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衰弱,体力更成大问题,支撑不住的话,根本考不成试。
没有多余的话,张夫子便开始授课,声调抑扬顿挫,颇为清晰。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陈唐深谙其中门道,只要讲课讲得多了的,基本都有属于自己的套路,而或说,风格。
只要学生洞悉了其中规律,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当下陈唐认真听起来,不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简直如饥似渴。
他明白套路,又有非凡的记忆力,一堂课下来,基本能吸纳消化到九成以上,极为惊人。一般的生员,能记住五六成,已经很不错了。
陈唐内心欣喜,这种状态保持下去,听完所有能上的课程,他今年举子试的中举几率至少能到八成。
其实学院里头,还设有更为高级的课程,讲课的清一色为进士出身,知识渊博,所传授的东西自然也不同一般。
当然,收费也是相应提高,每堂课,要五十钱。
不过现在陈唐主要面对的是举子试,内容以基础为主,并不需要参加高等课程。另外考虑到钱包问题,所以他报读的是清一色标准课程。
已经足够了。
上午的课完毕,下午还有一堂,陈唐要回去吃午饭,午休后再来。
他本来想跟同学借点读书笔记之类的回去看,但想一想,大家才第一次认识,贸然开口不好。
这世界,不管是书籍,还是笔记,都属于比较珍惜的东西,关系不好,根本不会外借。又或者,借一次,得支付一笔费用,人家才愿意。
在班上生员眼中,衣着朴素的陈唐大概是好不容易凑了点钱,才能到学院上课,应该不会参加今年的举子试,毕竟现在距离考试只剩下两个多月了,如今才来读书,未免太临时抱佛脚。
走出课堂,离开学院,忽然看到侧边的巷道口上有两名衙役守在那里,一副神色凝重的模样。
其中一名衙役,正是那王大壮。
陈唐好奇,走过去问道:“王大哥,你今天守这边了吗?”
看见是他,王大壮叹了口气:“陈秀才,出事了。”
“出了什么事?”
陈唐疑问。
王大壮压低声音:“吴函吴秀才死了?”
陈唐一听,吃了一惊:“怎么会?早上我路过翰墨街的时候,还看见他来摆摊。”
王大壮一摊手:“人生无常呀,上午有人来报官,说在学院侧边通道发现一具男尸,我过来看,认出是吴函。”
他知道陈唐在翰墨街摆摊,就和吴函相邻,彼此认识,所以才愿意说这个。
陈唐问:“怎么死的?”
王大壮道:“仵作检验过了,全身没有伤口,就脸色有些发青,估计是心脏不好,突然晕厥而死。”
顿一顿,问:“陈秀才,你来这干甚?”
陈唐道:“我报读潘州学院,来读书的。”
王大壮闻言,惊讶道:“你到学院进读了?厉害!”
一竖大拇指。
读书本身没有什么,交得起学费才是关键,怪不得这几天没有看到陈唐来摆摊,敢情是有别的门路赚到了钱,不用再来做这等清苦营生了。
不过事关隐私,陈唐不说,王大壮也不好问。
与王大壮告别,陈唐回家去,一路上总有些心绪不宁:早上见到吴函的时候,他明明好好的,怎地就突然暴毙了呢?
心脏病?
问题在于死在学院旁边的地方,很是蹊跷呀。
关于吴函这人,虽然是读书人,但小本生意做久了,就具备了市侩之气,为人气量狭窄,斤斤计较。陈唐与他,颇有些摩擦。
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条人命。
经历过邪祟之事,陈唐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早不同以往,变得有点神经质,说不好听,就是“疑神疑鬼”。
然而每一次的怀疑,都是有道理的。
就说山神庙那次,如果没有天人剑匣的话,被那夜叉怪物进来,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被撕咬吃掉,死于非命?
又或被压到床上,狠狠蹂躏一番——那还不如直接死了去……
搬入城中,本就是考虑到安全性的问题,谁知道立足未稳,就又听到一桩疑点重重的死讯,真是让人不安。
前一阵子,听说殷国朝野颇有些动荡不安,恐有剧变,难道这是大环境出现了变故,所以才邪祟丛生?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说书吗?
