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工作很快就进入到了制定详细作战计划的阶段……
这计划听起来简单,与塔拉瓦战役比起来基本没变,就是改变下登陆作战的方向及时间段,要说要什么改变的话,那就是占领环礁的外围小岛并布设炮兵。
不过具体实施起来却又不是那么简单。
其它的不说,仅就“改变登陆作战的方向及时间段”就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美军必须精确的掌握马绍尔群岛一带的潮汐情况,甚至要精确到分,因为只要稍有差池,就有可能让大批的登陆部队搁浅并再次出现类似塔拉瓦被屠杀的惨剧。
然而这要解决起来也并不困难,美军只需要派出几艘潜艇潜入马绍尔群岛,然后再派出潜水员到相关岛屿去侦察也就可以了……这是美军首次使用潜水员进行侦察,自此之后就成为一种常态甚至蛙人还成为海军陆战队的一种常态了。
据说这种侦察还十分刺激,因为潜水员与日本人最近的时候只有十几米,这是为了更准确的侦察海岸处的退潮情况。
就像有些潜水员说的,“我们与敌人近在呎尺,在水里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点燃的火把在晃动。虽然我们知道这是没有必要而且还是危险的,但还是有一部份人忍不住偷偷探出脑袋好奇的望向日本人的防线!”
当然,这个行为很快就被严令禁止了。
就像潜水员说的,这种行为是危险而且还是没必要的。
这是因为探出脑袋去也侦察不出什么,反而会暴露自己。要知道此时用潜水员侦察水文还是首例,日本人也因为不知道美军还有这么一着所以根本没有防范,于是也就不会派出炮艇防蛙人,这给了蛙人很大的方便。
更重要的还是,这些蛙人大多是被派往泻湖一侧的海岸进行侦察,如果让日军发现的话,日本人很有可能就会猛然警觉……这些蛙人侦察的区域很有可能就是美国人要登陆的区域,于是日本人就会提早做好准备。
潜水员通常是在黎明之前进入要侦察的区域,然后隐藏在珊瑚礁后活动,他们的工作很简单,就是等待退潮时测量水位并将它们纪录下来。然后美海军指挥部就会得到一张各环礁的退潮及相关海域水位的表格。另外就是侦察相关海域的畅通情况,比如有无水雷有无障碍等。
侦察的结果果然就像张弛所预料的那样,日军绝大数的防御都是靠海一面的。
“这是个好消息!”哈尔西兴奋的对张弛说道:“上校,我们刚刚得到潜水员的情报,日本人在泻湖方向基本没有任何工事,甚至在环礁入口都没有水雷!这让我们很意外,因为在塔拉瓦战役中,我们就是从泻湖方向攻克比托岛的不是吗?我以为日本人应该会吸取这个教训而有所防范了!”
张弛只是笑了笑,他从一开始就不认为日本人会吸取这个教训对泻湖方向有所防范。
原因是日本人以为比托岛之所以会被中国军队从泻湖方向攻下……那只不过是精心大意被中国人偷袭罢了,而且这种偷袭,用过一次就不能再用第二次了吧,再用第二次毫无疑问的就会被他们的火力包围并消灭在泻湖里。
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中美联军还继续打算从泻湖“偷袭”……确切的说,这一次已经不算是偷袭了,而是光明正大的在白天进攻,在火炮和战机的掩护下强行登陆。
其实日军的想法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更是因为他们认为中美联军从靠海一面进攻有着天然的优势。
泻湖一面由于被环礁包围着,所以风浪较小,风浪较小就意味着礁石更少受到冲刷珊瑚更容易繁殖,时间一长,大多环礁就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靠海一面暗礁带更窄,靠泻湖一面暗礁带更长。
这就意味着,如果从靠海一面进攻的话,在搁浅的情况下,美军下船后需要暴露在日军火力下涉水的距离更短,而靠泻湖一面的暗礁则要比靠海一面长得多。
