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津门制造局。
在十九世纪初的欧洲有一句话,叫做英国的枪,法国的炮,德国的锹,便说明德国人除了钢铁工业比较发达,步枪不如英国,大炮不如法国,可是最终德国人却击败了全世界各国,将自己的武器标准成功推销给了大清国。很重要的一个理由便是当时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德国人肯帮助大清国建造子弹生产线和炮弹生产线,而英法两国因为与大清国有军事冲突,一直以来对大清国进行部分军事禁售,只卖武器不卖生产线。
如今大清国有三处可以生产子弹的地方,汉阳兵工厂,江南制造局和津门机器局,其中历史最悠久的便是津门机器局,早在1878年,天津机器局就已经生产各式子弹137。6万发,在1898年式,其子弹最高产值可以达到2500万发。而津门机器局一直以来都掌控在北洋系手中,所以北洋六镇从未存在弹药不足或者训练不足的情况。汉阳兵工厂与江南兵工厂同样直接受北洋系领导,按照实际需要向各部发放。
二十四混成协所用弹药,大部分则由德国人提供,王永安每个月在弹药训练消耗上便需要花一万两银子。当然,如果王永安肯向段祺瑞低头,归于北洋军的皖系,则大可以减少一些花销。可王永安却知道,这老段虽虽说在国家立场上没得说,可是在军阀争斗中干了许多不光彩的事儿,尤其是他欺骗了张勋,哄骗张勋说全国支持复辟,张勋这个二愣子彪呼呼地带兵入京复辟,而段祺瑞随后高举义旗进行讨逆,塑造了二次共和领袖的形象。
既然不喜欢被段祺瑞钳制,这就意味着王永安必须要有自己的兵工厂,最起码也要有自己的子弹炮弹手榴弹等消耗性武器生产线。
王永安对韩麟春说道:“芳宸兄,你来得太及时了,我现在身边正需要你这样的兵工制造人才。可惜我现在没有条件生产你设计的步枪,不过我可以给你放权,让你从零开始建设你自己心中最完美的兵工厂。”
韩麟春抬起头来,心中有一些迷茫,也有一些沉重的责任,毕竟从零开始何其难也,可是不再受制于人,不用每天打报告,更让他有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愉快感觉。
王永安之后的一句话彻底让韩麟春放下心来,他说道:“咱们先定一个小目标!第一年,我给你的兵工厂投入三十万两银子,你需要完成三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生产刺刀,如今一把刺刀的价格是步枪的四分之一,说实话这个价格我并不满意,可是德国人不肯让步。我的意思是我们需要自己生产刺刀,我的想法是,我们只需要生产三菱刺刀即可,三菱刺刀对生产技术要求并不高,且对钢材的要求也不高,非常容易实现。第二个任务是生产手榴弹或者手雷,我军炮兵数量不足,攻坚事伤亡巨大,所以要多配备手雷,配合士兵进攻攻坚与防御,尤其是在防御战中,手雷将是性价比最高的防御武器。第三个任务则有点重,你需要建设一条子弹生产线,头几年只需要生产训练弹即可。第二年我给你无十万两银子的投入,你需要生产出来制式子弹,产量不低于每年10万发。第三年的投入将不会少于第二年,但我需要兵工厂的子弹产量达到50万发。”
韩麟春笑了起来,说:“必定不辱使命。”可以说王永安给他提的要求简直让他觉得自己是被大材小用了,他有信心在这个产量标准上翻几倍,不过他打定主意,等到扬州兵工厂出了成绩之后再给众人看看自己的本事,也让陆军部的人后悔去。
王永安随即将“自己设计”的三菱军刺设计图拿出来,韩麟春看了之后不得不承认,以中国钢铁业的能力来说,没有比三菱军刺更加适合制造的了,比起西方的刀式和剑式军刺,三菱刺刀显然在某些方面严重不足,可中国钢铁的质量决定了国产军刺如果也采用剑式军刺,则会发生刺刀磕碰后的断裂等致命不足。
“靖云贤弟,这是你设计的?”韩麟春问道。
