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少商贾,都有自己的印刷作坊。
原本这些印刷的作坊,多是出一些闲书,或是记载一些时文,而在济北,不少人也愿意看,成为了大发光阴的娱乐。
可因为商贾们的意愿,以至不少时文刊物,似乎开始有些怂恿西征的迹象了,许多人读过之后,在济北,这等愿望自上到下,对西征的愿望开始变得愈发的强烈。
对陈一寿而言,他现在毕竟是内阁大学士,总览天下各州的军政。而陈义兴更多的,却是依托于济北,站在新军的角度考量。
这一战,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无论是济北上下的商民,还是新军的官兵,意愿如此强烈,开战,已是不可避免,陈义兴固然之后,此战事关国运,可也知道,这股浩荡潮流,是万万无法阻挡的。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道:“臣以为,事情要往最坏的结果去想,陛下若是有意用兵,就必须考虑,面对六十万胡人铁骑,和数十万西凉兵的问题,那么臣敢问陛下,大陈,有多大的把握,能胜?若是不能胜,那便等,待朝廷操练出二十万精兵,厉兵秣马之后,再一决雌雄。”
陈凯之颔首点头,陈义兴已算是主战派了,可即便是主战派,却依旧如此小心翼翼,显然,这六十万的铁骑,加上数十万的西凉官兵,足以让此时大陈文武百官胆寒。
陈凯之手指轻轻叩着案牍,指节磕碰的声音在这落针可闻的殿中轻轻的回响。
每一个人小心翼翼的看着陈凯之。
陈凯之最后眼眸猛的一张:“西凉国勾结了胡虏,已是天地不容,朕此前,也已下了国书,倘若此时,默不作声,那么……你们会怎么看待朕?百姓们会怎么看待朕?天下各国,又会怎么看待朕?”
“不,朕问出这些问题,绝不是意气之争,朕只想知道,武王伐纣时,可曾想过,纣王依旧还有雄兵十数万吗?又或者,汉高祖得天下时,会因为楚王强大,而战战兢兢,不敢与之战吗?朕相信,他们定也是忧心忡忡的,他们甚至会害怕,会胆怯,可他们之所以是他们,又是因为什么?”
“这是因为,纣王暴虐,也是因为,楚王屠关中,而天下侧目;正因为如此,他们挺身而出,使天下归心,方才成就了大事。”
“胡人数百年来,犯我六国边境,行之有年,杀戮的军民百姓,数之不尽,此世仇也。今西凉国勾结了胡人,便使胡人的势力,彻底的进入了汉地,西凉国师无耻至此,我等还坐视不理,还在此讨论,是战是和,是否……有一些不合适呢?”
“西凉的傀儡天子,既然做了儿皇帝,这……便不为各国所容,朕乃大陈天子,受孔孟教化,顺天应运,除了要中兴大陈,还肩负着的,乃是捍卫儒道,兴我大汉的职责。今日若是退缩,那么……自此之后,朕上无颜告祭祖宗,下无颜见天下人了。”
陈凯之眼眸一扫,深吸一口气:“陈卿家所言很对,此时出兵,大为不利;皇叔说的也不错,必须要小心小心再小心,谨慎谨慎再谨慎。可朕看来,除此之外,还有一笔账,没有算清楚。”
“这笔账便是,西胡人几乎已一统大漠,而西凉亦在其羽翼之下,国力,势必进入全盛之时,这时,他们已磨刀霍霍,难道,我们大陈不伐西凉,胡人便不会借道西凉伐陈,不会大规模南下,袭击燕人的城镇?不会杀戮我们无数的军民百姓?不会使我们无数关塞烽烟四起?”
第九百七十七章:讨胡令()
“胡人,不会罢休的,卿等难道现在才知道,胡人的本性吗?”
