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4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压路机只有两台,可是修路的速度却并不慢。

    而在后面的过程中,对于施工的步骤进行了一些微调,这也就使其七天内便可修好一段长三里的路面,比之前整整节约了一天的时间,而且工序质量什么的,没有丝毫的减少。

    按照现在的这个进度,修好这一条路,大约需要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加上后期的一些处理,一共也就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彻底的修好这条路了。

    新修的路考虑到了排水的问题,长洛官道在遇到大雨天气的时候,路面上还容易积水,甚至是两边的地内的水还会倒灌入路面,虽然不影响通行,但长时间的浸泡,对路面毕竟也是一种损害。

    所以这一次他们采取的是将地基抬高,并不需要抬高多少,三十厘米左右的高度就足够了,这样在加上五厘米左右厚度的水泥层,放在现在的环境下,是足够使用的。

    期间,工部官员不断的前来视察施工进展,同时也有不少的其他技术人员前来学习考察,试验路段,同时也是对他们将来的要求,谁也不敢有任何的马虎。

    而直到这个时候,许海才带着人有些不太情愿的姗姗来迟。

    作为这些设备的研究人员之一,这一次修路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工部掌握经验,也不是让他们震惊的,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要检验一下这些设备的可靠性。

    同时,要根据使用方的切身感受,来对接下来的型号进行改进,以便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但是这个时候的许海,正忙着搞推杆呢,那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他很久了,可是直到现在,他也没能找出一个合适的办法来解决。

    而这个问题无法解决的话,也就意味着,无论是农业还是施工方面,每一次的使用,都必须要有大量的人员配合,单靠司机一个人是很难搞定的。

    一方面是研究陷入了困境,一方面却还要来调查这些设备的使用情况,虽然许海心里很明白,这些事情也必须该由他们亲自前来调查听取意见才可以做出更好的改进。

    可他有些不满的是,上面非要让一个负责人跟着一起过来。

    若是让许海做决定,派几个学徒来这里记录一下,回去转告一下就可以了。

    学徒毕竟也跟在身边不短时间了,该如何去描述那些问题,他们还是没问题的。

    自己参与研究的设备,如此迅速的修出了如此高质量的水泥路,按理说应该是高兴的,可作为一个老学究,喜欢钻研的科研人员,浪费时间来看这个显然是划不来的。

    设备有问题,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能看出什么问题?

    没瞅见那些设备还都在正常的运转着吗?关于推杆的问题,这个大家都知道是问题,谁也解决不了,能怎么办?

    转了一圈,听取了一下意见,结果果然与许海心中想的差不太多。

    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推杆的问题,不便于控制,这是最大的问题。

    另一个,则是希望可以将压路机的重量再增加一些,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减少一些碾压的次数,从而达到相等时间内,可以对更多地方进行施工作业的目的,以此来提高施工的速度。

    这些都是小问题,家重量还不好说?滚轮的直径增加一点就可以了,蒸汽机什么的动力本身就够,而且这玩意儿也不需要跑的太快。

    “推杆的问题老夫暂时也解决不了,这个没办法,压路机的问题,这两台就这样了,下一台会增加两千斤的重量,再多的话,估计你们桥都过不去,如果觉得这两台重量不够的话,可以用袋子装一些土,放在车身上不碍事的地方增重。”许海黑着脸对着陈叔达说道。

    一个是火车组的负责人,一个是工部尚书,两者在官职级别上,相差的太远太远。

    但是,许海照样敢不给陈叔达面子。

    两者级别虽然不同,但是身份地位却没差多少,而且工部也管不着科学院,整个朝廷,除了皇帝以外,任何人都管不到科学院。

    说朝廷中分着各种各样的部门,那么科学院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朝廷,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科学院的级别基本是跟整个朝廷一样的,是跟四省相当的。

