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文豪-第5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室就是如此,濮阳先郡王即将要安葬,得有王陵,有了王陵,就得有庙,有了庙,就得有子孙供奉,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若是有一支绝嗣了,就如这濮阳先郡王一般,虽有儿子,可儿子获罪,自然也就成了白丁的身份,是没有资格去承袭爵位,供奉王庙的。

    那么……一般的情况,都得寻找宗室的子弟过继过去,好承袭这个爵位,无论是皇族还是平民百姓,大多数,都是这样的风俗。

    眼下先郡王还没有下葬,而今算是没有了‘儿子’,这个时候,该谁去守孝,谁去扶棺,这都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第七百五十一章:大功告成() 
    图穷匕见。

    陈凯之平静的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猛地,似乎有人反应了过来。

    陈凯之对琪国公府显然是早有预谋,这么多翔实的罪证,断然不会简单,花费这么多的心力,这么多的功夫,动用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将琪国公府上上下下查了个底朝天,就只是为了整一个世子

    这显然不是陈凯之的风格,这么大的动静,只会抓一个陈煌,没有人会相信的,或者说,陈凯之的资源是有限的,锦衣卫不可能只盯着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去查,按理来说,这京里比琪国公府重要的人多的去了,现在突然对琪国公府发作,实是匪夷所思。

    可陈凯之所提出来的,也是最现实的问题,时间紧迫啊,谁来承袭爵位呢

    难道真让先郡王就此绝嗣,死后凄凉,到时连祭祀的后人都没有

    太皇太后深看陈凯之一眼,随即目光一转,看向众人,才冷冷唤道:“陈武。”

    “臣在。”陈武乃是宗令,宗室里的事,自是归他管的。

    现在陈煌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来,自然是少不了问问他了。

    太皇太后娥眉微微一挑,淡淡问道:“你怎么看”

    陈武想了想,才一脸郑重的说道:“镇国将军陈鑫,有两个儿子,次子陈静,似乎似乎还过得去,不妨就将他,过继给先郡王。”

    太皇太后颔首点头,扫视了四周一眼,浅声问道:“诸卿没什么意见吧”

    “臣有异议。”陈凯之这时站了出来,一脸郑重的分析起来:“陈静的人品,臣一无所知,不过臣对先郡王可是仰慕的紧,他生前也算是享尽了富贵,只怕死后凄凉,倘若这陈静,也如陈煌这般,是个不肖子呢,他本就不是先郡王的血脉,若是再不肖一些,只怕对祭祀之事,就更多有怠慢了,琪国公府既要续存,总要择选宗室之中有德之人承袭,方是最好,臣自执掌锦衣卫以来,也知晓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私,知道的越多,越是觉得触目惊心,臣以为,当选择读书有德的宗室承袭琪国公之位,方才可以给先郡王一个交代。”

    读书有德

    坐在一旁的几个内阁大学士,居然下意识的颔首点头。

    读书在大陈是神圣的事,内阁大学士,就是靠着读书出来的。

    而读书,往往是和有德联系在一起的。

    毕竟,天底下除了宗室贵不可言,可这读书人,却都是和皇族共治天下的人,他们掌握了舆论,自然会往自己脸上贴金。

    放在这里,陈凯之的话说的一点都没有错,现在要找人承袭爵位,有了陈煌这个不肖子的前车之鉴,自然要谨慎一些,不能再出差错了,否则再来一个服丧期间喝酒作乐的家伙,这还了得,先郡王死不瞑目啊。

    太皇太后似乎也认同这些话,她扫视了宗室们一眼,似乎想询问他们的意思。

    这个时候宗室们想要反对,却又发现没有资格反对。

    其实就算是陈武,现在也不敢打任何包票,他敢说他推荐的那个陈静就一定是个有德的人他今日若是敢极力举荐,明天说不准锦衣卫就四处出动,天知道到时候会揭露出多少这陈静的阴私出来,最后若真是个混账,他这举荐的人,也脱不了干系。

    所以虽然陈武心里觉得不妙,赵王也觉得陈凯之这家伙定是心里藏着什么阴谋,不断给陈武使眼色,大抵是希望陈武能够坚持己见,可陈武思虑再三,还是缩了,乖乖的垂着头,一副假装没有看见赵王的样子。

