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洲-第7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朴茨茅次到撒丁岛要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距离大概是3500公里左右,英国舰队平均以20节的航速向撒丁岛进发,大概要三天后才能抵达撒丁岛。

    这段时间就是秦浩歌的准备时间,在这三天内,潜艇部队也要撤走,同时撤走的还有大部分地勤人员,岛上只会留必须的地勤人员,等到空军部队撤走后,这些地勤人员将会撤往最近的科西嘉岛。

    三天之后,英国舰队如期抵达。

    从进入直布罗陀海峡开始,兰芳空军就开始对英国舰队进行监视,零星的空战随即爆发。

    英国人在和意大利人做交易的时候的确是留了一手,出售给意大利人的“飓风”全部都是阉割版本,英国人自己使用的“飓风”很明显性能要强得多,最然还是赶不上“鹰隼”,但差距已经不大。

    空军作战,使用的战机即使是一点点很细微的性能差距都有可能决定最终结果,生死真的就是一瞬间,所以英军部队进入地中海之后,整整一天之内,兰芳空军和英国海军航空兵激战一天,战绩为22比1,兰芳空军唯一被击落的那架“鹰隼”还是被军舰的防空炮火击中的,和英军部队的“飓风”没什么关系。

    在第一天的空战中,窦勇毅刻意隐藏了鱼雷机部队和轰炸机部队,派出的全部都是战斗机,全力以赴和英国人争夺领空。

    英国人没有被兰芳空军的强势吓倒,依旧一往无前的向撒丁岛前进。

    英国人很清楚,兰芳的空军就算是再厉害,也需要地面机场才能起飞,如果兰芳的飞机在天上,英国人确实是没什么办法,但只要英军战舰抵近撒丁岛,对于兰芳机场就将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如果没有地面机场的支持,兰芳空军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使不出来。

    窦勇毅也知道英国人的打算,英国人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就是凭借实力步步推进,不给兰芳任何战略迂回的机会,逼迫兰芳海军和他们进行决战。

    七月二十三号清晨,一队队战机从奥里斯塔诺机场起飞,向撒丁岛西部海域飞去,不知道是兰芳空军会给英国海军一个“教训”,还是英国海军会给兰芳海军一个“惊喜”。

1059 不设防() 
撒丁岛的空军开始升空的时候,部署在劳特岛的空军第二联队和部署在兰的空军第五联队同时出动,第二联队的目标是狮城,第五联队的目标则是雅加达。

    英属马来亚,这是英国在东南亚地区最后的殖民地,也是距离兰芳本土最近的殖民地,英国人在进攻兰芳的西部省,兰芳也在进攻英国的英属马来亚。

    在这场决定国运的战斗中,兰芳和英国不约而同的选择保守战术,都是先从稳固自身出发,逐步向对方的核心地带逼近。

    不同的是,兰芳可以战略放弃撒丁岛,但英国却不得不防守英属马来亚。

    一旦兰芳占领英属马来亚,那么兰芳的空军部队就可以从马来半岛直接出发,威胁到印度的安全,英国人可能对丢掉英属马来亚不在意,但如果丢掉印度,那将是英国的不可承受之重。

    就目前的国家实力来说,有着广袤殖民地的英国确实是国力强大,但国力强大是要靠军力来展现的,而恰恰在军力这个问题上,英国的现状令人尴尬,多少有些外强中干的味道。

    英国宣布参战之后,和上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样,向所有的殖民地发出征召令,号召广大殖民地人民站出来保卫大英帝国。

    这时候一个令人无比尴尬的事实就出现了,英国的征召令并没有得到上一次世界大战时那么广泛的响应,除了印度之外,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表现优异的澳大利亚人和加拿大人都没给英国人足够的回应,这给大英帝国的征战蒙上一层阴影。

    澳大利亚人和加拿大人都有不参战的理由,澳大利亚人现在自顾不暇,还没有从上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中摆脱出来。

    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澳大利亚的成年男子几乎损失殆尽,现在仅仅才过了六年,年青一代的澳大利亚人还没有长大成人,所以澳大利亚人就算是想参战也无能为力。