王永安大言不惭地说道:“算是吧……我也是结合了前人的经验,进行了一番总结,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韩麟春伸出大拇指,王永安难得地脸红了起来,剽窃的感觉非常不好嘛,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王永安还是有底线的。但随即想到了自己剽窃人家村上村树的作品,王永安才发现自己好像早就没底线了……
第二百一十五章 武器制造()
王永安随后解释他对手榴弹的要求,他对于手榴弹非常重视,究其原因是因为手榴弹性价比高,在防御战中杀伤力强大,在巷战中更是一把利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莫斯科保卫战中,俄国人用手榴弹给装备精良的德军以巨大的杀伤。
如今全世界有两种手榴弹,一种是德国的长柄式手榴弹,另一种则是英国的菠萝型手榴弹。相比较而言,长柄式手榴弹在投掷方面更容易发力,虽然在站立投射式没有菠萝型手榴弹投掷距离远,可是在实际作战中,战士绝大多数是在卧姿或跪姿情况下投掷,而在这两种复杂情况下的投掷,长柄手榴弹更具优势,投掷射程更远。木柄式手榴弹的优点还在于其造价低廉,运输安全,必要时可以代替炸药集束使用,对于重工业薄弱的中国,尤其是抗日时期,中国士兵使用集束手榴弹与日军坦克同归于尽,谱写了一幕幕抗战悲歌。
而长柄式手榴弹的缺点也很明显,尽管造价低廉但结构复杂制作耗时,携带不方便,爆破时破片分布不如菠萝型手榴弹均匀,尤其是抗战时期,共军兵工厂制造的长柄型手榴弹屡屡被日军鄙视,甚至士兵宁可采用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生产手榴弹,也不愿意用自己的手榴弹。
手榴弹一直以来并不被重视,直到日俄战争时期,俄国士兵旅顺要塞大量使用手榴弹,将日本士兵打得伤亡惨重,日本人吃够了手榴弹的苦头,于是才正式重视起手榴弹的作用。而欧洲国家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陷入战壕战后,才意识到手榴弹在步兵攻防之中的巨大作用。
所幸韩麟春在日俄战争时期在日本学习,接触到了大量日本陆军的资料,也参与了部分日本陆军改革,所以对手榴弹有着与这个时代一般军官不用的认识。
两人对手榴弹的定性有了一丝丝分歧,韩麟春比较推崇菠萝型手榴弹,而王永安则希望未来大规模生产长柄式手榴弹,不过最终决定哪一种手榴弹的不是他们,而是银子——银子决定了造价更加低廉的长柄式手榴弹。
在确定了手榴弹后,王永安则开始与韩麟春讨论起训练弹来,韩麟春惊讶于此,他第一次在国内听到长官要求使用训练弹,对于当今大清国的军队来说,根本没有训练弹,全部采用实弹射击和实弹训练。
然而此时的日本陆军才刚刚开始使用训练弹,训练弹与标准子弹的区别在于弹头,有一些训练弹是没有弹头的空包弹,目的就是为了让士兵能够适应战场的枪炮声和在射击压力下的反应训练。
日本人虽然开始使用训练弹,但大部分军队依旧是实弹训练,其原因并不是日本人有钱,而是日本人进行了武器更新换代。日本自主生产的第一款现代步枪是村田式步枪,村田式自动步枪由萨摩藩枪械专家村田経芳中校设计。样枪的设计始于1874年,1875年村田到欧洲考察,回国后又经5年研制,于1880年研制成功11mm单发步枪,命名为“大日本帝国村田枪”,简称村田枪或十三年式步枪,并定为日军制式步枪。该枪的外观、大小和内部结构几乎与法国夏斯波步枪相同,该枪由日本东京炮兵工厂小石川步枪制作所生产,是日本第一把自己设计并制造的制式单发后装线膛步枪。
但由于该枪的设计存在许多缺陷,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中屡屡被清军的毛瑟连发步枪击败。
甲午战争平壤之战,日军两个步兵联队和一个炮兵联队共3600人进至大同江南岸船桥里的清军桥头堡附近,清军将领卫汝贵见日军所在不占地利,于是亲率传字营200人从桥上过江作战。装备村田式步枪的日军一千余人强行冲锋江桥,结果200清军使用毛瑟步枪进行射击,当场击毙将校以下日军140人,击伤290人,兵力占绝对优势的鬼子伤亡甚众,中队长林久实大尉被当即击毙,日军无奈撤退。日本诗人衫浦梅谭叹曰:“此役不克旗下死,呜呼苦战船桥里。”
