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话说回来,陈凯之给予洪健的条件诱惑力极大,眼下这个时局,再看不透,就真的是愚不可及了。自己又成了阶下囚,反正左右都是死,反不如回蜀国去拼一拼,若是真能逼迫蜀王退位,明哲保身,这对蜀国上下,都有莫大的好处,至少……再不必担心刀兵之祸,陈军的战力,已足以让人闻之色变,实在是打不起了。
洪健咬了咬牙:“臣遵旨。”
那越军的游击席志荣脸色已是变了,他很明白,接下来他该做什么。
陈凯之笑吟吟的道:“只有越人,就更好收拾了,朕拿下了楚国,自襄樊一带顺水而下,再命一支军马,自金陵整装南下,想来,一月之内,就可攻陷越都,朕与越王,倒也有过几面之交,而今,他竟偷袭朕,这笔账,该怎么算,想来他自己心里清楚,席志荣,你也回去吧,朕不想啰嗦什么,让越王自行考虑得失,朕在洛阳,等他来请罪,如若不来,朕就亲自去和他算账。”
“臣明白了。”席志荣满是苦涩,越人比楚人更加尴尬,陈军失去了楚、凉、蜀的掣肘,越人既没有西凉的铁骑,也没有楚军的强大,更没有蜀人的天堑,一旦陈军灭了西凉、南楚和西蜀,那么,越国的灭亡,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陈凯之起身,朝梁萧看了一眼:“楚军三日之后,就要整装待发,三月灭楚,朕就看梁卿家了。”
“臣遵旨!”
数月灭楚,从前看来,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可现在,对陈凯之而言,却是易如反掌,甚至他已有了打算,三月之内,若是各国进展顺利,那么大陈将兼并掉西凉、南楚、南越和西蜀四国,现在唯一头痛的,反而是北燕。
北燕人这一次没有凑热闹,所以某种程度而言,罪不至死,可天下既将一统,怎么可以留下一个北燕呢。
他沉吟片刻:“用快马,请联合商会的方会长,出使一趟北燕吧,请这位方先生,对北燕皇帝晓以利害,告诉北燕人,什么都可以谈,也什么都可以商量,只是现在各国分崩离析,对天下百姓,并没有任何好处,天下各国百姓,无不希望能够天下一统,安居乐业,所以,也请燕成武,可以顾念天下人的意愿,请他至洛阳来吧,北燕皇族,朕尽都可以给予最高的礼遇,甚至朕可以准其保留他们的宗庙,总而言之,只要可以谈,朕都愿意谈下去。将朕的意思,告诉方先生,方先生会知道怎么做?现在……该入洛阳城了。”
该入洛阳城了。
一切的危机,都已解除,其实,就算是越国和蜀国不肯臣服,那么灭亡也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甚至陈凯之预计,这个时间都不会太久,他之所以给了越王和蜀王一个选择,不过是因为,他不愿意再对内用兵罢了。
可现在洛阳城内发生了什么呢?
此时……陈凯之将带着灭胡的巨大的威望,与此同时,带着收服楚军,即将一统天下,君临四方的形象,进入洛阳城。
………………
洛阳城里,其实这些日子以来,早已是人心惶惶。
先是有流言说,陈军在关外大败,这消息一经传出,朝中早已震动,慕太后大惊失色,而陈一寿人等,亦都是脸色差到了极点,那一段日子,实是不堪回首,为了获得准确的消息,慕太后立即派出了快马,前去三清关打探消息,而三清关的回应,也是令人就绝望的,出关的陈军,已经彻底和三清关切断了联系,三清关放出了无数的斥候,可这些斥候,一经出关,要嘛被关外的胡人所堵截,要嘛就是石沉大海,再无音讯。
显然……陈军可能出事了。
当消息传回来了洛阳,慕太后立即见了陈一寿等重要的大臣,他们似乎唯一的选择,就是封锁消息,陈军虽无音讯,却也不可完全放弃希望。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众志成城()
消息虽是封锁,可是人都明白,这消息是封锁不了多久的。
果不其然,很快,陈军覆灭的消息便开始在坊间流传,一开始,许多人还只当是流言蜚语,所以并没有在意。
