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这只是最下下之策,若有别的选择,杨彦宁可容沈充驻扎兰陵。
这会儿沈充的目中,现出了复杂难明之色,看着杨彦,他就会想起沈劲,有种别人家孩子的感慨。
‘奈何琼枝生于别家!‘
沈充暗暗叹了口气,便笑道:“杨府君请坐。”
“不客气!”
杨彦在下首就坐,有婢女送来茶水,略微饮了一口之后,钱凤问道:“石虎不愧身经百战,哪怕按兵不动,亦迫得我军动弹不得,原以为石虎会于冬季退兵,但从目前来看,怕是希望渺茫,眼见凛冬将至,军心浮动,不知杨府君可有妙策?”
针对石虎,杨彦曾提过三策,首先是散伙,其次是趁石虎初来乍到,立足未稳,与徐龛部还未磨合之时,发动全军决一死战,第三条便是救援泰山乡豪。
这三条,无一被纳,如今局势渐渐不妙,沈充与钱凤也有了悔意。
这能怪谁呢?各怀鬼胎,优柔寡断,落到这般田地并不奇怪。
其实杨彦的分析能力与眼光不见得比沈充高明,他从不轻视古人,也不会认为古人的智商就天然低,但他的优势别人没法复制,那就是制信息权!
信息无论在古今,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知彼自己,百战不怠,老祖宗早已用精僻的语言把信息的重要性阐明,以石虎来说,时人对石虎多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实际上石虎不完全是莽夫,反是一名相当有耐心的猎手。
历史上石虎破徐龛和曹嶷,都是掘长壕,筑长墙把对方活活困死,粮尽不得不降,如今石虎对沈充也采用了类似的策略,从军心来看,如不做反击,被石虎得手的可能性相当大。
杨彦正是洞悉石虎的性格,才会有针对性的提议,这在时人看来,自然是料事如神,因此沈充钱凤哪怕极不愿意,也不得不再来问计。
毕竟全军正在一步步地滑入深渊!
见着杨彦不吱声,沈充硬着头皮,叹道:“杨府君屡有妙计,可惜沈某哎,愧不当初啊,不知杨府君对当今局面可有破解之道?“
第207章 杨彦献策()
(谢谢好友书友160626223007559和好友川流不不息的月票)
沈充能问出这样的话,说明方寸乱了。
现在是八月初,于七月底的时候降下了头道霜,虽然紧接着气温就回暖,但有经验的老农都知道,霜降来的如此之早,恐怕今冬的严寒还要超过去年,天时已失,而全军被困在菟裘城动弹不得,地利也无,又因天时地利的原因,士气普遍低迷,军心浮动,人和不复存。
一支军队,天时地利人和皆失,必然是大败亏输的结果。
这几天,沈充每到夜晚辗转反侧,愁的睡不着觉。
钱凤也向杨彦看来。
当然了,杨彦不是那种尖酸刻薄的人,还不至于借此去打击嘲笑沈充,略一沉吟,便拱手道:“如今的战局节奏,已悉数被石虎掌握,若是我军不动的话,只能坐等败亡。
不知沈府君与钱长史对豺可有了解?
豺凶猛胆大,平时却沉默警觉,论起灵活,胜于狮虎熊狼,猎食时,多相互接力,穷迫不舍,一来消耗猎物体力,二来使其胆寒,待猎物疲惫之时,再集体围攻,以多取胜。
豺爪牙锐利,动作敏捷,凶狠、残暴而贪婪,从前后左右向猎物发动进攻,分工明确,有豺专责抓瞎眼睛,有豺专责嘶咬耳鼻嘴唇,有豺专责掏腹拽肠,还有豺趁机撕开皮肤,在团团围攻之下,罕有猎物能逃脱。
一般来说,豺与虎相遇,豺尚不至于虎口夺食,而是耐心待虎饱食离去,再分享吃剩的食物,不过若是虎向豺发动攻击,豺也不会退让。
杨某曾于幼年时见过一次,当时有虎与群豺争食,虎仗着力大凶猛,虽咬死咬伤了十余只豺,但终究后力不继,被豺活活咬死,分而食之“
杨彦所谓的幼年时见过,是在电视上,此时便模仿着动物世界中,赵忠祥的口吻娓娓道来。
虽然杨彦语气平淡,好象在诉说着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沈充和钱凤却均如身临其境般,脊背阵阵寒意透出。
好不容易杨彦说完了,钱凤叹道:“照此来看,石虎分明是豺狼之性啊,暂时他不至于向我军用兵,始终隐在一旁观察,待得凛冬来临,我军难以支撑之时,便是他以豺狼之法,团团围攻之日!“
杨彦点点头道:”很多人被石虎表面上的凶残蒙蔽,其实石虎论起狡诈与忍耐,不逊于豺狼,此人以豺狼围猎之法,有节奏的渐渐把握主动之势,故今之计,只有打断石虎的节奏,以我为主,充分调动石虎,跟着我们的节奏走,或有胜机。“
沈充忙道:”杨府君请明言!“
杨彦问道:“不知军中粮草尚能支撑多久?”
