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走进中国的,就是资金和技术。(注:改革开放时期实施严打改善治安)
于是在2013年,中国的工业规横首次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工业国,这也是一个世纪以来美国首次失去第一工业大国的地位。(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三章 创意()
当吉普车在一圈木房前停下的时候,张弛首先看到的是几辆被十几个焊工围着正不断的往上焊浮筒的“谢尔曼”,威尔逊则在一旁和几个人看着图纸商量着什么。
此时威尔逊也看到了张弛,于是赶忙迎了上来说道:“欢迎你,上校!正如你看到的那样……”
说着威尔逊就朝那些正在改装的“谢尔曼”扬了扬头:“我们正在折腾这些家伙,好让它们能开到水里!”
“进展还顺利吧!”张弛问。
“是的!”威尔逊点了点头:“虽然碰到些想像外的困难,比如平衡问题……不过我们会找到办法解决的!”
坦克要是在陆地上行驶的话头重脚轻就不会有多大的问题,但如果在水里,它就无法四平八稳的浮在水面上了。
不过这问题要解决起来并不困难,可以通过浮筒或是在坦克内增加配重来做到。
张弛对这些就是外行了,所以他也不插嘴。
“那么……”张弛问:“我能做些什么吗?”
“当然!”威尔逊看着那正改装的“谢尔曼”回答道:“要知道我们没有时间对其进行各方面的测试,也就是它或许一下水就接近参战了,所以我们需要你的建议,上校!你的战场经验或许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闻言张弛就明白了,威尔逊是想用张弛来尽可能的发现这种水陆坦克的缺陷。
“实际上……”张弛回答:“我认为这没有很大的必要!”
“为什么?”威尔逊吃惊的望着张弛:“难道你也以为这种坦克毫无意义?不,上校,我认为你错了!这种坦克会在战场上发挥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尤其是两栖登陆战上!”
“不,威尔逊上校!”张弛回答:“您误会了,我并没有怀疑它在战场上的作用,否则我也不会提出这个想法了!”
“那你的意思是……”威尔逊满面疑惑。
“这种坦克的缺陷很明显。”张弛回答:“由于其重量太重,又是外置推进器,所以有速度慢安全性低等问题,所以虽然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但却很快就会被淘汰……”
“被淘汰?”威尔逊奇怪的问道:“但是……被什么淘汰?”
张弛回答:“被速度更快安全性更好的两栖坦克淘汰……我们现在是在用坦克改装两栖坦克,但为什么就不能用现成的两栖登陆车改装两栖坦克?两栖登陆车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两栖性能了不是吗?我们只知道用它来运兵、运物资,却没想过……只需要把它加上个炮塔再稍加改进,它实际上就是先进得多也专业得多的两栖坦克了,它不需要浮筒,甚至还可以加厚装甲以加强它的防御力!”
这番话不由让威尔逊目瞪口呆。
创新这东西有时就只是一个想法,想不到的话就只能穷折腾,想到了就能轻易的创造奇迹。而这时的美军装备就正是需要这些想法的时候。
良久,威尔逊才点头说道:“真是令人惊叹的想法,而且似乎有很大的可行性……”
张弛在心里暗自说,当然有可行性,因为现代的两栖坦克差不多就是这样的。
想了想,威尔逊又接着说道:“不过……要把两栖登陆车加装炮塔,那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至少都需要几个月,需要将两栖登陆车与坦克进行很好的融合……”
“所以!”张弛朝那些正在被折腾的“谢尔曼”扬了扬头说道:“我们才需要它……”
张弛给威尔逊递上了根烟,接着说道:“正如我刚才所言,我们不需要在它身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因为它注定要被淘汰,它的出现……不过是我们为了应付眼前的战局,为了给日本人一个‘惊喜’。”
威尔逊不由点了点头,一愣之后就握着张弛的手说道:“上校,非常感谢……不过我得失陪下,因为我迫不及待的要去把你刚才的话记下来,也需要去跟工程师们讨论下它的可行性……我担心等会就会把它忘了!”
