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37全球速递-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他还是觉得有些不保险。在陆军内部他勉强还能算一号人物,但在华盛顿最顶层的大佬那里仍然不够看的。也许他应该做点什么来提高自身的价值,免得在那些大佬的博弈中被当棋子牺牲掉。想到这,约翰收拾好东西,离开了作战计划处。他有个计划,还得让多诺万帮他参详参详。

第一百三十章 多诺万的招待() 
约翰与多诺万约好见面的地方在华盛顿郊外的天堂山牧场。这个占地约500英亩的小牧场距离贝利维尔(西弗吉尼亚的一个小镇,因为风景秀丽又比邻华盛顿,很多政客和富豪都在这里置办了庄园)很近,最早是华盛顿和弗吉尼亚州上流社会跑马场的一部分。

    19世界90年代,约翰的父亲乔治买下了这里,并在一座坡度平缓的小山上修建了一栋漂亮的三层花岗岩别墅。之后的几十年,天堂山牧场都是约翰家的私人度假地和养马场,约翰小时候就是在这里学会了骑马。一直到1937年,为了给联邦快递公司筹措资金,他才把这里卖给了多诺万。

    约翰驱车赶到天堂山牧场的时候还不到下午五点,多诺万的长子大卫在门口迎接了他。“下午好,范德比尔特先生。”年龄跟约翰相差不大的大卫一边拘谨地搓着手,一边对约翰说道:“爸爸刚才打电话回来,说他现在还在白宫,恐怕,恐怕不能赶回来和您一起共进晚餐了,让我务必招待好您……”

    “不用这么客气,大卫,叫我约翰就行了。”约翰拍了拍大卫的肩膀,“露丝夫人在吗?”

    “妈妈上周就去纽约,去帕特里夏(多诺万的小女儿)那里了。现在,现在就我和玛丽(大卫的妻子)在牧场这边。”约翰亲昵的态度非但没有让大卫放松,反而让他更紧张了。

    约翰早就听说过,多诺万的一双子女中,长子大卫因为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到寄宿学校念书,性格比较内向、腼腆。据说,多诺万起初曾把他送去哈佛学习法律,想让他子承父业,将来进入法律界或者政界。但是天性害羞不爱与人打交道的大卫,念了两年就退学了(哈佛大学委婉的称之为“荣誉遣散”)。后来才转去了康奈尔大学念了农学专业。

    虽然在嘴上,多诺万对于这个胆小木讷,一心只想做个平凡农场主的长子不是很满意。但是从在内心深处,他还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要不然,他也不会花大价钱从约翰这买下天堂山牧场交给儿子去经营。

    相比之下,多诺万家最受宠的宝贝疙瘩,22岁的小女儿帕特里夏则更多地继承了父亲热情奔放、喜欢冒险和挑战的性格。从女校毕业后,她就经常代替深受慢性病困扰的露丝,陪伴多诺万出席各种社交场合。

    “对了,帕特里夏恢复得怎么样了?”半年前,帕特里夏在纽约出了一场车祸,受了很严重的伤,至今仍然在接受康复治疗。当时这件事闹的非常大,冲冠一怒的多诺万联手杜威几乎将肇事方的家族连根拔起(肇事方是坦慕尼协会的一个高级成员)。据约翰所知,目前该家族至少已有6名重要成员被以各种罪名送进了监狱。

    “已经好多了。夏天的时候,罗斯福夫人邀请她去温泉镇做了康复治疗,效果很不错。”说到自己的宝贝妹妹,大卫终于健谈一点了,“医生说再过几个月她就可以扔掉拐杖了。虽然以后行动还会有些不方便,但这已经时候不幸中的万幸了。”

    “那就好。帕特里夏还年轻,恢复起来应该会比较容易。”约翰对此也由衷地感到高兴。

    前世,帕特里夏可是在那场车祸中不治身亡了的,而且最后连肇事方都没有找到。露丝夫人因此一度精神崩溃,后来还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多诺万本人也深受打击,一蹶不振了很久。在约翰看来,帕特里夏这次能死里逃生,说不定也是他穿越所造成的蝴蝶效应之一。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也算是帕特里夏的“救命恩人”了。