沈充有了刹那的迟疑,粮草多寡,不管在哪支军队,都列为最高机密,尤其是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一旦粮草的虚实被外界得知,恐怕军心立起动荡。
东海军是外军,也不清楚沈充到底还有多少存粮,只是每天按计划领粮食。
不过仅是刹那的迟疑,沈充还是决定坦言:“实不相瞒,军中粮草,已不足一月之需了,虽氶城有粮,但石虎从旁窥伺,沈某颇为踌躇,不敢轻易运粮。“
杨彦略一沉吟,便拱手道:“杨某不才,愿与蔡公、候将军率部跑一趟氶城,押送粮草回营。“
”呃?“
沈钱二人双双相视一眼。
由杨彦押送粮草,是个非常冒险的举动,天知道杨彦去了氶城还会不会回来,甚至更有可能把氶城洗劫一空,满载着财货人口直接回他的郯城去了。
要知道,氶城只有六千余卒,而杨彦、候礼和蔡豹三方的兵力加一起,足有五千之多,再煽动城中的原兰陵乡人闹事,怕是一夜之间,氶城便归了杨彦。
但是杨彦不去谁能去呢?
刘遐和韩晃也不可靠啊,或者说,这二人比杨彦更不可靠,杨彦好歹是从江东朝庭出来的,是裴妃的幸臣,又是荀崧的门生,为人处事尚算有点分寸,蔡豹也是陈留蔡氏出身,是跟了主上十几年的老臣。
而刘遐是什么人?
如果不是侥幸成了邵续的女婿,怕是名声不会比徐龛好上多少,实际上就是邵续,在江东士人眼里,评价也不高,至于韩晃那更是什么身份都没有,苏峻麾下一军头耳。
只不过,外人不可靠,换了沈充遣嫡系接应运粮也不可行,先不提会否被石虎袭击,而是形势吃紧,已经没法再分派人手了。
来的时候,沈充有军一万五,役夫上万,四支客军加起来一万三,勉强占着优势,后经连日战斗,客军减员到了一万左右,沈充的主军减员更多,约在五千上下,剔除役夫,主客之势已大致相当,如果再派五千军回去筹粮,那主军只余五千,一旦有起事来,主客之势将易。
所以说,谁回氶城都不妥当,只是杨彦已经提出由他和蔡豹候礼前去,婉拒的话只会让裂痕更大,以至于钱凤由三方凑人联合回氶城的想法都说不出口。
毕竟提了,就是对杨彦的不信任,是对人品的污辱,杨彦完全有可能拂袖离去,从此成为生死仇敌!
深深吸了口气,钱凤尽量让自己的心定下来,才问道:“杨府君似是另有图谋,不妨直言,与我和士居兄参详一下。“
杨彦点点头道:“之前我就说过,只有调动石虎,提前打乱他的部署,或会有取胜之机,因此粮队便是诱饵,当粮队接近菟裘之时,石虎必来劫,沈府君则精兵尽出,与之决战!“
与石虎决战是绕不过的坎,之前全军还幻想着石虎会在冬季撤军,但是攻破了泰山乡豪,石虎掠得大量的粮草物资,有充足的底气相持到凛冬。
沈充心里又是一丝悔意淌过,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暗暗摇了摇头,沈充问道:“石虎加徐龛,以及掠来的泰山民众,足有四万余军,而我军满打满算,可战之士不过三万,怕是决战亦未必是石虎对手。”
杨彦微微一笑:“届时自有奇兵。”
“哦?”
钱凤急声问道:“何来奇兵?”
