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颜血-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钊客气道:“老朽不敢当,可试着为将军述说一二。

    水战动辄舟楫数千,稍有不慎便至混乱,故军士、船工、舵手须分工明确,各就其位,战船行进调度须严格管理,檑鼓一通,吏士皆严,再通,伍什皆就船整持橹棹,军士各持兵器就船,各当其所,幢帆旗鼓各随将所载船,三通,大小战船以次发,左不得至右,右不得至左,前后不得易,违令者斩!

    水军战法无非三种,其一战船冲撞,利用已方坚船冲击敌舟要害部位,如划过舷侧断其长楫,冲撞船尾破其舵室,或拦腰撞其斗楼,毁其弩窗、矛穴,使敌船丧失部分战力。

    其二当狭路相交,舟楫相逢时,须以楼船士跳帮接舷作战。

    其三为火攻,然火攻不可轻用,须与天时地利紧密结合,否则攻敌不成反致燃及自身。。。。。。。”

    蒋钊的面孔,神彩飞扬,只是随即就叹了口气:“只可惜水军使用受河道湖泊限制,建造周期长,耗资巨,士卒训练困难,天下间已没有几人愿训练水军了,哪怕本朝大将军,虽拥舟千艘,却也只是把舟楫载运的步卒当作水军使用而己。“

    这话好理解,好比骑兵和骑马的步兵之差,从表面上看差不多,真到作战时就露馅了。

    杨彦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闻蒋公言及水军,本将获益良多,我本有操演水军之意,却无良才,今幸得蒋公,我想请蒋公就任楼船尉,暂于沂水练军,蒋公意下如何?“

    ”将军!“

    蒋钊不敢置信的看了过来。

    荀华也是美眸中精芒一闪,别人或许想不到太多,但以她对杨彦的了解,仅凭此意,其不臣之心已昭然若揭。

    毕竟北上与刘曜石靳作战,全靠步骑,用不着水军,水军的唯一用途就是南下进逼建康,这不是用来谋反还是什么?

    不过荀华是杨彦的亲卫,一颗芳心又系在杨彦身上,自是不可能多说,甚至别人若有怀疑,她还要想办法帮杨彦遮掩呢。

    杨彦丝毫不顾及荀华古怪的目光,又道:“如今条件简陋,只能暂屈蒋公于小江小河操舟,将来有了钱,本将会加大对水军的投入,有朝一日,定教我东海水军驰骋于江海,若是再开了府,亦可拜蒋公楼船将军。“

    蒋钊顿时浑身一震,依汉制,平地车骑,山地材官,水军楼船,楼船将军掌水军。

    其实杨彦哪怕开了府,也没资格私授楼船将军,除非另开炉灶,但蒋钊不管,他是蜀人,在晋室本就不受待见,对司马氏更谈不上忠心,这刻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情绪油然而生,一时竟忘了说活。

    荀华从旁笑道:“将军言出必践,若蒋公有真才实学,必可一展所长。“

    ”老朽失态了。“

    蒋钊拱了拱手,深吸了口气道:”君以国士待我,我岂敢不以国士报之,将军既委以重托,老朽理当效死,请将军放心,以目前六百余名船工编练水军,一年即可熟练作战。“

    “蒋公无须多礼。”

    杨彦笑着摆了摆手,与蒋钊继续往前走。

    河岸立着参差不齐的粗大木桩,一根根绳索系着船只,杨彦若有所思道:“船只是否于岸边建造?“

    蒋钊点点头:”古来造舟,皆择江河湖岸便利之处,平时着人看守,以防被水冲走,建成之后,于舟底垫圆木,即可推入水中。“

    杨彦问道:“夏季山洪,势若奔牛,着人看守无甚大用,倘若为避水,于远处造舟,又将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蒋公可有解决之道?”

