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龙三国-第3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权、吴兰、雷铜以及三万东州军外,其他人事调动至少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落实。

    不过,朱卫也不担心他们会不听从命令什么的,借助三国游戏系统朱卫也察看了这些益州新归附文、武臣属的忠诚度,他们大多倒也有六十到七十几的忠诚度,算是对朱卫有些归服了。

    这样面对朱卫的人事安排,他们除非是想造反,否则肯定会顺从的接受安排。

    而朱卫最先调到洛阳的张任、黄权、吴兰、雷铜四人的忠诚度,也分别是67、73、78、74,显然除了张任内心可能还有些变扭之外,黄权、吴兰、雷铜都已经有在朱卫这边发展的意思了。

    故而朱卫相信他们到了洛阳之后,一定能够提升相应的忠诚度,只要张任的忠诚度提升,朱卫也有让张任、黄权、吴兰、雷铜他们以那三万东州军为基础独立成营的想法,便是再成立一个东州营了。

    到时候张任可以为主将,黄权可以担任将兵长史,吴兰、雷铜自然是附属部将了。

    可以说朱卫对于益州的这些兵马也算是有期待的,其实除了张任、黄权他们这些文武将领、军师外,朱卫对这三万东州军也算是比较看好的。

    这三万东州军本就是南阳、关中流亡到益州的流民精选青壮组成,也可算是益州刘璋名下最精锐的军队了,原本历史上也是帮刘璋平抚了多次叛乱,比如之前甘宁等人的叛乱,以及未来赵韪发动的叛乱,可见战斗力还是有些的。

    如今将他们调出关中来到洛阳,也算是到了他们的家乡之地,不会有什么水土不服的问题。

    朱卫只要对他们稍加训练,基本也可以变成朱卫帐下一营精锐主力军。

    好吧,总的来说,如今朱卫的整体形式也是大好,随着益州、关中战事的结束,朱卫已经不需要同时在各处开战了。

    这样按照朱卫的军事调动,朱卫手下大部分军队已经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中原大战了。

    如今朱卫虽然还不能如原本历史上一统北方中原的曹操般,摆出携百、八十万大军席卷江南的气势,可朱卫确实也没了后顾之患,可以集中手下的各处主力战军,开始他的中原争霸战了。

    若是从眼下的军力来计算,朱卫在洛阳这边已经集中了中军营、熊魃营约十万兵力,然后关中魏延、张绣、张辽的近三万兵力,虽然现在是去了并州上党郡,可实际上也已经算是朱卫的北伐军序列了。

    再加上徐州太史慈的神箭营、寿春黄忠的淮南营加起来也有七、八万的军力,自然也是日后中原大战必然要调用的军队。

    现在若是算上益州这边已经送来的三万东州军,以及日后甘宁的江蛟营和成都选拔出来的青壮兵卒也能有近三万,那么又是六万兵力可以加入朱卫的北伐军的总兵力中。

    这样朱卫北伐中原的军队中,光光是正规主力战兵至少达到了二十六万以上,如此再加上各部军队所配备的后勤辅兵,总兵力达到四十万到五十万绝不是问题。

    所以真要是开始了北伐中原之战,朱卫对外也可以号称是八十万大军或者百万大军出战了。

    只是这一切还是需要时间来慢慢集结,然而就在这段时间中,曹操、袁绍也不可能真的完全没什么反应。

    虽然在虎牢关这边的正面战场上,曹操不愿意单独和朱卫军硬碰硬的消耗实力,让袁绍白白成了渔翁占好处,至今还没有真正对虎牢关外朱卫军的营寨发动强势进攻,从而让这边的战事似乎拖延了下来。

    可曹操还是关注着天下的形势变化,也做出了一些应对朱卫的手段。

    虽然曹操没办法在第一时间知晓朱卫军在关中、益州的战事发展,可他和手下的军师、谋士也能推算出一些和事实相当的推论。

    如此曹操自然明白时间拖得越久,朱卫这边的形式就会越好,他这边也不可能继续这样耗费时间了。

    另外朱卫军黄忠、太史慈所部对于曹操后方的威胁,曹操也没有忽略掉,故而在考虑到天下大势的发展后,曹操竟是真将汉献帝从许都迁移了出来,开始往鄄城方向移送过去。

    虽然现在曹操没有直接将汉献帝如同当初答应袁绍般送去邺城,可这鄄城同样是袁绍曾经要求的一处迁都目标,距离袁绍如今所在的老巢邺城,也不是很远了。

    这就等于是曹操对袁绍妥协了,至少他放弃了独自掌控天子的好处,让袁绍也能对天子产生影响了。

    虽然汉献帝从许都前往鄄城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一路上行走的非常缓慢,可曹操这种举动自然算是对袁绍表达了诚意。