    再说了,英国人到现在还没有付清上一次世界大战后应该支付给澳大利亚的抚恤金,这让澳大利亚人怨声载道,早就对英国人已经心存不满,这时候再想征召澳大利亚人是难如登天。

    加拿大的情况更麻烦,上一次世界大战前,加拿大只有八百万人口,但就是这八百万人口,加拿大却凑出来一支总人数为六十二万人的军队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世界大战中,加拿大人和澳大利亚人的表现同样出色,索姆河战役后,加拿大人赢得了“先锋队”的声誉,在1917年4月份进行的维米岭战役中,加拿大人付出了惨重代价,为协约国赢得了维米岭战役的胜利,同时也为加拿大赢得了能够以一个独立国家名义参加巴黎和会的地位。

    世界大战共给加拿大造成六万六千人阵亡,十七万人负伤,这个比例和澳大利亚人不相上下。

    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维米岭战役中负责指挥加拿大部队作战的指挥官阿瑟克里回到加拿大后遭到审判,理由是阿瑟克里指挥的部队伤亡太大,给加拿大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真特么惨,加拿大人现在就算是想参战,估计也没有加拿大将军敢领兵作战,打输了是国家罪人,打赢了也要被审判,加拿大的将军们都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这么一算,唯一响应英国政府号召的就只剩下印度人。

    印度人确实是人口众多,上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上百万印度士兵在欧洲作战,也同样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出生入死。

    也算不上作战吧,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从来没有发起过任何一次以印度人为主力的战争,印度人在战场上承担的都是辅助任务,挖挖战壕、搬搬东西、送送伤员什么的,和华工刚开始时的任务差不多,英国人不敢让印度人承担任何有难度的作战任务。

    但纵然如此,印度人也依然是大英帝国国王王冠上那颗最耀眼的明珠,如果没有印度人的参与,英国就要征召女人上阵,虽然这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已经有先例,但这绝对不是英国人愿意看到的场景。

    英国本土面临的问题和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国家一样,英国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同样死伤惨重,虽然没有法国每28个人就有一个人伤亡那么惨,但英国的比例也到了57比1,英国新一代有生力量还没有长大成人,这让英国的人口结构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凭借英国现在的实力,如果没有外来力量加入,英国或许能坚持个一年半载,但时间再长就无法坚持,除非英国把女人也派上战场。

    在乔治五世下发征召令之后,印度总督府承诺将会派遣不少于两百万人的部队前往欧洲大陆和英国本土,这对于英国政府来说意义重大,虽然印度部队的战斗力不怎么样,但至少会让英军一方看上去声势浩大,所以印度是英国人不得不保护的战略要地,如果没有了印度,英国现在就可以认输,因为英国本土已经没有了多少战争潜力可以挖掘。

    兰芳英法澳加等国的这些问题,兰芳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国内的常备军现在已经有二百万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兰芳可以征召更多的部队,甚至把军队总数再翻一番也不成问题,所以兰芳这些年一直在保持扩张,而英国一直在保持克制,这不是英国人可怜兰芳人,而是英国人打不起,现在之所以会宣战,这是英国人无可奈何的选择。

    如果有选择的话,英国人会等到英国的下一代长大成人,到时候才是英国和兰芳摊牌的时候。只可惜兰芳的扩张势头太猛,英国人已经无力压制,所以只能放手一搏。

    对于英国来说,英属马来亚就是英国的前沿阵地,为了能有效防御兰芳的优势空军,英国人也是挖空了心思,甚至已经扔掉了所谓的“绅士风度”,不择手段防御兰芳的进攻。

    所有人都知道,在英属马来亚生活着很多华裔,这些华裔成为英国人的利用对象,为了更好地防守雅加达和狮城,英国人把军营建在华裔居民区内,军营和民房混杂在一起,这给兰芳空军的空袭造成极大麻烦。

    兰芳政府对此也有对策,为了避免误伤,兰芳政府英国政府宣战之前就通过狮城的各种华人社团向英属马来亚的华裔传递信息,要求这些华裔尽快离开雅加达、狮城这样的大城市,避免在战争中被误伤。