    “好久没来天堂山了,反正吃晚饭还早,你陪我四处转转吧。听说你养的那批安格斯牛,品质很不错?”走进牧场,蓝天、白云、碧绿的草场以及从远处山谷吹来的凉风让约翰不由地心情大好。从一大早到现在,他的大脑都没休息过。正好借这个空档稍微放松一下,换换脑子。

    “好的,范德比尔特先生。今天正好刚宰了一批安格斯,晚上您可以尝到最新鲜的牛排。我想您一定会喜欢的。”大卫自豪地带着约翰向马棚走去。

    骑着马在牧场转了一个多小时,又享受了一顿可口的牛排大餐,一直到晚上快8点,约翰才见到了从华盛顿风尘仆仆地赶回来的多诺万。

    “晚上好,约翰。”一见面,多诺万就热情地拥抱了约翰,“怎么样,大卫把这里经营的不错吧。我敢说,贝利维尔周边再也找不出比这更好的牧场了。”

    “没错,大卫非常能干!天堂山牧场放在我手里才算是白瞎了,幸好我给它找到了一个好主人。”约翰笑着恭维道。

    “他就是跟牛啊、羊啊什么的打交道还算有一手,怎么能跟你比。”听到约翰夸奖自己的儿子,多诺万笑得更灿烂了,“我可听说,罗斯福都请你去当他的军事顾问了。”

    “临时的而已。”约翰连忙谦逊了一句,“我这不是心里没底嘛。现在华盛顿就属你消息最灵通,我过来主要是想请教一下,这次跟英国人谈判,上面到底是个什么基调?”

    “我就知道你找我肯定是为了这个。来,我们去里面慢慢说。”说罢,多诺万就拉着约翰去了书房。

    进了书房,多诺万并没有招呼约翰坐下,而是在他惊异的目光中打开了一扇隐藏在书柜后的暗门,领着他进入了一间密室。

    “霍,你这还别有洞天啊。”约翰好奇地打量这一间隐秘的办公室。

    “今年年初刚改建的。主要是为了方便我在家的时候处理一些机密文件。那边还有一条暗道,直通山脚下的仆人房。”多诺万不无得意地炫耀道,“我这里绝对安全,除了我你还是第一个进来的。”

    “至于要搞成这个样子嘛,这年头还有人敢窃听你?”约翰有些不解。这一世,多诺万可以历史上要滋润多了。胡佛倒台后,他已经顺利坐上了美国情报界的第一把交椅。就算军方的情报部门对他仍然有些不感冒,但也只能嘴上发发牢骚。多诺万打着白宫的旗号找他们要情报的时候,他们还是不敢磨洋工的。

    “国内应该没有,国外的可就不一定了。现在不光是德国人,英国、法国、日本甚至俄国人都把触角伸过来了。尤其是英国人,我都后悔当初选择跟他们人合作了。”多诺万的草台班子刚刚组建的时候,可没少得到英国特备行动委员会的支持,第一批教官几乎都是英国情报人员。现在再想切割,肃清英国情报机构的影响,谈何容易。

    “得了,不说这个了。”多诺万弯腰,从一个保险柜里取出了一份文件。“你先看看这个,我想应该对你会有帮助。”

第一百三十一章 关于殖民地的布局() 
约翰原本以为多诺万给他看的会是与英国此次谈判诉求有关的情报,再不济也应该是欧洲或者北非战事的相关情报。没想到,居然是一份关于埃及、尼日利亚、黄金海岸、伊拉克、印度和缅甸等英属地殖民地的考察报告。

    “这些都是从哪来的?你们现在已经把网撒得这么大了吗?”约翰有些不解地问道。

    约翰知道,这一世没有了胡佛的掣肘,多诺万领导的情报机构早已不是当初被人们嘲笑的“50名教授、10只山羊、12只天竺鼠、1只猴子和一帮三流作家“的组合。仅最近几个月,多诺万就招揽了不下600人加入,还合并了几个原本直属于白宫和国务院的小型独立海外情报网。但是,多诺万居然这么快就已经把触角伸到了那么偏远的地方,还是让约翰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只是对当地一些公开信息的搜集整理罢了。”多诺万嘴上谦虚着,神情却很得意。虽然搞情报他是个外行,但他也有一门自己的独门绝技。那就是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招揽顶级社会精英加入。