杨彦向西南方向一指:“据我方斥候探查,郗鉴已率六千卒秘密潜伏在亭亭山一带,藏身隐蔽,可作奇兵之用。“
”这老匹夫,着实可恶,什么兖州八伯,tmd,伪君子一个,我呸!“
沈充的面色顿时难看之极,不仅狠狠往地上吐了一大口浓痰,嘴里还骂出了杨彦的招牌式骂法,tmd。
不过别说,这三个字就象有魔力一样,骂过之后,心里竟然能舒坦些,如今的沈充,已经动不动就tmd了。
杨彦嘴角略一抽搐,他也理解沈充的气愤,沈充曾派人相邀,被郗鉴婉言谢绝,如今却伏兵一旁,摆明了是来下山摘桃子的,平白被人算计,没操刀子就不错了。
亭亭山位于汶水北岸,虽只是个百来米高的小山包,但周围丘陵起伏,时有深沟,又因人烟稀少,若是不加留意,藏个几千人马很难发现。
杨彦是预判郗鉴必潜来攫取胜利果实,着人细细探查,才找到了郗鉴的藏身之所,六千军驻于一条长达数里的峡谷当中。
至于有可能会来的曹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消息,因此杨彦并没有提及,以免使沈充误判,况且曹嶷若来,就是属于杨彦一个人的奇兵,也是他的后手。
对于击破石虎,以有心算无心,杨彦还有几分把握的,但是击破之后,利益如何分?杨彦自然要力争最大利益,不可能拱手让人。
“这个郗公!”
钱凤也摇头苦笑道:“郗鉴既伏于亭亭山,那他如何肯与我军配合,只怕再遣使上门,说不定会被他直接斩杀,事后推作不知,我等能奈他何?“
杨彦道:”郗公好名,不如由沈府君,刘使君、蔡公、候将军、韩将军与我,各领数百骑兵一同登门拜访,当面出言相邀,郗公除了吃个哑巴亏,还能如何?“
”哈哈!“
沈充眼前一亮,哈哈笑道:”杨府君果是好主意,事不宜迟,今夜便走,免得被石虎侦之,待与郗鉴谈妥之后,再劳烦杨府君往氶城押运粮草。“
第208章 拜访郗鉴()
沈充也是个相当有执行力的人,如今生死一线,只能最大程度的信任杨彦,甚至连杨彦为何会探查到郗鉴的行踪都不闻不问,立刻遣人把刘遐、韩晃、蔡豹和候礼请了过来,通了气之后,这几位几乎肺都要气炸了,一致同意奔赴亭亭山,当面质问郗鉴。
天色渐渐黑了,一行两千余骑从菟裘城后门驰出,消失在了黑暗中,于次日上午找到了郗鉴营地。
如果不是由杨彦的亲卫指出,恐怕到了地头都当面不识,郗鉴军驻扎在一条深约三丈的峡谷里,营帐全部靠着峡谷的两侧驻扎,从上往下看,很难发现,而在谷口又砍来树木藤条堆叠在一起伪装,就象一面山壁,不知情者很容易被蒙混过去。
“这个郗公啊,哎,心思太重了啊!”
蔡豹不由摇头道。
“哼!”
沈充怒哼一声:“郗道徽倒是好算计,真把我等当了犬豚之辈不成?来人,去喊话,请郗鉴出来相见!“
”诺!“
几名军卒上前,大声唤道:“沈府君登门拜访,请郗公开门迎接!”
“什么,什么,沈府君,哪个沈府君?”
“沈充啊,他怎么找到的?”
“快回去汇报。”
隐隐约约的,谷口后方有慌乱的声音传来,众人皆是相视一笑。
不片刻,那由树木藤条做成的假山壁缓缓打开,郗鉴带着数十骑从中驰出。
在场的绝大多数都没见过郗鉴,均是好奇的打量过去,为首者年近五旬,面容清矍,须发漆黑,身着长衫,袍带随着马匹的颠簸与风儿的吹拂轻轻飘扬,颇有名士之风。
这倒是让人不得不说句中肯话,难怪郗鉴能得人心呢,光是长相,等闲就能让人生出亲近感,只是再一想到郗鉴的作为,又不禁心底暗暗鄙夷。
今天来的都是一方豪强,自然清楚郗鉴打的什么算盘,无非是手头除了名望,一无所有,只能走刘玄德的路子,而一般的升斗小民,几句唏寒问暖就足以让他们感动落泪,骥尾追随,实际上仔细想想,郗鉴到底对民众有哪些恩惠?
几乎没有。
陆续的,又有人转头望向了杨彦。
杨彦的路子与郗鉴较为类似,也是一无所有,领着一帮子人渡江,就藩于郯城,另与郗鉴相比,杨彦条件更差,郗鉴好歹有名望,杨彦是真正的一无所有。
但是才一年的时间,杨彦就把郯城经营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