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祠-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过饭小家伙果然睡觉去了,林黙回到自己屋里,却是睡不着,从院里找来水倒入砚台,突然想写几张字练练手,又磨了墨,看得差不多了,这才拿起桌上的狼毫笔,浓浓的蘸了,这次却是直接写的大字,挥毫泼墨,一书而就,写着却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虽然略显稚嫩,但也有了一丝意境,男儿意气扑面而来,林黙看了看虽然心中满意但还是摇了摇头。

    下午的时候林黙安安静静的在屋里温书,虽说对通过县试已有了几分把握,但多做准备却是没错的,想了想历史上关于海瑞的评价,县试肯定是极其严格,但史书记载,其人最孝,整日和母亲同睡一屋,夜里只要母亲稍有不适,海瑞就会床前伺候不止,看来这次县试孝经恐怕是要考的,说不得还会考一场策论,海瑞其人可是坚决反对土地兼并,严惩贪官污吏的。

    其实海瑞也是满悲催的,终其一生,还真是往往被派到各方势力斗争最复杂的地方,比如这淳安;户部发不了京城清流官员的俸禄,阁老门纷纷避嫌,却对海瑞说一声,(海瑞时任户部主事)户部归你管,你去和那些清流们解释,海瑞翻空了户部,也就找出几石米,迎接海瑞的自然是怒气匆匆的官员,解决了问题就被扔到一边。

    明天就去县衙报考吧,只是说不得还得去后院找一下大伯父,请他具保。要是也能请伯父顺便帮林海、林东他们两个具保也就好了,对了这事找老爷子一说,保准能成,还不用看大伯母脸色。

    心里有了决定,也就轻松下来,又拿起一本嘉靖早年的县试文集看了起来。

第二十章 县城(求收藏、推荐票)() 
约摸着到了晚饭,林黙就简单收拾一下书桌,打理了一下衣服,这才向后院一楼正厅走去,却见老爷子已是去了官袍,换上了常服,正坐在饭桌的上首位置,怀里的小玉儿正揪着老爷子的胡须玩。

    左下方是身着一袭蓝袍的大伯,此时正手捧着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林黙看过去的时候正巧大伯正在用手指从嘴里沾着唾沫翻页,俨然身无旁人,“助攻王”堂哥林平却是紧盯着桌子上摆好的几碟凉菜,几欲拿起右手边的筷子,林黙笑笑不语,自己这堂哥人不坏只不过确实有些神经大条。

    “黙哥儿来了?就等你了!”老爷子和蔼的说道,旁边老太太也是笑着点头,受伤之后,老太太对林黙好了很多。

    林黙问了声好,坐在林父旁边的位置,林父许是不习惯大家子吃饭还是怎么的,一到这个时候就是正襟危坐,好比是打坐念经的老和尚,颇觉得不自在,用林父私下的话来说就是宁愿在前院端着碗圪蹴的吃,好吧,理由很强大。

    陈氏和杜氏把最后的几个菜端了上来,林黙站起接了两盘放到八仙桌上,一碟是竹笋炒肉,另外一碟是酸菜鱼,酸菜鱼老爷子和老太太爱吃,林黙就特意把这菜放到了二老跟前,自然的就在老人家面前刷了一下好感度,王氏却是狠狠的瞪了一眼差点流口水的儿子,眼下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正紧盯着一盘红烧肉蠢蠢欲动,却都没注意到自己做个当娘的。

    杜氏坐下就把小玉儿叫到跟前坐好,见人都齐全了,老爷子说了句吃饭,大伯早已迅速的把书放到一旁,左手端起米饭,右手已去夹菜,林平也是不甘落后,如果问谁最喜欢一大家子吃饭,莫过于这父子两了,只因为王氏做饭实在是不说也罢!

    晚饭老爷子是惯例要喝三杯酒的,老爷子端着酒杯看着自己三个儿子,老大书呆子一个,老二老三却是一个个老实憨厚的很,实在是没一个对得上胃口的,想来也是见面少,惧怕多过亲情。

    老爷子喝完一杯,右手夹起一筷子酸菜鱼递进嘴里,左手端着酒杯又看了看林家小辈,或许林家持续下去的希望就指着他们了,只不过子嗣还是有些少,私下还得让老伴旁敲侧击一下三个媳妇。

    老爷子放下心事,许是开怀,比往常多喝了一杯,老太太见老爷子还喝第五杯,连忙夺了去,又王老爷子碗里夹了些菜,老爷子没柰何,只得吃起饭来,到底是“一人当官,全家沾光”最起码这每天的伙食好了很多,多了鸡鸭鱼肉,营养跟上了,林黙也壮实起来。

