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再想想,如果日本人攻不下英帕尔那么印度国民军就连一个根据地都没有。所以,如果这支精锐能够改变目前这种僵持的局面的话,那也算是用在刀刃上了。
部队很快就调到牟田口廉也面前,牟田口廉在可检阅这支部队时,发现他们中眼里大多闪着一种激动和紧张的光芒,于是就知道自己是找对人了……他一直认为精神和战斗力两者,精神是更重要的,尤其是这个渗透战的任务,这个任务说到底,只需要他们有胆混进城去,然后分散开来朝身边的人乱开枪也就可以了。
而现在,牟田口廉也在这些士兵的眼里,看到了那种类似日本军人的那种狂热,那种天真,这给了牟田口廉也很大的信心。
接着,牟田口廉也照例对这些士兵进行了一通训话:
“印度国民军的勇士们!今晚就是你们为印度独立献身的时刻,你们中大多数人都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但是我相信……英帕尔为因为你们而划入印度国民军的版图,你们会成为印度国民军的骄傲,会成为印度的骄傲被永远载入史册!”
印度士兵纷纷举起枪来发出一声声叫喊。
当然,在这之后牟田口廉也还要为这些印度兵做些准备。比如为他们换上英印军的军服及步枪,至于培训英式步枪的使用这方面那就可以省了,印度人对恩菲尔德步枪的熟悉程度远高于日式步枪。
行动之前牟田口廉也还对这支部队进行了必要的演练……牟田口廉也可不想难得的一次机会因为这些印度兵没有打过渗透战而失败。
接着,一切都准备妥当只欠东风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五章 渗透()
当晚印度国民军一个加强营五百人就出发了。
应该说在夜里出发是个好时机,却又不能算是好时机。
说是好时机,是因为渗透战嘛,有夜色的掩护就能发挥作用,这指的不仅是印度兵更容易混进去……其实印度兵由于是印度人,而且白天人多嘴杂,所以反而在白天更容易混进去。但混进去之后,那就是分散开四处打枪制造混乱,很明显的是,如果是在白天这种混乱更容易被制止,而在晚上却会越闹越严重甚至引起英印军大规模的误会和混乱。因此牟田口廉也是不得不选在夜里行动。
说这不是好时机,则是由于日军擅长夜战常常在夜里发动进攻……这是由日军的装备和补给弱势决定的,日军空中力量比不过英美联军,炮弹也不如英军充裕,于是在夜里攻城自然就是个好选择。
但问题就是,夜战打多了,使英帕尔的英印军警觉成级数的提升,不说那明哨、暗哨和口令,战壕中随时都会有一队英印军在临阵以待。
这就给了印度兵渗透进去带来难度。
不过这却也没有难住牟田口廉也,他派出一队日军悄悄摸到前线去抓了几个“舌头”。
英印兵胆小,还没上刑就已经把口令、番号等情报交待得一清二楚了。
或许这些英印兵还以为……就算我给你们口令也没什么要紧的,难道你们这些日本人还想混进去?