    好吧,那只是理论上的说法,实际上科学院走的还是正常的官职系统,只不过是独立管理,朝廷不插手而已。

    “另外,以后再有其他问题的话,直接让人去试验场那边说一声就行了,不行就让人去通知,我会派人来。”

    “呵呵……”陈叔达呵呵一笑,算是体验到了科学院的老倔驴的脾气了,真不好相处。

    这帮人似乎除了研究以外,其他的事情一律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而且许海这个人吧,陈叔达还真就不敢去跟他翻脸,因为这位在大唐的地位也很不一般。

    许海可是被誉为大唐蒸汽机之父的人物,而蒸汽机现在又给大唐带来了多少的改变,别说是现在这种有理有据的用话去气你,就是无理取闹的骂你,这时候也得悠着点。

    况且,犯不上……

第六三五章:以农为本() 
    现在是技术行天下的时代,整个大堂上下,对于科学院都有着比较特殊的感情。

    这还是以前,若是等到科学院拿出了对农业更有帮助的设施出来以后,那么科学院在民间的声望可就彻底的上天了。

    这个时候,自己一个即将退下去的老人去跟科学院叫板?

    就因为人家没有听从自己的安排,天天到现场去盯着?

    基本不用怎么怀疑,天下肯定是骂自己的居多,陈叔达才不傻呢,反正只要能解决问题就行,反正科学院里一堆都是怪胎,没一个正常人。

    许海虽然走了,但陈叔达现在依旧是美滋滋的。

    双脚踩在这条刚刚修好的水泥路面上,心中更是忍不住的散发出一股自豪的感觉。

    想当年,谁敢想象会有这样的道路?

    再想想未来,路上跑着的,到处都是满载货物的卡车,速度快,运力大,更重要的是,运输物资的时候,不再像以前那样十不存一,一台车只需要两个人就可以了,就算再多点,配上四个人是绰绰有余的。

    虽然四个人的消耗也不少,但优点在于速度快,走在这样的路上,按照在试验场内得出的数据,只需要三天就可以从长安跑到洛州。

    这还是仅仅只在白天行进的情况下,如果日夜不停的行驶,理论上只需要一天半的时间就可以到了。

    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那只是理论速度,不考虑一切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而实际操作中,则需要考虑天气情况,亮度,路面情况等等,但即便是这样,四个白天,或者两天两夜,也足够跑完这一个全程了。

    而火车跑完一趟,也需要一天多一点的时间,如此一来,卡车不比火车慢多少。

    但不管怎样,对于没有通铁路的地方,水泥路就是最重要的交通设施,他可以很好的弥补铁路留下的空缺,可以将整个大唐连接的更加紧密。

    一条条铁路,一条条水泥路,就像是渔网一样,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将大唐的每一块土地都给划拉进来。

    陈叔达有些郁闷,他觉得自己好像有些等不到那一天了,因为这不是三五年内可以做到的事情,况且自己年纪也大了,身体也出了些问题,这让陈叔达心里很是没有底气。

    ……

    关于推拉杆的问题,其实就是个液压杆的事情,有了液压杆,一切问题也就解决了。

    李元吉知道问题的原因,但却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

    而液压杆又是个比较高级一点的东西,所以李元吉对于这个,基本上是不抱什么希望的。

    而且还涉及到电路的问题,现在连个电都还没搞明白呢,上哪搞电路的事情?

    所以,李元吉倒是看的很开,折腾归折腾,但是也就折腾下算了。

    李元吉最感兴趣的,还是农业方面的设备。

    一是这东西意义比较重大,一但全面投入使用,对于人口劳动力将会是极大的冲击,同时可以解放出大量的劳动力去干别的事情。

    虽说依旧是以农业为本,但不能把所有心都放在农业上,机械化耕种,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保证产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解放更多的劳动人口。

    有了人,才能去干别的事情,有了人,才会干出更多别的事情。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谁都知道人多力量大的缘故。

