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文豪-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凯之道:“其实这个容易,可以让工坊里再寻一些其他的东西来生产。”

    “也是精盐这样的稀罕物?”

    陈凯之摇头,道:“其实也不必,世上哪里有这样多一本万利的买卖?我的意思是,就说纺织吧,制出一些好的布匹,质地一定要好,如此一来,就可以借助盐的渠道卖了。等这纺织之物打开了市场,这就形同于建立了品牌,你懂我意思吗?”

    郑东有点糊涂,皱着眉头道:“小人愚钝,还是不明白,现在江南的织坊也不少,荀家第一次卖布,只怕不太好卖。”

    “可以跟盐一起卖啊,所有要买盐的人,进了一批盐,就必须搭着进一批布,这盐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就算是进了布,他们也不亏,可这布,他们进了,总不能拦在手里,所以一定要使出浑身解数兜售出去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还有这样的操作?

    郑东一时也是无言了。

    这一手,确实属于必杀绝技。

    现在满世界都有人在求购精盐,这么多盐商,一个个似苍蝇一般,因为谁都知道,这盐是不愁卖的,而且利润丰厚。

    可是现在,懂得制造这精盐的,只此一家。

    既然如此,那句搭货去卖,是必然不愁的。

    让荀家织布也好,找一些其他东西制造也罢,总之,你盐商想要立即到手这精盐,进一百斤,就必须得搭多少货进去,比如说布,盐和布是一起的,买了盐,你也得买布,你若是不肯买布,那么很抱歉,这盐不卖了。

    这便叫做绑定销售,陈凯之可以暂且称之为大礼包。

    如此一来,盐商们为了得到盐,就算是咬着牙,也不得不将这些布匹一并进了。

    他们还会单纯的卖盐吗?

    不会了,因为布也是真金白银进来的,若是烂在手里,就算靠着盐的利润,能保证不亏本,可是利润却是不多了。

    那么盐商接下来会怎么办呢?当然是卖布啊。

    这么多盐商,他们会想尽办法去推销这些布,无论是吹牛逼也好,是利用人脉拓展销路也罢,反正……他们总有他们的手段。

    如此一来,工坊的布就会渐渐的占领市场。毕竟,这么多的经销商,利用他们本身存在的人脉以及各种销路,疯了似的想要变现。

    那么其他的织布,势必会大受影响,就不得不开始减产,而工坊的布料一旦打开了渠道,一切就好办了,将来就算造的布匹不搭货去销售,市场的份额就在这里,只要精工细作,建立某种类似于品牌的认知,这必然又多了一个财源。

    甚至只要陈凯之愿意,凭着精盐的这个销售体系,他完全可以制造任何东西进行推广,现在的精盐,就等同于是陈凯之的QQ。微信,这个世界一旦离不开它,那么有了这个平台,可以办成的事就多了。

    陈凯之说得口干舌燥,郑东方才明白了。

    他不禁为之咋舌,想不到竟真可以如此。

    显然,经过陈凯之一番演说后,他也看出了这背后的商机,于是精神一震,道:“小人明白了,此事……小人回去之后,一定禀告夫人和小姐,请姑爷放心,夫人和小姐一定会看重此事的。”

    说着,郑东便再顾不得歇息,连声告辞。

    他还要快马回去,陈凯之送他至门口,邓健在天井里愉快的浆洗的衣衫,一见这位客人要走,忍不住道:“也不住两日再走啊?”

    这本是客气嘛。

    郑东看了陈凯之一眼,却是苦笑,很是客气地道:“有急事回去禀奏,抱歉得很。”说罢,便匆匆离开了。

    邓健看着郑东急急忙忙的样子,忍不住嘀咕:“这个家伙,来时匆匆,去也匆匆。”

    陈凯之却是将银票一收,道:“师兄,我有事要出门一趟。”

    “这么晚了,还要去哪里?”

    只见哪里还有陈凯之的身影,显然他已去远,消失在了那夜色之中。

    陈凯之却是连夜赶到了学宫,前去拜谒了杨业。

    杨业也想不到在这个时候会有不速之客来访,忙让陈凯之到了廨舍的小厅里坐下。

    而今为了忙祭祀忠义候之事,杨业身心俱疲,这种大的祭祀,他是万万不能出差错的,稍有差池,不但要成为天下人的笑柄,更有可能冲撞到了英灵。

    …………

    今天五更到,最后求点月票,可还有给力的吗?