“当然!”张弛点了点头。
“马丁少校!”威尔逊转头就将一名年轻的军官召来跟前来:“这是张上校,好好招待他,而且拿出你的笔记本,我需要你记下上校说的每一句话,明白吗?”
“是,上校!”
临走时威尔逊再次交待道:“你一定要记下听到的每一句话和每个想法!清楚了吗?”
“是,上校!”马丁回答:“我保证!”
等威尔逊离开后,马丁就感叹道:“知道吗?上校,威士忌很久都没有这样了,我是说……像以前一样充满活力!”
“什么?”张弛有些听不明白。
“哦,抱歉!”马丁朝威尔逊的背影扬了扬脑袋:“威士忌是我们给威尔逊上校取的外号,这不只是因为威尔逊上校的言辞像威士忌那样沷辣,更是他总是让人感觉到活力……但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一度以为他已经老了。但是现在,他就像着了魔一样,又恢复了以前的样子。我认为这或许跟你有关,我没猜错吧!”
张弛不由笑了笑。
此时的他似乎有些了解威尔逊了……一个热衷于研发新装备的军官。
对于这样的军官来说,创意就是他们的生命。也难怪他在听了张弛给出的两个创意后会激动成这个样子。
张弛猜的没错,威尔逊等人不是作战人员,是美军军工体系的科研人员,包括他手下的这些也是。
众所周知的是,军工新研发出来的装备在装备部队后需要对这些装备进行跟踪反馈,简单的说就是知道这些装备有哪些不足再对其进行改进,威尔逊等就是做这些工作的,此次他们的任务就是跟踪坦克登陆舰及步兵登陆炮艇在实战中的运用。
这也是威尔逊在会议室里敢于直接与约翰逊顶撞的原因之一……两者分属不同的体系,虽然约翰逊的军衔比威尔逊高,但其实却没有直接关系。
当然,这跟威尔逊本身的性格也有关系。(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四章 唐老鸭()
这两天张弛倒也有些无所事事,就是看着那一众美国工兵们在折腾着那辆“谢尔曼”。
还别说,这些美国工兵还真有一手,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已经成功的将“谢尔曼”给成功的悬浮在水面上了,开始时还不敢让这辆“谢尔曼”下海,担心重心不稳然后一个浪头打过来就沉没了,于是就在岸上挖了个大坑,把焊好浮筒的坦克开进去,接着再往坑里灌海水,然后看着坦克一点一点的浮起来。
这时再根据坦克的平衡状况调整下配重,装上外置推进器后进行一些简单的抗风浪测试,之后就在风平浪静时往海水里开了……这时也不得不往海水里开,因为在坑里没法知道推进器的工作状况以及坦克能否正常登陆,毕竟许多东西想像是一回事,真做起来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试航的结果还差强人意,坦克在海水里能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前进……要知道人正常的步行速度都能达到4。5公里,也就是说这坦克在水里开的速度比人的步行速度快不了多少。
这个问题没法解决,首先是“谢尔曼”坦克本身的形状再加上“浮筒”都不是针对在海里航行设计的,所以在航行时会有很大的阻力,其次外接推进器也不是专用推进器,推力也不足,解决转弯的办法只能是在坦克左右两侧各装一个推进器,以其中一个推进器制动达到转向的目的。
另一个很重要的缺陷就是安全性差……
这与其第一个缺陷有关,速度慢就意味着处在敌人火力范围内的时间也长,这会导致这两栖坦克要遭受敌人长时间的打击,而且由于它是如此的慢,两栖登陆车很难与之协同,甚至两栖登陆车要是不小心撞上了这坦克都有可能将其撞翻。
另外其抗风浪性也严重不足……因为这两栖坦克是利用浮筒浮在水面上,稳定性不足使得一个风浪打过来都有可能使其翻滚或是进水。
而威尔逊的解决方法,就只是给这两栖坦克配上一个排水器。
更严重的问题还是其抗打击能力。
这也是约翰逊准将等海军将军所担心的问题……那些浮筒虽然焊在坦克上,但是如果让敌人的炮弹或是子弹击中,那么浮筒很快就会进水,这是什么结果就不用多说了,两栖坦克先是会失去平衡倾斜,用不了多久就会沉入海底。
因为存在着这么多的问题,所以就连马丁等人都对它不抱希望,因为它的慢速和不安全性,美国大兵们就风趣的给这两栖坦克取了个外号,叫“唐老鸭”。
但是威尔逊却是自信满满,他拍着张弛的肩膀说道:“老兄,我们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装备,我有预感,他会在战场上大显身手的!”