    “平哥儿,黙哥儿,县试准备的如何?”老爷子放下筷子关心的问了一句。

    林平却是嘴里塞得满满的,只能求助的望向林黙,意思是让他先回话。

    “阿公,孙儿觉得已有七八分火候,饭前还想着请大伯父为侄儿还有林东林海两个人具保呢!”林黙放下筷子,稳重的回到,老爷子开了好头,林黙正好把想法说了出来。

    “嗯,林东林海那两孩子上次帮了大忙,老大,你顺便帮他们也具保,衙门署礼房那边我早已打好了招呼,那王书吏认得老大,直接去就行!”老爷子满口答应下来。

    “儿子明天下午带平儿去报名,黙哥儿和另外顺便两个也跟着去,可好?”大伯问道林黙。

    “嗯,侄儿多谢大伯!”林黙见事情轻易解决,心里高兴,面上却平静,林默的养气功夫也渐渐了得。

    “孙儿,孙儿近些日子从早到晚温书不断,不敢说十成把握,九层九的把握还是有的!”林平咽下嘴里的饭菜紧接着说道,语气极是自信。

    王氏自觉平日里监督儿子读书也有一份功劳,面上更是笑逐颜开,刚才还在心疼丈夫给林黙他们三人作保肯定一文钱都不收的事情心疼着呢。

    “好好好,都是吾家麒麟儿!”老爷子听着高兴,看也没看端起酒杯就喝,却不料喝了个空,尴尬一笑,饭桌的气氛也热闹了起来。

    一席饭自是吃的有滋有味,杜氏又从厨房端出一大盆紫菜鸡蛋汤,众人都喝了些这才各自散去,三个媳妇却是留下收拾饭桌不提,当然王氏几乎不干活就是。

    阳春二月的天气睡觉很是舒服,林黙起床吃过早饭,便与陈氏说了一声,去告诉林东林海下午去县里报名的事情,二人也正着急这件事情,听得林黙伯父答应具保,也是兴奋不已。

    下午出得林家村,走到桐溪渡口坐船溯流之上即可,路程不远,大半个时辰就可到达,这不,几人正在渡口等船。

    大伯一袭仕子打扮,却是年轻不少,在茶肆里要了一杯茶等着,站在渡口等船的林黙忽然觉得一阵如芒被刺,瞬时回头看去,余光却是瞄到刚提着茶壶转过去的摊主,摊主约莫五十余岁,一袭灰布装,林黙识得此人,正是被倭寇绑住手脚的茶肆老头,衙门里认为和倭寇没有关系,隔日就被放了出来,这些事林黙也是听老爷子说的。

    可是,他为什么刚才在背后紧盯着我?难道

    “黙哥儿,发什么呆,快上船”

    “就来!”林黙顾不得多想,听到大伯喊他,赶紧回到渡口上船。

    茶肆老头看着五人乘坐的小船慢慢远去,提着茶壶的右手青筋直冒,显然是在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久久才回转身伺候别的客人去了。

    船行了大约多半个时辰,淳安县城的码头就已经近在眼前,不愧是县城,这里来往船只多了很多,远处甚至还有几只画舫,靡靡丝竹之音从里面传来,只是隔得远听不真切,林默注意到大伯却是朝那边盯了不短时间。

    五人一一下了船,只见码头处人流攒动,叫卖声不绝于耳,大抵都是些新鲜鱼货,顺着大路往东走了一刻钟左右,城门口已经历历在目,淳安县城城墙高约丈许,城门口几身穿红袄,腰间挎刀的兵丁正在站岗,时不时盯着进城出城的人,不过也是做个样子,这点林黙看的出来,别人自然也不难看出。

第二十一章 后门() 
自经济重心南移以来,南方富裕已成人所共知,尤其是巨商富豪更是不计其数,每年获利千万巨,真正是富可敌国,淳安县虽说去年遭了灾,但在海瑞海知县的一力督办下,矛盾暂时被压了下去。

    进得城门,就是一条南北走向大街,名曰:东柳大街,四个半大孩子自然是走走停停,格外珍惜来县城的机会,自然趁机好好观看一番,沿街多是二层小楼的门市商铺,也就是淳安的“步行街”。

