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宽不知道王嘉胤找自己什么事情,可是一听到喝酒,顿时喜笑颜开:“那就让王大哥破费了!”
“这说的是哪里话,咱们兄弟还用如此客套?”王嘉胤说着带着胡宽就来到了不远处的一家酒馆。
从怀里拿出一个银锭子,看起来足足有五两,王嘉胤将银子放在桌子上,对小二说道:“好酒好菜给大爷上来,钱少不了你,今天大爷和兄弟重逢,高兴!”
“好了,您稍等!”小二连忙笑着迎了上来,伸手给两个人擦桌子,袖子一搭,银子就消失了,玩的好一手袖里乾坤。
胡宽看着王嘉胤,心中诧异不已,这王嘉胤阔绰了?在打量王嘉胤,发现他身上的衣服布料不凡,怕是值几两银子,请自己喝酒也是大方,直接就给了五两银子。
眯着眼睛,胡宽顿时眼热了起来,自己累死累活干一个月,也不过八钱银子,五两银子可是够自己挣半年的了。
“王大哥,这是发财了啊!”胡宽笑着开口,拿起桌子上的茶水给王嘉胤到了一碗,又给自己也倒了一碗:“大哥要是有什么好生意,可别忘了咱兄弟,咱们兄弟可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
王嘉胤一摆手,笑着说道:“兄弟说笑了,大哥这才哪到哪啊!不值一提,不值一提的很!”
越是如此说,胡宽越是好奇,可是无论他怎么打探,王嘉胤越是不开口。
很快酒菜就端了上来,两个人就开始吃喝,在胡宽有意的灌酒下,王嘉胤很快就醉眼朦胧,说话舌头也短了,脸色也涨得通红,眼看就是喝多了。
觉得时机差不多了,胡宽直接开口问道:“王大哥,看你身上的打扮,出手这阔绰,到底做什么生意啊!”
王嘉胤故意四下看了看,见没人注意,打了一个大大的酒嗝,这才说道:“兄弟,我要是和你说了,你可不能告诉别人。如果不是看在咱们兄弟一起搅马勺的份上,我是不可能告诉,告诉你的!”
“那是,那是!”胡宽又给王嘉胤倒了一杯酒,笑着问道:“还请大哥赐教!”
“自从离开了边军,大哥的日子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吃了上顿没下顿。”王嘉胤醉兮兮的说道:“可是天无绝人之路,大哥怎么能让自己饿死?便拉了几个兄弟,做起了每本的买。”
一听王嘉胤这话,胡宽眉头一挑,没本的买?连忙小心翼翼的问道:“大哥不怕官府追究?”
“官府?”王嘉胤顿时笑了,摆了摆手说道:“官府那几个土兵,想抓咱们兄弟,老弟,你别逗了。至于官兵,咱们只不过抢钱,抢完就跑,官兵来了咱们就进山,他们到哪里去找咱们?”
“再说了,咱们抢的多,还是官兵抢的多?”王嘉胤得意的说道:“这要出了事,让人花点钱找县太爷疏通一下,还不就出来了。拿着刀子威胁一些苦主,他们还不乖乖的去撤告?”
听着王嘉胤的话,胡宽摸着下巴,眼珠子滴流乱转,似乎有些动心了。
“咱们兄弟也不抢那些泥腿子,专挑那有钱的,为富不仁的下手。”王嘉胤比划了一下,直接说道:“比如这个没良心的,劫他一批货,咱们兄弟能不肥?”
(未完待续。)
第十八章 皇上发牌()
听着王嘉胤的话,胡宽心里一惊,脸上闪过一抹诧异,盯着王嘉胤看了半晌,只见王嘉胤一副醉醺醺的模样,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他是无意中说的?还是早就有这个打算?
胡宽摸着下巴,想要在试探一下王嘉胤,却见王嘉胤直接倒在了桌子上。
皱着眉头看着喝多了的王嘉胤,胡宽伸手将王嘉胤搀扶了起来,他也不知道王嘉胤住在哪里,只好扶着王嘉胤回到了梅府。
王嘉胤此时根本没地方住,昨天做了一票,住在客栈实在是太危险了。一旦官府去客栈查,王嘉胤怕是很难逃过官府的搜查。不过梅府就不一样,梅府是大宅,不可能让人进去搜查。
将王嘉胤安顿在一间客房里面,胡宽自己回到了屋子里面。
坐在桌子前面,胡宽反复的琢磨着王嘉胤的话,很快他就确定了王嘉胤肯定不是来看自己这么简单。
自己虽然和王嘉胤关系不错,可是还没到他专门来看自己的地步,想了想,胡宽就知道王嘉胤肯定会干一票,而且目标就是自己现在效忠的梅府,找自己怕是让自己做内应啊!