第二百五十四章:与众不同(1更求月票)() 
杨业打了个哈哈,笑吟吟地看着陈凯之道:“凯之,这深更半夜来访,所为何事?”

    陈凯之很干脆地将盒子啪的一声放到了案牍上,盒子一打开,一沓沓的银票瞬时就亮瞎了杨业的眼睛。

    杨业眼眸一张,直接倒吸一口凉气。

    显然,他这辈子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银票。

    更可怕的是,这个小子,前几日方才说要营造飞鱼峰,转眼之间,就将这么一大笔银子送来了,这……

    杨业真的是给惊叹到了,好半响,才苦笑道:“这……”

    陈凯之正色道:“总计七万两银子,第一期营造工程的费用,怎么样,大人,够不够?”

    七万……

    杨业汗颜:“需要这样急?”

    “学生现在寄居在师兄那里。”

    意思就是,我没有房住。

    所以这个山,你得帮我给整好。

    杨业愣了一下,一个轻描淡写拿出七万两银子的人,理由竟只是没有房住。

    陈凯之这时候,却觉得自己像是一个煤老板,尼玛的,出手阔绰的感觉就是好啊。

    杨业这时,不得不认真以对了:“首先,需请个匠作,老夫这里倒是有个人选,此人曾修建过城外的五行寺,也是在山上,他有总揽营造的经验,对于材料、匠人以及建筑之事,可谓如数家珍。”

    陈凯之摇摇头,他不愿听这些细节,尼玛,我转手拿出了七万两银子,还管他什么细节,你见过煤老板装修自己的别墅时,还会问人自己的别墅用什么瓷砖,哪里需要大理石的吗?

    陈凯之一副很有财大气粗的气度地道:“这些,学生不管,一切的事,大人来办,学生素知大人人品高洁。”

    其实就算其中有人吞没了一点银子,陈凯之也不在意,陈凯之是饱经世故的人,知道损耗不可避免。

    陈凯之继续道:“学生确实有一些想法,希望能够实现,可除了这些,学生一概不管。”

    杨业苦笑,这可是一件极麻烦的事啊。

    这陈凯之倒是挺贼的,将这麻烦统统丢给自己。

    其实他心里颇为不悦,堂堂的洛阳学宫的掌宫大人,给你陈凯之去料理这样的琐事?

    即便爱才,也不是这样的啊。

    他怎么看,都觉得自己像陈凯之的小狗腿一样,因此杨业并没有立即答应帮忙。

    陈凯之多少也能感觉到杨业心底的一些变化,正待想要转圜。

    谁料这时,这厅外的一个半大的小子却直愣愣地走了进来。

    杨业抬眸一看,满是宠溺地问道:“子政,你如何来了?”

    这半大小子皱着眉头,嘟着嘴道:“阿爷,我睡着怕。”

    这孩子,也有七八岁了,既然叫杨业是阿爷,那么理应是杨业的孙子。

    陈凯之悄悄地鄙视他,七八岁了,睡觉还害怕。

    哼哼……

    心里虽然有旁的想法,陈凯之却面带微笑,一脸惊讶地问道:“这是大人的孙儿吗?”

    杨业溺爱地朝这孩子招招手,面容里满是笑意,此刻他完全没了官威,而是一个宠爱孩子的长辈。

    这孩子快步到了杨业的身边,一双大水汪汪的大眼睛朝杨业轻轻的眨呀眨,配着他粉嫩白皙的脸蛋,整个人看上去甚是可爱。

    杨业听了陈凯之问起,手指陈凯之,笑容满面地道:“快来见一见这位陈叔叔。”

    “……”

    呃……叔叔?

    哎……老了,老了。

    居然被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喊叔叔,他还是一个少年郎呀,怎么就做叔叔了呢?

    陈凯之心里不太愉快,却热情地朝着孩子招招手。

    这孩子才带着几分怯弱之态,朝陈凯之行了个礼:“学生杨子政见过世叔。”

    陈凯之便笑,轻轻捏捏他的脸蛋道:“乖。”

    一见到人家的孙子,陈凯之的精神一震,溜须拍马的时候到了啊,无论怎么说,杨业也是这学宫的主事人,如今自己又有这么重要的事托付,这时候还不拍马屁还等何时?