“既然如此,那么索性,一决雌雄,而今西凉事胡,天下侧目,大陈乃中央之国,率先攘夷,如此,方可得天下人心,朕现在,颁布讨胡令,大陈各州县,俱都要做好准备,要征募大量的壮丁入新军,新军的操练,亦是要加强,各地的关隘,要加强戒备,万万不可有所疏失,钱粮的调集,弹药的补给,俱都不可荒废,从现在开始,朕要求所有牵涉到军事的工坊,加紧生产,一切生产,先满足军备,只是,此战必定靡费巨大,既是开战,便是你死我活,所以……命大陈的钱庄,发布债券,以朝廷的名义,暂先向商户和士绅借债,按利息偿还,告诉他们,若我大陈败了,国破之后,势必家亡,尔等,俱都为胡人鱼肉,钱财留之何用?若胜,来日朝廷所得的胡人牛马、钱粮,俱都用以加息偿还。”
“所有的青壮,凡是孔武有力,有志伐胡者,都在各州府报道,各州府需供应其吃饱喝足,快马送至京师操练,凡有疏失,朕绝不轻饶。”
陈凯之看了兵部尚书和陈义兴一眼:“你们,上一道章程来吧。朕要亲自过目!”
陈凯之的话,足以令百官们绝望。
可不得不说,陛下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到了这个份上,一旦闷不做声,胡人都已和西凉人勾搭上了,而现在胡人已经一统,声势浩大,若是再给他们机会继续养精蓄锐,将来遇到的胡人,将会更加强大。何况,胡人轻易得到了西凉之地,到时只要联合称臣的西凉,即便大陈不出兵,他们也会出兵。
大战迫在眉睫,不是想躲就能躲的。
既然如此,倒不如直接发布讨胡令,至少,大陈皇帝,在道义上站住了脚,攘夷护汉,不只在大陈军民心中得到支持,便是天下各国的军民,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这个节骨眼,任何国家敢背叛和大陈的联盟,落井下石,都会遭天下人的唾弃。
陈一寿脸色凝重,他心知,陛下的心意已无法更改,于是他上前,道:“陛下,是否派遣使者,立即和各国接触,请他们驰援,一并出击。”
陈凯之看了陈一寿一眼:“他们会出击吗?”
陈一寿犹豫了一下。
大陈有此魄力,不代表天下各国,也有此魄力,得到他们口头上的支持容易,可真要他们倾国来与大陈合兵一处,西出三清关,与胡虏决战,怕是痴人说梦。
陈凯之一笑:“既然他们不肯出击,那么又求之何用。我们自己顾着自己便好了,至于他们,不必理会,朕的背后,是天下六国的军民百姓,是他们的人心,而各国朝廷,以及各国君臣,成日沉溺在算计之中,断不会和大陈并肩而战,那么……不妨就以朕和大陈之力,改天换地吧。”
“臣……遵旨。”
陈凯之扫视了殿中的诸臣:“诸卿谁又异议?”
文武百官们似乎也感受到了陈凯之的慷慨,或许理智而言,他们认为这样做有所失策,可实际上,关内的军民,和关外的胡人打了数百年,仇恨早已入骨,都到了这个份上,还能说什么,那就……打吧。
某种意义而言,许多人对陈凯之是当真佩服起来。
无论如何,这大陈的江山是陛下的,陛下为了大义,而决心一战,此等气魄,确实如陛下所言,天下各国的君主们,还沉溺于勾心斗角的把戏,每日所谋的,不过是利益的得失,西凉天子向胡人称儿臣,使得天下的形势彻底的失衡,是必须得有人挺身而出,否则……一旦让胡人不断的侵蚀,后果难以预料。
“臣无异议,吾皇万岁!”
“很好!”陈凯之颔首点头,他的手,不自禁的有些发抖,这显然,已是他做的最大的一次决定,他所面对的,再不是承平之久之后,日益战斗力羸弱的各国官兵,而是那大漠深处,真正的狼群,他们拥有最优良的骏马,有六十万之众,当今的西胡可汗,既可以一举击溃东胡,势必也是一代雄主,何况,还有西凉人的协助。
这就意味着,自己的敌人,将超过百万之众,而且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骑兵,在这世上,只怕没有人可以抵挡他们。
……………
讨胡令已出。
这一次,朝廷的动作极快,檄文是在陈凯之退朝之后,经过翰林们在两个时辰之后立即草就的,随即,檄文颁发,送至无数衙门,经过邸报,快马送至天下各州。
几乎每一个衙门的案头上,都有这么一篇讨胡的檄文,随即,数之不尽的公文传递而来,从内阁里签发的各种命令,经过六部,在六部按自己职责讨论之后,送至下头各个衙署。
京兆府现在的任务,就是张贴檄文和安民告示,并且开始执行宵禁,除此之外,是下令辖下各县,开始征募青壮。
不只如此,还需将府库中的钱粮重新验算一遍,这当然不是吃饱了撑着,而是需要掌握最新的数据,以防将来入不敷出。
现在几乎手头上的事,俱都得放下了。
张都头直接下到了县里,洛阳县里已是热闹非凡,在这衙门前,榜文已经张贴出来,这里人头攒动,闻讯而来的百姓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
有能读书识字的人,开始高声朗诵其中的内容。
而当百姓们得知了大战一触即发时,绝大多数人,心思却是极复杂的。
一方面,一旦开战,就意味着所有人的日子都不太好过了,毕竟,到时少不得要征丁,也少不得,为了供给军需,甚至可能加收税赋。
可另一方面,天下百姓,无不将胡人恨之入骨,现在西凉人居然事贼,在令人唾弃的同时,也激起了无数同仇敌忾之心。
而安民告示之中,却有一样令人不解……居然……官府承诺并不加赋,甚至绝不拉丁!
