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移民全球-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忽略细节,代价巨大。

    对学生来说,最难忘的则是训练。

    在陆军小学,学生每天早晨卯时中,也就是六点起床,晚上亥时中十点熄灯睡觉,一天的时间排得满满的。

    无论上课还是训练,学生一旦迟到,迟到的学生都要背诵孙子兵法三十六篇之一,或语文第一课,我的祖国。

    学生一入校,有一大堆的东西要记。

    教室、宿舍、食堂有几盏灯,每天的日程表是什么,都要记得一字不差。

    四:团队精神

    “团队合作”是陆军小学的校规之一,而合作离不开团队。

    在学校,团队精神特别重要,有事大家都会彼此通气。

    一个月的学校生活,让师生和教官都明白了团队决定着生死。

    在学习、训练、生活中,常常因班上同学在训练中“死亡”而不得不一个人去面对另外班级的假想敌。

    这一点,在生活中,战场上是同样适用的。

    因此,在学校,有时候一个人犯错,整个班级就会一起受罚。

    每个班级后面的板报墙上都有一句话:“假如你在心中记得照顾别人,那你就会取得成功。”

    陈远宏规定,第一个月,所有的师生必须记住这个年级几百名老师、教官、学生的名字。

    到毕业时,所有师生必须记得,这两万多名同学、师生、教官的名字和家庭情况。

    这虽然很难,但到月底时,年级师生基本上做到了。

    学校的墙壁上也有一句话:“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是一个整体。”。

    为了帮大家记住这些,并且烙印到他们的骨髓中,一辈子都忘不了。

    陈远宏想了很多特别的“招数”,每个学生要轮流站在走廊的沙漏下面,大声地清楚报时:“距离晚饭集合还有半刻。”

    七八分钟的样子,一刻相当于后世的十五分钟。

    要是报错了一点,就会受到处罚。

    而处罚还是背诵;要背出当天所有的相关信息,比如日期,值日同学的姓名,重要的活动,当天讲了哪些课程?

    甚至当天距离过年还有多少天,这些都要报得丝毫不差。

    陈远宏经常耍一些小手段,比如说班级里当一个同学升到了前三名。

    这三人会升入到年级里的甲级班,最后三名会降入丁级班。

    所有班级同学不是固定的,随时上升或者下降,每个同学身上都像上紧的发条一样,让所有人都在力争上游。

    每一个同学的离开,也让所有人难过。

    学生们至今难以忘记自己在餐厅的一次经历。

    月底最后一天,两万多名师生一起进入大餐厅。

    大家就座后正要用餐,忽然传来一个声音:“请注意,校长讲话。”

    陈远宏说道:“我沉痛宣布,你们的教官徐一飞在剿匪中阵亡。

    请大家和我一起,为你们的教官悼念。”

    在一片寂静中,师生们感到自己心跳得特别厉害。

    那一刻,大家真正明白了身为军人的意义就是要随时准备牺牲。

    他们也明白,有朝一日,这里面有些人的名字也可能被念出。

    “不要问国家给了你什么,问问你自己,你给了国家什么。”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陈远宏把这两句名言,雕刻在教学楼的左右。

    每个师生都背得滚瓜烂熟,有了对自身使命的清醒认识,就拥有了他人难以企及的韧性。

    每十天,学校要组织学生到野外拉练演习。

    学生们在这里要模拟实战,靠简陋的指南针和地图前进,风餐露宿。

    这种训练为期两天,包括实战和培养野外生存能力等项目。

    每个学生背着五至二十斤重的装备急行军,学校规定男女生要在三刻钟内跑完两到三公里,然后进行一百米的武装泅渡。

    上岸后,背起装备再跑一百米到一个集合地点。

    然后,徒手攀越河面上十米高的绳索,到河中心跳到水中,泅渡上岸,再做五个俯卧撑,最后跑步到集合地点。

    在一个月时间内,陈远宏有四五个晚上,在半夜时分,吹响了集合号。

    以训练大家在夜里遇到袭击时,沉着应对,不至于炸营。

    每当长途野营拉练时,背负着沉重的装备不停的行进,汗水侵透衣服,两脚疼痛难忍。

    时而是“嘀喱嘀哒哒嘀哒嘀嘀喱嘀哒嗒嗒地哒”的前进号。

    时而是“哒哒嘀喱哒哒嘀喱”的停止号。

    通常,快到宿营地时,只要司号员手中的铜号高高举起,那冲锋号必吹无疑。

    尽管体力早已透支,浑身疲惫不堪,但只要听到那“嘀喱哒喱喱喱嘀喱哒喱喱喱”的冲锋号一响,那士气顿时就鼓起来了!