    说起这个,陈凯之也不是吹嘘,学宫上下,和自己比起来,都是辣鸡。

    他面带微笑,带着笑的眼睛背后,似乎藏着某些狡黠,双眉浅浅上扬着,格外认真说道:“子政?名字倒可,子而为政,看来杨大人对你抱有很大的期望,你可读了书吗?”

    被问道这个,杨子政倒是消去了些许的胆怯之态,挺着小胸脯,一脸傲娇的抬眸看着陈凯之,脆生生的应道:“读了。”

    陈凯之面上却露出从容不迫的样子,收了笑,故作高深的样子道:“读了?那我来考考你。”

    杨子政顿时又显得有些怯生生的了,显然,他虽读书,可读得毕竟不多,若是考自己不会的怎么办呢?因此小小的脸庞里露出淡淡的忧色。

    陈凯之沉吟片刻,便含笑看着杨子政道:“论语《为政》,可背熟了吗?”

    杨子政方才还有些不自信,甚至担忧自己会丢脸,听罢之后,眼睛一亮,骄傲地道:“背熟了。”

    陈凯之一副不信的样子:“那你背来听听。”

    杨子政便也不客气,朗声道:“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他口齿清晰,背的一字不差。

    陈凯之便诧异地道:“想不到你的蒙学这样扎实,真是了不起,我在你这样年龄的时候,还背不出呢。”

    杨子政很得意的样子,不过毕竟是诗书大家出身,朝陈凯之行了个礼:“惭愧。”

    这一句惭愧,和陈凯之平日逢人说惭愧一样虚伪。

    陈凯之目光转而向杨业:“大人,令孙天资聪明,小小年纪,学问能有如此精深,行礼如仪,将来必定要成大器。”

    杨业听罢,顿时心里的坏心情一扫而空,哈哈笑起来:“哪里,哪里,你不要夸他,否则将来他愈发不知天高地厚了。”

    陈凯之摇摇头。

    “这样聪明的孩子,比学生当初要不知高明多少去了,将来定会有大出息的,学生只是肺腑之言罢了。”

    杨业心里乐开了花,双眉得意地挑起,喜悦之色洋溢在面上。

    他哪里知道,其实这一切不过是套路而已,寻常的人见了杨子政,多会说一句,这孩子聪明。

    可陈凯之不同,因为这过于平常,若是自己也随口说一句,在杨业心里,这便形同只是看在他的面上的一句夸奖而已,不算什么。

    而陈凯之却是先对杨子政进行了考教,如何考教呢?这里头却是最需要拿捏好分寸的,首先,你得想一个题,这个题不能太容易,却又必须是这孩子会的。

    比如杨子政居然跟着自己祖父在一起生活,由此可见,这个孩子定是杨业的心头肉,要嘛杨业只有这么个宝贝孙子,割舍不下,要嘛就是杨业有许多孙子,这个孙子是最聪明的。

    可既然这孩子在杨业身边,杨业亲自教导他,七八岁的年龄,陈凯之深信,论语这部书,这个孩子是一定掌握了的。

    陈凯之没有选择最容易的论语学而篇,而是选择了为政篇,表面上是适当增加了一些难度,可实际上,却料定了这个孩子一定能够对答如流。

    他要的,就是这个孩子倒背出来,然后再恰当的发出一句感叹,这个孩子……真的很棒啊。

    其实对于杨业来说,自己的孙儿自然是和别人的孩子不同的,无论这孩子聪明还是愚钝,在自己父母和祖父眼里,那也是与众不同的。

    陈凯之在考教之后,说出这么一番‘肺腑之词’,立即引起了杨业的共鸣,尤其是陈凯之的一句,我当初的时候,还不如这个孩子。

    这便更加的击中了杨业心底深处的那一个念头了,因为身为杨子政的祖父,陈凯之连想都不必想,便知道杨业对于这个孩子,一定有极高的期望。

    陈凯之如今文章入了地榜,已成了学宫里最出色的读书人,陈凯之其实说出来的,就是杨业本身所期盼得到的话,这叫正中下怀。

    方才一切的不愉快,一扫而空。

    杨业笑呵呵地看着陈凯之,道:“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岂可因此时而论长短?凯之莫要再夸他了,哈哈……”

    虽是谦虚,却是眉飞色舞,此时,他又道:“至于营造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