而陈一寿也选择了沉默,因为他知道,越是对这些流言蜚语进行打压,反而会加深洛阳城内的恐惧。可若是站出来辟谣,那么……等真有一日,这噩耗传来了,朝廷该怎么办?原本就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若还因为如此,使朝廷的声誉荡然无存,后果将会是灾难性的。
好在,这等流言蜚语,倒也没有引来太多的担忧。
可真正使洛阳城人心惶惶的,却是楚、越、蜀三国的战报传来。
三个国家,各自发兵,竟以极快的速度,对大陈进行蚕食。
在以往,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所以任何一次征战,都绝不是儿戏,一场大战,尤其是这等灭国之战,所需的筹备之间,至少该是半年以上,因为需要数十万人聚集,需要将数之不尽的粮草先输送到前方去,需要调兵遣将,甚至需要动员和鼓舞士气,任何一场战争,都断然不可能仓促而行,毕竟,战争乃是国之大事,任何一丁点的疏忽,都可能诞生致命的后果。
可这一次,三国却都不约而同的开始仓促出兵,而且,在国内几乎不做任何的防范,甚至连粮草都来不及准备,只是前路进兵,后路疯狂的拉丁运送粮草,或是直接攻略陈地,打开府库的粮食。
这种打法,与其说是在搏命,不如说是在争取时间。
瞬间,洛阳人在得知了这噩耗之后,立即就明白,那传闻是真的。
若不是陈军覆灭,若不是各国得到了准确的消息,怎么可能如此仓促进兵,完全一副争先恐后,生怕落后别人半步的姿态。
陈军覆灭,整个大陈,就仿佛如一个毫无防卫的宝藏,谁先进入宝藏,谁便可得到巨大的奖励。
洛阳城里,顿时一片哀嚎起来。
慕太后不得不下旨命人死守洛阳,一面开始安抚人心。
朝廷的百官,俱都动员起来,许多人强忍着悲痛,而不少的青壮,也开始拉上了城头,进行死守,在本地的一营新军,则是枕戈待旦,他们决心,和洛阳城共存亡。
宗室们预感到了大陈江山,有覆亡的危险,此时,赵王正在洛阳城,他亲自召集了宗室,让宗室王府里各出自己的奴仆,凑齐了数千人,作为辅兵。
许多大臣,都取出了自家的粮食出来,以作军资,为的,就是防止在接下来的围城过程中,洛阳城遭遇缺粮的状况。
平时陈凯之虽是改革,触及到了不少人,可对于大陈人而言,当今圣上,非亡国之君,大陈皇帝,没有做过什么失德之事,此番讨胡,既没有扰民,也是为了庇护天下的汉人,而楚、越、蜀三国,却是忘恩负义,竟是在此刻落井下石,令人不齿。
正因如此,整个洛阳城里,堪称是众志成城,即便是衍圣公府,在无数读书人的呼吁之下,也不得不下了学旨,抨击了楚国皇帝的行为。
不少滞留在洛阳的燕人、楚人,竟也拿起了武器,愿意守城。
这样的结果,固然是值得欣慰,他们本以为,洛阳城固若金汤,只要能够守住,等三国退兵,一切……也就结束了。
可是……更加可怕的消息,却是一个又一个的传来。
有人向城中发出了警讯,楚人竟打算使用水攻,要在上游掘开洛河的河堤,水淹洛阳,不只如此,还听说楚人预备制造瘟疫。
这种种的消息,足以让人感觉到灭顶之灾正在迫近。
洛阳如何抵挡的住水攻,就算这泛滥的大水淹了洛阳城,不至杀死所有人,可随之而来的瘟疫以及缺粮的问题,都足以致命。
洛阳人的愤怒,已经到了极点。
他们带着刻骨的仇恨,与此同时,却又带着今日不知明日的恐惧,依旧还在洛阳城坚守着。
只是……这种坚守已变成了绝望。
好在新军暂时能稳住京中的局面,新军人虽不多,却从飞鱼峰源源不断的得到补给,甚至是洛阳学宫的读书人,此刻也都变成了辅兵,他们负责将无数的火药和器械运上城头。
可是……即便是无数人想要顽抗到底,誓与洛阳共存亡。
在朝中,却是另一种景象。
正德殿里。
所有的文武大臣都是面如死灰,眼下,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了,突围?外面是数十万人?如何突围?死守,一旦掘开了河堤,又如何能死守?