    在多诺万的团队里,不仅有大量的媒体精英、大学教授,还有前政府高官、退役将军、商界大亨、文体明星和各大家族的成员。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拥有一张庞大的海外关系网。虽然在专业性上,他们还比不上那也老道的情报人员。但他的信息源却异常广博,远非普通情报人员可以比拟。

    自打多诺万将这些人招揽过来后,海量的国际情报就源源不断地向他涌来。一些在普通人眼中看似很普通的信息,比如物价波动、列车运行图变更、甚至企业招工等等,经过专家的整理分析和解读,往往能发现出很多重要的情报。

    “那也很了比起了,你们成立才多长时间啊。”约翰一遍翻阅着文件,一遍感慨着。“不过,你给我看这些干什么?这些殖民地没有失控的迹象啊?”

    多诺万略带鄙夷地看了约翰一眼:“都说你眼光独到,怎么这都看不出来。我们参与这场战争为的是什么?难道真像那些议员忽悠选民时说的那样,为了自由和民主?”

    约翰一拍脑袋,自己真是傻到家了。无论后世历史上如何标榜美国参与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都无法完全抹杀它的真实目的。从本质上讲,这场世界大战和上一次一样,都只是几个大国为了争夺国际市场(自然资源、劳动力和产品倾销地)的主导权而进行的PK而已。

    所谓的正义、和平、民主、自由、人权都不过这场战争的附加属性。不要以为解放了几座集中营,罗斯福就是拯救犹太人于水火之中的“人权卫士”了。两年前的“圣路易斯号”事件(1939年,930名从纳粹“水晶之夜”的恐怖中逃出来的犹太人乘坐“圣路易斯号”邮轮抵达了美国。罗斯福签署命令禁止这些人入境,并出动海岸警卫队抓捕跳船逃生者将其送回船上。后来这批犹太人大部分都被迫返回到欧洲,最后惨死在集中营里)是怎么一回事,约翰心里再清楚不过。

    说白了,美国之所以最后会挽起袖子下场,日本人的那场偷袭不过是个导火索而已。归根结底,难道不是因为德国对阿根廷、巴西等美国传统势力范围的渗透引起了资本家们的警觉;难道不是日本对太平洋地区的野心妨碍了他们在远东的利益;难道不是英法国殖民体系的崩溃让他们觉得有利可图吗?

    回过味来的约翰立刻端正了态度,仔仔细细地看起了多诺万给他的那份文件。良久,他才抬头问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次纽芬兰的会议,上面是想逼英国人在殖民地问题上做出让步,对不对?”

    多诺万一翘大拇指:“没错。无论是埃及、印度还是伊拉克、缅甸,虽然目前都还保持着对大英帝国的忠诚。但不可否认,英国人对这些地方的控制力都在下降。为了让各殖民地给帝国输血,英国政府正不得不放松对殖民地的管控。这样下去,要不了几年,英国的殖民体系就要步法国的后尘了。”

    “但是英国与法国的情况还是有很大不同的。”约翰提醒多诺万:“法国殖民体系的崩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戴高乐在那搅局。”

    为了获得法国各殖民地、海外省、海外领当局的支持,戴高乐的空头支票跟不要钱一样满天飞(如果不是许诺给予他们自治权的话,黑叔叔干嘛要帮戴高乐打仗)。逼得维希法国政府也不得不跟着放松对殖民地的政治和经济约束。最近,双方的支持者还在叙利亚(目前还是法国殖民地)干了一仗,狗脑子都打出来了。

    “不管怎么说,英国对殖民地的控制力已经降到历史最低点了。你注意到没有,为了战争的需要,他们正在有计划地在一些殖民地扶持本地工业。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约翰当然明白这么做的后果。刚才阅读文件的时候,他就注意到,英国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在埃及、尼日利亚、黄金海岸和印度新建了几百家工厂。这么做,虽然会在短时间里提高英国的战争潜力,但也会产生另外一个必然结果——催生当地的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大量的产业工人和中产阶级市民。当这些力量壮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对宗主国的剥削产生不满,进而走上谋求独立的道路。当年北美十三块殖民地的独立,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嘛。

    “好吧,不过白宫这次打算做到哪一步?”约翰承认多诺万说得有道理。虽然他仍认为英国不可能这么早就做出让步。但这确实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抓住实在是有些可惜。

    “这注定会是一个长期的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