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有家店-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说农民起义是官逼民反,可是反对外夷,与政府关系也不大啊!

    即便是抗日战争时期,老蒋政府昏聩无能,四大家族横征暴敛,不是一样出现了很多名将。

    现在的大明,或者说以后的大明,也有很多战死沙场的宿将,用这么好的火器,怎么就打不赢呢?连农民军都打不赢,更别说鞑子了,崇祯皇帝希望从两个人的身上找到答案。

    “戚继光能够带领戚家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无论是在南方剿灭倭寇,还是在北方抗击鞑靼,为什么现在就不行了呢?”崇祯皇帝看着两个人,目光严肃的问道。

    孙承宗和王在晋对视了一眼,两个人都有些尴尬,却又有些不忿。

    最后还是孙承宗开口说道:“皇上,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往往不是光靠火器的,而是靠很多方面的。”

    崇祯皇帝一皱眉头,他可不想听这样的托词,便盯着孙承宗说道:“孙爱卿,那就就给朕说说,戚家军为什么能打胜仗,然后再说现在为什么打不赢胜仗。”

    颇为为难的看了看周围,孙承宗沉吟了半晌才说道:“回皇上,臣回去给皇上写奏折吧!”

    看了看身边的人,又看了看孙承宗,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心中也明白孙承宗的顾虑:“行,那就回去再说!”

    见崇祯皇帝同意了自己的提议,孙承宗也算是松了一口气,见王在晋在一边老神在在的样子,不由的瞪了他一眼:“王大人,这件事情你也颇为了解,回去和我一起起草奏折吧?”

    “我我!”王在晋指着自己,一副诧异的模样,见崇祯皇帝看了过来,只好咬着牙说道:“既然孙大人吩咐了,下官自当从命!”

    王在晋把孙大人三个字咬的很重,心中的不满溢于言表,不够孙承宗和崇祯皇帝就选择了无视,谁也没有搭理王在晋,而是跟着徐光启继续往前走。

    前面拜访的就是火枪了,也就是俗称的火铳,也是崇祯皇帝关注的另外一个重点。

    “皇上,这个就是燧发枪!”徐光启将一支燧发枪拿了过来,递给崇祯皇帝:“这是汤若望从澳门那边买来的,比起鸟铳却时先进很多,也好用很多,臣看了一下,咱们仿制也没问题。”

    崇祯皇帝接过燧发枪,仔细看了看,这是一支前装滑膛枪。

    “装一枪,让朕试一试!”崇祯皇帝将枪递给徐光启,吩咐道。

    毕懋康连忙从徐光启手中接过枪,亲自验看了一翻,然后给崇祯皇帝装上了火药,押入了子弹,这才把枪重新呈给了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颠了颠,然后对着远处,直接扣动了扳机,一股白烟升起,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

    “燧发枪比起火绳枪好用多了,打火方便,射击速度快,非常的好用!”徐光启感叹着说道。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将燧发枪交给徐光启,转身对身后的汤若望说道:“汤神父,你为大明做的贡献朕都看在眼里,回头朕单独找你进宫,朕准备听你讲一讲西方的见闻。”

    “谢皇上!”汤若望喜出望外,连忙躬身说道:“皇上英明睿智,大明帝国如日中天。”

    对于汤若望拍的马屁,崇祯皇帝只是一笑,大明帝国如日中天?

    看了一眼徐光启,崇祯皇帝直接吩咐道:“你这里有没有安静一点的地方,朕有些事情想和你说,对了,让毕懋康跟着就行了,其他人全都该干嘛干嘛去吧!”

    “皇上这边请!”徐光启点了点头,在前面给崇祯皇帝带路,一行人来到了火器厂的一处独立的大厅里面。

    崇祯皇帝走到主位上坐了下来,喝了一口茶水,这才开口说道:“徐爱卿,朕这一次来除了看看你的成果之外,还有一把枪拿来给你看一看!”说着对王承恩使了个眼色。

    王承恩连忙向前走了一步,从一个小太监的手里拿过一个长条形的盒子,将盒子打开,从里面拿出了一把枪。这把枪自然就是崇祯皇帝搞来的弗格森步枪,一把后装线膛枪,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步枪了。

第五十九章 风雨话新军上() 
徐光启虽然有些愣神,不过还是连忙伸手接过了王承恩递过来的,看了几眼之后,徐光启就发现了这种的不一般。不但管里面有螺旋形的线,装的地方还在后面。

    “这是一把后装线膛燧发!”崇祯皇帝指着管里面说道:“这叫膛线!”