    赵王将陈武无视自己,心里那个气呀,竟是咬着牙,冷冷瞪着陈武。

    陈武依旧假装没看见,继续保持着沉默。

    陈一寿此时却笑了笑:“不错,人读了书,就明理,若是书读得好,想来品性不会太坏,宗室之中,就有不少读书读的好的,臣也以为,如此甚好。”

    姚文治捋须,含笑着点头:“臣也附议。”

    其余两个学士,这时候自然不能说什么,纷纷颔首点头,在内阁大臣们的心里,读书人便是自己这类人了,自然是鼎力支持的,没有任何异议。

    本来这是宗室的内部事务,不过现在牵涉到了读书,意义就非凡了。

    内阁大学士们不傻,这个时候不表态,还等到什么时候

    太皇太后抿抿嘴,陈凯之理由可谓是无懈可击,完全是找不到借口来反驳,这一招高明哪,不仅仅拉拢了读书人,更让宗室们无法反驳,她轻轻点了点头,旋即便含笑道。

    “这样啊,也不无道理,难得几位卿家都是异口同声,读了书确实不坏,那么,这宗室之中,谁读的书好”

    这一句诘问,顿时让人哑然。

    鬼才知道谁读的书好呢,你说他读书读得好,凭什么就他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今日无论推荐任何人,都可能会惹来其他诸人诸多不满。

    陈武也有点懵了,一时也说不出个好坏来,毕竟宗室又不需要考功名,读书只是娱乐罢了,谁有心思考教出一等二等来。因此,他顿时觉得自己被难住了,思考了一会,也想不到一个人来。

    陈凯之便笑了笑:“好坏优劣单凭臣等人,只怕难以让人服众,臣在想,何不考一考呢,其实,也不必这么正儿八经的考,便选一些年龄合适,在京的宗室,让这些子弟们来考一场,谁得了第一,便让谁承袭,如此一来,既是公允,足以服众,其次,娘娘亲自主考,也好让天下人知道,即便是皇家,对于读书也是上心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便是皇族的子弟,也需读了书,才可成为佼佼者。娘娘,这是一段佳话啊,若是读书人知道,少不得要赞许,纷纷叫好。”

    考

    这倒有点胡闹的意思。

    不过陈凯之也算是巧舌如簧。

    这压根就不是阴谋,分明是个阳谋啊。

    他这是料定了当他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不想支持的人,也得支持,想要反对的人,却也不好反对。

    为何,因为这是大义。

    平时朝廷天天喊着教化,可百姓需要教化,皇族子弟不需要教化吗

    再者说了,内阁大学士若是在这个时候不赞成,少不得会被人所诟病,这内阁大学士毕竟还是很看重官声的,读书人若是觉得你不好,将来千秋史笔,可不会给你好的评价。而宗室们呢,这时候竟发现也不便反对。

    陈贽敬心头一震,怎么,这陈凯之莫非暗地里,安排人想争取这个琪国公爵位

    他忌惮的看了陈凯之一眼,眉头微微一皱,整个人竟是心事重重起来,这个陈凯之,真是让人害怕,这心思深哪,竟是想打宗室的主意了。

    太皇太后听了陈凯之的话,不由笑了笑:“这倒是个新奇的主意,诸卿怎么看”

    其实这事,对太皇太后而言,无关紧要,谁做琪国公,又有什么关系,太皇太后在乎的是声誉。

    宗室们一时犯难,倒是梁王忍不住开口说道:“若是来考,只怕花费不小,臣恐”

    陈凯之忙是笑道:“梁王殿下所言不错,确实会花费一些银子,可花费也不多,只是考一场罢了,选一个主考官即可,没什么大不了的,可相较起来,若是能因此得到士林的赞许,让天下百姓看到宫中对教化的决心,这点儿花费,就更加不值一提了。何况,让宗室们考一场,也算是养一养读书的风气,也没什么不好。”

    姚文治这时却是颔首点头。

    “老夫对此,也深为赞同,娘娘”姚文治似乎已经看出了一些什么,他面带着微笑,捋着须说道:“老臣以为,可以试一试。”

    太皇太后颔首点头:“那么,就这么办,哀家选一个主考,这事儿得加紧着办才好,主考官,就让姚爱卿来吧,就在这几日的时间里,得赶紧有结果,这毕竟不是科举,不必如此大费周章,陈凯之和陈武,你们二人,权当做个副主考,此事,就这么定了。”

