、舅母虽然待自己不错,但吕家子身在魏氏,做人、做事总是不免被人说道。

    倒是在这里,找到了些许家的感觉。

    魏续最后受不了三嫂和保儿的夹攻,叼着鸡腿,攀木梯登烽燧。

    吕布牵马带着木臿,开始了一天的日迹。

    长城,不单单是一堵长垣那么简单。围绕着长城,有一整套防御预警体系。

    烽燧繁星般点缀在长城内外,是这道防御体系的眼睛。塞外草原一览无余,戍卒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塞外敌军的动态。

    真正到了三五人,或出或入。烽燧线上戍卒也未必都看得清,这时候就需要另外两道相互依存的工事了。

    天田与柃柱。

    设置在长城内外,紧贴着烽燧的位置。

    天田是一道宽数丈不一的沙带,即便是一只跳鼠走过,也会留下痕迹。柃柱上面挂着悬索,即便是有人通过了天田,又将其重新平整,想要出入边关,也需要破坏悬索。

    戍卒日迹,就是查看、平整辖地十里的天田,柃柱悬索若有损坏,也是需要修复的。

    十里天田,宛如巨蟒,平整起来不是易事。尤其是一只无所事事的狐狸,给吕布造成了不少麻烦。

    这边才平整好天田,狐狸就上去走上一圈,吕布只要一过去,它就一溜烟似的跑了。

    气得吕布直接回烽燧取弓,再回来这狐狸早就不见了。

    “这畜生真是恼人!”

    吕布自嘲似的笑了笑,木臿插在地上,箕坐在一土丘之上,北望鲜卑方向。

    昨日逃回鲜卑的骑兵应该到了,拓跋鲜卑此时应该在调兵遣将。兵不可能调太多,因为边关有戍卒候望。

    任何大规模的入侵,必须经过缜密的布局。早年与大汉共同抗击匈奴,鲜卑人学得了满腹韬略。

    鲜卑人都学了满腹韬略,吕布不禁思索,何处去寻一良谋。

    上一世有陈宫、许汜、王楷、薛兰。

    可惜薛兰乃是治世之才,无奇英之谋。可行萧何之事,却无张良、陈平之能。

    许汜、王楷,唯陈宫马首是瞻。

    可这公台先生先投曹操,又迎我吕布,复与袁术暗通款曲。荀攸说:夫陈宫有智迟。

    回首看来,实乃私心杂念太多。多谋而少决,故似智迟。

    “也许……可以……”

    吕布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

第5章 卧榻猛虎() 
箕坐在小丘上,眼望前方一滚石,有绳索在草丛中若隐若现,这是才下好的绊马索。

    吕布手里摩挲着一个玉韘(shè),心里推演着鲜卑一小队兵马若来,大体的行动线。

    韘是射箭时戴拇指上,用来扣住弓弦开弓的,其材质不一。

    吕布偏爱玉韘,坚硬而又温润。洁白的玉,外雕盘龙,内刻祥云,父亲死时唯一给他留下的,就是这个玉韘。

    燧长陈治自头曼城策马归返,正看到吕布箕坐在那里。面前的一片天田,上面布满了走兽的脚印。

    他这种边关佐吏,编制上其实也是戍卒。不过即为佐吏,分工自然与戍卒不同。

    戍卒的工作就是候望、日迹。

    剩下的文书传递、监察汇报、物资领取、发放,都由燧长操办,庞杂的琐事压下来,一点不比戍卒轻松。

    “奉先。”

    陈治唤了吕布一声,严厉的对吕布说道:“日迹之时,候长、令史会不时巡查,你若累了可以先回烽燧歇息。这样子坐在这里,成何体统?”

