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大人慧眼识珠,能够将宋知府招纳麾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来投!总有一天,大人定能够取明而代之!”
秦致远现在已经完全跟孔有德一条战线了,孔有德的实力越强大,他以后的成就也就会越高,哪怕有后来居上者,比如宋统殷这样的,但他资历摆在这,从吴桥开始就追随,如果孔有德真的取明代之,他混个公爵是妥妥的。
他说的这些,完全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他是真的相当从龙之臣。
对此,孔有德不可置否“现在说这些还早,眼前的路走好再说,接下里的一两年,将会是至关重要的时候,你可别整天想着这些耽误了正事!”
“大人说的是,是属下好高骛远了!”秦致远又说道“这些都是前些日子,官员选拔考试中,选拔出来的基层官员!我来为大人介绍一下!”
随即,便挨个介绍起这些人来,这些人也都挨个上前敬礼,孔有德也都点头回应。
这些被选拔出来的官员年纪都不大,最多也不过三十岁,看起来朝气蓬勃的样子,看来宋统殷这次选举干得不错,确实选出了一些可造之材。
哪怕他们现在内心对天策军没有多少认可度,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会发自内心的为天策军服务的。
他们见到孔有德也格外的兴奋,没想到自己效忠的对象如此平易近人,与传说中的凶神恶煞相去甚远。
最为关键的是,这次他们对天策军的实力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他们之前并不知道孔有德做什么去了,只是接到宋知府的命令,让他们跟着秦知府一起迎接孔有德。
当看到第一艘战船的时候,他们还没觉得什么,毕竟他们都是读书人,多少见过一些世面,无非就是一艘大船而已。
然而,当越来越多的大船出现在视野中,他们才真的被震撼到了,这仿佛要塞满胶州湾的战船数量,他们平生从未见到过,也被彻底的震撼了。
旋即,他们又听到一些消息,听说自家大人这次出去的时候,只带了二十多条船,如果这是真的,也就意味着这大部分战船都是抢来的,无疑让他们更加的震撼,天策军的实力恐怖如斯。
skbshge
第574章 造化弄人()
同时他们也有些庆幸,加入天策军这个选择没有错,只看以后天策军能够发展到什么高度了。
就眼前来说,有天策军的庇护,只要他们的家人不脑抽,突然起来对抗天策军,那么他们的安全就有了保障,天策军的军纪摆在这,实力也摆在这,每人能奈何的了他们。
挨个见完这些新招募的官员,孔有德又问道“登州方面,最后情况怎么样了?”
“登州府一切照常,各项工作都在稳步展开,也没再有盗匪滋生,明面上阻挠我们推行政策的情况也基本没有了,他们也知道天策军不是他们能够对抗的,不过暗地里也有,现在已经不多了!军事方面一切都很太平,黄龙也没有再派人来袭扰!倒是北边有些消息,不知道算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听听他这么一说,孔有德隐约猜到了是什么情况,只是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根据潜伏在旅顺的情报人员发回来的消息,耿仲明率领麾下将士,从耀州登岸,投靠了鞑子!”
“投降鞑子了?你确定这是真的?”
“确定,不止一条线发回来了相同的情况,差不多就是招远之战后十来天的事情!耿仲明投敌之后,于十日前,协助鞑子进攻旅顺,东江总兵黄龙坐镇旅顺防守,但由于鞑子有了红衣大炮的参战,局面对他们非常不利,第一天就有一座千户所城被攻陷!从第三天开始,旅顺便开始戒严,禁止任何人出入,就再没什么消息传回来了,现在具体情况还不清楚!”