    有卖特色小吃的,杂耍的,吹糖人的,热闹的很,大伯却是不耐烦的连连催促,话中不无埋怨,四人这才赶紧跟上,但仍是偷偷看着两旁的热闹。

    行至东柳大街与另外一条名曰北林大街交叉的地方然后右拐,约莫走了一刻钟就到了县衙门口。

    “报名人好多!”林东一脸惊讶。

    “这有什么大惊小怪,想我南方大多诗书传家,就连乡里普通村民也有耕读的传统,遥想当年吾可是从三千童子之中脱颖而出,一举过了县府院三试,成为廪生,一连保持至今!”大伯许是回忆起当年考试的盛况,颇有些自得的说道。

    大伯脸上回忆之色意犹未尽,也没有排队的意思,径直带着四人走到队伍最前,正在门口维持秩序的衙役见着当前之人是一个秀才公,倒也没有大声斥责,只是轻声询问为何不按秩序排队等等,大伯自顾从怀中拿出一张帖子,衙役一看,然后往县衙里瞧了瞧,把帖子还给大伯,接着给旁边一人耳语几句,听不清说的什么,只见对方连连点头。

    “林相公,您带着几位童子跟着我的同僚进去就行,进得里面莫要喧哗!”衙役嘱咐一句就立刻放行,由另外一个衙役带着五人进去。

    “世风日下”队伍中有人大声唏嘘。

    “先前四人定是哪家富商官宦子弟”队伍中有人猜测。

    “休得喧哗”当前的衙役大声喝道,队伍这才安静下来。

    进了大门,又经过一扇仪门,然后又是一道牌坊,转了个弯,来到一排房间的前面,林黙细细看去,上书:六部房,朝有六部,县有六房,正是一一对应。

    带路的衙役告罪一声,径直进了一扇开着门的房间,嗯,里面正是有几个报名的童子,房间里的童子办完手续陆陆续续的出来,只见一个穿着连襟灰色长袍,唇间胡须密且长约莫三十岁的人出来相迎。

    “与林世兄同为乡梓,平日里却是鲜少来往,是王某的不是,还请快快进来!”王书吏一脸和气的领着众人进了屋,衙役这才告退,林黙落在最后抱拳道了声谢,衙役却是受用,深深看了林默一眼,转了个弯就出去了。

    王书吏坐到桌案后,两人和声问候,亲近中透着热乎,旁人瞧了去还以为两人关系定是极熟呢!实际上这也是林秀才第三次和王书吏打交道。

    旁边已有帮办拿出笔墨依次让四人填写亲供,也就是所谓社会关系以及有无犯罪记录等等,然后又填写具保之人姓名,最后帮办拿起毛笔依次描述报名之人,林黙低头瞧了一眼,只见上面写着,身中面白无须清秀,却是相当于现代人的照片,当然实质作用有近乎无,只是防备一二。

    帮办把四份信息递给王书吏,王书吏只是粗粗看了一眼,点点头就放到一边存档,林贤见诸事已毕,忙告了声罪,言道来日再访。

    “林世兄,吾确实脱不开身,恕不远送!”王书吏瞧了瞧又进来的一拨童子,苦笑的抱抱拳。

    果然是有熟人好办事,这个道理不管前世后世放之四海而皆准,五人办完了事,就浑身轻松,也不着急回去,一路慢悠悠沿着来路返回,来到渡口,林黙发现自己这位伯父却又是望向那几条画舫,听得船家连连催促,这才上了乌篷船,一路顺流而下,林黙坐在船尾,看着两岸景色飞快倒退,却正是“沉舟侧畔千树过”。

    去时路上花了多半个时辰,来时却是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付了钱,五人一一下了船,林黙却突然想起去时那阵如芒在背的感觉,路过茶肆,林黙细细盯着那茶肆摊主,只见那老头脸上始终笑呵呵,一会给客人倒茶,一会收钱,莫非是我疑神疑鬼?

    “黙哥儿,在看什么?”林贤见侄子瞧着茶肆摊主出神,于是好奇的问道。

    “大伯,侄儿只是好奇那摊主是何来历!”林黙回过头轻轻的回答道。

    “还能有什么来历,这老头却是可怜人,据说二十年前全村遭了倭寇,仅仅带着自己儿子他来到了我们这,哎”林贤提起倭寇有些意兴阑珊,不知何时倭寇竟然成了大明朝的巨患,作为上国子民真是可悲之极。

    “全村人遭了倭寇,唯独这两人逃了出来?呵呵,这件事倒是有趣的很!”林黙再回头一瞧,只把此事记在心上,小跑几步追上众人。

    接下里的二十多天林黙闭门读书,偶尔与前来寻他的林海林东探讨一些疑问,倒是林黙回答的多,提出的疑问少,最后三人都是获益匪浅,正应了“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