    “知道了。”

    吕布淡淡回应一声,却仍然坐在那里,眼望草丛深处的绊马索。

    “哎,不知这都尉大人怎么想的,十五六岁的成童也征召入伍。”

    陈治叹了一口气,继续说教道:“既然入了大汉边军,你就是一名军人了。昨夜我在头曼城,闻听一人姓奉名天,在这渠水边斩杀十余骑鲜卑兵,救下了一名游骑斥候。”

    “这奉天武艺如此高强,不也在这塞外烽燧。你若是给官家留下了不好印象,恐怕直到退伍返乡,也不得返回塞内。”

    陈治说到这,见吕布仍然无动于衷,叹了一口气,径自返回烽燧。

    毕竟还是个成童,就愿他命好,赶不上鲜卑人攻烽燧。一年兵役满,归返乡里吧。

    与无知的人,不用争辩。

    吕布看着陈治的背影,也觉得自己比起上一世,沉稳了许多。莫说是十七岁时,便是年近不惑之年,他也会告诉陈治。

    哪里来的奉天?

    救大汉游骑斥候的,乃我吕奉先是也。

    陈治若有异议,吕布会用这一身武艺,让他相信。

    经历过一世的宠辱得失,吕布看淡了这一时高下。

    陈治确实可笑,时间会让他明白:

    何为人中吕布!

    也怪塞外的消息传来传去,居然埋没了吕布名姓。奉天这个名字,对吕布也是一种鞭策。

    奉天二字传得越神,吕布越要做出一番功业,免得世人见了奉先,却不知是奉天。

    又过了一会,吕布继续平整天田。

    顽皮的狐狸没有再来,吕布进度倒是快了许多。除了一只不长眼的跳鼠,被吕布拎着尾巴从天田拔出扔出老远,再没有其他小动物捣乱。

    将近黄昏的时候,有白云遮住了太阳,天气凉爽了一些。吕布擦了擦头上的汗水,返回烽燧。

    两里路,不时便至。

    一入烽燧,吕布就看到燧长陈治站在屋舍门前。

    见吕布,陈治老脸一红,返回屋舍。

    “燧长……”

    吕布话说一半,这才想起来陈治对他的说教,这应该是自惭形秽了。

    赵老三就在院子里,手里摆弄着一把硬弓。闻听吕布的话,微微一笑,对吕布说道:

    “燧长这是无颜面对奉先了,就在候虏燧辖地不远,他都没想到头曼城中传言的奉天,乃是奉先。”

    “奉先年幼,又是新兵,怪不得燧长。”

    吕布有些哭笑不得,和赵三兄攀谈了几句,登燧火台与魏续换岗。

    候望边塞。

    将到平旦之时,是燧卒最疲惫的时候。陪伴吕布在这烽燧之上的,除了烽遂上冰冷的军备,还有那草原上的虫鸣。

    一夜未见鲜卑探马,吕布眉头轻蹙。

    汉军之中,有戍卒能斩鲜卑十余骑。无论是出于战略考量,还是私愤,鲜卑人断没有派小股部队来攻烽燧的道理。

    兵马未动,探马先行。鲜卑人要是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就不会北抗丁零,东击夫余,西进乌孙了。

    直到平旦之时,鲜卑探马终于出现了。

    一队四人,用枲(xǐ)麻裹着马蹄,悄悄前行。

    吕布头轻靠在墙垣上假寐,好让鲜卑人放心靠近烽燧。

    鲜卑探马一点点靠近烽燧,为首的是个高个子,时不时抬头仰望吕布。

    “这就是汉人的戍卒,居然还睡着了。一会看我爬到坞墙之上,将他一举射落!”

    高个子扭回头,一脸不屑的对部下说道。然后期待着部下附和他的话,好好夸赞一下他的武力。

    三名部下知高个子喜欢奉承,张开嘴刚要附和,脸上却漏出惊恐的表情。

    “小心!”

    部下一声惊呼,为时已晚。

    刀疤脸不明觉厉的回头一看,一支箭矢直接射入哽嗓咽喉。

    最后一眼看这个世界。

    只见一戍卒在燧火台上挽弓,弓弦拉满,一轮残月挂在背后。

    “嗖!”

