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兵有些犹豫,但肯定的回道:“是!”
“扰乱军心,给我拉下去斩了!”
那士兵还没来得及震惊,便被一旁的行令官拉了下去,斩首示众;瞬间,原本嘈杂无比的城楼,顿时安静了下来。
“若再有人想要出战,犹如此人!”
荀彧杀鸡儆猴明显起了作用。军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意志,不是士气,而是纪律、军法;没有这些东西,军队就好比一盘散沙,有了这些东西,军队便如铁一般顽固。
而与之前那名士兵犯同样错误的多了去了,只不过他跑的最远,正巧碰上了荀彧,所以死得最惨。
但这种做法效果显著,再没有人嚷嚷要出去决斗了。
“哼!”
荀彧冷哼一声,但脸色依旧不好看;他径直走到荀罡面前,喝问道:“皇城之外数千具尸体,可是你的杰作?”
荀罡见他前来问罪,连忙低头,宁死不开腔。
“不说是吗?”
荀彧感觉极其愤怒,随手就杀数千平民百姓,还是在皇城外面,传出去岂不给皇帝添上残暴的名声?
他也绝不会想到,这个十几岁的少年,竟然有如此狠毒的心,为了抓住刘备,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将许昌城内近千人杀害,这可是遗臭万年的事情!
他难道不怕吗?
荀彧强忍内心的怒意,沉声喝道:“明日我便奏请圣上,革你的职,削你的爵!”
荀彧的愤怒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但也是将荀罡吓得够呛;不过自己确实心中有愧,只能默默的朝一旁挪动了一下,眼睛依旧盯着地面。
“众将士,自此刻开始,我便是汝等主将,若再有人要求出战,军法从事!”
“是!”
荀彧连话都没有说一句,直接从荀罡手中抢走了军队的权力;而这些士兵似乎被刚才荀彧雷厉风行的举动吓到了,纷纷听命。
荀罡在这城楼上不过半晌,又被彻底架空了。
荀罡到没有觉得自己杀人这件事情性质有多严重,毕竟自己不杀那些百姓,刘备就不会那么快逃亡。反正这也是为了自己的计策所着想罢了,荀彧不理解,荀罡也没有办法。
不过接下来,荀罡就看看荀彧有什么能耐吧。
城下孙策见守城主将又换人了,不由得眉头微皱,又是百般求战,但荀彧只让坚守不与出战,自己也是躲得远远的,免得步曹仁后尘。
坚守就是最好的办法,毕竟别人根本没办法奈何你。
如此僵持了三日,孙策见求战不得,又靠掠夺周遭村落想要刺激城中人出战,但荀彧依旧坚守,孙策无奈,只能暂时撤退。
他原本以为荀彧会趁机杀自己一阵,便行军缓慢,哪知荀彧根本不贪功,完全没有追击的意思,孙策这次的偷袭彻底失败了。
而他这一撤之后,官渡战局,又变得明朗了起来……
第二百六十九回 官渡惨胜引发的后果()
却说曹操与袁绍对峙于官渡,互有胜败,而曹操粮草渐渐不足,就欲撤军。
却在此时,忽有人来报,原是袁绍军中有两员大将前来投靠。
此二人正是张郃高览。因为之前攻打许昌不利,加之被孙策三千兵马打的大败,被袁绍怪罪了下来。原本此事不过兵败而已,但郭图却提议将二人斩杀。
好在二人在此之前得到了消息,便不再久留,将袁绍军中守卫杀死之后,径直来投曹操。
而他们的到来,正巧成了官渡之战的转折点。
袁绍军粮全数屯扎于乌巢,这个消息对于曹操而言可谓极其重要;不过因为在此之前军队消耗过大,死伤惨重,还出现了许多逃兵,曹操实在是很难抽调军队去偷袭乌巢了。
不过谋士荀攸力排众议,让曹操从仅剩的不过万人兵马中调了三千人前去偷袭乌巢。
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曹操火烧乌巢,而袁绍也是前来偷袭曹操军营,皆是损失惨重;不过因为烧毁了袁绍所有军粮,曹操这方士气大增,竟是在次日将袁绍打的大败。
不仅如此,袁绍因为渡黄河太慢,被曹操斩于黄河之前,官渡之战,以曹操的惨胜为终结。
不过曹操见袁绍身亡,知道其子三兄弟并不团结,便又从徐州调来一万兵马强攻邺城,却被同仇敌忾的袁家三兄弟击退。曹操虽然惨胜一阵,但却无法一鼓作气拿下河北,只得班师回许。
但意外,却在此时发生了。
辽东公孙度占据朝鲜半岛近二十年,生活奢侈,兵精粮足,俨然一个土皇帝;而当他听说公孙瓒被袁绍灭亡之时,立刻向袁绍表达忠诚,被袁绍封为“襄平侯”。
而袁绍被曹操打败之后,公孙度凶光毕露,立刻造反,并且进兵幽州,意图借此拿下河北,紧接着进军中原。别看辽东之地仅仅数郡人马,但民风剽悍,战力惊人。公孙度一路西进,将防守松散的辽西与北平一股拿下,锋芒直指渔阳、蓟县。
袁绍死后,因没有指定继承人,故长子袁谭继任为新仲家皇帝,以袁熙为幽州刺史,镇守蓟县。
袁熙乃是一软弱之辈,优柔寡断,面对强势无比的公孙度竟不知如何是好,瞒着袁谭前去与鲜卑、乌丸、南匈奴联络。
“此乃陛下之意,若单于有意,我等愿馈以钱粮、布匹,只要能为我等将公孙度剿灭便可!”