所以日本人想当然的就以为……美国人除非是脑袋坏掉了,才会将登陆船驶进危机四伏的泻湖,下船后还要经过更远的距离才能上岸发起有效攻击。
但战场就是这么神奇的地方,有时候往往就是这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在某种条件下就会变成神来之笔。(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章 目标()
紧接着进攻目标又被提上了议程。
马绍尔群岛是由29个环礁、5座偏远小岛和867个大大小小珊瑚小岛组成的,它们分布在一片75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的海洋上。如果把珊瑚礁也计算在内,马绍尔群岛共有1152个大小岛礁。
这也是日军在马绍尔群岛防御薄弱的原因之一……需要防守的岛礁太多,仅环礁就有29个,就算日军其它的岛礁都不防守,三万人只用于防守这29个环礁,那每个环礁平均也不过一千人。
当然,日军也是选择其中一部份面积大且具有重要战略位置的岛礁进行防守,但还是不可避免的造成兵力分散。
更糟糕的还是……此时的日军在强大的美国海军面前,已完全失去了海空优势,这也就是意味着日军这些分散在各个岛礁上的兵力是互相不可支援的,于是就形同一盘散沙,只有等着被美军各个击破的命运。
对于美军来说,这么多个岛礁同样不可能每个都成为美军的攻击目标,所以必须得从中选择出一些更有军事价值的岛屿。
按照原计划,也就是代号为“燧发枪行动”的计划,美军是选定了三个岛屿作为攻击目标。
这三个目标分别是埃尼威托克环礁、科斯雷岛和威克岛。
张弛打开马绍尔群岛的地图,很快就在其上找到了这三个岛,接着就明白了美军为什么会选择这三个岛礁作为攻击目标。
这其中埃尼威托克环礁位于群岛的最北端,科斯雷岛位于群岛的最西侧,威克岛则位于群岛最遥远的东北部。
很明显,如果拿下这三个岛,美国海军就会从三个方向对马绍尔群岛形成包围之势……正如之前所说的,占领了这三个岛,接着在三个岛上建上机场和港口,然后就是陆基航空队进驻,在陆基航空队及航母和军舰的配合下,再结合南面刚拿下不久的马金岛、塔拉瓦环礁及阿贝马马岛,就会形成一个由战机和军舰连成的包围圈,这个有如铁桶般的包围圈会把整个马绍尔群岛的日军与外界阻隔,然后美军就可以慢慢的一口一口将被困在其中的日军吃掉。
这个计划应该说是可行的,尤其是在美军已经全面夺得海空优势的时候,日军任何企图突破封锁的行为都会遭到无情的打击。
但问题是……马绍尔群岛有75万平方公里,一千多个岛礁,按这样的打法,美军要何年何月才能把马绍尔群岛的日军肃清然后再进行下一步反攻?!
“将军!”说着张弛就对哈尔西说道:“我认为我们有必要更改下进攻目标!”
“它们……有什么问题吗?”哈尔西脸上有些不解。
“我知道这三座岛的地理位置都十分重要!”张弛说:“也知道我们如果占领了这三座岛,就可以对马绍尔群岛构成包围之势。但是……这个包围圈太大了,超过75万平方公里,虽然我们依靠航母有能力对其形成合围,但在合围之后……我们还有多少兵力展开下一步进攻呢?就算我们还有兵力展开进攻,要进攻多久才能将马绍尔群岛纳入版图呢?一年?两年?!”
闻言哈尔西不由愣了,张弛说的这个问题其实早就有部份海军将领提过,三个岛之间距离太远无法互相支援,中间必须依靠航母才能形成合围之势,这会使美军兵力分散、航母易受攻击等,最大的缺点就像张弛所说的,这场战役将会旷日持久,这就意味着更多物资损耗和战损。
想了想,哈尔西就回答道:“战场或许不会是这样发展,我们之所以会选择外围的这三个岛做为进攻目标,一是因为它们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二是因为他们远离马绍尔群岛中心,进攻起来相对会较为容易。三……则是我们在夺取这个岛后,会以这三个岛为其础,逐步往内夺岛压缩日军的空间,最后将日军压缩到群岛中心并将其歼灭!”