但这一回他们却是想错了。
口令给了印度国民军的印度士兵很大的方便,英印军一看他们是印度人,军装步枪都是英式的,口令也对,一上来也喊对了番号,于是就没怎么检查就一路为他们开绿灯。
印度国民军按照演习的那样,并没有一进城就发动攻击,而是三个一堆两个一团的四处分散开。
等一切都准备妥当后,带头的加拉瓦少校就躲在暗处朝天发射了三枚红色的信号弹。
信号弹一出,英帕尔城内就乱了起来,到处都是枪声和火光,印度国民军在里头乱打乱杀,有时甚至对印度百姓也不手软……这也是牟田口廉也的毒计,这样一来就不仅能让英印军内部误会,就连英帕尔内的印度百姓都会对英印军忌惮三分。
原本牟田口廉也还以为这些印度兵对这一点还会抵触,毕竟这些印度勇士都是真心为了印度独立的,但小心的试探下后却发现他们根本就不抵触,不由又是意外又是惊喜。
牟田口廉也不知道的是,住在英帕尔的印度百姓是东北邦的黄种人,他们虽然是印度人,但印底人却不拿他们当印度人,于是自然就对他们没有多少同情心了。
而加拉瓦少校却很聪明的放了几枪后就躲了起来……渗透战嘛,战友互相之间都是分散的,谁也不知道其它人都干了什么,只有傻瓜才会真的听信日本人的那一套在外面到处放枪。
加拉瓦少校甚至都在想着:只要等战事一过,或者日本人杀了进来,那么他就可以成为印度国民军里少数几个幸存下来的英雄而加官晋爵了。
只是加拉瓦少校没想到的一点是……日本兵与印度兵语言不通,而且加拉瓦少校的打扮还与英印军一个样,于是在日军攻进城后,还没等加拉瓦少校举着手说几句话,就一抬枪把他给毙了。
其实,这其中更重要的是牟田口廉也没有交待那些日军,让他们小心不要误伤那些有可能幸存下来的印度国民军……牟田口廉也觉得根本没这必要,印度国民军不过是个棋子,没有必要为了几个棋子而让日本士兵去识别每一个印度兵是敌还是友,这无疑会增加日军自己的伤亡。
所以,这加拉瓦少校其实还不够聪明。
当然,这都是后话。
几乎与此同时,早就在城外做好准备的日军就对英帕尔发起了进攻……此时的英帕尔虽然也有还击,但火力明显较之以往要弱了许多。
更糟糕的还是,英印军在这种内外夹攻之下作战步骤及指挥很快就出现了问题……因为混乱和误伤,原本应该增援到前线去的部队根本无法集结。
这倒不是说印度兵胆小,而是根本就没法集结,因为谁也不知道身边的印度兵是敌是友,也不知道暗中是不是有一挺机枪正对着他们,部队要是集结的话,只怕一片子弹过来后就全都变成尸体了。
这也不是说英印军的指挥系统不行,而是英印军里都没有几支部队还能完整的执行命令的,指挥部下达的命令也是白下。甚至还有许多英国军官在第一时间就被打死了……他们是印度国民军的第一目标。
于是这场战役是什么结果就不用多说了,日军成功的突破了英帕尔的防线冲入城内又杀又抢,这一刻的他们根本就顾不上什么“解放者”的形像……日军进攻英帕尔与进攻缅甸一样,都是打着“赶走英国殖民者支持印度独立”的口号。
所以,原本日军在攻入英帕尔时更应该要做一番表面功夫,比如不杀百姓,不抢百姓东西等。
但这些日军却是久攻英帕尔不下的日军,他们对英帕尔恨之入骨不说,还一度因为物资不足而饿肚子,这会儿好不容易攻进了城,就像财迷一头闯进了金库一样哪里还会忍得住,于是各种为非作歹的事全都干出来了。
这让吉尔上校只看得头皮一阵阵发麻,其实不只是他,印度国民军里的印度人也在心里打了个问号……虽然英帕尔里的印度人是黄种人,就算印度人不把他们当作印度人,但在见过日军这样大面积的屠杀、作恶的状态后,印度兵在心里就会想:日本人如果是这么凶残,那怎么还会是真心的为印度争取独立,再想想缅甸百姓的惨状……也许他们打生打死争得了印度的独立,那所谓的独立也就是在日本之下的独立吧!
