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娱抗日上海滩-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善行进行数月后,身边竟然也有了几十个可用的女子。这些女子显然把自己效忠青小艺的誓言当成了正事。虽然身体康复之后,也不愿意离开。青小艺虽然花余生的钱花的心安理得,但是,也知道自力更生的道理。在和余生商量后,出钱买下一处,因为原料短缺,工人离散而停工的纺织厂。

    日本人的纺织业在战前其实还算是很厉害的,至少比中国强很多。也能自己生产纺织机器。此时,日本的经济体系崩溃,纺织机器卖的几乎都是废铁价。地价也极为便宜。

    青小艺收留的这些女子。文化水平不一。有的人读过大学,有的人读过中学,更多的人还是普通人家的女子,早早的便出来做工。而在纺织厂当过女工的更不少。所以,有些经验。

    余生知道后,也觉得这是个好事。便让人从美国请来几个专家,帮着青小艺训练员工,调试机器。纺织厂很快开工。算是日本战后第一家新开工的纺织厂。

    如果别人来办这件事情,可能还真的困难。因为盟军无论是对德国还是对日本,都有意无意间进行着经济封锁。美国人更是对日本的经济展有所限制。不过。余生出面,还是很管用的。

    棉花可以联系在印度势力仍旧根深蒂固的英国人,从印度送来,生产准许找麦克阿瑟一点问题都没有。几十个女人为了挣口饭吃开办的小型纺织厂。不会有太大影响。至于市场和销路,更是完全不用担心,如今的麦克阿瑟正在想方设法的解散日本财阀。

    在这个当口,没有哪个财阀敢跳出来跟青小艺抢生意。而工人的工钱,更是低的让人心惊胆战。许多被青小艺收留的日本女子,在得知这家纺织厂的盈利。将作为支持慈善医院运营维持的资金时,都表示可以不要工钱。只要管饭,就一直义务劳动下去。劳动合同更是可以一签二十年。

    人的复杂性,体现最明显的时候,不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而是在团队之中。在这家纺织厂开始运行后,短短一个月内,青小艺便成为这些女子的绝对领导者。感激之情完全变现为领导力。

    如果说青鱼中餐馆还是余生和青小艺合力运营,青鱼中餐馆中的员工还是先听余生的、再听青小艺的,那么这处被青小艺命名为青余纺织厂的地方,余生便是一点影响力都没有。

    不知不觉中,青小艺便建立了一个牢固而稳定的班底。即便是那些刚刚生完孩子的孕妇,也在身体基本复原后,主动要求工作。余生有时间的时候,到青小艺的纺织厂中转了一圈,都觉得感慨。

    带着孩子工作,在工作间隙照顾孩子的女子,让余生颇为感慨。这些女子大多受过孩子父亲的欺侮,而面对眼睛、皮肤和头颜色皆和自己不同的孩子,还能如此悉心照料,实在是难得。

    余生忽然想起后世一部知名的电影——《人证》!故事的背景设定,虽然生在几十年后,但却讲的是一个日本母亲和一个混血儿的故事。

    虽然因为故事的背景不同,余生原本没有将这部电影列为短期内的拍摄计划。但是,如今看来,提前拍摄也不是不可能。

    《人证》这部电影改编自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作家森村诚一作品《人性的证明》。在后世,故事于一九七七年改编成电影,并在一九七七年十月八日,于日本上映。成为一九七七年日本十大卖座电影中的第二名。

    而其影响力,更是跨越国界和时间。一直到后世,也是经典中的经典。

    故事开始于日本东京皇家饭店的电梯中,一个美国黑人青年突然被刺死。而经过警方的侦查,现真凶居然是这个美国黑人青年乔尼的日本母亲,日本服装设计师八杉恭子。

    原来,乔尼的父亲威尔夏在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四九年之间,曾经在日本服过兵役。当时穷困潦倒却年轻漂亮的八杉恭子为了谋生,与美国大兵威尔夏同居,并生下了黑人男孩乔尼。

    但是,威尔夏在回到美国时,美国当局只允许男孩威尔夏跟随父亲返回美国。从此母子天各一方。

    在八杉恭子摆脱了与威尔夏的这段关系后,生活也基本安定下来。开始隐瞒过往,奋图强。最终出人头地,成了著名的服装设计师,并且组建了新家庭,生下了一个儿子。丈夫也成了国会议员。