闷闷地回到家里,计算好时间的苏菱正在炒菜,探头出来道:“不矜哥,你先去洗把手,坐一会,就能吃饭了。”
“好。”
陈唐应道,洗好手,坐在饭厅中,脑子里还在想着关于吴函的事。衙役仵作查不出死因,并不代表没事,不正常的事件,普通人往往一无察觉,只当是意外。
“嗯,看来得找机会,向赵三爷,而或詹阳春请教一番才行了。”
陈唐心中有了主意。
第二十八章:借阅()
午饭过后,陈唐躺上床小憩了一会,枕着天人剑匣,他思绪渐渐淡定了下来:
自己好歹是练过的人了,虽然暂时还不成气候,但终究比常人多了几分自保的手段。况且有剑匣在,便不怕邪祟近身。只可惜无法将其背在身上,出外之际,依然得小心行事。
起床后,稍作洗漱,见苏菱正在后院忙活,划分区域,翻土,整垄,说这一块地方用来种花,那一块地方用来种菜,还说如果瓜菜出产多了,自家吃不完的话,可以拿出去卖掉……
打算得十分周全。
陈唐自不干涉,不管是谁,总得需要做些事情,否则便没了消遣寄托,百无聊赖,更是苦闷。
背上书箧,前往学院上课。
上午的那节课,让陈唐觉得受益匪浅,来读书真是选择对了。虽然距离举子试的时间已不多,属于临时抱佛脚,但以他当下饱满的精神状态,这佛脚抱得瓷实,抱得稳,当所有课程学下来后,中举的几率将会直线提高。
从某种程度上讲,殷国的科举考试,比起华夏时空来说,更讲究死背硬记,形式上也更简单粗暴。
由于课程不同,安排的课室也不同。
潘州学院内,共有十间课室,其中还有专门教书法的,画画的……那些收费要贵上一筹,倒有不少公子哥儿去学。仕女班的学员大都集中在那边,她们不能考科举,自然不需要修习经义。
虽然同样学书法字画,但男女并不会同班,而是分隔开来
殷国男女之防并不算严厉,没有“男女授受不亲”的说法,但交际之时,也不能太过于贴身,那样的话,便属于越礼了。
陈唐来到学院,找到新的课室,发现班上的生员换了不少生面孔。
这是很正常的事,到学院进读的生员足有数百之多,但几乎没有谁会读完所有课程的,家里有矿都读不起呀,基本都是按照自己的长短处来选修。
所以换了课程,就等于换了同学。
对此陈唐自无意见,又认识多一批人,是好事。
上课过程波澜不惊,老夫子的讲授有板有眼,听课的生员尊师重道,非常守礼,没有得到允许,话都不能说半句。
整个课堂氛围,纪律十分严厉。有人胆敢违反的话,便会驱逐出院,丧失了进读的资格,还会被记上处分,成为难以抹掉的污点,影响日后的科举。
反正在课堂上,讲师拥有绝对的权威。
对于这一点,让本为老师的陈唐心有戚戚然,很是欣赏赞同。要知道在另一时空的课堂上,那些学生们调皮捣蛋,睡觉打呼,乃是稀松平常的事,还个个玻璃心,你打不得,说不得……
当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上完课后,将近黄昏,套句华夏时间,就是下午四点多一些。
“明经兄,请留步。”
陈唐一箭步上去,唤住一名身材高大的同学。
那明经兄回过头来,瞥他一眼:“不矜,你叫我?”