即便是新军的火器强大,可若是对方不进攻,又能奈何,倘若新军出击,那么洛阳又该怎么办?
慕太后神色冷峻。
而陈一寿也没了从前的老神在在。
倒是礼部尚书道:“昨夜,有楚军派出了使者,他们口称,留给洛阳的时间,已是不多了,若是洛阳城继续负隅顽抗,那么,这里将变成一片泽国,项正,要将我们困死,淹死,饿死,病死在洛阳,楚人这是要彻底的灭亡我大陈的社稷,且来势汹汹,眼下,陛下生死未卜,我大陈的军马,留在此的,不过区区一营万余人,对方却是倾国之力而来,因此,那项正口称,若是三日之内,向楚军投降,或许,可以留城中人一个生路,也希望……娘娘和诸公,能以苍生为念,打开城门,放楚军入城,到时,项正自可保洛阳平安。”
“胡说,楚人背信弃义,已不是第一次,此等奸恶之人的话,可以相信吗?想要亡我大陈社稷,便有本事,杀入城中来,想要弃城,休想,不到最后一刻,朝廷万万不可受那楚人蛊惑,理应死战到底!”
第一个表态的,乃是赵王陈贽敬,陈贽敬怒气冲冲,他心知这个条件,已经开始使人动摇了。
毕竟……这确实是一个出路,可一旦放了楚军入城,那么……大陈可就彻底的没了啊,即便到时,项正还给了陈贽敬一个富贵,又能如何,自己,如何对的起列祖列宗?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大难临头()
一场朝议,陷入了无休止的吵闹中。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慕太后也只是苦笑罢了,他心里清楚,在座的文武大臣,没有人希望楚军入城。
可现在的争议就在于,谁都没有办法阻止楚军,毕竟,一旦河堤掘开,便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既然谁都无计可施,有人希望选择与洛阳共存亡,也有人认为,既然走投无路,倘若降了,迎楚人入城,至少,还可以保全这城中无数人的性命。
慕太后没有多说什么,她只是悬而未决,或许许多人都觉得陈凯之已死了,陈军也已覆灭,可她竟觉得,冥冥之中,自己的儿子自有皇天保佑,或许,他还活着。
无论如何,她也要等陈凯之回来,即便天塌下来,她不过是一介女流,也希望坚守下去。
“诸卿的话,都不无道理,也都是某国之言。”慕太后沉默了片刻,看了一眼主战的赵王,又看了一眼,似乎想要议和的礼部尚书。
“只是,哀家想问问,皇帝至今,没有消息来,可若是当真战败,也总会有一些音讯,现在,只是切断了联络,就可以断言,陈军败了吗?即便是败,又何至到全军覆没的地步。何况,皇帝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哀家至今还深信,皇帝还活着,或许这个时候,他已在回援京师的路上了,你们……急个什么呢?楚人不义,而我大陈,虽国中空虚,可大陈上下,无不是同仇敌忾,若是我们轻易的开了城门,降了,又如何对得起,那些效忠我大陈社稷的忠勇义民?洛阳城里头,大家有银子的出银子,有力的出力,各家的府邸,奴仆们穿上了战甲,百姓们也站到了城头,妇人们在织衣,城中数十万人,妇孺十之八九,却无一人,不在为守城献策用命。”
慕太后豁然而起:“守吧!再守一守。哀家固然也明白,哀家选择继续死守,无数的军民百姓,都将命悬一线,可不到最后关头,如何能轻易放弃呢?”
众臣默然,那礼部尚书却是叹了口气,道:“娘娘,臣有一言,不知该不该说,陈军怕是当真覆灭了,这绝不是臣危言耸听,娘娘方才说,即便是陈军战败,怎么可能,一个人都没有回来。其实,陛下带兵出关决战,面对胡人,确实有这样的可能,只是,我陈军是步兵为主,而胡人乃我陈军的数倍,且都是骑兵,一旦陈军溃败,便想要逃,也已不可能了,再快,可比得上马快吗?这不正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吗?所以,臣固然知道,娘娘心里还有一些希望,只是,到了如此关头,万万不可心存这侥幸之念啊。楚军势大,臣恐朝廷错失了良机,一旦大水淹城,楚军攻入了洛阳,到时,优待可就不作数了。”
慕太后动了怒气:“张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