    如果当天晚上有戏剧的话,那么师生们最盼望的莫过于听到收操号。

    洗漱稍歇,又听到开饭号。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吃完饭后,有那性急的已经提着马扎在操场上等着集合号声了。

    当然,经过一天紧张的学习和军事训练后,师生们无不疲惫万分。

    所以,往往当那悠长的熄灯号音刚落,宿舍里已是鼾声一片

    这是他们永远的职责,古人都说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锻炼人意志的最好办法。

    这期间,不少人也提出过抗议,但通通都被陈远宏镇压了,摸索出一套经验后。

    以后,所有的学校,都要按照这套来,塑造一个民族的精神魂魄,就是从学校开始的。

    在学校里,师生们同时接受精神、意志、体魄的锻炼。

    或许,以后在各项事业和战场上更能看到太白陆军小学师生的过人之处。

    团结一心,负责,坚强、勇敢、忍耐、毅力,目光远大,这就是太白陆军小学人才培养的魅力所在。

第286章 太白军官学校(九)() 
阳春四月,是踏青的好时节。

    山中草长莺飞,桃红柳绿美不胜收。

    几条拓宽的官道直通太白路军小学,沿途丛山起伏,有村落处,桃花红李花白。

    满山绽放着各种颜色的杜鹃花,最多最灿烂的是猩红的太白杜鹃花也叫映山红。

    田野里,麦苗返青,一望无边,仿佛绿色的波浪。那金黄色的油菜花,在绿波中闪光。

    清明时节的春雨期已过,即将进入时雨时晴的难测的五月天。

    这几天艳阳高照,道路不再泥泞,太阳暖洋洋令人神清气爽,穿夹衣也感到浑身舒畅。

    山里的人们,也必须穿单衣了。

    午后第一节劳动课,陈远宏正带着师生们在学校里的三十亩麦田里忙活着。

    这也是他力排众议搞出来的,学校里还有菜地和养殖场,每天有半个时辰的劳动课。

    这样既锻炼了师生的劳动技能,不至于让他们十指不沾阳春水,最后学习毕业了,连麦稻都不分。

    最后读成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废物,严重与现实脱节。

    太白陆军小学逐渐走上了正轨,陈远宏非常满意,他决定,以后所有的学校都照太白陆军小学为母本开办。

    虽然天气逐渐炎热起来,大家干得很轻松,陈远宏带着大家用镰刀割野草,虽然轻松,但额上依然见汗。

    这时王盼走到他身边,低声说道:“公子,您名单上的大部分人物全部到了。”

    陈远宏直起腰,把镰刀递给了他,接过毛巾擦了擦汗。

    “哦,太好了,我马上回去,你们继续。”

    看着花厅里,一百多揣测不安的人,陈远宏不由得乐开了花。

    这些人都是大宝贝呀!其中一个叫赵元奇的瘦弱年轻人,是赵士祯的儿子,属于陈远宏名单上前三名人物。

    赵士祯可以说是陈远宏最敬佩的明朝科学家中的几个人之一。

    他生于1554年,大约在1611逝世,中国明代火器专家;字常吉,号后湖,浙江乐清人。

    他发明的火箭溜、制电铳、鹰扬炮等,在当时抗倭战斗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他著的神器谱、备边屯田车铳仪等书,受到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高度评价。

    在明代火器发展史上,涌现过一大批对火器生产、制造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他们对火器的发展和进步的影响不可低估。