    又一支箭矢呼啸而出。

    箭簇,在月色下闪着寒芒。

    汉军的箭簇叫做羊头簇,三棱结构,末端有钩,看起来仿佛羊头一般。然而,鲜卑探马的眼中,这箭簇看起来不像是羊头,倒像是招魂的猛鬼。

    三支箭矢跨过长空,宛如流星堕入凡尘。

    四骑鲜卑探马堕马倒地,脸上除了惊恐,还有惊讶。

    如此距离,百步之遥,又在狂风大作的夜晚。究竟是何人?究竟是何人,能够做到箭无虚发?

    “这距离,比起辕门射戟可是要近多了。”

    吕布自言自语着收起手上玉韘,在一旁的羊头石上,磨圆了一支箭簇。

    挽弓搭箭,一支箭由小窗射入屋舍几案之中。

    “咚!”

    一声响,熟睡的魏续吓了一跳。

    抬头一看,月光射到的地方,箭簇闪着银光。

    “表兄找我!”

    魏续嘴角上扬,迅速穿好衣装。

    吕布见魏续出来了,向射杀鲜卑探马的方向一指。魏续立即点头示意,手持环首刀出坞,堡割下四颗虏首。

    兄弟间的默契就是如此,从不需要一丝言语。吕布看着魏续稚嫩的身影,漏出了会心的微笑。

    ……

    翌日早,魏续候望,吕布休息,赵老三日迹。

    牵马走到坞门门口,赵老三听到燧长叫他。

    “赵三兄,我一夜未睡。一直思量着着奉先和传闻的奉天是不是一个人。”燧长确实一夜未睡,眼上挂着厚厚的眼袋:“奉先年不过二八,斩敌十一骑,毫发未伤,实在匪夷所思。”

    “季亲眼所见还能有假,就算某站久了眼花,库房里十九颗虏首还能有假?”

    赵老三也理解陈治,若不是亲眼所见,他也不信。莫说十六岁成童,就是整个大汉边关,他也不信有人能有如此武力。

    “那虏首我倒还没看过,先去点验一番,我好修书上秉官家为奉先积功。”

    烽燧不大,燧长说话间已经到了库房,直到看到虏首那一刻,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二、三……十九。

    怎么还有?

    二十,二十一,二十二……

    二十三!

    燧长一惊,大吼一声:“赵三兄,你来一下。怎么有虏首二十三?”

    赵老三这时候一步刚踏出烽燧,向燧长摆手道:“还是你来一下吧!”

    “啊?”

    燧长想到了什么,却又不敢相信。

    一个健步,又猛跑了三步。

    燧长一脚踏出烽燧,眼望烽燧之外,四具无头尸体倒在那里,干涸的鲜血浸染大地。

    “昨夜是谁候望?”

    燧长下意识望向吕布屋舍。

    “还能有谁?”

    赵老三牵马走向鲜卑人的尸体,将其掩埋。

    “吕奉先……”

    燧长喃喃自语,不可思议的看着吕布屋舍。

    屋舍单门紧闭,墙壁上的马矢涂裹着草棍,还有两道深深的裂痕。透过封窗的薄纱,卧榻之上有人影朦胧。

    有那么一刻,陈治看那朦胧的人影,忽然变成一头猛虎。

第6章 一群骗子() 
三嫂一直在院子里,神色紧张,眼神飘忽,时不时瞟一眼走出坞堡的赵老三。

    听不到脚步声,三嫂开口叫道:“燧长。”

    “嗯。”

    陈治听到三嫂叫他,扭头望去。

    三嫂又瞥一眼坞门,确认赵老三走远了,问燧长:“可是要修书为奉先积功?”

    “正是!”

    陈治眉头轻蹙,看着三嫂。怎么神秘兮兮的,莫非此事另有隐情?

    “奉先昨日说了,他弟兄二人杀敌建功,我当家的替他候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