    当然了,曹操这是真的无奈之举啊。

    曹操所占据的豫州、衮州之地实在是有些尴尬,原本便是没多少防御优势的中原四战之地,而现在几乎面临着朱卫军来自东、南、西三方的威胁,仅仅靠他自己真的没办法分兵几处迎战朱卫军的入侵。

    所以曹操必须要得到袁绍军的真正支援了,否则曹操就算是能在正面战场上抵挡住朱卫军的攻势,可后方终究还是可能被朱卫军突破到腹地的。

    就像是当初曹操出征徐州,被吕布抄了衮州老巢,就不得不从徐州撤兵,回去迎战吕布。

    曹操在正面战场的局面,毕竟是需要后方老巢持续提供粮草、物资来支持的,所以老巢一旦失守,那么没有了后续粮草、物资的补充,前方的军队很快也就没办法维续了。

    曹操很清楚光靠自己,只怕是很难挡住朱卫军,所以他没有耍滑偷奸的底子了,只能靠妥协来换取袁绍的出兵支持。

    而袁绍这边其实也有手下的军师、谋士盘点着天下的局势变化,他同样认识到了朱卫的威胁,再加上现在曹操这样的妥协,袁绍终于决定真正的出兵了

735、东汉末的阴谋(可跳过)() 
    袁绍虽然对于曹操之前的忽悠很是不满,派出了颜良、文丑过来打酱油,可他毕竟也是有志天下的枭雄啊。

    一些历史学家对于东汉末的局势有过研究猜测,按照他们的说法,东汉的覆灭很可能是有人在背后推动而成的,可以说充满了阴谋诡计。

    比如最初的黄巾起义就是有人故意支持而成的,所以黄巾太平道最初表现出来的很多造反迹象,都被人掩盖了下来。

    很难说这是汉灵帝刘宏用以消减世家大族势力的阴谋,还是世家大族势力借以分割地方实权的谋划。

    反正在汉灵帝早期,就曾一次次以“党锢之祸”为借口,竭力打压世家大族势力,那些被冠上结党名头的,都是世家大族的名人。

    另外那以皇帝身份卖官鬻爵的荒诞事情,扶持十常侍来对付外臣,根源也是汉灵帝对于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体制的反击。

    种种的一切,都可以看出汉灵帝对于世家大族的忌惮,想消弱世家大族对于朝政的影响力。

    否则以黄巾太平道能发展出全国三十六方渠帅的声势,要说一开始完全没有任何造反的迹象,自然是不可能的。

    不过世家大族势力自然也不会甘心被皇帝欺压,随着早先陈蕃为代表的世家大族势力,被代表皇帝利益的宦官势力撕破脸皮的弄死之后,新一代的世家大族势力只怕暗中早已和刘汉皇室离心了。

    所以就黄巾起义之后最终的状况来看,世家大族才是借机捞到了实际好处,在地方上趁机拥有了兵权和割据对抗中央的实权。

    虽然汉灵帝刘宏也派出了刘虞、刘焉、刘表、刘繇等等宗室出去担任州牧,希望能在黄巾之乱后,让刘氏子弟掌控地方实权,只可惜这些刘姓宗族子弟还是需要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支持,才能在地方上立稳脚跟,总的来说是违背了汉灵帝刘宏真正意愿的,并没能借助乱民动摇了世家大族的根基,只是弄掉了一些中、小型家族而已。

    可见汉灵帝刘宏虽然有心用阴谋手段消弱世家大族势力,但此时代表世家大族势力的南阳袁氏、弘农杨氏,显然有比汉灵帝刘宏更聪明的人物,暗中将计就计增加了世家大族的势力。

    而随着汉灵帝刘宏的死去,便又闹出了十常侍之乱,进而又是引董卓入洛阳,种种的一切再次体现着阴谋的味道。

    很多事情都是不应该发生的,可偏偏却又发生了。

    如果说最初的黄巾起义,或许有汉灵帝刘宏消弱世家势力的阴谋,据说当时十常侍中的张让便和太平道之首张角有着联系的,也是十常侍势力掩饰了黄巾太平道最初的造反痕迹。

    可到后期的局面来说,应该是以袁氏为首的世家大族势力有心在消弱刘汉皇室的影响力了。

    比如说当时袁绍、袁术作为袁氏的年轻一辈,便是大将军何进身边混成了重要的心腹近臣,然而就是他们推动了何进对十常侍的清剿,结果何进被十常侍杀了,袁绍、袁术等人却趁乱攻入了皇宫剿灭了十常侍。