陈唐脸带笑容:“明经兄,借一步说话。”
这“明经兄”姓陶,名“昊”,字“明经”,今年三十九了,在秀才行列,属于老龄人员。无奈屡考不中,又不甘心,于是一直窝在学院里“深造”,属于不折不扣的老学生。
陈唐就看中了他的“老”,知道其手上起码有着十数本课堂笔记,做得极为翔实。
上课之际,生员做笔记,是把讲师所讲的东西,一字不漏地记下来。
所以看这些笔记,就等于上了课。
陈唐一直想找人借阅笔记来着,陶昊是个非常理想的对象——上午的课,两人也是同班。
在陈唐看来,陶昊这种老生员一直坚持上课,实在有点浪费钱财。不过也可以理解,就好比高三考不上好大学,那就复读,高四还考不上,继续高五……
殷国的读书人,对于功名的执著超乎想象,这也是因为他们毕生就指望这一条路了,没有第二选择。
两人结伴,出了课堂,缓步走到位于学院中心地带的湖泊边上。
此湖有个名称,叫做“功名湖”,四周柳树垂荫,风景优美,很得生员们喜欢,特别是住宿在学院内的,一有时间便会来到湖边上纳荫乘凉,拿书来读,有手艺的,还弹琴吹箫,自在逍遥。
其中不乏仕女班的生员,男女之间,在湖边邂逅,对上眼的,甚至能结下一段良缘。
对于这方面,学院并不限制约束,很是开明。
陈唐与陶昊选了个地方坐下,陶昊问道:“不矜,有甚事,你直说吧,我还得回去呢。”
他家在州府内开有一间布店,生意不错,所以才能支撑他一直在学院“深造”。
陈唐开门见山地道:“明经兄,我想找你借阅笔记……”
闻言,陶昊顿时皱起了眉头。
陈唐笑道:“你把笔记拿来,我看半个时辰,就给十钱。”
陶昊与陈唐刚认识,点头之交,陈唐要借笔记,他自是不肯的,可如果给钱就不同了。在学院中,老生员靠有偿地借阅笔记赚钱,乃是不成文的规矩,行情好的话,比在外面做生意都要收入高,能补贴学费生活费等。
一般而言,借阅笔记收费,都是按本算,一本多少钱,看多少天这样。
标准价,一本十钱差不多了,看的时间,大概一天左右。
可如今陈唐却提出要求,半个时辰就给十钱,陶昊听着,大为动心。
陈唐瞄他一眼,又道:“不过我有要求,请明经兄一次性拿三本笔记来。”
陶昊一愣:“你一下子要看三本笔记?还是在半个时辰之内?”
陈唐一摊手:“反正按时间算,我看不完的话,超出多少,就加钱。”
陶昊看着他,疑问道:“你要当着我面,当场看?”
一般都是带回家去,慢慢看的。
陈唐点点头:“不错,看完之后,立刻还给你。”
“好!”
陶昊非常干脆地答应了。
陈唐道:“那我们便约个时间……嗯,明天早上我没有课。”
陶昊道:“我也没有,那就约定了,我带笔记来此给你看。”
没有课,也可以到学院来自习读书的,此地环境清幽,有学术氛围,没人打扰,比外面好太多。
有句老话说得好:读的不是书,是环境,是圈子!
两人约定好,随后回家而去。
第二十九章:沉湖()
第二天上午,陈唐提前一刻钟来到功名湖边上,等了一会,就见到陶昊来了,手中拿着几本书,其中三卷,便是他以往做的读书笔记,另外一本,却是带来自己看的。
湖边一圈,每隔不远,便摆上一张石板条凳,供生员坐着憩息,读书,树荫之下,还有石桌等物,颇为周全便利。
“诺,这是你要的笔记。”
陶昊递过来,脸上还带着狐疑之色。
他实在搞不懂陈唐要做什么,半个时辰,三卷经义,这是要看笔记吗?翻笔记还差不多。
要知道一本笔记足有三四寸厚,数十张纸钉在一起,装订成册,每张纸上都写得密密麻麻,全是字。
这么多字,通读一篇下来就得耗费不少功夫,更别说记忆了。如果只是走马观花,看一遍就算,那有什么用处?过得几天,便会忘得七七八八。
事实上不少人借阅笔记,都是拿回去自己抓紧时间抄写下来,日后再慢慢研读。如此一来,等于复制,甚至还能拿着抄写的笔记再去卖给别人……
陈唐接过三卷笔记,说道:“多谢了。”
说着,走到旁边一张石桌边上,端坐下来,脸色一正,立刻开始翻阅。
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委实不算多,所以得抓紧,免得白白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