听到这个消息,孔有德只是愣了一愣,并没有太过激的反应。
这个结果,已经在他的预料之中了。
当初得知耿仲明与尚可喜在海上大战一番,而后遭遇风暴不知所踪,他猜测的结果也就两种,一是他们没能从风暴中活下来,二是侥幸活下来了,但没办法再回来,投靠北边的鞑子了。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没有耿仲明的消息,海面上也再没有飘过来浮尸或者船只残骸,孔有德也觉得耿仲明投降鞑子的可能性更大了。
现在这个消息被证实,他还是有些失落,尽管有了自己这个变数的参与,但历史的惯性依旧强大,耿仲明还是走到了自己的对立面,投靠了鞑子。
说起来,他觉得耿仲明并不是一心要投靠鞑子,毕竟他和鞑子之间的仇怨并不小。
他原本就是努尔哈赤手底下的千总,后来叛逃至东江,除了麾下的将士之外,还带走了大量的百姓,并且起到示范作用,带动了更多的人投奔东江,鞑子对他的恨可不是一星半点,属于定刘兴祚的反正就有他的示范作用。
而且这些年来,东江镇和鞑子之间的战斗数不胜数,他手上也没少沾鞑子的鲜血,自己跟他相处了也就不到半个月,但感觉他不存在着主动投靠鞑子的意图,所以说来,不到迫不得已的地步,应该不会冒险投靠鞑子。
不过再怎么又苦衷,以后双方都成为敌人了,不死不休的敌人。
“造化弄人啊!这以后,又要刀兵相见了!”
沉默良久,孔有德有些感慨道。
看到孔有德有些伤感,秦致远劝慰道“大人,这些事情暂时就不要去想了!我相信耿将军也是有迫不得已的苦衷,说不得会效仿刘兴祚,再来一次反正也说不定,到时候如果运作得当,收回来的地盘肯定会大很多!”
孔有德摆了摆头,苦笑道“这只是你的一厢情愿罢了,你真把皇太极当傻子了啊,当年刘兴祚的事情才过去多久,他们怎么可能还会如此疏忽大意,这种事情想想都不太可能!”
“大人,这事可真说不准,鞑子也不是圣人,能够做到万无一失,当初耿将军叛金投明,还有诸多类似事件,刘兴祚还不是能带着整个旅顺反正成功,鞑子毕竟人手有限,总不可能处处派人盯着吧!我觉得此事如果用心去做,未必不能做成!”
听他这么一说,仿佛有些道理,孔有德稍微真做了一些“说的也是,到时候我会增派情报人员联络,成不成还得看耿大哥自己的想法!话说回来,你负责的跟范景文谈判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
“非常不顺利!”
“哦?怎么个不顺利法,你仔细说说!”
秦致远娓娓道来“刚开始的时候,双方刚刚大战一场,并不是很融洽,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多了之后,谈判的分为也就好了许多,甚至他们派出了莱州知府朱万年出城谈判,朝廷方面也派出了一部分人,不过对于一些条件不能接受,但总的来说并不是不能谈!
但是从十天前开始,他们的态度突然变得很强硬,原本一些谈妥的条件也被推翻,而且可以留下将军您一条命,但
“这怎么回事?中间可有发生什么变故?”
“我们一开始也以为是哪方面除了差错,让他们态度大变,但后来发现并没有,他们的态度转变是突然发生的,我还记得前一天朱万年同我谈论了一些治政方面的经验,结果第二天就换成了一个七品的判官来谈,而且态度很嚣张,之后就没办法再谈下去了!不过我怀疑,这事的源头不在咱们这也不在莱州城,而是在京城?”
孔有德有些疑惑地问道“京城?你是说,朝廷方面对此事的态度又有了转变,然后范景文这边才会态度大变?”
“大人,依据我的判断是这样的,除此之外,我想不出什么其他的原因!其次,李耀杰已经从京师回来了,他还带回来了一些消息,经过属下的综合分析,我觉得朝廷很可能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多半会再次征调大军,进攻我们!这些消息还是让李耀杰亲自说吧,免得有所遗漏!”
秦致远的这个判断,让孔有德提起了精神,秦致远现在对局势的判断有一定的水平,他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肯定有他的依据,甚至很可能是真的。
旋即,李耀杰被喊了过来,看着他一脸黑眼圈,孔有德也是很无语,这人就是不知道节制。
“哦,是将军回来了啊,嘿嘿!属下李耀杰,顺利完成护送徐家兄弟的任务,现已安全归来!”
“这事之后再说!秦知府说你这次获取到了重要情况,赶紧说说!”
知道这是正事,他立马打气精神“属下这次获取的情报有很多,一方面是沿途的见闻,还有从京城打探到的消息,还有一些则是徐四公子透露的!这最重要的,其实是关于鞑子的动向!”
“鞑子?有什么知道的都说出来!”