    姚文治起身:“臣遵旨。”

    陈凯之亦是行礼:“臣遵旨。”

    那陈武显得犹豫,偷偷的看了一眼赵王,陈贽敬瞪了他一眼,似乎对他不满意,觉得他这宗令在今日几乎没有办法反驳陈凯之分毫,陈武心里苦笑,心里想,无论如何,做这副主考,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好,总之,决不能让这陈凯之有什么阴谋诡计得逞便是。

    陈武便道:“臣谨遵懿旨。”

    陈凯之的目中,已掠过了一丝狡黠。

    他心里不禁在想,大功告成,接下来可有乐子看了。

    他抬眸,眼角扫了扫四周,似乎许多人,还只是怒气冲冲,或是在盘算着,陈凯之有什么阴谋。

    唯有那姚文治,却显得格外的平静。

    他似乎看出了一丁点的蛛丝马迹。

    陈凯之深深看了他一眼,心里却哂然一笑,这个老狐狸。

第七百五十二章:斩草除根(求推荐)() 
    得了旨意,陈凯之等人告退而出。

    而那陈煌,显然已经完蛋了。

    一个不孝,再加上其他的罪行,足以让他呆在锦衣卫诏狱里,谁也别想把他捞出来。

    陈凯之出宫,身后有人叫道:“护国公。”

    陈凯之驻足,却见身后姚文治快步追上来,将身后的几个内阁大学士甩了很远。

    陈凯之便等姚文治上前,朝姚文治作揖,困惑开口:“姚公,何事”

    姚文治朝陈凯之笑吟吟的道:“护国公真是斩草除根啊,老夫很是佩服。”

    陈凯之不想将自己的心思透露给旁人,因此他不解的皱了皱眉,一副诧异的样子:“姚公说什么,我不明白。”

    姚文治便神秘的看了陈凯之一眼,旋即四周看了看,确定没人偷听,才压低声音:“你心知肚明即可,老夫知道你不会承认。老夫也就不再多言了,不过既然眼下老夫忝为主考,而护国公是副主考,这考试的事,老夫还得和你议一议才好。”

    陈凯之自然不想在继续方才的话题,既然他已经转移话题了,便抿抿嘴,笑了:“要议,为何不请上另一位副主考陈武一起议呢”

    姚文治哂然一笑:“护国公还真是牙尖嘴利啊,那位陈宗令,怕对这考试之事,未必有什么高见。”

    是呢,陈武是宗令,懂个屁的考试。

    陈凯之却是摇摇头,忙是说道:“考试的事,学生还是不掺和了,虽是副主考,可是此事,全凭姚公做主便是,姚公乃是三朝老臣,又是内阁首辅大学士,当年,也是做过科举主考官的,这小小的一场宗室考试,想来不在话下。”

    说着陈凯之不由顿了顿,旋即又继续说道;“而至于学生,才疏学浅,也没什么经验,自然是一切都以姚公马首是瞻。”

    姚文治叹了口气:“好罢,护国公既都这样说了,老夫还能说什么。”

    陈凯之朝他又是一揖,不想在跟姚文治多言,便告辞,快步而去。

    姚文治则伫立着,遥看着陈凯之远去的背影,目光微微一闪,略过自己都不曾察觉的笑意。

    不一会儿陈一寿和苏芳、成岳几人追上来。

    陈一寿见姚文治呆呆的站着,不由担忧的问道:“姚公,怎么见你心事重重。”

    姚文治摇摇头:“倒也不算有什么心事,只是觉得有趣罢了。”

    成岳目中游移不定,顺着姚文治的目光看去,此刻陈凯之已经走远,完全见不到一点踪影,成岳不禁笑道:“姚公莫非觉得这陈凯之有什么不可告人之处说来,真是蹊跷,他好端端的,竟是要置陈煌于死地,莫非,是希望有人能够承袭琪国公,这个琪国公的爵位固然是诱惑甚大,可陈凯之,和哪个宗室相熟呢”

    姚文治含笑道;“就不要再猜啦,这毕竟和我等无关。”

    成岳颔首点头,心里却越发的觉得看不透,心里忍不住想,莫非这陈凯之,当真是那陈煌得罪了他

    另一边,一行宗室们一个个蜡黄着脸出宫。

    每一个人都是心事重重。

    今日这事,给他们敲响了警钟。

    说难听一些,朝中的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