想通了这一点,胡宽摸着下巴,自己要不要跟着王嘉胤干这一票?
想着自己每个月赚的这点钱,在看王嘉胤出手那叫一个大方,胡宽顿时就动心了。
眼中闪过一抹凶光,胡宽决定干这一票,梅府没有了自己的容身之地,还可以到别的地方去。反正世道这么乱,想活命还是挺容易的,有了钱何必活的这么辛苦。
翠香楼的小怜香自己看上很久了,等自己有了钱,一定把那个小妖精赎身,给自己做妾。
“三十多岁的人了,还没个老婆!”胡宽越想越激动,恨不得现在就去找胡宽谈一谈,可是他也知道,现在不是合适的时机。
在**上翻来覆去想了很久,胡宽才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王嘉胤的房间里面,王嘉胤缓缓的从**上坐起了身子,心中大定,知道自己搞定了胡宽,这件事情是**不离十了。沉吟了片刻,王嘉胤准备明天就和胡宽摊牌了。
紧紧的握着拳头,王嘉胤信心十足,成败在此一举了。
明初大臣钱宰有诗云:四鼓咚咚起着衣,五更朝罢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次日钱宰上朝,朱元璋一见他便说,“昨日作的好诗,不过我并没有嫌啊,改作忧字如何?”
崇祯皇帝打着哈切,流着眼泪,在王承恩的伺候下穿着龙袍。
外面的鼓声已经咚咚的想了起来,催促着百官上早朝。
除了寝宫,崇祯皇帝看着硕大的启明星,深吸了一口气,冰冷的空气让崇祯皇帝顿时精神了不少。心里面嘀咕着,自己是不是要改变一下作息时间?大冬天的,这么早上早朝,太早了一些吧?
后世的作息时间都是分季节的,现在东方还没有泛起鱼肚白,自己这个天子就要开始上班了。
王承恩拎着一个灯笼在前面引路,崇祯皇帝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扔出去,跟着往前走。
来到大殿上,在群臣的三呼万岁当中,崇祯皇帝缓缓的坐到了龙椅上,目光从大臣们的脸上扫过,发现他们一个个睡眼惺忪,还有人打哈切,显然也是没睡醒啊!
看着下面的大臣,崇祯皇帝皇帝缓缓的说道:“诸位爱卿,有什么事情承奏?”
早朝基本是议事的地方,自从成了崇祯皇帝才知道后世的电视剧都是骗人的。很少有大臣将事情拿到早朝上来承奏,然后大臣们发表下意见,皇上直接拍板了。
大臣们的条陈递到通政司,然后到内阁拟定意见,最后到司礼监批红才是正常程序。
有一些事情分歧比较大,或者皇上觉得有需要大臣们商议一下的必要,才会拿到早朝上讨论,当然一般都是大事情了。即便是参劾其他的官员,大部分也都是以条陈的形式。
只有当皇上觉得需要谈论,那个大臣才会在早朝上奏陈,然后由大家讨论。
今天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安排事情讨论,所以也没人准备奏陈,崇祯皇帝的话音落下,也没有人站出来说话。
“这一份条陈来自吏科给事中刘汉儒,是关于京城征收豆税的,大家议一议!”说着崇祯皇帝将那份条陈递给了王承恩,沉声说道:“念一下吧!让爱卿们都听一听!”
王承恩将条陈接了过来,大声的念了起来。
崇祯皇帝则是观察着下面大臣们的反应,见他们似乎没什么兴趣,嘴角扯出一抹笑容,等一下有你们激动的时候。
对于摊丁入亩的政策,虽然有风声传了出来,毕竟皇上没说,内阁也没有条陈说这件你事情的,大臣们也不好上奏。虽然大家都确定这件事情**不离十了,也都在找各自的站位,可是在消息没有成为政策之前,他们也只能看着。
王承恩很快就念完了,崇祯皇帝将奏折拿了回来,笑着说道:“诸位爱卿可有意见?”