    其二,这个东西比较简单,做起来也比较方便。

    最后则是再为坦克做准备,李元吉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是拖拉机,的确跟坦克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特别是他们的生产线,新中国时期,大多数拖拉机厂都可以造坦克,即便是现在,他们也还保留着坦克生产线,虽然已经落伍了。

    这也算是积累一个经验罢了。

    此时此刻,李元吉正坐在一台拖拉机上,拖拉机的体格有些大,至少比自己印象中的更大一些,但是动力却丝毫不弱。

    左手边放着一桶燃煤,至于填煤,没什么特别的要求,透过上面的孔去看燃烧室的情况,感觉到火光弱了一些,或者动力减小了,就添进去一些煤就可以了。

    拖拉机的前方,是一个凹进去的,大约手臂粗细的口子,上面有一个小棍子一瓢一瓢的,其中在顶端有一个红色的圈,当拖拉机静止的时候,视线之内看不到这个圈的时候,就意味着该加水了,加水也很容易,把盖子拧开添进去就可以了。

    唯独让李元吉有些郁闷的,还是关于推拉杆的事情,现在的推拉杆比之前轻松了一些,但也没轻松到哪去。

    唯一好的一点,是不用一次性到位了,经过改动之后,增加了一些滑轮来分散重量,同时增加了卡扣,向前推动推拉杆,拉动着链子往前走一下或者几下,卡扣自动锁死,继续推,就再走一节卡死。

    这样可以防止后面的梨刀掉下来,放下的话则是踩下一个踏板,拉动卡扣挤压弹簧,让出空间,让后面的梨刀直接跟地面接触。

    但这还远远不够,于是又在右手边安装了一个下压的推杆,通过一个装置,在移动的途中,逐步的将其下压,基本上走个三四米就可以压到底。

    一个人的确能够操作,但是却很费劲儿。

    即便如此,李元吉在上去操纵了一番之后,也是对此感到了满意。

    从零开始,到现在的可以机械化生产,虽说还笨重了一些,但那又如何?

    再怎么笨重,也比之前的生产方式更有效率,再怎么笨重,放在现在也是最先进的设备。

    “改成前后双梨刀效果是不是会更好?”李元吉老毛病又犯了,忍不住的开口提议道。

    前世这种单头的梨刀基本上已经彻底的消失了,前后双梨刀的也有,但是也不多了,更多的是上下双梨刀,或者上下三梨刀,但是现在没那个技术,就双梨刀就挺好的。

    许海皱着眉头想了下,忽然间像是开了窍似的,疑惑道:“若是多布置几个刀头,让其以前后顺序排列,与蒸汽车身的宽度一样,理论上说,一次就可以犁这么宽的地出来,效率或许可以再提升一下。小徐,去把图纸划出来,按照这个做一个出来试试……”

    “额,陛下,那个啥……”许海有些不太好意思,在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或者说当李元吉提出建议以后,许海就把李元吉给忘了,满脑子都是关于翻地机的事情。

第六三六章:李承光的提醒() 
    李元吉知道许海想说什么,但他却并不在意。

    这一刻,李元吉甚至在反思,是不是自己要求的有些太高了?

    其实这些人还是挺不错的,只是他们没有能够想的更多一些,或者说,就是缺少一个契机?

    就好比说现在,自己提出了双排犁,但是许海却直接想出了多排犁,拖拉机没前进一次,就可以翻更多的地,在这样的假设下,甚至可以生产制造出规模更大的犁。

    而唯一的问题在于,没有液压杆来辅佐,可能会使效果有些差。

    但不管怎么差劲,比起现在而言,总归是好的,这不正是自己所要求的吗?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每天都有进步。

    “朕对你们没什么太多的要求,每研究一个项目的时候,只需要你们首先想一下,是否实用,是否可以做的更好,在出现技术难题的时候,就当下的研究进度,是否可以支撑一个项目完整的运转?”李元吉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但李元吉却觉得,这些事情自己好像不该说的更多了。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唐能够走到现在这一步,难道不算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