第九百七十八章:不破楼兰誓不还()
“这是什么意思,不拉丁?这丁从何来,粮草不需有人搬运?难道连辅兵都不需?一旦开战,钱粮如流水一般哗啦啦出去,朝廷真有这么多钱粮,足以开战?“
许多人倒是疑惑起来。
自古以来,没有打仗不拉丁的,这徭役谁都躲不过,这也是为何,许多百姓为了躲避徭役,费尽无数功夫。更有人,因为服役,而陈尸边关,或是家破人亡的原因。
因而……虽然百姓们恐惧胡人,可实际上,真正要开战,绝大多数人,却有畏惧之心,痛击胡人固然是好,可到时,朝廷发动数十万劳力随军,无数人搬运粮食,更需无数人作为辅助,这……可都要人的。
没人,打什么仗?
何况,还是这样的一场恶战!
百姓们的畏惧之心,就在于此,而现在,他们更多的却是狐疑,有人提出了疑惑,却没有人给他们解惑。
至于不加税赋,也令人觉得惊奇。
倒是这时,却又有公文送至了县里,这显然是陛下责令户部和兵部拟定的细则,县里立即开始张榜,张都头见百姓们蜂拥,大步流星的带着差役们上前,口里嚷嚷着:“都休要推挤,让识字的上前,你们挤什么挤,看了也未必能看的懂?”
接着,便有识字之人上前,高声道:“陛下格外开恩,谕令各府县征丁……”
原来还是要征丁啊。
许多人顿时哀嚎起来,这服徭役可不是好事,男人被拉走了,妇人和孩子们留家,无依无靠,这倒也罢了,这若是死在了路上,就成了无定河边骨,家破人亡,许多人涌出诸多痛苦记忆,一个个噤若寒蝉。
却听有人高叫道:“都别吵吵,先念完。为使官府扰民,各府县不可强征,凡有强征者,以通贼论处。”
这一听,倒是教许多人喜笑颜开起来。
不得强征,也就是说,自己不想去,便可不去?
这……是好事啊。
可又有人道:“若是不强征,谁肯去?只怕到时不得官府强征,征不到人,最后还得强征!”
“是是是,家里妻儿老母都在,租种的土地上没有男人,可怎么办?家里是离不开男人的啊。虽说随军远征,倒也罢了,卖些力气打胡人,也算是报效国家,可家里真的是离不开青壮啊……”
又有人念道:“所征丁户,俱都需自愿,不可曲解其本心,为国效劳,朝廷理应善后,因而,所有丁户,若选拔入伍至新军,月银五两,入营操练,一切粮秣,需供应充足;随军为辅兵者,月银二两,日供黄米半升。”
一下子,所有人都明白了。
能入伍新军,这是要上阵杀敌,可待遇却是丰厚无比,据说新军的伙食本就好,若是战死,也有抚恤,前来,或许还能拼一个前程,虽是危险,对许多年轻的壮力而言,这是改变命运的捷径,何况,就算没有拼搏到军功和前程,可每月五两银子的待遇,却是不少了,一年下来,能给家里挣一两亩地,这换做是哪里,都是高薪了。
即便是辅兵,只负责沿途运输粮草,负责守城或者是挖建沟渠之类,竟也有二两银子,对许多在地里刨食的人而言,一年下来,不但提供了每日半升的黄米,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