    然后崇祯皇帝就开启了嘴遁模式,将这把的优点构造全都说了一遍,一直说道口干舌燥才停下来,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对徐光启说道:“爱卿,听明白了吗?”

    徐光启连连点头说道:“这比汤若望的燧发先进很多啊!”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那是当然了,这肯定是比汤若望的前装滑膛燧发先进很多。根本不是一个战术级别的,没有丝毫的可比性。

    “皇上,臣需要仔细研究几日,现在臣心绪不平,没有什么想法!”徐光启躬着身子,对崇祯皇帝说道。

    轻轻的点了点头,认可了徐光启的说法,崇祯皇帝也没想过徐光启能够短时间内拿出什么办法。甚至崇祯皇帝都怀疑以大明现在的手段,能不能弄出佛格森的仿制品。

    不过这是一个研究方向,对大明现在的研究也有好处,最起码弄出前装的线膛问题大不吧!

    佛格森采用的是螺旋形的膛线,这种膛线并不适用于前装,虽然螺旋形的膛线发射时能使长形铅丸作旋转运动,出膛后飞行稳定,提高了射击精度,增大了射程。

    但是它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那就是这种线膛前装很费时间,因而直到后装真正得到发展以后,螺旋形膛线才被广泛采用。还有个不能忽视的原因,那就是这种造价非常的昂贵。

    崇祯皇帝查过资料,现在的这个时期,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大规模的装备燧发了。

    其中大部分都是前装滑膛,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丹麦,他们装备的就是前装线膛抢,只不过膛线并非螺旋形的膛线,而是直线型的膛线。直线型的膛线虽然在准确度上不如螺旋形的膛线,但是装填速度却快了很多。

    除非是要求精度的狙击作战,否则无论从造价上,还是使用上,前装的直线型线膛都非常的实用。

    崇祯皇帝想要装备的就是这种前装的直线型线膛,也就是鼎鼎大名的。当然,直线型的线膛只能算是半成品,出了有效的增加了射程之外,精度的提升非常的有限。

    不过大规模的战争,火力覆盖足够的话,可以一定程度上忽略精准度。

    “炮咱们就先放到一边,说一说刚刚的话题,朕非常的有兴趣!”崇祯皇帝将目光转向了孙承宗,笑着说道:“说一说戚家军!”

    外面突然下起了雨,天空也阴沉了下来,冷风从窗户吹进来,让在场的人全都打了一个冷战。王承恩连忙招呼人手去关窗户。

    崇祯皇帝看着外面的天色,微微一笑:“下雨了,咱们就借着雨天,好好的聊一聊。”说着对一边的蔡瑁吩咐了一句:“蔡瑁,让人准备饭菜,在准备两坛好酒,朕要陪着几位爱卿风雨论军!”

    孙承宗和王在晋互相看了一眼,同时躬身说道:“是,皇上!”

    酒菜很快就端了上来,崇祯皇帝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端起酒杯说道:“诸位爱卿,共饮此杯!”

    大家干了一杯酒,崇祯皇帝也没着急问事情,只是喝酒吃菜,觉得时候差不多了,崇祯皇帝才开口问道:“孙爱卿,你来说说看,为什么戚家军能够战斗不胜!”

    孙承宗叹了一口气,知道今天的事情躲不过去了,所幸就说吧!

    “说道戚家军,要先说戚继光这个人,戚继光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将领!”孙承宗沉声说道:“所以练兵贵在选将,选好一员能征善战,有自己想法的将领,很重要!”

    “孙大人说的有道理,选将之后便是选兵了!”王在晋放下手中的酒杯,接过话茬说道:“戚继光开始的时候率领的不是戚家军,而是卫所的士卒,曾经以三千对三百,结果大败而归,被戚继光视为平生之耻!”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那个时候别说三千对三百,几十个倭寇就敢跑到府城去耀武扬威。

    “虽然将为兵之胆,但是精兵兵源需要好,训练需要好,那才可以!”王在晋见崇祯皇帝赞同自己二人的话,顿时松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所以戚继光最后自己编练了新军!”