作为使臣的辛评,此刻正与乌丸大人丘力居称述利害;之前因为南匈奴内乱,辛评便寄希望于鲜卑,但万万没想到通往鲜卑的道路被堵死了,万般无奈之下,辛评只能来求助鲜卑麾下的乌丸部落。
乌丸部落驻扎在白狼山以北,民风剽悍,兵力强盛,当初曹操北征乌桓,如果不是因为一大堆的运气元素,只怕早就阵亡在了白狼山。
原本被中原人民摒弃的北狄部落,如今却要奢求他们的帮助,就连辛评都觉得很是耻辱。
乌丸大人丘力居听闻辛评的请求,与周遭臣子略微商议,便是答应了辛评的请求,只是他们要了比之前更多的粮草金银,这让辛评很不能接受。
“大人,我仲家如今百废待兴,阁下如此趁火打劫,只怕不妥吧!”
丘力居眼神微变,操着蹩脚的汉语说道:“你,不给?”
“不是不给,实在是大人的要求实在是太过分,我等承受不起啊!”
丘力居眼中满是愤怒,正欲发作,却没想到自己的儿子楼班忽然用鲜卑语说道:“父亲,袁绍多次施恩于我等,不如我等先答应罢了!”
丘力居满眼疑惑的的看着楼班,回道:“你有什么计较?”
楼班极其简单的说道:“他不给,我等自去拿!”
丘力居闻言大喜,要知道自从公孙瓒时代开始,自己这些外人便颇受打压,许多时候甚至被排斥在长城以外。如今借着这个机会,岂不就能名正言顺的进入关内了?
届时将公孙度打败之后,自己便可就地放马了,何乐而不为?
由于二人交流用的是鲜卑语,所以辛评根本听不懂,见丘力居点头答应之后,辛评大喜过望,这才满意的离开了。
“父亲,我等何时出发?”
“再等等,等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我等趁机南下,先将公孙度杀了,再在四周放马……”丘力居话说一半,眼神变严肃了许多,“说不得,我等还能借此立足中原!”
从许多年前开始,汉族逐渐同化了周遭的少数民族,鲜卑匈奴也不例外。也正是因为文化的传输,导致北方游牧民族不再满足于现状,他们无时无刻不打算寻找机会南下中原,体会一下农耕民族的强大。
“你即刻写信与轲比能大人,与他陈述此事,届时我等自辽西出发攻取幽州,让轲比能大人攻打并州,中原指日可待!”
袁熙丝毫不知道自己落入了乌丸人的圈套之中,还沾沾自喜的觉得自己占了许多的便宜。
因为长期的胡人的轻视,以至于他根本无法重视逐渐发展起来的北狄。
过了许多时日,公孙度自领兵三万前来攻打蓟县,袁熙靠着手中仅剩的八千兵马顽强坚守着,似乎下一刻,乌丸的援军就会自天边出现。
两军战了三日,袁熙这边终于是精疲力竭,就当要城破之时,丘力居终于是率领两万乌丸骑兵来到,不仅将公孙度打的大败,还将公孙度极其所有家眷全数斩杀!