大臣们都没有想明白,皇上这是怎么了?这种事情也用拿到朝堂上来讨论?虽然这不是一件小事,牵扯到军队豆料,可是弊端这么明显,与朝堂上的关系又不大,直接批红就行了啊!
有聪明的大臣已经觉察出了不对劲,连忙精神自己,让大脑快速的运转了起来,等着崇祯皇帝接下来的话。
“这虽然是豆料的事情,可是也不是豆料的事情!”崇祯皇帝将奏折放在桌子上,开口说道:“这说明了咱们的赋税制度的问题,赋税太多,太繁杂,不要说老百姓了,朕都弄不明白!”
“如此赋税制度,为贪官横行了便利条件,他们巧立名目,横征暴敛,朝廷苦不堪言,百姓苦不堪言。”
此时此刻,在笨的大臣也听出来,皇上这是要有大动作啊!
“朕思虑良久,又和内阁及六部尚书商议之后,准备推行新的赋税制度,那就是摊丁入亩!”崇祯皇帝的目光从大臣们的脸上扫过:“以后百姓只需要缴纳地丁银,不需要再缴纳其他的赋税和徭役,便可解决这个问题。”
“朝廷会在各地建立官仓,到了粮食收货的时候,由朝廷出面收购粮食,以达到平抑粮价的目的。避免不法奸商哄抬粮价,囤积居奇,百姓无论种什么,都能在官仓换银子!”
这是崇祯皇帝的一个想法,只有让百姓的产出变成银子,才能够促进货物的粮食,而百姓最大的产出,那就是粮食。
一条鞭法的弊端就有一条被奸商给利用了,那就是贬低粮价。
由于朝廷不收粮食,只收银子,导致了每到收税的季节,粮商都哄抬物价,使粮食贱,然后囤积居奇,使百姓种了一年的田,却没有一个好的收成,这是要不得的。
这个问题必须由国家出面解决,保证粮价的稳定,后世的粮食保底价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至于粮食去哪了,朝廷会无处安放?崇祯皇帝准备取消官军的屯田,全部改成吃饷银发粮食。在这个时代,粮食就没有够吃的时候。即便是真的够吃了,崇祯皇帝也有的是办法。
无论是酿酒,还是开展养殖,总之粮食肯定是有地方消化的。
崇祯皇帝的话音刚落,下面很多大臣的脸色就不好看,这是砸饭碗啊!
大的粮商基本上就是大地主,而最大的地主呢?基本上都是士绅。士可是在前面的,无论是官场中人,还是那些有功名的读书人,全都在这个行列。
朝堂上的人有的家里就是大地主,甚至是大粮商,他们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心疼。
一旦这个政策推行,自己家的损失就大了,于是心里就想着怎么反对。
“至于摊丁入亩,其实就是清丈土地,将所有的徭役和赋税全都折银两收取。”崇祯皇帝没管大臣们的脸色,直接说道:“想必大家也不陌生,当初的一条鞭法也是如此!”
大臣们都没说话,而是在等着崇祯皇帝放最后的大招,他们听说的政策可不是这么简单。
如果是这样的话,虽然他们的收入会有减少,但是他们也会认得。
可是他们听说的不是,而是还有一条非常不能接受的,那就是士绅一体纳税!这一条一旦推出来,他们的利益绝对是大受损失,涨佃租,那也要能涨得起来。
很多地方的士绅都是家族中的族长之流,因为有免税的特权,家族的其他人才将地投现到他的手上。每年付一点佃租,然后租种他的土地,实际上是大家联合避税的手段罢了。
可是一旦自己没有了免税的特权,他们会将土地投现给自己?说不定还会将自己的土地给要回去。
翻脸?土地在自己的名下?可是那都是氏族宗亲,自己即便是做了官,自己也得罪不起啊!到时候说不定都会被开除族谱,死后不得入祖坟,那还了得?
把地还回去,那自己还有什么?家当缩水一半都不止啊!(未完待续。)
第十九章 来自定国公的神助攻()
目光扫过所有的大臣,崇祯皇帝见他们没人反对,也没人站出来,叹了一口气,显然自己前面的政策都在他们的可接受范围以内。除了粮仓平抑粮价的事情,他们损失不会很大。
一条鞭法也实行过,对他们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受到最大影响的是自耕农。
士绅只有在清查土地的时候,看起来有了不小的损失,多出来的免税土地需要交纳赋税,可是当家族里面士人越来越多,免税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