    “这”

    蒋钊现出了为难之色,他觉得杨彦有点多事了,夏季发洪水有什么办法,通常都是避开这个时节造船,不过话不能这样说,正当他斟酌用词的时候,荀华已问道:“将军莫非有解决的法子?不妨道来让蒋公参考一下。”

第163章 先进的造船法() 
杨彦点点头道:“我有一法,可解决此难题,即于水边先掘船坞。“

    ”船坞?“

    众人面面相觑。

    杨彦解释道:“所谓船坞,是于河岸修建三面封闭、一面临水的深水池,于临水一面安装闸门,池底置一套支架,造船时,关闭闸门,排空积水,于坞内造好再引水驶入河中,修船则反之,船驶于支架上方,关闭闸门,抽干池水,船便降落于架上,如此一来,建造修理两相宜,不怕被水冲走,亦能节省民力,只须安排专人维护即可。”

    蒋钊顿时嘴巴张的都合不拢了,这可真是个天才构想啊,虽然掘水池麻烦了些,但好处也显而易见,一劳永逸,且在近似于封闭的空间里操作,造船维修的速度也能加快不少,不禁赞道:“将军真乃奇才也,一语顿开茅塞,老夫甚为钦佩。”

    杨彦并不谦虚,微微一笑:“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但求各尽其用,本将无非是动动嘴而己,真要有所成,还得仰仗蒋公啊。”

    “不敢,不敢,将军过谦了。”

    这话听得蒋钊还是挺舒心的,连声谦让。

    “嗯?”

    杨彦摆了摆手,突然留意到前方不远有船工在修理船只,于是招呼:“蒋公,咱们去看看。”

    一行人来到近前,蒋钊正要喝令船工见礼,已被杨彦制止,饶有兴趣的看着,几名船工也没在意,各自忙碌,浑然未觉身后有人。

    从体形来看,这应该是一艘艨艟,外表的生牛皮已被揭下,船体有多处损坏,个别地方也卸了下来,能从船仓这头一眼望到那头,显然是准备重新安装木板。

    杨彦注意到船体里没有龙骨,不由转头问道:“蒋公方才所言水战之法中,便有硬撞一途,若是我船与敌船相撞,如何能保证敌船毁而我船无恙?”

    “这“

    有了船坞的先例在前,蒋钊不敢再轻视杨彦了,想了想,才道:”一般来说,需要由经验丰富的舵手掌舵,以我船坚硬之处撞敌船脆弱之处,除此之外,便是尽量把船造的坚固厚实,但事无绝对,须根据战场情形临机而动。“

    杨彦在地上拾起一根树枝,就着河滩画了一副简易的龙骨结构,又道:”此物为龙骨,造船时可先造龙骨,再根据龙骨造出船体。

    它的优点是,因着龙骨的存在,不仅可坚固船身,提高抗风浪能力,还可把撞击力量分散由全船承受,除非对方的船只庞大,能一撞将我方全船撞毁,否则船体很难散架,并可根据龙骨,于舱中分隔出一个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姑且名之为水密仓,这样,即使有局部损毁,也很难影响到全船,蒋公以为此法如何?“

    蒋钊仔细看着,越看越是心惊,虽然杨彦画的很粗糙,但作为水军世家,很快就看出了龙骨的作用。

    事实上,龙骨直到宋代才出现,正是有了龙骨,才得以造出驶入大洋的海船,可以说,没有龙骨,就没有南宋繁荣的对外贸易。

    当然了,龙骨并不是唯一,罗盘的作用不亚于龙骨,不过不出海的话,暂时还用不到罗盘。

    那几个修船的船工也纷纷站了起来,向杨彦施了一礼之后,就望着龙骨,交头接耳,嘀嘀咕咕。

    在场都是有经验的船工,龙骨的构造不难看懂,渐渐地现出了震惊之色。

    有了龙骨,战船不仅坚固性无以伦比,还能增加甲板面积,这样的天才构思是如何琢磨出来的呢?

    蒋钊更是以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杨彦,今天所获的知识,颠覆了他一辈子的造船理念,他根本就想不到,船还能这样造,同时,心里也隐隐有难以抑制的振奋之情汹涌澎湃。

    是的,杨彦对水军的重视超出他的想象,他已经在幻想驾着新式战舰驰骋于江海的场景了。

    杨彦提醒道:“蒋公,诸位,造船之法请严加保密,切莫让外人得去。”

    “请将军放心!”

    众人也知道事关重大,忙不迭的应下。

    杨彦无意中目光一扫,看到地上有一堆竹钉,便问向蒋钊:“是否以竹木钉固定船身?”

    蒋钊施礼道:“将军有何见解?”