李耀杰应了一句,然后就将这方面的情况娓娓道来。
说起来,其实跟明军没有多少直接关系,而且还不是辽东鞑子,而是蒙古鞑子,也就是关于蒙古林丹汗的情况。
林丹汗本名林丹巴图尔,是成吉思汗之嫡系第15代子孙,达延汗,也就是正德皇帝亲征交手的那个‘小王子’的第七代子孙,万历三十二年继位。
但当时蒙古汗权不振已经很久了,漠南的科尔沁、内喀尔喀、土默特、鄂尔多斯诸部各自为政,蒙古大汗只能支配辽河套的察哈尔部,仅被漠南诸部奉为名义上的共主,对这些部落没有实权。
但林丹汗是个很有野心,,试图重新恢复成吉思汗的霸业,一统早已分崩离析的蒙古诸部,而后图谋天下。
事实上,他本人很有能力的,也确实做到了一部分,统合了内喀尔喀,以及土默特之一部分,但他生不逢时,这个时候努尔哈赤崛起,建立后金,林丹汗与明朝均构成巨大威胁。
而且努尔哈赤一直在挖墙脚,比如通过联姻和军事结盟的手段,收服了科尔沁部,在萨尔浒之战后,便试图收罗更多的蒙古部落,并且提出与林丹汗联盟的想法。
双方甚至还互派使者,然而努尔哈赤听信谣言,以为自己派去的使者硕色乌巴什被林丹汗杀,就斩杀了林丹汗派来的使者康喀尔拜虎,后金与林丹汗察哈尔部的关系宣告破裂,双方交恶。
有了后金这个共同的敌人,明朝便与林丹汗结成联盟,但这个联盟并不牢固,有合作对抗后金,也有针锋相对的时候,不过总体上还算和气。
随后的十余年间,林丹汗曾多次出兵对付皇太极,甚至还试图帮助明军夺回沈阳,算是一段融洽的士气。
但天启七年,蒙古内部矛盾激化多年没,而且后金也着进攻归附于林丹汗的内喀尔喀等左翼蒙古部落,同时为了兼并正虚弱的右翼蒙古土默特部,林丹汗以察哈尔部八鄂托克之一的多罗特留守故地,率数万众西迁。
右翼诸部果然不是林丹汗的对手,林丹汗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击溃了驻牧于宣府外元上都故地的哈喇慎部,和定居于归化城的土默特部,很快在右翼立足。
经过数次战役,林丹汗次年年底平定右翼地区,驱逐了原右翼首领,被大明封为顺义王的卜失兔汗,占据归化城。
崇祯元年,皇太极率军第一次亲征察哈尔部,也就是林丹汗的本部,林丹汗实力不如整合起来的后金,抵挡不住,而后损失了察哈尔及哈喇慎之故地,只占据了黄河河套平原,土默川,以及宣府以北的部分草原。
这一系列的军事举动也就相当于,林丹汗把地盘从辽宁北边,迁移到了山西陕西北边,左翼蒙古基本上全部被后金消灭或者吞并。
与此同时,林丹汗与大明朝的关系也在恶化,以前他们离着后金比较近,可以放心的洗劫后金部落,同时还能用东虏首级在明朝这边换取赏银,一举两得。
但西迁之后,这部分收入也就断绝了。
而且原本右翼蒙古有‘市赏’,也就是准许他们与明朝通商,互通有无,可以发展经济,但崇祯帝即位,“尽革其赏”,生意都不能了,林丹汗派去索赏的大臣贵英恰也被明军所杀。
因而林丹汗于崇祯年六月大举入侵大同,杀死明朝军民数万人,差点攻占大同城。明朝本欲以右翼诸部抵御林丹汗,但到崇祯元年年底时右翼地区被林丹汗平定,明朝不得不于次年恢复“市赏”,以便安抚林丹汗。
但双方的关系再也不能回到从前,林丹汗兴许是尝到了甜头,觉得宣府大同一带明军没有辽东明军能打,可以随便欺负,而且也比辽东更为富饶,所以于崇祯二年和四年再度犯边,均被击退。
而且,林丹汗西迁以来,虽然取得一些军事胜利,但却得罪了大多数蒙古封建主,这些不组的头人都相当于一