第二天傍晚,哈尔西就偕同约翰逊、史密斯等人来比托岛“验收”。
在看到“唐老鸭”时,约翰逊不由哈哈大笑。
“上校!”约翰逊问着威尔逊:“你是打算让我们的陆战队士兵开着这玩意上战场吗?你还不如让他们去自杀算了!”
“将军!”威尔逊回答道:“正如我之前所说的……它能否在战场上发挥作用,还要看实战的表现!”
“你希望这玩意能有什么实战表现?”约翰逊挖苦道:“我只知道……它在战场上可能都生存不了一分钟,而你却希望它能开上日本人防守的小岛!你把战争想得太简单了,上校!”
哈尔西及其它海军将领都沉默了,因为他们都觉得约翰逊的话是对的,把这种装备投入战场不但是对装备的浪费,还是对战士生命的不负责。
但哈尔西还是抱着一线希望,他对威尔逊说道:“至少……我们可以试试做个测试再下结论!”
“测试?”威尔逊疑惑的望着哈尔西。
“是的!”哈尔西回答。
测试很快就开始了,内容就是两栖坦克的抗打击性,测试对像是两辆“唐老鸭”。
首先,是让两辆“唐老鸭”处于正常航行状态驶向海岸……为了安全起见,驾驶员在稳定好“唐老鸭”的航向后就跳水逃开了,也就是说两辆“唐老鸭”都是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冲向海滩。
当然,这里有“冲”这个字或许不够准确,因为它的速度慢到根本就不是“冲”,而是蠕动或是移动。
然后,分别有一挺机枪和一门迫击炮对着两辆“唐老鸭”扫射和轰炸……
这测试的结果就不用多说了,由于“唐老鸭”的速度太慢,于是其很容易就被瞄准。
迫击炮炮弹一炮直接命中就让“唐老鸭”直接沉到了海底不见踪影,机枪也没费多大的功夫,一梭子弹过去后浮筒就被打穿了开始进水,又打了两梭子弹,“唐老鸭”就开始倾斜,这时它已经失去了方向在海里乱转,没过多久就在众人的眼光下跟着沉入了海底。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约翰逊笑道:“但我知道,我是不会让我的士兵驾驶这玩意走上的战场的,永远不会!”
“将军!”威尔逊带着期望的眼神望向哈尔西。
哈尔西默默的摇了摇头,说道:“抱歉!我也觉得它无法在战场上发挥作用!我想我们应该考虑另一个方案了!”
众人不由沉默了,其它海军将领知道这一点时并不会像约翰逊那样的幸灾乐祸,因为他们知道这意味着问题还没有解决,美国海军依旧处于困境之中。
“将军!”就在众人沉默的时候,张弛说道:“如果你们不愿意尝试的话,就交给我们吧!”
“你们?”闻言哈尔西不由一愣:“你的意思是……让中国军队驾驶这东西去进攻日本人的防线?”
“是的!”张弛回答。
“上校!”哈尔西盯着张弛,说道:“我得提醒你,你的部队是支很优秀的部队,我并不希望他们牺牲在没有意义的尝试之中,另一方面,我也不希望你因为这是自己的想法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当然!”张弛点了点头:“不过我认为这并不是错误的决定!”(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五章 准备()
既然张弛愿意接下这个任务,哈尔西方面当然不会有问题,事实上……哈尔西还巴不得让中国部队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或许是拉包尔战役,又或许是塔拉瓦战役,哈尔西已习惯于碰到难题时就想到中国部队,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而张弛之所以愿意接下这个任务,也有自身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