    结果并不如人意,英属马来亚的华裔虽然也有着华人血统,但对兰芳的认同度并不高,甚至对华人这个身份的认同度都不高,在兰芳成立之前,英属马来亚内的华裔欺负起华人来是最凶狠的,那些华裔如果想要离开英属马来亚,那么几年前他们就能脱离英属马来亚前往兰芳,既然当时那些华裔不肯前往兰芳,现在也不会。

    所以在狮城的华人社团向华裔群体传递信息的时候,很多英属马来亚的华裔不以为然,甚至有华人因为这件事被英国殖民当局逮捕,理由是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在这个大战将起的时候被逮捕,命运可想而知,那些华人基本上刚被关进监狱就被杀害,英国人在这个问题上也是宁可错杀三千,不能放过一个。

    消息传到兰芳,秦致远心坚如铁,给周鸿光的命令是进行无差别轰炸,只要是有价值的军事目标,就要全部炸平,不管那些军事目标是建在什么地方,哪怕是居民区也照炸不误。

    既然那些不肯离开英属马来亚的华裔铁了心要当香蕉人,那就让他们用生命来证明对大英帝国的忠诚吧。

    这是战争,来不得丝毫妇人之仁,英国在英属马来亚逮捕那些“撒布谣言”的华裔,兰芳政府在兰芳本土也做着同样的事,自从开战以来,短短半个多月,兰芳政府已经因为“间谍罪”判处了数百人死刑,其中大部分是西方人和日裔,当然也不可避免的有华人。

    秦致远连已经背叛华人群体的那些“纯正华人”都不放过,更不用提那些香蕉人,秦致远眼中的华人只有一种,只要认同汉家文化,认同华人传统,那么就算是西方人,秦致远也会允许他们加入兰芳国籍,但如果不认同华人文化,主动和兰芳为敌充当“带路党”的,秦致远可不会认为他们是被蒙蔽的,背叛就是背叛,没有理由可言,也没有宽恕的余地。

    劳特岛和兰距离狮城和雅加达都是只有300公里左右,这对于兰芳空军而言,最多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抵达目的地。

    英国人还是有准备,在狮城和雅加达燃起浓烟,同时升起巨大的气球对城市进行遮挡,同时城市附近还有防空阵地,城市上空也有英军的空军守卫,但这对于兰芳空军来说都不是什么问题,兰芳第二航空联队和第五航空联队都拥有六十架战斗机,型号全部都是“鹰隼”,不管是哪个联队,都有单独击败英属马来亚空军的能力,对于兰芳空军来说,雅加达和狮城现在就是不设防的城市。

1060 经验主义要不得() 
七月二十三号早上八点,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大卫贝蒂在旗舰“胡德号”的舰桥里正在享受参谋扎克狄龙送来的咖啡。

    和英国原有的地中海舰队不同,这一支地中海舰队是一个临时编制,只是为了对撒丁岛作战才编制而成的,这一站之后,这个编制就会取消。

    大卫贝蒂是英国的海军元帅,53岁对于一位元帅来说确实是有点年轻,不过放在大卫贝蒂身上一点也不令人感到意外。

    大卫贝蒂可是英国海军中老资格,25岁的时候就担任过尼罗河舰队的副指挥,随后参于过镇压义和团运动,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出色,最终得以代表英国接受德国舰队的投降,战后大卫贝蒂晋升为海军元帅,当时他甚至还不到五十岁。

    在约翰杰利科淡出现役之后,大卫贝蒂就是英国海军无可争议的第一人,这家伙性格暴躁、好勇斗狠,当然如果用好听点的形容词来形容的话就是“充满干劲和勇气”。

    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卫贝蒂的上司约翰杰利科曾经拒绝让大卫贝蒂担任更高职务,理由是给大卫贝蒂的船越多,大卫贝蒂的胆子就会越大。

    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大卫贝蒂的胆子确实是很大,所以纵然是在失去空中保护的情况下,大卫贝蒂依然坚决命令舰队向撒丁岛方向前进。

    “先生,两个小时后我们就将进入阵地。”扎克狄龙表情严肃,看向大卫贝蒂的眼神有期待。

    “别担心小扎克,兰芳人的飞机无法突破我们的防空火力,他们只能向幼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