而即将被攻陷的蓟县,也是没能逃脱丘力居的魔爪。
丘力居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蓟县,命令手下纵火抢掠,斩杀袁绍次子袁熙,并借着公孙度战死,一鼓作气拿下了辽东、辽西、渔阳以及蓟县。
幽州以东,全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百姓流离失所,纷纷往南迁移。随后不久,丘力居又一鼓作气拿下了上古、代郡等地,将幽州所有领土全数纳入麾下。
幽州,真正成了人间炼狱。
不仅如此,建安五年冬季,借着丘力居拿下蓟县的功夫,北方的鲜卑部落联络并州的鲜卑人南下,将并州刺史高干杀得大败,仅仅两个月便占领了并州全部领土。
但轲比能的眼光比丘力居更长远,因为受汉文化熏陶的缘故,轲比能重用并州豪强,大力发展畜牧、农贸,与如今的幽州俨然两个地方。
由于轲比能的政策较为温和,所以并州百姓并没有迁移,甚至开始逐渐接受这个外来者的领导了。
领土缩水的袁谭,如今只剩下冀州以及青州两地了。
建安六年春,曹操自兖州、徐州两地北上,一鼓作气拿下了青州、冀州两地,斩杀袁谭、袁尚二人,袁绍部将或死或降,更有甚者逃入并州、幽州,投靠北狄去了。
曹操本欲继续拿下并州与幽州,却不想被两股部队杀得大败而归,只能留下张辽、曹仁、夏侯渊等人留守冀州,谨防胡人继续南下。
同年秋,荀攸与董昭商议,意图让曹操……进爵魏公。
第二百七十回 荀彧之死()
“丞相功过千秋,平袁术,剿吕布,更定袁绍之土,有大功于社稷,如今不过区区许侯,实在是有失民意!”
丞相府中,董昭、荀攸二人伫立堂下,恭敬言语,曹操则是端坐案前,默然不语,只是静静地看着董昭,看他还有什么话说。
“而今丞相威名著于四海,贤德遍布八荒,匡扶汉室,威震九州,理应进爵为公才是!”
荀攸亦是在一旁附和道:“公仁所言甚是!而今四方威服,丞相贤明远播,更灭袁家乱贼,已是进公爵之时!此乃顺应天意之事,主公切莫推辞!”
望着荀攸与董昭,曹操不知道说什么好;权力在手上握的久了,你只会想要更大的权力……
原本曹操还打算再将四周稳定一下再讨论进爵之事,但没想到这二人来的如此早,以至于曹操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
不过曹操对于荀攸的态度倒是有些好奇,问道:“公达,文若对此事有何见解?”
“家叔尚未发表看法,不过依下官来看……叔父必然会阻止丞相进爵。”
荀家世代效忠大汉,除了出现了几个异类,其他的都是秉持家族的中心思想,而荀彧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荀彧明言效忠曹操,其实是效忠汉室,不然为什么曹操的军议,他从来都没有参加过?
“殒星又是什么看法?”
“这……属下尚且不知。”
荀罡本是太傅,但因为之前许昌屠杀之事,被刘协象征性的从太傅的位置上撤了下来,成了前将军,爵位不变,可以说是丝毫没有惩罚。但对于曹操而言,荀罡的意见似乎依旧挺重要的。
曹操默然片刻,突然问道:“太祖帝曾说,异姓之人不可称公为王,公达……你荀家世代以大汉为根本,为何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曹操也是明白这种事情的严重性,所以他必须确定自己手下亲信的态度。只见荀攸微微拱手,恭敬道:“公达只选择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来做,家族之事……不足挂齿!”
“这样啊……”
荀攸的回答让曹操少了些许疑虑,见曹操仍在纠结,董昭连忙拿出一张布帛道:“丞相,此乃百官联名书,皆是同意丞相进爵!丞相切莫违背百官之望啊!”
曹操见那布帛,洋洋洒洒数十人,皆是高官,但却没有荀彧与荀罡的名字,心中有些畏惧,毕竟不是全名通过,万一以后落得千古骂名如何是好?
“操乃大汉之臣,如今为许侯已是心满意足,如何还敢僭越,此事万万不可!”
见曹操主意已定,董昭荀攸二人互相对视一眼,也不敢强迫曹操,便缓缓退去。离开厅堂之后,董昭问荀攸道:“汉室倾颓,日薄西山,主公不愿进爵,恐失了民心,将来进退维谷,为之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