想到这些,就连那些真有热血为印度争取独立的印度国民军都心寒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六章 殖民权()
英帕尔战役胜利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刚刚逃到伊洛瓦底江西岸的河边正三耳中。
这个消息的确为驻缅日军打了一针兴奋剂,但河边正三却知道这局部区域的胜利已经无法挽回驻缅日军的败局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英帕尔战役的胜利来得太晚了,就算现在占领了雷多再切断驻缅中国军队与印度的联系,但中国军队还可以从海上得到补给,于是日军原本想要守住仰光并夺占英帕尔困住中国军队的战略就彻底失败了。
当然,日军也可以从海上得到补给,但更重要的问题是……不可一世的日本海军在与盟军的对抗中已经接连遭受惨败。
想到这里,河边正三不由咬牙冷哼了一声,这些海军平时不可一世瞧不起陆军,真打起仗来却如此不堪一击,这其中尤其是中途岛海战,日军以四艘主力航母对美军三艘航母,其结果居然是日军四艘航母加一艘重巡洋舰全部被击沉,与其一起沉入海底的还有三百多架飞机。而美军仅仅只损失一艘航母一艘驱逐舰。
“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河边正三不由重重的一拳砸在了地图上。
日本为了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把钢铁和经费全都留给海军,这使得陆军就连造坦克的钢铁都要省着用,这也是陆军坦克装甲那么薄弱的原因之一。然而,陆军节省下来的钢铁,却轻而易举的被海军给沉到海底了。
在这一点上河边正三倒也没有骂错,因为日本海军在偷袭珍珠港的胜利之后就狂妄自大,自以为日本海军世界第一,于是作战计划漏洞百出,演习也是敷洐了事,擅自更改演习结果不说,在演习中被击沉的航母还可以从水底浮起来再次参加战斗……这或许也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一部份吧。
其结果就是,日本海军彻底丧失了海面上的优势,于是对缅甸的海上增援,明显就是中国军队强于日本军队。
这么一来,缅甸日军就得一直在补给不足的情况下与中国军队作战,这无疑会使缅甸的日军陷于被动中。
对此史迪威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对英帕尔的失守并没有多大的感觉……这不过是将远征军的补给方向从北方改为南方的问题而已。
一旦远征军再打过伊洛瓦底,那么兵力空虚的日军很快就会被拦腰切成几段。
而且史迪威也正是这么打算的,因为日军的兵力大多分布在缅北和缅南两端,缅中兵力十分空虚,这时只要打过伊洛瓦底江,就可以轻松的将日军这条长蛇切为两断。
“乔!”这时亚历山大再次走进了史迪威的办公室。
史迪威皱了皱眉,有些不悦的说道:“亚历克斯,你不是来要求我不要打过伊洛瓦底江吧,我想提醒你,雷多被日军占领是迟早的事,中国军队现在从某种程度来说已经不需要英国人的帮助了!”
“不,恰恰相反!”亚历山大回答道:“我们是希望中国军队尽快打过伊洛瓦底江!”
史迪威有些疑惑的抬起了头,他不敢相信一直掣肘中国军队进军的英国人会是这样的态度。
下一秒史迪威就想明白了:“哦,你们是想弃缅甸保印度!”
“不不……”亚历山大否认道:“我们是盟友不是吗?那就应该共同作战,至于谁打下缅甸……都一样不是吗?”
史迪威不由笑了笑,都到这时候了亚历山大还在玩文字游戏。
史迪威无所谓的摊了摊手,回答道:“亚历克斯,你也知道的,中国军队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作战,此时的他们更应该原地休整巩固战线,而不是打过伊洛瓦底江,不是吗?”
从这句话来看,史迪威的政治手腕比起之前已经老练多了。
“乔……你不能这样!”亚历山大急道:“你很清楚,英帕尔已经被日军占领了,如果此时再让他们突破英军的防线,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史迪威当然知道这后果,印度的战略地位之重要,甚至都影响整个反法西斯战役,但史迪威还是摇了摇头,说道:“抱歉,亚历克斯,我爱莫能助!中国军队已经打了太多的仗了,而且……中国人也没有理由打这场仗不是吗?缅甸又不是他们的地方,而且打通中缅公路又无需跨过伊洛瓦底江!”
闻言亚历山大脸色不由一阵惨白,他很清楚史迪威要的是什么,史迪威希望英国放弃对缅甸的殖民权。
史迪威的确有这个想法,但并非是他有多大的野心,而是他再也不想英国人在对他的部队指手划脚了,他想放开手脚在缅甸大干一场,至于缅甸的殖民权是在英国人还是中国人手里,这与史迪威无关,也有美国的利益无关。
甚至还可以说,殖民权要是在中国军队手里,甚至还符合美国的利益,毕竟这支中国军队中还是由美国提供补给和指挥……虽然指挥权有相当大的一部份已经回到了中国人手里,但控制权始终都在美国手里,因为只要美国一个不爽,不给这支军队提供弹药补给也就可以了。
更重要的还是,如果能让中国军队放手大干一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