    明神宗万历年间的赵士祯,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位。

    他曾对多种火器加以改造,经他改造过的火器更加实用,杀伤力更强。

    赵士桢研究火器的范围很广,包括枪、炮、火箭、炮车等等。

    他的研究工作,不但得之秘传、参之载籍,正之素经战阵之人,并且穷搜冥思,苦坚生慧,巧熟两凑。

    因而在总结和接受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有新的创造,并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断改进和提高。

    例如,他研制出掣电铳后,发现因相接处稍有喷泄之患,就加以改进,结果聊变其制,克服了这个缺陷,便能免致薰灼两旁士卒。

    又如万历二十六年进呈的迅雷铳,可以连发五弹;至万历三十年,就发展成为战酣连发,可以一气发射18弹。

    赵士桢还非常注意国外火器技术的发展,并加以摄取和创造性的运用。

    所以他的发明往往能够较旧器则数倍其利,较倭铳则便利倍之。

    如当他得悉日本人使用一种新式火器大鸟铳,威力大,命中率高,十分厉害。

    他就旦精竭虑,取其长处,结合其他火器的优点,发明了鹰扬炮,足以压倒日本的大鸟铳。

    难能可贵的是,赵士桢的整个研制工作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

    他得不到经济的支持,就自掏私囊,散金结客,捐资鸠工,苦心经营起来。

    到了晚年,健康状况恶化,仍然勉力坚持,不稍怠懈。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以薄柳孱弱之躯,备极劳苦,孳孳吃吃,恒穷年而罔恤,且以一生辛勤耕笔之余,千金坐散而不顾。

    他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作出如此重大的成绩,是令人敬佩的。

    因为将官和士兵轻视火器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赵士桢采用上奏折、著书立说等方式。

    他制造舆论,广引古今中外战例,极陈火器之利,驳斥种种陈腐落后的观念,慷慨陈词,大声疾呼,以期引起朝野的重视。

    他还针对当时一般武人“器不知制,制未必精,艺不肯习,习未必攻”。

    以及“知之者既深藏固秘,不知者又加诋毁”等情况,着意进行火器知识的普及教育。

    他编写的或问杂说等材料,都尽量做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便于广大士兵阅读,表现了一个爱国科学家的热诚心肠和豁达态度。

    赵士桢还亲自进行火器使用的教习,他对其家人的训练,坚持了一年以上。

    铳手的缺乏也是当时一种严重的情况,后来甚至要到国外去招募。

    此外,他对火器的管理制度也十分注意,大力宣传外国的管理办法,这些做法都是很有见地的。

    他发明的火箭溜,是中国火箭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赵士祯世途坎坷,终生潦倒。

    同乡诗人何白有散尽干金空四壁,秋风萧瑟卧文园之叹,但他在火器研制方面的辉煌建树,他的神器谱、备边屯田车铳议等著作,却功在国家,彪炳千秋。

    王重民教授将他与李时珍、邢云璐、宋应星、徐光启、李之藻、王征等并列,认为是对中国传统的科学做了总结工作的科学家。

    英国学者李约瑟的论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也高度评价了赵士祯神器谱一书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地位。

    陈宏与大家亲切的交谈起来,他特别问了赵元奇关于火器方面的知识。

    这小子跟他父亲一样,可以说是一个火器方面的狂热分子,而且青出于蓝胜于蓝。

    两人一聊就聊到了火器上面,他父亲的代表作,鲁密铳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鲁密铳代表了这个时代火器发展的巅峰成就。

    鲁密铳在明朝与清朝(后金)为数不多的几次胜利战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天启六年,努尔哈赤率领十万铁骑攻打宁远,袁崇焕率八千人用红衣大炮和他的车营战术,把努尔哈赤打得落花流水。

    而车营就是手推车加木板加手持鲁密铳的枪手组成,类似于现在的装甲车。

    按明朝的武备志记载,鲁密铳采用当时明朝最先进的火药技术,射程可以达到600米,这样逆天的性能导致后世很多人对这个记载表示怀疑。

    直到有现代的军事专家通过仿制鲁密铳对它的性能做了一番科学测试,才揭开谜底。

    他们发现鲁密铳长度接近两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