自甲午战争(日清战争)后,日本人迅速改进了步枪,并研制成功了三零式步枪(金钩步枪),取代其成为日本制式步枪。几年后日俄战争爆发,日本人发现三零式步枪在中国北方作战时遇到了卡壳的毛病,由于日本本土并没有沙尘天气,而中国北方秋季后频频出现沙尘天,日本人又不得不继续改进,这才诞生了臭名昭著的三八式步枪。
如今日本陆军正在大规模装备三八式步枪,而三零式步枪才服役不过六年,因此日本人将三零式步枪向大清国推销。可惜此时的大清国还没有陷入内战,因此陆军部统一采用德式武器标准,日本人的军火生意困难重重,不得不放在仓库中。而日本人的训练弹则采用了老旧的村田式步枪,日本人在武器保养方面就像国民性格一样,即便用了十几年,依旧崭新如初。韩麟春在日本学习训练时,便使用村田式步枪进行训练。
“都说我二十四混成协是新的江东猛虎,可惜这只老虎大多数士兵全都是新兵,原来的老兵有三分之一阵亡,最终留下来的只有两千多的老兵。”王永安摇头苦笑道,“要知道一支军队最宝贵的并不是它的武器和训练,而是构成一支军队的士官和老兵。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对一支军队来说,老兵和长官就是士兵们的天。”
“老兵不可得,但新兵可以练。”王永安继续侃侃而谈道,“现在新兵训练也出现了问题,由于子弹价格昂贵,新兵射击训练严重不足,而且由于很少实弹训练,很多新兵听到枪炮声,先被吓得魂飞魄散。子弹的匮乏严重影响了新兵们的心理素质,即便老兵们再努力带着,可客观条件所限,累死老兵们也达不到标准。”
韩麟春点点头,苦笑道:“除了前六镇,还有哪支军队勤于射击训练?你的麻烦和问题,也恰恰是所有部队的麻烦和问题。”
王永安万般无奈地笑了一下,长叹一口气,想到了后世解放军士兵可劲地射击训练,甚至每天要求打不完一定数量的子弹会被批评惩罚,便忍不住心痛不已,丫的忒浪费了,分我个鸡屁股也可以啊……
韩麟春心中倒是有一些玩味起来,很多长官恨不得士兵不实弹射击,省下消耗子弹的银子揣到怀里,可眼前这位爷非但支持士兵射击训练,还自己掏银子支持士兵训练。但凡自己拿银子出来训练士兵的,其所图必然非小,未来或为魔,或为佛。
第二百一十六章 王永安的六大处()
沉默片刻之后,王永安忽然问道:“芳辰兄,你也看过二十四混成协的部分训练,你觉得除了射击训练需要加强外,还有那些不如北洋六镇的?”
韩麟春摇头道:“靖云贤弟过谦了,我看了训练之后,即便是北洋六镇也没有贵部训练认真刻苦,更没有贵部的训练科目面面俱到,如果贵部弹药武器能够达到北洋六镇之标准,那前六镇根本不足为惧。靖云贤弟,你知道如今清军最大的问题吗?”
“难道不是训练?”王永安问。
“不是。”韩麟春认真地说道。
“那是……”王永安瞪着眼睛好奇起来。
韩麟春似笑非笑道:“许多清兵临敌畏战不愿拼命,这临敌畏战一来是怕死,二来嘛,许多人不愿意为朝廷卖命而已。若是士兵战死,许多人连埋在哪里都不知道,更休说给家人之抚恤了。我在京师之时,便听闻你在伤兵安置方面的努力,甚至许多大帅希望你能帮他们,当然大家知道你肯定不会离开王将军。”
王永安笑道:“这是自然,我不帮我哥,还能去帮别人不成?”随后王永安说道:“既然芳辰兄不愿意让我难堪,直言军队缺憾,我们就说一下兵工厂吧,芳辰兄,你有什么要求,尽可以提出来。”
韩麟春笑道:“金钱方面,靖云贤弟已然提供足够,不过有钱却也不是这么花的,一座完成的兵工厂的建立离不开设备,更离不开成熟的技术工人,而一个军工工人的培养没有几年工夫,显然无法做到。所以一开始就建立完整的兵工厂并不现实,但我们不妨建立一个武器维修所,在此基础之上逐渐培养军工人才……”韩麟春侃侃而谈,三两语便勾勒出了未来兵工厂的建设方向,让一团乱麻的王永安称赞不已,王永安越发对韩麟春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