    他有些摸到了摸到了杨彦的脾气,不闻不问,不发表意见,是表示赞同,一旦关注起某个方面,就说明这方面存在问题。

    杨彦点点头道:“我军已开采出了铁矿,将来就用铁钉代替罢。”

    蒋钊恍然大悟道:“将军高见,老夫明白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杨彦蹲在河边,现场指导船工制造龙骨,这东西不是口头说说,画个图就能做出来,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还要用到一些力学知识,虽然杨彦没有动手能力,但船工有,他也有力学知识,关于承重的计算,弯曲的弧度都要靠他。

    暂时这些计算公式教下去也没人看懂,不过没关系,有结果就行了,照着结果硬套,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船坞暂时还不能开挖,如果沈充明年北上的话,那么沂水将非常忙碌,船坞的秘密也将外泄,而且沂水现在是枯水期,明年夏季如果山洪暴发,会有多大的水量谁都没底,必须要实地观测夏季水量,结合冬春的枯水期,才能确定船坞距离河岸的位置。

    半个月以后,第一副龙骨打造出来,不是太大,照着艨艟的尺寸打造,接缝部位以铁钉钉死,剩下的就以龙骨做基础造船,不需要杨彦亲力亲为了。

    但是在杨彦准备离去之前,蒋钊又道:“将军,虽然龙骨出来了,但若真要造船,恐怕不是一两年能完成,毕竟新鲜木料含水份,木质是活的,会继续生长,若以此料造船,怕是不出半年,船体会变形漏水,甚至直接沉没,通常新料需搁置两年左右才能用以造船。

    若是急用的话,只有一法,即掘出大坑,周围堆以薪柴,把木料煮熟,晾晒一两个月即可使用,不过此法费耗人力物力都难以想象,老夫不建议将军使用。“

    ”这“

    杨彦眉头一皱,这确实是个问题,前世就有书上讲到,新鲜木料不仅仅是造船,哪怕在建造一些宫殿、宝塔等大型工程上也需要晾晒很长时间,往往朝庭会建有大型的木料厂,专门用以晾晒木料。

    不过蒋钊所说的煮沸提醒了他,于是问道:”蒋公可听说过石灰?“

    ”石灰?“

    蒋钊不确定道:“倒是听说,通常用于粉饰墙面,却不曾见过。”

    杨彦道:“郯城附近,有石灰矿,我回头组织人手去开采,石灰遇水即沸,可用于煮熟木料。“

    ”哦?真有此等好事?“

    蒋钊大喜。

    实际上杨彦早有开采石灰矿的打算,只是一直未能抽出身,生石灰就是氧化钙,加水会释放大量的热量,使水倾刻间暴沸,既可用于煮木料,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即熟生灰,调配成石灰浆、石灰膏、或石灰砂浆等,用作涂装材料与砖瓦粘合剂。

    另外再以石灰石、食盐加氨等原料经多步反应可制得纯碱,再用熟石灰和纯碱反应可制成烧碱,当然,这都需要一步步来。

第164章 碱化工产业链() 
谢谢好书友160227185121508的2000大赏,好友门阀掘墓人的打赏)

    目前杨彦技术不缺,原料也不缺,很多常见的化学反应在简陋的自然条件下就可以完成,不需要太精密的仪器设备与讲究的环境,他缺的是人。

    他的手底下只有两万多人,还包含大量的老弱妇孺,丁壮连一万都不到,其中半数为兵,除去造船,他已经开办了硝石产业、食盐业,造纸业、煤铁业,还要有人耕田,人手是真正的捉襟见肘了,可纵是如此,他仍是精打细算,又抽调了五百人去开采石灰矿。

    这真是托了乱世的福,普通人只要有口饭吃,就不会闹事,如果搁在往后的宋明清的时代,如他这样滥施民力,早就怨声载道了。

    不过除了工匠时常需要加班加点,杨彦严格执行四个时辰工作制,并不过于压榨剩余价值,因此他的口啤还是很不错的。

    当然了,这最老的一批元老杨彦也会记着,将来会择才逐一提拨,随着他的壮大从而登上高位。

    石灰岩位于郯城以北五十里左右的丘陵山区,在今天的郯城县庙王镇王庄村境内,可开采面积在百亩以上,对于杨彦这种划个圈就能开出矿的能力,只能用郯子托梦来解释。

    甚至萧巧娘还私下里问道:“郎君,能否找到金矿?”

    杨彦笑了笑:“你这小财迷,金子哪有那么好找的。”

    实际上杨彦是言不由衷,金子还真的有,就在胶东半岛,曹嶷的地盘上,他记得清清楚楚,整个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在胶东半岛合计开采了42万两黄金,有效的支援了解放战争,但目前他的手还伸不到胶东。

    ‘青州啊!’

    杨彦不禁望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