    而威尔夏与八杉恭子的命运截然不同,回到美国后,他的境遇越来越差。最终穷困潦倒,流落街头。在临死前,他告诉自己的儿子乔尼,他的母亲是日本人八杉恭子。并且,为了给儿子筹措去往日本的路费,故意撞车。

    满怀希望的乔尼带着认亲的物证,而是的草帽和诗集到日本寻找母亲八杉恭子。然而,他的母亲八杉恭子并不希望乔尼的出现。

    因为乔尼的出现可以证明其由一段不堪回的过往。包括当年被美国大兵轮番侮辱和对为了求存,嫁给威尔夏的事情,都会被媒体翻个底朝天。

    且不说她知名服装设计师的名声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数十年的努力将毁于一旦。就连其丈夫国会议员的地位也会受到影响。毕竟,有这样一个不光彩的妻子,是这些地位高高在上的人绝不允许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六章 引狼入室() 
在他们夫妻二人前途都会受到影响的同时,八杉恭子溺爱的儿子恭平的前途也会受到影响。而金钱并不能让认亲心切的乔尼离开。所以,八杉恭子决意杀掉这个证明自己不光彩历史,又没有什么感情的黑人儿子。

    毕竟,八杉恭子对于当年被美国大兵侮辱之事还有很强烈的愤怒。而乔尼,也是美国大兵的儿子。

    八杉恭子假装和乔尼亲热,却在亲热中将利刃插进儿子乔尼的胸膛。虽然这一刺很是犹豫。但是乔尼却心如死灰。被自己亲生母亲捅一刀的滋味并不好受。挣扎着走了许久,最终还是死了。

    而八杉恭子的目的也没能实现,她溺爱的儿子恭平,因为逃避车祸罪责逃亡到美国,并因为拘捕和反抗,死在美国警察的枪下。八杉恭子在得知两个儿子都死了之后,终于崩溃。

    在获得服装设计大奖的晚会上,当众朗诵了《草帽诗》,并驾车奔上山顶。与草帽一起,跳落悬崖。

    这部电影是借着慰安妇与混血孩子的壳,叙述了一个有关于人性自私的故事。但只是这个壳,就在后世的日本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八杉恭子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七十年代,经济已经发展,战争的伤痛已经被繁华基本上埋葬的日本人,大多并不愿意提及战后初期丢人的往事。由日本政府出面,组织慰安妇一事,更是被深埋土中。根本没什么人去触碰。

    而日本上层也根本不愿意为此事买单道歉。

    在后世,特殊慰安施设协会成立三十年后,日本记者大岛幸夫采访当时特殊慰安施设协会计划的执行人、日本原警视厅警视总监坂信弥。

    这段坂信弥的谈话,被收录进了日本二战史籍《原色的战后史》,坂信弥在采访中说:“都现在了,为什么还提那件事情?真是低水平的问题!当时因为近卫文麿对于日本兵在支那(即日本人对中国的蔑称),对支那妇女所做的事情很有体会。所以出于挽救大和抚子(代指日本女性)的目的,才把我叫到首相官邸交给我这项任务的。”

    “特殊慰安施设协会问题又不是一个左右国家命运的问题,只不过是一个芝麻粒大小的问题罢了。虽然有人说那些被招募做了慰安妇的女子就像是祭祀时的供品一样被牺牲了。但是那只不过像是‘火灾现场围观者们的议论’一样,都是人们的想象。再说当时日本政府有别的办法吗?也正是因为那样,才使得更多的日本女姓躲过了贞操危机。”

    八杉恭子这个角色,简直就是这种逃避心理的浓缩。即便八杉恭子本身也是时代的受害人。而日本警官的往事回忆、对当年作恶者的谅解。和美国警官被美国人捅死而理由是其帮助日本人,等等细节,都证明美国老大和日本小弟之间,曾经的怨怒和相互之间的愤恨,并没有那么容易化解。

    而八杉恭子对乔尼的刺杀。将其骨子中的狠厉决绝和自私表达的淋漓尽致。甚至她的崩溃和死亡,也有自私自利的味道。如果她溺爱的儿子恭平没有事,她绝对不会去死。如果不是为了回避这个现实,她也绝对不会开车跳崖而死。