    “戚家军的主体是一些农民和矿工,这些人参军是为了保境安民,同时也是为了博一个前程。”

    王在晋说道这里便沉默了下来,崇祯皇帝微微一笑,这话说的已经有些露骨了,换在以前,这话是绝对不能说出来的,因为这是在反对太祖朱元璋的兵户制度。

    明朝的兵户制度是世袭制的,并不是募兵制,那些军人自己屯田种地,这么多代下来,早就不堪重用了。再加上各地军官吃空饷现象严重,很多地方一个千户,多的也就七八百人,少的甚至三四百人,根本就不满编。

    加上训练荒废,装备废弛,能打仗都怪了,所以为了对付倭寇,不得不采用了募兵制,其中的代表就是戚家军。

    在崇祯皇帝看来,募兵制无疑是先进的,这根本没有商讨的余地。等到自己掌握了军权,正真掌控了这个国家,肯定会废掉兵户制度,彻底改成募兵制。

    “戚家军除了这些之外,与他们大量的使用火器有很大的关系!”孙承宗见王在晋不说话了,崇祯皇帝也明白了王在晋的意思,便再一次开口说道:“戚家军巅峰时期有三万人,他们光是虎蹲炮就配备了五千门,其他的火器不算。”

    “五千门?”崇祯皇帝一愣,这么多?别说打仗了,五千发炮弹打过去,什么骑兵也受不了啊!怪不得戚家军敢和蒙古骑兵打野战,原来原因在这里。

    徐光启点了点头,补充道:“三万是战兵,两千七百骑兵就配备一个炮营,一百八十人的炮营配备虎蹲炮六十门!”

第六十章 风雨话新军中()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原来如此,戚家军选将好,选兵好,武器也好,大胜仗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摸着下巴,崇祯皇帝见孙承宗和王在晋还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忍不住说道:“两位爱卿,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朕今天就是听实话的。”

    孙承宗和王在晋对视了一眼,同时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慎重和决绝。

    虽然两个人曾经有过争执,有个政见不合,甚至还为此斗争过,但是在这件事情上,两个人有同样的想法和心思。

    一边的徐光启也默默的放下了筷子,拿起酒杯干了一杯酒,笑着说道:“皇上,他们两个人不好开口,还是让臣来说吧!臣原本就不打算在回到朝堂上了,说点什么过分的话,也不会有人针对臣。”

    崇祯皇帝一皱眉头,对孙承宗和王在晋的小心有些不满,难道在这里说的话还能传出去不成?自己还能卖了他们两个?

    见崇祯皇帝似乎有些不满,孙承宗和王在晋都有些尴尬,同时又有些羞愧。

    为官之道,在于尽忠,但是也要学会自保,这是很多官员进入官场的第一课。自古就有伴君如伴虎的说法,文官也是如此,历史上就一个魏征,同样也就一个李世民。

    即便英明如李世民,在魏征死后还是对魏征进行了清算,当官越久,心思越重。

    徐光启完全理解两个人的想法,于是就开口说道:“皇上,嘉靖年间,首辅严嵩专国二十年,吞没军饷,吏治败坏,边事废弛,倭寇频繁侵扰东南沿海地区,造成极大破坏。

    在长城以北,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不断寇边,二十九年甚至兵临bj城下,大肆掠夺。在嘉靖年间,南倭北虏是大明的莫大祸患。”

    “戚家军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成立,到了国破家亡的时候,外事已成不得不解决的问题。鞑靼兵围京城,朝廷上下一心,无人敢干涉戚家军之事,朝廷要钱给钱,咬着牙支持戚家军,这才有戚家军的功劳。”

    “如今的朝堂上,党同伐异,很多官员认为野猪皮不过是小事情,所幸就将辽东之事当成了争权夺利的之地,相互攻讦,相互利用,往往是朝令夕改,换人频繁,互相掣肘,竟然能闹出经抚不和的矛盾来。经抚已然不和,下面的人怎么办?必然是无所适从,军队想要有战力都不如容易啊!”

    崇祯皇帝一愣,吧嗒吧嗒嘴,觉得徐光启说的有道理啊!虽然有的地方不确切,但是的确有这方面的原因。

    听了徐光启的话,孙承宗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对于这方面,孙承宗最有发言权了。当初自己已经准备好了了粮草人马,上书朝廷请拨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