    十常侍差不多就代表了刘汉皇室的势力,所以十常侍为代表的近两千宦官居然在这一场变乱中,几乎被屠杀了一空,而作为外戚的何进同样也在这个阴谋中被弄死。

    这样就算是新的刘氏天子继位,身边失去了宦官这批近身心腹势力为爪牙,外面也失去了何进这样的外戚势力支持,就只能任由袁氏所代表的世家大族把持朝政了。

    可以说刘氏天子逐渐成为权臣把控傀儡的起源,便是这一场变乱。

    如果不是后来董卓带兵进入洛阳,蛮横的无视了袁氏这些世家大族在朝廷上的影响力,只怕这场动乱的最终结果就是皇帝少弱,以袁氏为首的世家势力掌控大汉朝堂,进而掌控天下局势。

    那么最终袁氏会不会弄出禅让的手段,让袁氏替代刘氏成为天下之主呢?

    毕竟当时拥有四世三公底蕴的袁氏,可算是最有资格代替刘汉皇室成为天下新主的家族。

    可以说就是董卓强行挟持天子而弄出的变局,让原本还以为靠阴谋手段就可以掌控局势的袁氏吃亏了一下,这还真是秀才遇到兵,只能任由刀把子说话了。

    可袁氏家族还是很快认清了现实,于是他们借助家族底蕴让袁绍、袁术两人成为了北方、南方的大军阀,终于也都是握着刀把子了,或许此时袁氏已经有了武装夺取政权的想法,而不是再玩阴谋的弄禅让了。

    或许这也是袁术为何会在寿春称帝的真正深意,因为这原本就是四世三公袁氏家族布局之后想做的事情,他们已经没必要掩饰他们的野心了。

    而袁术作为袁氏的嫡子,自然也是最佳的称帝人选了,至于袁绍毕竟只是袁氏庶子,哪怕袁绍表现的比袁术更优异,可还是只能成为袁氏扶持的后备人选。

    可惜袁术实在是扶不起的软蛋子,反倒是袁绍在北方的势力越来越强。

    当然,就原本历史上的袁绍而言,他只能算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这算是大家族的良好传承了,可惜他却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故而袁绍即便是拥有了雄厚的家底,却还是被更擅长军事的曹操灭了,从而让袁氏的野望落空,反而白白让曹氏篡夺了大汉天下。

    只是曹氏大魏依旧不是世家大族所喜欢的代言人,曹操所属的曹氏家族实际上是依附刘汉皇室的宦官势力扶持起来的,所以曹操不算是世家大族的自己人,他对世家大族势力也有着很大的忌惮。

    这从曹操唯才是举,不在乎是寒门还是庶民出身的人才政策,便可以看出曹操对世家大族的抗衡,他需要扶持寒门、庶民的人才来对抗世家大族。

    比如早前曹操任职洛阳北部尉的时候,在官署门口放置了十多根五色棒,凡是有犯事的人,无论什么出身都是一顿教训,其实曹操针对的主要就是洛阳那些世家大族的纨绔子弟,这就可以看出曹操当时有些像是被推出来当狗咬世家大族子弟的意思。

    另外杨修之死,要说杨修因为太聪明了才会被曹操杀死,其实只能算是一个因素,更应该追究的还是杨修的出身,谁让杨修是当时仅次于南阳袁氏的弘农杨氏子弟呢。

    曹操就是要打压世家大族势力,自然要弄死世家大族势力中的杰出年轻子弟了,否则郭嘉、戏志才这样的聪明人,曹操为何就用的很放心呢。

    哪怕荀彧、荀攸这样扶持曹操上台的心腹人才,最终也还是因为他们的世家大族出身,受到了曹操的猜疑,从而死在了曹操之前,一个病死,一个据说是服毒自尽。

    要说他们真是因为忠于汉室天子,不希望曹操篡权,从而在后期和曹操离心离德,估计也只能骗小孩子了,以他们的聪明,怎么可能不知道曹操的野心,怎么可能会为了汉室而扶持曹操这个奸雄呢。

    当然,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