    这种挑战道德底线,母亲刺杀亲生儿子的事情,虽然表面看起来荒谬,但是在故事中却极为合理。道德底线的碰撞,刺破人心。人心险恶和巨大的时代冲击,让人在毛骨悚然的同时,对故事欲罢不能。

    而这个故事也成为推理小说曾经的巅峰之一。在后世。以半年卖出三百万册的成绩,成为日本的文坛奇迹。

    故事虽好,但也太过惨烈。余生认为,如果让这部电影,这个故事提前面世几十年,或许,生活在日本的混血儿的境遇会好许多。不过,为了能顺利上映,故事的某些细节,还是要改动一下。

    而在余生将《人证》的剧本写出来。交给青小艺看的时候。青小艺看得连脖子上的寒毛都竖了起来。

    看完后,青小艺心有余悸的对余生道:“这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这种故事!”

    余生反问道:“那么,如果按照如今的现状发展下去。当二十年后,这些混血儿都长大了,这种事情有没有可能发生呢?”

    青小艺默然,她知道余生说的很有道理。按照现如今的情势发展下去,二十年后,各种有关于混血儿的离合悲欢。怕是就要上演了。其故事的精彩程度,恐怕比余生的剧本只强不弱。

    在余生修改《人证》剧本的时候,麦克阿瑟又派人来请余生。余生有些惊讶,按理说,美国人在日本一家独大,顺风顺水,应该没有什么必须要余生解决的事情。麦克阿瑟的这次邀请,也不知道所为何来。

    不过,麦克阿瑟和余生也算是熟人了。李香兰和玛丽莲梦露在日本的巡回演唱会极为成功。眼见得人心被逐渐安抚下去,麦克阿瑟也舒了一口气。

    对余生用和和缓熟悉的语气道:“余,我希望你能帮我在日本办一所学校。”

    这个要求完全出乎余生意料之外。什么时候美国人办学还需要求人了?对于老美而言,攻略世界的方法一项是胡萝卜加大棒,给胡萝卜不要的后果,就是被其一棒打死。

    麦克阿瑟道:“虽然我们有许多人才,有哈弗、普林斯顿和常青藤各大学的高材生。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们并不了解东方人的思路。这使得我们的计划,对日本传统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瓦解,很难进行下去。”

    “而最受日本人欢迎的,还是余,你写的歌。所以,我希望你能办一所学校。或许,你办的学校,能带给我们惊喜。”

    原来如此。余生听得恍然。麦克阿瑟这是黔驴技穷了。美国人自二战结束后,心气高的无以复加。许多美国人相信,自己的国家和自己奉行的文明是最好的,对于日本人的文化,根本就瞧不上眼。

    哪怕是麦克阿瑟。也曾经在一九五一年五月五日,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外交委员会的听证会上,说过一段其本人对日本文化的看法,这段话一直流传到后世。

    ——“如果说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在科学、艺术、宗教、文化处于四十五岁的发展阶段。那么德意志人是相当成熟的。然而,日本人尽管有着很长的历史,却还处于需要指导的阶段。从近代文明的基准来看,与美国的四十五岁相对,日本还是十二岁的少年。”

    这段话在真实历史上。让日本社会震惊不已。原本,麦克阿瑟释放大量战犯,帮助日本恢复经济,重建家园,被日本人视为救世主。可是这段话一出,大量的日本民众便觉得心里阴影面积广大无比。麦克阿瑟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骤降。

    而欧美文明,也确实小瞧了东方文明。

    在美国大兵进驻日本之时,麦克阿瑟就明确宣称占领日本的终极目标是“确保日本今后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不再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表明美国占领日本初期的对日政策是非军国主义化和民主化的。

    随后。美国人陆续采取了各种措施。

    根据美国制订的《战后初期对日政策》,美国人实施了铲除日本军国主义的非军事化政策。日本本土以及海外总共七百一十一万日本军队的武装被就地解除。大量的日本军人复原回国。

    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三日,日本各军事机构解散。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五日,日本元帅府、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司令部、教育总监部被美国人解散。到了一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