这一点倒是张弛没想到的,这种战术被美军称为“逐层递进”战术,更形像的说法就是“剥洋葱”,一层层的将日军的防御往里剥,直到将日军歼灭。
“我始终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张弛回答。
“你的疑虑在哪呢?”哈尔西问。
“我们像这样……将日本人包围的目的是什么?”张弛问。
“包围的目的?”哈尔西有些不可思议的回答道:“你当然知道包围的目的,一旦我们包围了日本人,那么他们就得不到食物得不到燃油,没有这些他们的坦克、飞机和军舰就成了废铁……”
“我说的就是这个!”张弛打断了哈尔西的话:“将军,难道你以为日本人在75万平方公里而且有一千多个岛礁的海域里得不到食物?难道你以为日本人的坦克、飞机和军舰不是废铁?”
这话立时就让哈尔西目瞪口呆。
张弛这话无疑切中了要害。
关于食物方面,日本人的耐力是惊人的,就算是在瓜岛那样的不毛之地,他们在失去补给的情况也一样能坚持,何况还是马绍尔群岛这么大的地方。
至于坦克、飞机和军舰……在美国强大的海军和完全不成比例的航空队面前,虽然不能说是废铁但却无法成为了美军的威胁。甚至美军还希望日军的飞机和军舰能与美军一战,这样美军才能尽早消灭他们集中所有力量夺岛。
美军在马绍尔群岛的威胁,是那些驻守在岛礁上死也不肯投降的日军守备部队。
所以还真像张弛所说的那样,有包围跟没包围几乎没有区别……马绍尔群岛是一堆岛屿,补给只能靠海上的军舰及天上的飞机,而这两点此时都在美军的掌控之中。
“那么……上校,你认为我们该选择哪些岛屿作为进攻目标呢?”哈尔西问。
张弛在马绍尔群岛中央画了一个圈,在哈尔西惊异的眼神下说道:“直接进攻群岛中心!”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一章 群岛中心()
“我得提醒你,上校!”在一旁喝着咖啡的麦克阿瑟插嘴道:“你这个想法的确很大胆,但是如果我们直接进攻群岛中心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遭到日本人战机的围攻!”
张弛明白麦克阿瑟的意思,日军在马绍尔群岛一共有七个岛屿有机场,而以美军现在的部队只有能力进攻其中三个岛屿。如果是按照原定的方案也就是美军从外围岛屿进攻,那没有问题,这么打的话美军知道日军战机的方向,于是雷达也能发挥作用,美军航空队就能有条不紊的打有准备的战斗。
但是,如果直接进攻群岛的中心,日军机场就就将美海军包围了,任何方向都有可能出现日军战机,于是雷达就无法确认出现在天空的战机是自己人还是敌人,于是就有可能会打成一场混乱的烂战。
这也是美军最终决定从外围打的原因之一……美军天生就害怕混乱,他们总是希望将战斗控制在可操作的范围内,甚至还会对每场战都进行科学的解释。
但战场有时就是不可控的,有时也是无法做出科学解释的,比如上甘岭战役,美军就怎么都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输。
当然,这不能成为张弛反驳麦克阿瑟的论据。
“将军!”张弛回答道:“我也得提醒你,日本人的航空部队大多都集中在群岛中心,我们只要控制了群岛中心的几个岛屿,就控制了日本人大多数的战机。于是,其它机场的日本战机几乎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麦克阿瑟将目光投向了哈尔西。
哈尔西对照着文件看了看地图,接着就点头说道:“上校说的对,根据我们的情报,日本人有超过百分之六十五的战机布署在夸贾林环礁、马洛埃拉普环礁和沃杰环礁上,如果我们控制了这三个环礁,就会摧毁日本人大多数的战机。不仅如此,如果我们控制了这三个环礁,还会将日军剩余的几个机场一分为二,使他们无法互相增援!”
“可是如果日本人有援军呢?”麦克阿瑟反对道:“我们的估计是日本人有六百架战机左右不是吗?如果这个估计是真的,那么这个计划将会使我们的航母处在危险之中!”
应该说麦克阿瑟说的还是对的,如果在美军航母、军舰全力进攻群岛中心时,外围突然出现大批日军战机并从后方对美舰队发起进攻,甚至日本联合舰队还有可能乘机偷袭,那可以预见的,美海军将会遭到惨重的损失。
“我们提早发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